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沒福硬享”,老一輩的人更喜歡“沒苦硬吃”
文章來源: 北青放牛班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買了水果,放著好的不吃,非先吃爛的。結果,一口好的沒吃,全放爛了一邊搓著衣服,一邊抱怨腰快斷了,(為啥)洗衣機放著不用?放太久了,放壞了,不轉了……”
網友@OWEN歐陽子文創作的歌詞將老一輩人“沒苦硬吃”的集中表現“貼臉開大”。年輕網友聽了表示,“弱弱地問一句,怎麽才能發到家人群並不被罵?”
網上還流行著一個梗:“先苦不一定甜,但先甜一定甜……”梗歸梗,背後折射出的是代際之間對苦與甜的不同理解。
有學者認為,從艱難環境中走出來的老一輩人,偏好先苦後甜、“沒苦硬吃”,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時過度未雨綢繆,也會令他們缺乏鬆弛感。而年輕人“沒福硬享”,也不該簡單地被視作吃不了苦,不願奮鬥。
“大家不應將苦難美化和崇高化,亦不應在沒有挫折時刻意製造挫折。相較之下,年輕人在苦的時候會苦中作樂,有福時也能盡情享福,應被看作一種豁達的人生觀。”
01 “沒福硬享”“沒苦硬吃”
成網絡熱梗
“當代年輕人沒福硬享,老一輩人沒苦硬吃”,納悶了,怎麽最近刷手機,總能看見這幾句話!
原來,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博主發布了一條視頻,稱某醫院病房裏,有兩位住院的老太太,一位是頂著烈日在地裏撿40斤小麥累到犯病,已住院半月;另一位老太太也是不顧身體硬要下地收麥子和蠶豆,雖然子女花了大幾千元路費請假回家幫忙,但老人還是累到住院。
網友發布的視頻
看完視頻,網友們的內心os:“我的老天,這是何苦呢!”
在高達2.4萬評論的視頻背後,是這一現象引發的年輕群體的集體共鳴。
點開評論區,仿佛到了民間《吐槽大會》現場,那些長輩們吃過的令人哭笑不得的苦,被年輕網友們一一拿出來“會審”:
我奶奶也是這樣累病的,一次住院就花了五六萬元,現在還在臥床,請了保姆伺候,保姆一個月工資5000元;
家裏金毛生病了,我的活爹心疼錢,不去寵物醫院,自己在家給狗打針,(結果)被狗咬了,他自己打疫苗花1000多元;
買一箱蘋果,不爛不吃,爛一個吃一個,結果吃了一箱全是爛的;
笑擁了家人們,怎麽有人活生生把日子過成了段子?
看不下去老一輩“沒苦硬吃”的年輕一輩,也有一個反映他們生活理念的熱梗——
在博主@OWEN歐陽子文創作的“沒福硬享”音樂視頻中,“20元一瓶的水,我高低得嚐嚐是什麽味兒”,一個案例就高度概括了年輕人的行事準則。該音樂視頻魔性的歌詞和鬼畜的曲風,一時間引爆話題。
有“大聰明”網友總結:這就叫“勇敢的人先享福”。
02 什麽是“沒苦硬吃”
“沒福硬享 ”?
一番吐槽下來,大家已經get到了“沒苦硬吃,沒福硬享”梗的含義吧。
老一輩人“沒苦硬吃”的種種表現,概括來說就是勤儉節約過了頭,寧願在生活中忍受不便,也不想浪費資源或“心安理得”地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
對他們來說,不吃新鮮水果和飯菜,甚至從壞的開始吃,是一種節儉和對資源的珍惜。
但奈何往往是本著“先苦後甜,省點是點”的精神,為了節約三元五元,最後生病多花好幾千元……
此處,手動複製粘貼一位網友的話:我既心疼他們的付出,又不理解他們的自我感動。關鍵是還沒法反駁。
與老一輩人的“沒苦硬吃”形成對比的是,年輕人“沒福硬享”則更多地體現著他們“別致”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
及時滿足,該吃吃,該喝喝,明天的事情後天再說。
想吃蛋糕又沒到生日,就罷了?不存在的!
“我家高壓鍋今天二十歲了,隨便找個理由,怎麽著都得慶祝一下。畢竟,對我的‘獨生嘴’好點,怎麽了?”
