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時代曾多次報道過中國經濟的問題。政府汲取了大量財富用於基建和產業政策但卻忽視社會福利,最終導致中國人均收入和福利占GDP比例偏低(根據不同機構的統計口徑,大約在40%至60%,美國約為80%左右),以及政府自己債台高築。
然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產業政策導致部分產業產能過剩。8月22日,華爾街日報就發文指出中國補貼帶來的產能過剩影響外溢到其他國家,造成全球市場受到中國衝擊,堪稱“中國發動了新貿易戰”。
文章封麵
文中作者探討了中國政府在麵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時,如何通過大力發展製造業和擴大出口來應對這一挑戰,然而這種策略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後果並造成了貿易衝突。
文章以相關案例開頭,指出美國初創公司CubicPV曾在2022年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建造一座矽晶片工廠,但由於中國矽片產量激增導致全球價格暴跌,該項目被迫擱置,造成了失業和投資損失。同樣地,智利的鋼鐵製造商CAP由於無法與廉價的中國金屬競爭,不得不關閉一家大型鋼廠,導致數千工人失業。這些例子反映了中國的經濟政策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新一輪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表示,為了振興國內經濟,習近平政府決定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特別是那些具有出口潛力的行業。這一策略背後的邏輯是,通過支持製造業,中國不僅可以維持經濟增長,還能增強工業韌性,即使在麵對外部製裁時也能保持經濟穩定。文章提到,中國的工業生產從2021年底的房地產危機中反彈,製造業貸款增加,政府補貼也顯著增長。通過這樣的政策支持,中國製造業不僅維持了國內生產,還在全球市場上攻城略地。
然而,這一策略並非沒有風險。文章指出,習近平的“先立新,後破舊”戰略雖然在短期內促進了工業生產,但也可能導致長期的產能過剩問題。而中國的政策顧問和經濟專家也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種過度投資最終會威脅到中國產業本身,使得補貼過後這些行業無利可圖。
另一方麵,這一政策也導致了全球其他國家開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比如提高關稅和發起反傾銷調查,以應對中國廉價產品的衝擊。歐盟、美國、印度等國就紛紛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化學品等產品采取了貿易保護措施,這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此外,文章還進一步分析了習近平政府選擇這一策略的背景。麵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崩潰和經濟增長的放緩,中國領導層曾麵臨一個關鍵的選擇:是繼續依賴傳統的製造業和建築業,還是轉向更多的國內消費。然而,習近平最終決定繼續推進製造業的發展,以保障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並避免在中美緊張關係加劇時受到製約。作者表示,這種選擇背後還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即習近平反對美國式的消費模式,認為這種模式是在浪費資源。
最後作者總結道,中國當前的政策雖然在短期內穩住了國內經濟,但從長遠來看,世界無法容納如此大規模的中國製造業擴張,因此一定會引起他國的強烈反彈,最終釀成更嚴重的貿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