世界機器人大會:他們未來會進工廠還是進家庭?
文章來源: 南方周末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2024年8月25日,為期五天的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27款人形機器人亮相,創下了曆史之最。它們展示了各自絕活,爬坡、搬貨、分揀、洗衣服、做漢堡、踢足球,甚至跳“
科目三”、彈奏揚琴、寫毛筆字。
世界機器人大會創辦於2015
年。過去9年,人形機器人都是大會的“配角”。從1975年第一台人形機器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誕生算起,“人形機器人”從未真正走入產業。人們熟悉的機器人大多不是“人形”,比如酒店裏的送貨機器人、車廠的機械臂、內窺鏡手術中的醫療機器人、掃地機器人。
曾經在機器人大會上亮相過的人形機器人也都是小尺寸,甚至是表演機器人,隻能做固定動作,而這次亮相的27
款人形機器人是真正具有自主行動能力的機器人。
2022年,馬斯克宣布將研發擎天柱機器人之後,掀起了這一輪人形機器人熱潮。至少有10家中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在2023年獲得融資,一些上下遊的機器人廠商也開始研發人形機器人,本次大會正是這些企業首次進行成果展。
最小的才兩個月,年長的也不超過兩歲,這些娃娃機器人正在嚐試走出實驗室。至少10家企業向南方周末記者明確表示,今年會有量產計劃。按照他們的說法,2024年年底將有一大批機器人集中上市,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
來自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新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領航者2號NAVIAI”在進行機械手臂的功能展示。馮飛圖
“讓它給俺們幹活”
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展台,布置了一個“雜貨鋪”,背後掛著一條標語,“躺平,從擁有一台機器人開始”。
機器人領航者2號正在給觀眾們拿飲料,隻是拿飲料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排隊速度,最終還是人在發飲料。
這個機器人號稱“來自浙江的機器人”。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是由寧波市政府和浙江大學的熊蓉教授團隊共建,“公司是去年年初才成立”。
背景板上的發展史顯示,他們用了11年時間研發出了領航者1號,但僅僅5個月就迭代到了領航者2號。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的機器人已經有了訂單,“120台已經有交付了,一個是寧波方太廚具的,一個是臥龍電氣”。
地方代表參展是本次大會的一大特色,浙江、北京、四川、上海等四個省、直轄市參與布展,都帶來了當地的機器人企業。
撐起四川館的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作為軍工背景的央企,他們在場館中心放置了主打產品——用於巡檢的機器狗。
上海館派出了青龍機器人,東道主北京也派出了天工機器人,它們代表了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比較頂尖的硬件設計水平。
自由度是衡量一個機器人靈活性的標準,天工共有42個自由度,青龍有43個自由度,特斯拉擎天柱隻有22個自由度。從現場展示的情況看,天工可以分揀,還能上坡下坡。
無論是天工還是青龍,都不是真正麵對市場的機器人,他們背後分別是上海人形機器人公司和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
作為國家隊,這兩個機器人的使命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上下遊提供支持。上海人形機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到量產的階段,我們現在是開源的公版機,上下遊企業和機構可以向我們租借機器人,或者是以成本價購買。”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也宣布,會向重點科研機構、高校提供超百台“天工”係列機器人,科研機構可基於“天工”按需進行二次開發。
每個展台都安排了機器人,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成了唯一的例外。它安靜地站在玻璃罩裏麵,陪著它的是同樣僅供展示的cybertruck。
主打運動能力的宇樹科技和雲深處,是表演節目最豐富的展台。宇樹沒有像過去那樣把機器人吊起來,而是每人安排了一張凳子。
身穿黑色衣服的H1和打扮成猴王的G1,安靜地坐在塑料椅上候場。H1和G1都是宇樹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前者可以原地後空翻,但還沒有量產計劃,後者公布了量產版價格,隻要9.9萬元。
G1披著一條紅色披風,臉上勾勒成猴王的樣子,明星一般在舞台上踱步,有觀眾伸出手,“你好,你好”,可遲遲沒等來回應。
這些激動的觀眾們並不是宇樹的目標客戶,宇樹科技將其定位為經濟型的人形機器人研發平台,目標是企業和研究機構,而不是普通消費者。
智元機器人也是本次大會的明星企業之一,現場展示了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遠征A2、遠征A2-W、靈犀X1是現場為數不多已經實現量產的人形機器人。
與宇樹的市場定位類似,智元的目標客戶也是科研機構和極客。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X1的目標客戶主要是科研機構和極客、愛好者,發燒友可以自己DIY一個機器人。
X1已經是他們第二批量產,第一批30台已經賣光了,“原價5萬多元,第一批是6折,售價32888元,十幾秒就搶光了”。
他介紹,“今年量產目標是300台”,第二批靈犀x1將擁有8折優惠,“隻需要4萬多元”。
一家機器人場館裏,南方周末記者偶遇一位正在詢價的顧客。“我是開印刷廠的,你們這個機器人可以搬貨、裝訂紙張嗎?”這位自稱姓齊的老板觀看演示後有了購買的意向。
聽到80萬元的售價後,她頓時沒了興趣,“馬斯克的機器人不是才十幾萬元,你們怎麽那麽貴?”80
萬元的售價遠遠超出了她的預算,“那還不如一台自動化設備,可以自動抓取、裝訂,進口設備不過 70 萬元,國產才30萬元左右”。
齊老板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雇個搬運工人每個月六七千元,“現在我們都盯著馬斯克那個呢,我估計要是十來萬元,我們工人都不想要了。你知道我們工人都怎麽說嗎?要是十幾萬元一台,他們也回去弄個100畝地,然後就讓它給俺們幹活。”
一位站在宇樹展台旁的觀眾向人形機器人伸出手臂。馮飛 圖
打螺絲還是幹家務?
