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式“黃昏戀”:在人民公園和宜家餐廳尋找愛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上海人民公園著名的相親角,攝於今年3月。

對於孤單的上海退休人士來說,愛情難覓。每個周末,這些離異或喪偶的居民聚集在人民公園的相親角,尋找聊天的機會。每個周二,他們則來到一個宜家的餐廳找消遣。

他們穿著比平時略微體麵一點的衣服,準備談論自己的優點、過去的生活,還有未來。

“我這個人很簡單。不抽煙,也不打麻將,”現年70歲的徐曉鐸(音)說,他曾是一名小學教師,離過兩次婚,他主動談到了自己的退休金和舞技的細節,前者是每月9000元,後者是非常好。

但他歎了口氣補充道,“我找不到真正的愛情。”其他人也有與他一樣的沮喪,但對愛情的渴望則輕描淡寫。不少人說他們已經不抱希望了。

愛情不應該這麽難。中國65歲或以上的人口比任何國家都要多。上海上了年紀的人口已超過中國其他城市。由於中國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這些人當中的大多數早已不再工作,不少人要麽喪偶,要麽離婚。他們似乎都有些孤獨,兒孫們忙於自己的生活,無暇探訪。

中國的單身老年人口隻會越來越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在未來30年裏,中國65歲或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4億。

人民公園的相親角以吸引父母周末來這裏為未婚子女找對象而聞名,現在也成為了老年人的社交中心。

人民公園的“相親市場”主要是針對來這裏為未婚子女找對象的父母,它也啟發了老年人將公園作為聚會場所的想法。

隨著中國人壽命的延長,以及愛情和婚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尋找愛情的第二春或第三春。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緣來不晚》等相親節目應運而生。網上有為單身老年人提供的聊天室、媒人直播間,以及約會應用程序。

但沒有能代替社交聚會的東西。

每周都有數百名老人抱著遇到未來伴侶的希望,回到公園裏的老地方,以及回到一家位於“高大上”的徐匯區的宜家餐廳(為什麽是這家餐廳沒人知道原因)。

這些聚會是社交活動。人們帶著卡拉OK機和揚聲器來公園唱歌跳舞。他們帶著保溫杯來到宜家餐廳,裝滿免費的咖啡,坐在樺木和白色塑料桌子旁,聊起各自的童年往事。

這裏有一些常客,比如64歲的馬國英(音),她笑容親切,喜歡穿鮮豔的衣服,戴一副大大的圓眼鏡。過去幾個月裏,她在宜家和人民公園度過了很多時光。她的朋友、66歲的張曉蘭(音)過去10年一直會來這裏。

她倆都沒能找到合適的對象。年長的男人似乎總是喜歡年輕女子。

但這是一項可以消磨一天中好幾個小時的活動。

“如果一天24小時呆在家裏,大腦會退化的,”多年前離婚並已退休的馬國英說。她說自己在家裏很孤獨,女兒隻是偶爾打來電話,主要是為了看她是否安好。

父母們帶著未婚的成年子女的履曆來人民公園展示。

對於上海的老年人來說,在公園聚會是一件不可取代的事。每周都有數百人回到公園裏的老地方,希望能遇到未來的伴侶。

綠樹成蔭的人民公園位於上海市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聚會的場所,先是賭徒的聚集地,後來成了學生抗議者和希望練習英語者的聚集地。如今,它又以“婚戀市場”而聞名,一個又一個周末,父母們帶著不懈的樂觀精神來到這裏,希望為他們未婚無孩的子女找到合適的對象。他們帶著簡曆,上麵寫著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等個人資料,還誇耀孩子們的智商水平、大學學位和考試成績。

這個公園也很自然而然地成了另一種渴望戀愛者的聚集地:退休的人和無聊的人。

“漸漸地,有人覺得,如果孩子們能找到伴侶,那父母也能,”劉其宇(音)說。他穿著藍絲絨運動服,戴著金表、鏈子和絲巾。當年長的男女開始三五成群地圍攏過來,劉其宇解釋說他自己並不是在找對象。

“我來過一兩次,想找另一半,但沒找到,”他說。

就像周末的公園聚會一樣,宜家每周二的活動也往往會吸引60到80歲的人,他們尋找在中國被稱為“黃昏戀”的愛情。

在下午的幾個小時裏,這家瑞典家具零售商給人一種社交俱樂部的感覺。商店二樓有一部分是平日裏的那種客流——購物者在自助餐廳的金屬架間穿行,挑選著名的肉丸、杏仁蛋糕和越橘汁。但更多的人來到這裏不是為了瑞典美食,有些人自帶食物,從一張桌子走到另一張桌子,把椅子拉到朋友和熟人坐的地方。

在大廳另一邊燈光很亮的衛生間裏,女人們在一起閑聊。一個人在塗口紅。

每周二下午,這家宜家餐廳都會成為數十名老年居民聚會的地方。

“我很簡單。我不抽煙,也不打麻將,”70歲的徐曉鐸(音)說。他曾是一名小學教師,離過兩次婚。

69歲的李誌明(音)喜歡在網上購物。“我覺得網上約會不可靠,”他說。

對這裏的男女來說,網上約會並不流行。他們有智能手機,或者至少有能力購買智能手機,但大多數人表示,他們不想在網上尋找伴侶。

“我買東西都在網上,”69歲的李誌明(音)說。他畫著眼線,穿著喇叭褲,黑發用了啫喱來造型。“我覺得網上約會不可靠。”

李誌明說,他的妻子在1996年離開了他和他們年幼的兒子去了國外,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從那以後,他一直孤身一人。九年前從工程師的崗位上退休後,他開始為自己的生活規劃各種活動。他打牌,跟著拉丁音樂跳舞,還唱歌。

“我有房、有養老金、身體健康,”李誌明說。

他說他想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作為交換,他答應做飯和照顧她。“我在家裏很孤獨,”他說。

70歲的鄭悅(音)選擇獨坐,等著有人來搭訕。和這裏的許多其他女性一樣,她不想透露自己的完整身份,而是提供了她在公共社交媒體賬戶上使用的名字。

鄭悅的前夫是一名警察,多年前因傷去世,她想找一個“博學、通情達理、成熟、穩重、和藹、善良”的男人。她還說,她想找一個可以“牽手一生”的人。

她說,女性參加這些聚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她們往往更不好意思尋找新伴侶。

“我們有足夠的勇氣自己過來,邁出第一步。”

張曉蘭(音)和馬國英(音)是好友,她們穿著粉色衣服來到宜家,和其他老人一起喝下午茶。

上海單身老年人的聚會不僅僅是尋找伴侶的機會,也是他們的社交活動。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