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2024年8月2日報道,近日,山東聊城市陽穀縣七級鎮一肉牛養殖場發現個別炭疽病例。當地立即封閉此養殖場,並對養殖場所有畜養動物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對養殖場及周邊環境開展全麵消殺和監測,未發現其他陽性家畜,相關畜產品未進入市場流通環節。同時,全麵開展病畜接觸人員流調排查、采樣檢測和症狀監測。
報道稱,截至8月2日上午10時,有5名直接接觸病畜的養殖場工作人員診斷為皮膚炭疽,症狀較輕,已全部隔離治療,其餘密接人員全部嚴格落實健康監測,未發現感染。
8月2日下午,七級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界麵新聞,發現炭疽病的肉牛養殖場在七級鎮七二村,目前村裏的牛場已經封閉,牛場和村子是分開的,村子可以正常進出。該工作人員稱,目前鎮政府在配合縣畜牧局和疾控中心做防疫工作。
《炭疽防治技術規範》(下稱《規範》)介紹,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動物防疫法》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將動物疫病分為三類,其中二類動物疫病是“對人、動物構成嚴重危害,可能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需要采取嚴格預防、控製等措施的”。相較而言,一類動物疫病則“需要采取緊急、嚴厲的強製預防、控製等措施”。
《規範》介紹,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及人對炭疽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動物最易感,其次是雜食動物,再次是肉食動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患病動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動物屍體以及汙染的土壤、草地、水、飼料都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炭疽芽胞對環境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其汙染的土壤、水源及場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感染。
炭疽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多發生在吸血昆蟲多、雨水多、洪水泛濫的季節。
8月2日,一位七二村村民告訴界麵新聞,產生炭疽病例的養殖場距離村子幾百米,大概有十幾畝地,十多天之前他聽說場裏發現了炭疽,目前該養殖場的牛全部在牛場裏被焚燒處理了,有無人機來消殺。該村民說,村裏有好幾家養殖場,其它家的牛暫時沒受到影響,但七級鎮上目前不允許商戶賣牛肉了。七級鎮李台鎮一位養牛戶也告訴界麵新聞,四五天前,當地動物檢疫站的人來通知不讓買牛賣牛。
公開資料顯示,七級鎮總麵積73.3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七級鎮常住人口數約2.9萬人。
七級鎮七二村是否是此次炭疽病例的唯一疫區?據瀟湘晨報報道,記者在8月1日致電陽穀縣疾控中心詢問發現畜間炭疽陽性是否屬實時,該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製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的情況正在調查當中,能確定有感染的,在陽穀那個鎮,其他地方各個鄉鎮也有。”8月2日下午,界麵新聞再次致電陽穀縣疾控中心,詢問除七級鎮外,陽穀縣是否還有其它鄉鎮發現了炭疽病例,該中心工作人員稱,還在調查當中。
網傳因此次炭疽病例,陽穀縣中心醫院一處樓層已經消殺封樓。該醫院一名行政人員在8月2日下午回應界麵新聞稱,5名病人沒有入住陽穀縣中心醫院,網傳消息不實,醫院一切正常。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炭疽為乙類傳染病。據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每月發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2024年每月我國都有炭疽發病報告,累計136人,其中5月造成1人死亡。7月病情暫未發布。
陽穀縣位於山東省西部,南與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接壤。一位台前縣銷售牛肉的商家告訴界麵新聞,店裏的生意也受到這次疫情影響,牛肉賣不出去,顧客想吃不敢買。
據中疾控官網介紹,對於炭疽的主要預防措施有,一是避免接觸病畜及其產品。發現牛、羊等動物突然死亡,要做到“三不”,即不宰殺、不食用、不買賣,並立即報告當地農業畜牧部門,由該部門進行處理。日常生活中,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牛羊肉製品,不購買和食用病死牲畜或來源不明的肉類,烹飪時煮熟煮透。
二是從業人員提高防護意識。從事牛羊牲畜養殖、屠宰和販賣相關製品以及從事皮毛加工處理的職業人員在操作時應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在處理動物或動物產品後,應立即消毒雙手;避免用可能接觸過動物的手觸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定期對工作環境進行清潔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