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全球塑膠公約”的關鍵最終會談還有數月時間,雖然之前各國代表已進行4次會商,但是就生產上限、統一可回收性規則等議題的討論,仍存在巨大分歧。
法新社報導,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是全球第一份具約束力的塑膠汙染條約,目前專家正就此齊聚泰國曼穀,討論相關融資方案和問題塑膠。
這場為期4天的會議是11月底於韓國釜山舉行最終談判前的中途站,主要進行技術性討論。各國期盼在釜山達成可望具開創性的協議,以解決塑膠汙染這項嚴重問題。
這個問題的規模幾乎是前所未見--最深的海溝、最高的山峰、雲層,甚至是母乳裏皆已發現微塑膠。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塑膠產量20年來已成長翻倍,依照目前的生產速度,到2060年底前可能會變成現在的3倍。
然而,超過90%的塑膠沒有進行回收,其中大部分被棄置於大自然,或是堆積在垃圾掩埋場。
談判代表已進行4次會議,討論一項可能涵蓋生產上限、統一可回收性規則,甚至針對某些塑膠或化學成分的禁令,還有條約將以共識決或多數決通過等,仍存在巨大分歧。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塑膠政策主管林德貝格(Eirik
Lindebjerg)告訴法新社,其他爭議點另包括塑膠生產是否納入條約等。
他說:“生產是否在討論範圍內,或是塑膠產品製成後才涉及價值鏈?而如果我們能規範生產…我們應該規定數量上限還是設定減量目標,措施為何?”
協議的約束力大小是另個爭議來源。若幹國家希望能采取統一時間表以逐步汰除某些塑膠等措施,而有些國家則主張以較寬泛的措辭,由各國自行決定如何及何時進行管控。
此外,如同氣候談判,執行所達成協議需要的資金也是極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