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的城堡,成為網紅景點。
42歲的貴州農民陳天明以自家的瓦房和平房為“地基”,僅憑木材拚接,便憑空壘出一座九層高樓,歪歪扭扭地戳向天空。 有人說,它是釘子戶(拒絕拆遷戶或拒絕搬遷戶)的家,將其命名為“九層塔”或“興義的布達拉宮”。
但這不是故事的全部,九層也不是這座樓的終點。 一個多月前,他以極大的激情搭建了第十層:一個隻有一平方米、大風一吹就搖晃的小平台。
他每天在這座危樓中像猴子一樣穿梭,一些又長又窄的木梯幾近90度垂直於地麵,其他人需要小心翼翼倒著往下爬,他卻像長臂猿一樣勾著某處橫梁,“咻”一下就蕩下去了。
據報,這“城堡”陳天明一共建了6年,花了10多萬元。 是在父輩三代的老屋上搭起來的。 他從不畫圖紙,技術全靠在網上學,手邊有什麽材料都拿去試一試:有時候是廢棄的電纜線,有時候是把壞掉的木椅,拆開就用。
近日,陳天明收到一份《行政強製拆除公告》,限他5天之內自行拆除平房以外的部分。 陳天明一直為此在打官司。 陳天明的堅持,大多數村民也不能理解。
因為拆遷,這裏的村子已成廢墟,隻剩下陳天明這一家。 很多村民和遊客在村口停下腳步欣賞這獨特的“城堡”。
陳天明在社交平台上發布房子的動態後,自去年三四月起,最多的時候一天來了十多群參觀者。 有些遊客騎車直接衝到院子裏,把車停在他的樓前拍照。 附近散步或幹農活的人,也常常聚集看稀奇。
隻有陳天明還堅持紮在這片廢墟上。 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盛讚他的房子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堡壘,也有人說他是“最牛釘子戶”。 陳天明似乎能自動過濾對他的質疑或謾罵。 遊客來了,他應付著。 人一走,他又回到獨屬於自己的生活之中。
陳天明的房子是一處奇觀。
“九層塔”內部。
陳天明在修“塔”頂。
陳天明的母親總是很擔心兒子住在危樓。
參考蒙古包的設計,房子的每個方向都拉了繩子。
和陳天明的家距離不足一公裏的安置區。
大多數時候,陳天明都獨自一人待著。
陳天明的書房,掛了書法作品。
陳天明每天拎一桶水上樓泡茶。
夜色下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