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版本的小道消息傳了好幾天,《歌手》總決賽幫唱嘉賓名單終於官宣了。
那英的幫唱嘉賓不是傳聞中的蘇打綠,是搖滾樂隊回春丹。
啊????
這感覺怎麽說呢?
有點像某花式悠悠球博主突然出現在了巴黎奧運會說要搭檔孫穎莎打混雙,或者是高考前的最後一次押題衝刺課拉了個心理健康老師來講三角函數。
你不能說玩悠悠球的和教心理健康的就不厲害,但他們確實既不在一個賽道,也不是一個量級。
有人在質疑搖滾樂手的唱功撐不撐得起《歌手》的直播,有人在質疑一個沒多大名氣的樂隊配不配給英子撐場,
還有人根本狀況外——
回春丹是誰啊?幹嘛的?
去年上草莓音樂節都未必能演壓軸的樂隊,今年已經要登上國內頭部音綜的總決賽舞台了。
別太驚訝,如今有些“小眾獨立樂隊”,還真是各大音樂節目的香餑餑。
自帶曲目樂器附贈熱搜話題,好出片還省錢。
“小眾獨立樂隊”們批量出現在熒幕上的開端,是19年的夏天。
愛奇藝的現象級音綜《樂隊的夏天》播出,把痛仰、新褲子、刺蝟、旅行團等一大批樂隊從live
house(小型現場演出空間)裏拉到了更廣闊的受眾群體麵前。
節目爆火出圈,參賽樂隊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第二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四次公演,就請了《樂夏》的冠軍新褲子樂隊幫唱了三場。
然後,《樂夏》就以五年三季的速度向內娛輸送了許多樂隊。
而另一邊,樂隊綜藝的成功也讓各大平台意識到了這個題材的市場潛力,於是紛紛出動。
《樂夏》第一季收官後僅一周,優酷推出了新綜藝《一起樂隊吧》。
第二年開春,芒果也推出了《我們的樂隊》。
到夏天,騰訊的《明日之子》做了樂團季。
再往後數一年,浙江衛視做了檔“音樂社交樂隊節目”叫《閃光的樂隊》。
是不是感覺這幾個綜藝都沒怎麽聽說過?
那就對咯。
因為它們雖然用了樂隊的題材,但沒把樂隊玩明白,都選擇了讓散裝樂手以現場組隊的方式參與競演,而不是像《樂夏》一樣找現成的樂隊參賽。
沒了“小眾獨立樂隊”們的加盟,樂隊綜藝也就失去了最大的看點。
所以搖人很重要,該請還得請。
今年7月,騰訊推出了新的音綜《奔赴!萬人現場》,主打live概念,請來了SupperMoment、椿、犬儒、回春丹等許多樂隊參加,
網播數據還不錯,音樂類網綜裏隻有兩檔說唱排在它前頭,雖然沒有大火出圈,但對這個量級的全新IP來說已經算得上好成績了。
除了綜藝,各大平台和衛視的晚會歌會類活動,如今也熱衷於邀請樂隊表演。
有點像年夜飯裏的芥末拌黃瓜,在一桌大魚大肉裏麵顯得新鮮爽口還得勁兒。
近兩年央視的網絡春晚,蘇陽、九寶、回春丹,統統都得翻出這輩子穿過最正經的衣服上去歌頌熱愛。
東方衛視跨年晚會請過刺蝟樂隊和黑豹樂隊,湖南跨年請過馬賽克和新褲子,
前段時間上《歌手》被吐槽像紅白喜事樂隊的二手玫瑰,其實是衛視春晚和跨年晚會的常駐選手,主營業務不是送喪是包電子餃砸。
每年的bilibili畢業歌會,更少不了年輕樂隊負責熱場子。
旅行團、橘子海、霓虹花園……
各個樂隊輪番上場,管你聽過沒聽過,反正畢業生總會需要有人抱著吉他替自己抒發一下青春感慨。
就像芥末拌黃瓜往往會成為年夜飯上最快見底的菜一樣,“小眾獨立樂隊”們也在各種節目上頗受歡迎、混得風生水起。
所以從綜藝節目組到晚會主辦方,為啥都愛邀請他們?
首要原因肯定是節目效果好。
就像我之前寫過的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在各種綜藝裏整頓明星,
玩樂隊的這幫人都多多少少有點性格在身上,和內娛清一色的假人一比,人均Bking起步。
自然容易製造出許多看點。
比如這些年在各種綜藝裏快看吐了的“說出圈內你最討厭的三個藝人的名字”這類遊戲,最後都成了內娛人精秀高情商的環節,
每次不是直接自罰就是打哈哈滑過去,無趣。
但同樣的問題你問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龍,人家直接就把名字報給你。
管你什麽搖滾天團,我看不上就直說“確實不好聽”、“他跟音樂好像沒什麽關係”。
今年二手玫瑰上《歌手》,節目組采訪問之前看沒看過節目。
沒一個人給麵子來句“我很喜歡這個節目噠~”
而是從沒看過、聽說過但忘了↓
唯一一個貌似看過的,問節目組,你們是不是湖南台那個給觀眾整的嗷嗷哭的節目?