美國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伯特在8月24日出席了世界機器人大會,波士頓動力是世界最知名的機器人研發企業,而馬克·雷伯特被稱為“機器狗之父”。
與四位人形機器人企業負責人的對談中,他直言不諱批評了當下的人形機器人熱潮,“我認為人形機器人本身總體上仍然非常不成熟”。
過去一年,有大量機器人宣布進入車企實訓的信息,但在他看來,“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炫耀,而不是一種生產力”。
到底該落地到哪個場景中,也是這次展會中的核心內容。銀河通用在現場不僅布置了一個便利店貨架,還布置了一個藥店,還原了Galbot真實的工作場景。
作為當前最受關注的機器人企業,銀河通用的Galbot機器人以抓取能力著稱。一位自稱銀河通用的投資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它即將亮相美團買藥的無人藥店。原本藥店必須是1名藥師加上兩個分揀員,有了機器人之後,它可以獨立完成揀貨和上貨,包括地麵清潔的工作,未來藥店隻需要一名藥師。
現場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從取貨到補貨到盤點,再到便利店清理,我們希望真正做到由機器人完成 24
小時無人值守。”
Galbot今年會小批量交付,計劃2026年實現量產。銀河通用的分揀準確率已經高達97%,真正要商業準確率得接近100%,“不要小看這最後一公裏,要跨過去其實非常難”。
除此之外,銀河通用也和車企進行了合作,“已經開始布局了,主要負責搬運”。
作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是會場最資深的人形機器人廠家。2024年,他們把機器人在車企的“實訓”場景搬到了場館,機器人已經能夠完成分揀、搬運及檢測三項工作。
“我們的機器人已經具備實際工廠落地的能力。”優必選副總裁、研究院執行院長焦繼超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車廠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本身對新技術有著天然的需求。我們知道最早的工業協作臂,最早的流水線也都是首先在車廠應用”。
當前,現場演示的箱子印著極氪工廠的
logo,展台中間則是一台奧迪轎車。會議期間,優必選宣布和奧迪一汽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如今優必選已經成為合作車企最多的機器人廠家。
焦繼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進入車企之前,對方給他們列了一張需求列表,主要集中在總裝環節。
“由於工作空間的靈活度要求比較高,還需要大量的工人去做一些重複性工作,特別是一些對人身體有傷害性的工作。比如工人經常要搬運十幾公斤的貨物,時間長了身體也受不了,我希望能讓機器人去完成。”
他們給機器人安排的實訓時間在12個月到 24
個月左右,比起在實驗室測試,真正深入一線,問題才會暴露出來。“比如說溫度問題,機器人有幾十個電機,高負載搬運的情況下,要散熱發熱。可是在實驗室,這個問題就暴露不了。到了車廠之後,車間裏溫度有三十七八度,就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來散熱,改進結構來降低對關節電機的影響”。
也有人選擇從家庭場景入手,星塵智能、優理奇科技兩個明星初創公司都是輪式機器人,會場展示了機器人做家務的能力。
星塵智能可以做華夫餅、折疊衣服、使用吸塵器。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未來會有量產計劃,現在還不知道價格。
優理奇科技現場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家庭,機器人能從沙發上收衣服然後放入洗衣機,還可以在廚房裏做漢堡。
優理奇科技創始人楊豐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們的優勢就是性價比”。把價格打下來,正是中國企業的強項。他們在今年年底就會量產,到時也會公布價格,“絕對會讓人驚喜”。
楊豐瑜今年23歲,還是耶魯大學博士生,“雖然還沒有畢業,已經具備了博士畢業的條件”。他在
