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在很多人眼中,是田園美學的符號,
是詩意化身。
也是田園牧歌的行走的代名詞。
她將東方農耕生活,唯美精湛的手藝,輸出到世界各地。
因為她,世界各國朋友知道了,中國式田園牧歌,原來如此歲月靜好。
也才知道,有一種生活,叫與山為居,與水為鄰,一個院子一縷炊煙,就是一幅畫。
她以鮮花作宴。
以五穀為食。
她將生活過得色香味俱全。
我們通過她的視頻,看她日出摘花,日落釀酒。
簷下插花,春水煎茶。
端午做粽。
七夕做七巧酥。
盛夏做櫻桃飲。
金秋釀桂花酒、烤柿子。
冬天便踏雪醃魚……
中國式田園詩意,盡在她的一幀一幕裏。
閑來無事,立一架秋千,捧一本書,歲月靜好,人世安穩。
於是,許多人以為,她的生活,堪比人間仙境。
但後來我們發現,人間仙境並不存在。
真實的生活裏,處處是勞作留下的疲憊與傷痕。
2
幹過農活的都知道,麵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有多辛苦,有多累。
揮汗如雨。
酸痛交加。
累到筋疲力盡。
沒有人能受得了常年高強度、環境惡劣的勞作。
所以,農村許多人,能外出就外出。畢竟再怎麽說,也比在土地裏死磕強。
李子柒的詩意生活背後,就有大量的辛苦勞作。
她碾穀。
種地。
砍伐。
耕牛。
打穀。
彈棉花。
做篾工。
動作嫻熟。
一看就是經年勞作的人。
也因此,我們在李子染的手上,能看到她厚厚的老繭的疤痕。
手粗糙,指節粗大,遍布傷疤和刀口。
這哪裏像一個小姑娘塗滿護手霜、做好美甲的手。
它和記憶裏母親的手差不多。
同樣“飽經風霜”,
同樣“備受摧殘”。
這些老繭哪來的?
當然是日複一日的苦役所導致。
幹農活還易受傷,手時不時就被拉一刀或砍一刀。
手動不動就掉皮、見血,甚至見肉見骨,都是常事。
大家隻看到她視頻中的風花雪月。
看不到她的傷口與老繭。
而李子柒幹農活,也不是作秀。
她曾說過:“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許隻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她就是農村娃兒。
很小的時候,她父母離婚。
6歲,父親去世。之後李子柒被送給繼母撫養。
但繼母虐待成習。
有一回,繼母抓起她的腦袋,往臭水溝裏按。李子柒拚命掙紮。繼母依舊往水裏按。
那一刻,李子柒真的感覺自己快死了。
爺爺奶奶知道後,堅決將李子柒接回了老家。
一雙老人,一個孩子,就這樣相依為命。
為照料小子柒,爺爺利用空閑編背簍、簸箕和扇子,拿到集市上去賣。
小小的李子柒也會跟著下地幹活,劈柴、插秧、拾稻穀......
窮人的孩子是沒有選擇的。你若不拚命,沒人會幫你。
後來她拍視頻,上山、爬岩,在密林穿行。
被人問及是否會害怕。
李子柒說:“怎麽會怕呢。我7歲的時候就在墳洞裏,逮著蛇尾巴往外拽……”
她對生活之苦,已經習以為常。
這種心態,也是她能忍住寂寞、苦累、傷病,紮根在田園農作領域一直記錄的原因。
3
除了身體的苦,成名後被誤解的冤,同樣不是易事。
李子柒爆火後,引發不少質疑。
有人稱:農村生活不是這樣的。
有人說:李子柒是在炒作,背後有團隊,是大家一起捧出來的。
質疑聲高漲時,李子染發了一個視頻,呈現自己艱難的拍攝。
裏麵全是李子柒沒放出來的片段。
砍木頭,她自己NG了無數次,即便手指受傷,為減少相機損耗,依舊堅持拍。
拍《四川臘肉》,為讓鏡頭好看,她一遍又一遍重錄。
砍一下樹枝,便按一次暫停。
又砍一下,再次暫停重錄。
如此反複,一直到百分百完美為止。
拍雪景,李子柒在雪地呆了8小時。
即便感冒發燒了,依舊要拍完作品才能回去。
她的成名作《蘭州拉麵》,為讓鏡頭更立體,李子柒反複重複一個動作,按了200多次快門,洗完手又繼續,不好再重來。
因為拍攝,浪費了20多斤麵粉。
拍廢的麵團做成饢,足足吃了半個月。
拍《秋千》,過程同樣不易。
“不拍視頻的話像這樣的小玩意兒,我兩天就能做好。但為了把過程拍下來這秋千我足足做了5天……拍了600多個素材……又花了2天時間重複剪了5次。”
解釋之後,相信的人自然相信,不信的人仍然有各種攻擊點。
知乎上甚至有個問題:為什麽那麽多人不喜歡李子柒?
有個點讚很高的評論說:
“不喜歡李子柒,不真實,沒別的。”
她的視頻裏,當然不是真實的人間仙境。
是她的審美加成下的避世之境。
是她的生活哲學下的三餐四季,人間煙火。
是她心裏的鄉村。
它有藝術濾鏡。
也必須有藝術濾鏡。
畢竟,
真實的農村生活裏,
女人大多不會去拍視頻,
而是生娃、吵架、哭泣、喝藥。
真實的農村生活裏,
沒有女人能賺錢。
也沒有女人敢不結婚。
真實的農村生活裏,
少有女孩能一個人,做好家中全部農活,
也創作出貧瘠生活裏的美。
4
也正因為這種真實之上的加工,日常之上的審美,她日漸創造出驚人的作品。
她自己造胭脂、口紅、眉筆。
自己染布、設計、製衣。
自己編織。
刺繡。
同時,開始以一己之力,還原幾千年前的中華文明。
她製作筆墨紙硯。
筆。從羊毛上整合而成。
墨。自己打磨墨水。
紙。從枯木開始造紙。
硯。親自一點點研磨。
一套古香古色的中華瑰寶,成功完成。
她還以一己之力,還原了中國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
以自己的巧思,還原已經失傳的魏晉時期的“曲水流觴”。
曲水之上,美食流轉。
來人品茗鑒食,以詩會友,樂趣無限,詩意盎然。
因創意驚豔,視頻唯美,走紅國內外。
網友們紛紛稱讚:
“這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啊。”
她受到央視褒獎,被人民日報、共青團、央視新聞等官媒點讚。
在國外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她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傳說,一個享譽世界的華夏文明傳播者。
有了很多頭銜,“成都非遺推廣大使”,“十大女性人物”,“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她再也不是被繼母按在臭水溝的赤貧女孩。
還記得多年前,李子柒第一次上舞台,主持人問她:“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麽呢?”
李子柒說: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天然的美食,依舊最古樸的生活方式,是我這一生的追求。”
有追求,有行動,夢就會落地。
哪怕你開局再難,道路再艱險,走下去,終有一天,也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