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東亞家庭的有毒內幕,它提前預定年度十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上映的電影《姥姥的外孫》,相比內地過於含蓄的譯名,它的英文片名更加一目了然: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意思是:如何在姥姥去世前賺到幾百萬。

通過對一個不尋常的親情故事的講述,這部電影巧妙呈現了東亞家庭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和張力,溫柔有趣又不乏諷刺和批評。

該片由泰國導演帕特·波尼蒂帕特執導,身兼演員、歌手多職的人氣明星普提蓬·阿薩拉塔納功(即馬群耀)擔綱主演。

自上映以來,《姥姥的外孫》無論是票房表現還是觀眾評價都一騎絕塵,迅速席卷了整個東南亞的電影市場。豆瓣評分高達8.9,屬於年度不可錯過的電影。

泰國曼穀,一個79歲的獨居老太太最近覺得自己的子孫們都很古怪,上門看她的次數較往常頻繁得多。

尤其是那個二十多歲、不學無術、在家啃老的外孫阿安,幾乎是隔兩天就要來一次,要知道平時就算是約定好的家庭聚會他幾乎都不會出現,現在怎麽突然良心發現了?

如果阿安真有良心的話就好了,但他偏偏還真沒有良心。嘴上說著要照顧姥姥,但實際上處處敷衍:姥姥想吃街上最有名的炸魚,他因不想排隊就隨便買了一家沒顧客去的;給觀音供茶,懶得燒水就用微波爐轉了兩分鍾;不聽姥姥的話,隨便移動觀音像……

在其他家人都因為怕姥姥難過而隱瞞癌症的事情時,阿安隨隨便便就在姥姥麵前說出來了。

阿安來照顧姥姥,並不是出於孝心,而是出於私心:姥姥被檢查出結腸癌四期,頂多還有一年的時間可活。姥姥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曼穀的這套房子被好幾雙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

自從得知表妹阿梅因為照顧她的爺爺給他送終而繼承了豪宅之後,阿安就動起了小心思:如果他能夠在這最後一年裏照顧好姥姥,他是不是就能得到一套房子了?

但是姥姥平日裏最疼兩個舅舅了:大舅舅小時候生病,姥姥為了他能夠早點好,從此開始信觀音,並再也不吃自己從前最喜歡的牛肉了;小舅舅在外麵欠了一屁股債,整天被人討債,姥姥每次都幫他兜底。

阿安的母親作為家裏唯一的女兒,似乎最懂事也最不受寵。姥姥生病之後,她經常通宵工作以騰出時間能在白天照顧母親。阿安想要作為“外孫”和兩位舅舅“爭寵”,難於上青天。

雖說抱著“生意經”的態度照顧姥姥,但阿安在徹底搬去和她一起住之後,感情卻不可避免地滋生了。

姥姥靠著賣粥獨自養活了三個兒女,她的丈夫是個混蛋,生前對她簡直是吃幹抹淨。一碗粥的利潤差不多是2元人民幣,姥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淩晨起床賣粥,即便得知自己的病情後依舊如此。

每個周末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每到這天姥姥總是會精心打扮自己,穿上花襯衣,坐在門口的長凳子上,撐著拐杖張望著街道的入口處。

衰老如此悄無聲息但又不可避免地侵蝕著人類,它往往與疾病攜手,共同將生命孤獨的本質揭示出來。

阿安想要用孝心來獲得姥姥的遺產,至少能夠切實地做出行動:

比如淩晨陪姥姥一起去醫院排隊化療,幫姥姥擦拭身體,一步一步扶姥姥上樓梯;

5點起床和姥姥一起賣粥;

更別提阿安本來就鬼怪活潑的性格,給姥姥提供了巨大的情緒價值。

如果這是一場交換的話,阿安至少是在等價交換,但大舅舅和小舅舅則憑借血緣和性別就能夠一本萬利。

大舅舅自從娶了一個有錢老婆後,就隻聽老婆的話,平時來看母親不過是走個過場,眼睛一直盯著手機上的股票。姥姥生病之後,大舅舅就想把她接過去住,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姥姥死後能夠得到那套房子。

大舅舅一家人帶姥姥和阿安到廟裏捐棺祈福,一家三口所寫的願望裏,沒有一條是關於姥姥的。但姥姥每到正式場合,總是會穿一雙漂亮昂貴但卻不合腳的鞋子,隻是因為那雙鞋是大舅舅給她買的。大舅舅作為兒子就像是這雙鞋,中看不中用。