網友曬給自家高壓鍋“過生日”的帖子
在消費理念上,年輕人更傾向於花點小錢,討好自己。
反正生活開支稍微增加,也不會對整體財富狀況造成顯著影響,沒理由在生活中苛待自己。
(說人話)就是主打一個“省這點兒也富不了,花這點兒也窮不了”。
每次想買東西舍不得的時候,腦子裏另一個我就會對我說:“你難道不愛自己了嗎?”
03 老一輩人“沒苦硬吃”:
福是享不了一點兒
網絡上,對於家中長輩“沒苦硬吃”的吐槽多集中在“為省電費,夏天不舍得開空調”“剩菜一直吃,結果新鮮的蔬菜被放爛等等”。
這些可以說是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寫照,但沒什麽個人特色而言。
接下來的樺姐才是堪稱“沒苦硬吃”界的典型代表。
樺姐馬上80歲了,很多生活習慣在外孫女阿嬌看來,都是“沒苦硬吃,有福不享”。
“那些沒必要吃的苦,她吃的可太多了。”阿嬌用報菜名一般的語速,把樺姐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名場麵數了數:
襪子從來不穿新的,專挑破的一直穿,腳跟處打滿補丁;
皮鞋一穿就是好幾年,直到鞋麵掉皮,鞋底酥爛,丟進垃圾桶;
有洗衣機不用,什麽都要純手搓,你以為隻是怕費水,其實還怕洗衣機攪壞衣服;
家裏有好幾把新雨傘,都藏起來了,用的總是那把“蔫頭耷腦”的。
此處強行空格,讓阿嬌喘口氣。
大熱天舍不得坐公交,走回家,到家跟小輩們說“可了不得,最近不知道為什麽,沒走幾步就嘩嘩流汗”,邊說還邊拿出半節衛生紙擦汗,擦完滿臉紙渣渣……
嫌濕紙巾一片太大,都是剪一半用,再把剩下的一半塞回去;
樺姐打滿補丁的鞋
樺姐之前一個人住在老家的小縣城,沒苦硬吃,也沒人管。後來,阿嬌的女兒出生,樺姐千裏迢迢來北京和外孫女一家一起生活,但她的那些“優良傳統”卻改不了一點兒。
比如,常去小區樓下翻垃圾桶,樂此不疲地發掘被人遺棄的二手好物,然後如獲至寶似的拖回家。
樺姐開心了,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阿嬌卻有苦難言。
不過,阿嬌有時也會見招拆招,那些被樺姐撿回來的快遞箱或外賣紙袋,阿嬌丟出去前,會特意撕爛。“不然她還會再撿回來偷偷攢起來。”
網友評論
家裏人都能打心底裏理解樺姐,也很心疼她。
樺姐的成長曆程,深深鐫刻著時代的烙印。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樺姐一直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的限製,資源的稀缺,使得她親曆了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勤儉持家,於她而言,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特殊時代教會她的一種生存智慧。
如今,想要徹底改變這些,並非易事,家人也隻能以尊重為先。
雖然誇張了些,但類似樺姐家這種代際差異,並不是個例。這在這種差異背後,不僅有年輕人和老一輩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更有曆史背景、社會環境與個人價值觀的綜合差異。
網友@歐陽創作的音樂視頻
04 年輕人“沒福硬享”:
沒必要的苦吃不了一點
當老一輩還在不解,“生日一定要吃蛋糕嗎?”“過節一定要下館子嗎?”
小一輩已經反其道而“思”之,開始自問,“蛋糕一定要在生日吃嗎?”“下館子一定要過節才能去嗎?”