音綜常見的歌曲改編翻唱賽,單依純吐槽網紅口水歌“什麽東西”,已經是如今內娛歌手的最大尺度了。
但放在搖滾樂隊那,刺蝟主唱趙子健選擇一頓陰陽:
"張傑的歌我們都比較熟悉,是我洗澡的時候會聽的歌手。”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此前在節目裏麵,樂隊鼓手爆料過他不洗澡。
唱完人家的歌還要轉圈兒表達一下滾人不聽張傑的優越感。
多少綜藝逼瘋剪輯師都剪不出來的抓馬,隻需要請兩個樂隊來,就能把話題造出一籮筐。
請樂隊,除了人癲,歌也來勁兒。
從巡演現場混出來的樂手,比錄音棚歌手會炸場多了。
一類樂隊主打好蹦,小號嗩呐架子鼓一頓招呼,坐在屏幕前麵也能跟著嗨。
比如用《你要跳舞嗎》上遍了音綜和晚會的新褲子。
還有一類樂隊主打感情,水平好的很會玩浪漫,水平一般的極其擅長把煽情當浪漫。
比如給張嘉佳的催淚瓦斯片配樂的棱鏡樂隊。
棱鏡配樂《這是我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間》
另外,相較於成熟的流行音樂工業產物,獨立樂隊的創作整體上更注重表達性而輕音樂性,(疊甲:沒有說樂隊不夠音樂性的意思)
所以很多樂隊的歌曲都比較講究歌詞,也很會寫一些迎合社會情緒的歌詞。
剛剛提到的旅行團,在畢業歌會上唱的《逝去的歌》和《ByeBye》,歌詞裏滿是離愁別緒和對未來摻著焦慮的憧憬。
又戳心又適合截圖發條微博朋友圈,順便幫助節目二次傳播,多好的算盤。
請樂隊上節目不僅能出好效果,而且還便宜。
畢竟大眾知名度沒那麽高,出場費自然和正經流行音樂歌手沒法比,剛混出頭的新樂隊估計還能再便宜好幾個數量級。
但更重要的是,請樂隊能幫節目組省下好大一筆版權費。
音樂版權費有多貴呢?
《青春有你2》裏,選手汪睿在排練室情緒崩潰,因為公司花十幾萬買來的歌,自己沒唱好。
一首《日不落》十幾萬,傳唱度更高的歌還要更貴,
一期節目下來,光版權費就要奔著百萬去,再錄個十幾期,這花錢不如流水,如滾滾長江東逝水。
但樂隊自己的原創曲庫很豐富,看看《樂夏》裏九連真人唱自己的歌和翻唱別人的歌,這介紹字幕的差別↓
就明白請樂隊唱原創有多麽幫節目組省錢省事了。
性價比這麽高,人家不成熒幕上的香餑餑才怪呢。
再聊回《歌手》這次請回春丹幫唱,這件事雖然看著像個幫倒忙的荒謬行為,
但它實際上也是個幫倒忙的荒謬行為。
但它實際上不僅占盡了剛剛說的那一大堆好處,而且還得了兩個熱搜和一大波討論度。
大夥嫌棄歸嫌棄、質疑歸質疑,總之還是讓節目組蹭到了免費的宣傳。
你說誰在乎這名不見經傳的樂隊IP在哪兒啊?
哎,這可就小看人家了。
你以為的“小眾獨立樂隊”,其實不僅有簽約廠牌,而且還是“網紅歌生產隊”。
沒錯,“小眾網紅”,多麽小眾的一種搭配。
樂隊的代表作,網易雲音樂上都是百萬加收藏,好幾萬的評論。
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都有無數女孩的賬號昵稱叫做“艾蜜莉”。
而這次決賽要和英子唱的《鮮花》,不僅兩個版本都是百萬收藏,
抖音上一搜,更是各種音樂節現場、明星翻唱、自媒體博主翻唱、拿來做BGM的混剪,劃不到盡頭,
點讚量最高能有八十多萬,評論區裏的網友借著這首歌感懷著自己的愛情故事和人生際遇。
還有人在打趣,劉西蒙(回春丹主唱)這次又要勸英子賣車了。
《鮮花》裏一句很洗腦的歌詞:“可惜我把車賣了”
重複洗腦的歌詞+上頭的旋律,要數據有數據,要情緒有情緒,要梗有梗,這不是標準的網紅歌是什麽?
所以,不管是歌還是人,樂隊的粉絲基礎都要比我們以為的更大。
一首《鮮花》唱了無數唱音樂節,唱遍了綜藝節目、畢業歌會、跨年晚會、網絡春晚……
到了《歌手》總決賽,還有許多樂迷在期待那英演繹的《鮮花》。
靠質疑和吐槽聲刷熱度,再靠網紅樂隊和那英的碰撞拉收視,
流量密碼又給《歌手》節目組玩明白了。
音綜消費降級,回春丹也成了哪都好使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