小舅舅就更過分了,他不僅總是來問姥姥要錢,甚至還會趁姥姥不注意時直接偷錢還債。

有時候討債的找上門來,姥姥隻能裝作是這家的傭人,說主人不在家下次再來。沒有抱怨,沒有批評,隻有一句淡淡的“我希望他不要經常來看我,他總是來的話就說明他最近過得不好”。

但是阿安的母親什麽都沒有。她過於懂事,懂事到年輕時輟學幫姥姥賣粥,懂事到寧願夜裏不睡覺而去工作,白天騰出時間來帶姥姥去遊泳做康複。

但母親似乎從來都沒有想要姥姥的房子,她從一開始就平靜地接受一切,頂多會在姥姥提醒她不要吃過期的東西時打趣一句“財產給了兒子,癌症給了女兒”。

《姥姥的外孫》中有著相當多的中國元素,比如姥姥一家潮州人的身份,清明掃墓的傳統,潮州童謠、電視機裏播放的戲劇等。

但最能引起共鳴的還是它的敘事,看似私密,實際上卻能突破地域限製,實現普世性表達。

這是一部非常坦誠的電影,它對東亞家庭關係的擰巴和感情的複雜幾乎是全盤托出,有溫情搞笑,也有殘忍批評。馬群耀帥氣的臉、搞怪的性格和自然的演技,讓影片在輕鬆與沉重之間形成張力,鬆弛有度。

阿安和姥姥兩個角色,似乎也在映射著親情的本質:在講究孝道和親疏有別、男女有別的東亞社會中,被社會價值所高度重視的孝往往會在壓抑之下發生畸變,演進成一種表演。

眼看著生命就要走到盡頭,姥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了自己的哥哥家。姥姥的親哥哥是一個大富豪,兄妹二人的父母去世後,遺產基本都留給了哥哥。

姥姥想要問大哥要100萬泰銖,用來買墓地。她覺得如果能夠擁有一個漂亮寬大的墓地,子女們就會在她死後常常來看她。原本以為這是一件兄妹情深的事情,沒想到大哥聽到請求後第一時間拒絕了姥姥,並大聲說:“外嫁女是潑出去的水,我們的姓氏早就不同,以後不準再來我家!”

而姥姥的父母什麽都沒有留給她,隻是給她介紹了一個賭鬼丈夫,把她推向了深淵,即便姥姥照顧了他們一輩子。

就在阿安認為姥姥會將房子留給他時,姥姥卻還是給了嗜賭成性的小兒子,讓他把房子賣掉還清了賭債。阿安得知消息後情緒崩潰,衝姥姥大喊,“你沒有從你的人生中學到任何東西!”

每個觀眾都多多少少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熟悉的東西:重男輕女,有事女兒來,無事兒子親;遺產女兒是沒有份的,養老女兒是要當排頭兵的;無法與上娶的大兒子之間平等交流,又養出了眼高手低身無長物的小兒子;明明自己就是東亞家庭中有毒觀念的受害者,但依舊成為這套係統的繼承人……

與其說《姥姥的外孫》是一部關於孝道的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反孝的電影。它全程都在用一種極致的坦誠在“孝”這座東亞殿堂裏蹦迪,呈現倫理親情中的算計和利用。

但這種親情觀念又如此令人矛盾,讓人無法毫無顧忌地愛,也不能清清楚楚地恨:在姥姥將房子給了小兒子之後,她便被小兒子送到了養老院,氣急敗壞的大兒子和阿安很久都沒有去看她。

但阿安還是放不下,把姥姥接回了家,日夜不休地照顧她,直至她生命的終結。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對長輩的複雜感情,似乎最後隻能留下一聲悲歎,無濟於事,也無可奈何。

影片的結局似乎再一次加深了這種愛恨糾纏的狀態:姥姥門前的那棵石榴樹是從小為阿安種下的,除了他誰都不能吃;姥姥這些年來一直為阿安存錢,最後給他留下了100萬泰銖的存款。

終於得知真相的阿安失聲痛哭,並用這筆錢為姥姥買了一座高大漂亮的墓地,每年都去看望她。一直以來都對死亡和死去之後的世界抱有深刻唯物主義觀點的阿安,從這時起也開始迷信起來。

不過如果是東亞女性,看這部電影時心情或許會更為複雜,因為直到影片的最後,付出最多的阿安母親,依舊是什麽都沒有。但她和最後的阿安或許才是親情的最佳狀態:傾盡所有,問心無愧。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