如果用四個字來解釋這一現象,這就叫“代際差異”。
對於年輕人來說,生活的美好體驗是值得投資的,比如情緒價值和感官滿足,即便這種投資在短期內看似有些奢侈。
依然拿阿嬌來說,那些“當時隻道是尋常”的點滴小事,在樺姐“有福不享”的襯托下,件件都算得上是“沒福硬享”。
本想能省點錢就吃頓方便麵,結果在麵裏加雞蛋、火腿腸、大蝦、火鍋丸子、肥牛卷,硬生生吃出豪華麻辣燙的感覺。
阿嬌的豪華版方便麵
想喝奶茶,但是一杯16元,外賣滿20元才起送,那隻能喝兩杯了,畢竟不能不喝。
“我也是看網上大家說那個一杯奶茶不起送,買兩杯的事情,才知道這屬於‘沒福硬享’,在這之前我沒覺得這有什麽,畢竟錢也都是自己努力奮鬥掙回來的。”阿嬌說。
老實說,以上年輕人“沒福硬享”的例子如果單拎出來,可能叫人覺得無關痛癢。但與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一對比,這種“平平淡淡的幸福”好像就被放大,再放大了。
小編也發現,一些網友會將年輕人“沒福硬享”與不能吃苦、不願奮鬥掛鉤。但吃苦和享樂並不是對立麵。
阿嬌說,有時候你看到人家是在享受生活,過得瀟灑快樂,並不意味著人家沒有在某些領域辛勤工作或刻苦鑽研。
“眼前的苦不是苦,你說的福是什麽福?”在年輕一代那裏,苦和福的定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他們看來,真正的“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匱乏,更包括精神上的壓力和挑戰,是麵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工作壓力,精神上一種長時間的焦慮和不安。
簡而言之,苦,也是寶寶心裏苦。
而“福”對年輕人來說,也不再僅僅是吃得飽、穿得暖,僅滿足口腹之欲,而是有了新表達——情緒價值。
這點也不難理解,網上不是天天有人喊“拯救乳腺”(隨著“生氣會長乳腺結節”的健康知識被越來越多人重視,大家開始把網上看到的過程糟心、結局大快人心的帖子形容為“拯救了乳腺”)了。
大學老師談苦樂觀丨
年輕人是給自己的生活“開出一朵花”
為了深入探討年輕人“沒福硬享”,老一輩人“沒苦硬吃”這一話題,挖掘代際差異背後所蘊含的深層社會情緒,小編也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老師聊了聊。
北青報:在您看來,當代一些年輕人為何更傾向於及時行樂,而老一輩人則常常偏好先苦後甜,延遲滿足?是否有社會、經濟或文化因素在其中起作用?
董晨宇:老一輩人偏好先苦後甜,我深表理解。在過去資源有限的社會大環境下,人們往往會本能地為未來有可能要麵對的困境做準備。我家中的長輩也有類似的習慣。
當代年輕人更多地傾向於及時行樂,這裏的“樂”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衝動消費。你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消費也是理性的,有時甚至是遲疑的。比如,買襪子他們也會去拚多多、1688這些平台買價格低的。
然而,這些操作也不妨礙年輕人對情感的需求日益升級。他們追求的“樂”更多的是情緒價值的獲取。演唱會經濟的興起便是這一趨勢的典型體現。年輕人願意適度花費,以換取一晚上的極致情感體驗,這種支出不僅不會對他們的核心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還能極大地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有何不可?
北青報:您認為“苦”和“樂”在年輕人和老一輩人口中所指代的內容是否有所不同?這些概念是否也存在代際差異?
董晨宇:在老一輩人的語境中,“苦”往往指代他們在資源匱乏時期親曆的艱辛,而“樂”則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滿足,即不再為基本生存問題而憂慮。我曾聽我家中的長輩感慨,如今的生活如此美好,他們從艱難歲月中走來,覺得溫飽無憂就是“樂”。
相較之下,當代年輕人對“樂”的理解更傾向於情緒和情感上的即時滿足。現代的“小美”型消費,如演唱會經濟,逛街買些精致的小物件,盡管花費不多,卻能迅速營造出美好瞬間,提供感官和情感的愉悅。這種及時的情緒滿足反映了他們對生活質量的新需求,也揭示了代際之間的顯著差異。
北青報:一些網友認為,年輕人崇尚“沒福硬享”意味著不願奮鬥,甚至跟佛係、躺平的心態掛鉤,對此,您怎麽看?
董晨宇:在現實生活的重重壓力下,年輕人的生活已經頗為艱辛。如果他們偶爾花點兒錢來犒賞自己,我們便將其視為不願奮鬥,則顯得有些苛刻。我認為“沒福硬享”與“躺平”、“佛係”並無實質關聯。相反,我對“沒福硬享”的理解是年輕人在泥濘的生活中給自己暫時開一朵花,這種心態恰恰也是一種積極的自我療愈。
北青報:您認為“沒福硬享”和“沒苦硬吃”這兩種生活態度是否完全對立?是否存在一種折中或調和的可能?您建議年輕人抱有怎樣的苦樂觀?
董晨宇:我並不認同將年輕人“沒福硬享”簡單地視為他們吃不了苦,不願意奮鬥。但同時,我們也不應將苦難美化和崇高化,亦不應在沒有挫折時刻意製造挫折。
老一輩人有時會緊繃著弦,一直提防著未來可能有的問題,過度未雨綢繆,從而缺乏鬆弛感。相較之下,年輕人在有苦的時候學會如何苦中作樂,有福的時候盡情享福,這應該也算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