2024年初創辦了優理奇科技,由於未公布投資方和創始團隊而頗顯神秘,“我們團隊的創始人都是來自產業界的資深人士,有著豐富的操盤經驗”。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比起工業場景,他更看好家庭場景率先用上人形機器人,“工廠裏,好替代的場景早已經被替代完了,很多工廠場景需要解決的是高效率、快節拍、高精確度。工廠的容錯率非常低,哪怕精度到達99.9%都是不夠的,可機器學習還是個黑盒,仍然難以解決高精度的問題。”
他認為,工業場景對於機器人的泛化性訓練效率有限。如果終局是用上通用機器人,那麽讓機器人在工廠裏打1萬年螺絲,也學不會別的東西。
工廠需要的是效率,不是通用性。一個機械臂就是讓它來幹好一件事,工廠並不會為了通用性付出溢價。
通用人形機器人在家庭場景反而更有利於落地,它容錯率相對高一些。“衣服沒洗幹淨,盤子沒洗幹淨,大不了再洗一次”。另外,家庭更願意為了你的通用性埋單,難點主要在於你的訓練效率和成本。
“如果機器人性價比足夠高,我相信總會有人願意買。機器人走進家庭最大的威脅是安全,比如說摔倒,我們放了很多優先級來考量這個事兒。”
星塵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在為參展觀眾表演詠春拳法。馮飛 圖
一位參展觀眾伸出手指去感受仿真機器人手的觸感。馮飛 圖
高僧、網紅、孩子
主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這次展會總共吸引近25萬人次觀展。哪怕到了最後一天,南方周末記者也是排隊近半個小時才進入會場。
8月21日下午,展廳剛開放,南方周末記者就偶遇一群高僧,他們身穿黃色袈裟,額頭點著一個紅點,這是印度教特有的符號“眉心輪”。
他們在EXrobot的展台前停了下來,兩個西方麵孔的機器人正在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旁邊還站著一個正在吟詩的“蘇軾”。占據核心位置的是一群機械姬。這家公司主要產品是仿真機器人,這些仿真機器人隻是用於展示。
見到客戶來了,一名銷售急忙鑽進人群找到負責講解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有些難以置信,“印度高僧?我沒聽錯吧?”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過去接待過來自中東、東南亞的外商,“印度高僧還是第一次”。
他們問南方周末記者,“你知道他們到底是印度教還是佛教?”
高僧的翻譯KP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次來大會就是為寺廟尋找一位機器人講解員,一位高僧的助理拿出了手機,向工程師展示了一張濕婆的照片,他們這次正是要尋找一名機器“濕婆”。
8月24 日,身穿紅色 T 恤,腳踩紅色襪子的360
創始人周鴻禕也來到現場。他一進會場,廠商們就紛紛圍了過去,“周總,周總,來我們這邊看看吧”。
“來,周總,踢一腳。”至少有三家企業提出讓周總測試一下自己的機器人,周鴻禕很配合地踢了一腳,“我怕回頭說我欺負你們機器人”。為了自證清白,解說員又狠狠補了一腳,結果機器人趔趄幾步後便倒了下去,引發人群哄堂大笑。
機器人會場,最多的便是孩子,場館二樓還在舉辦世界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共有來自10餘個國家1.3萬選手參賽。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教育部的白名單賽事,一旦拿獎對升學很有幫助”。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最小的孩子剛剛上一年級,已經是編程高手,“現在叫科技強國,每個比賽的科技含量不同,空氣動力學、飛控、電機,再基礎一些,是結構、杠杆,孩子們對這個感興趣了,就會鑽研背後的知識。”
一位來自澳門的教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帶著學生們去過世界各地參加青少年機器人比賽,內地的比賽是競爭最激烈的,“在美國可能比較容易就能獲得資格,但在內地真的很難”。
內地孩子也是他見過最刻苦的,“比如我在酒店裏,晚上九點、十點鍾,還能聽到他們在房間裏繼續訓練,像訓練營一樣,不停地練習,真是瘋狂。其他孩子在房間裏放鬆、打電子遊戲的時候,這些孩子還在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