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組團”理財的韓國人:一起存錢一起花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

去年秋天,吉娜·金和兩個朋友在韓國釜山的豪華度假勝地釜山灣阿南蒂度過了奢侈的兩個晚上。

這個度假村的客房每晚起價369美元,設有無邊泳池、水療中心、八家餐廳、私人海濱步道和海灘區,以及一個4600米的“水屋”——一個使用天然溫泉水的室內泳池和桑拿房。

“我們在度假酒店裏呆了一整天,遊泳、吃喝,”32歲的吉娜·金說。她以前是一名教師,現在是全職媽媽。

吉娜·金和她的朋友們並不擔心這次旅行的費用,因為她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起會”(gyemoim)裏存錢——指的是人們組建財務規劃團體,為未來的開支存錢。

組建起會可以幫助朋友或家人平均分攤旅行費用,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無需考慮個人預算。

“說實話,如果我們不成立起會,那麽安排這樣的旅行對我們來說就太困難了,”吉娜·金說。“花費太多,我們不希望其他成員因此而感到壓力。”

通過存錢維持關係

集體理財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著悠久的曆史。

“這種做法實際上並不是韓國獨有,”首爾的韓國科學技術院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申恩哲(音)說。“最初發展起來是因為當時沒有金融市場,如果想借錢,你必須自己去做一些融資。”

申恩哲舉了一個例子,200年前的一個村莊需要購買種子來種植水稻。當時在很多地方,貸款的金融機構還不存在,所以村民們把錢集中起來,購買物資,然後把收獲分成。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做法逐漸發展為人們維係友誼和社區團結的一種方式。

起會中每個成員繳納的款項實際上相當於“俱樂部會費”——通常是每月10美元到50美元之間,具體數額由團體決定。隨著餘額的增加,成員們討論如何一起花掉它。

2014年,吉娜·金和兩個朋友在一家社交俱樂部相識後,首次成立了她們的起會。三人就讀於不同的大學,她們認為起會可以讓她們定期見麵。

最初,她們同意每人每月交納1.5萬韓元(約合13美元)。在接下來的十年裏,她們攢下了300多萬韓元(約合2200美元),然後決定用這筆錢到度假勝地阿南蒂旅行。到那個時候,三個朋友已經忙於各自的事業和家庭,但她們仍然很親密,起會也是部分原因。

“它讓我們保持聯係,一起享受美好時光,不用擔心費用問題,”吉娜·金說。

35歲的李英勳(音)說,他的母親是她那座公寓樓的起會負責人。

李英勳是一所英語語言學院的助教,也參加了一個起會,由兩名女性和四名男性組成,每人每月交納5萬韓元,約合36美元。

“我們在高中時就成了好朋友,成年後也一直是好朋友,”他說。“最初,我們聚在一起隻是為了好玩,但隨著每個人都開始工作,我們開始更多地考慮未來。所以,不僅維持友誼很重要,我們還決定在婚禮或葬禮這樣的重大生活事件中相互支持。”

李英勳的起會每年都會利用共這筆共享資金重聚幾次,通常是享受一頓韓式烤肉或炸雞啤酒。

4月底,吉娜·金還同另一個起會一起去了越南。這次旅行的花費比她在阿南蒂少得多,不過她說,這次也是三個女人,她們仍然住在一家不錯的酒店裏,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為什麽起會在韓國行得通

由於韓國社會互動和信任文化的性質,起會可以在韓國行得通。

例如,在韓國,你可以走進首爾的一家咖啡店,把包、筆記本電腦和裝滿信用卡和現金的錢包放在座位上,然後去洗手間,就算沒有人看著,也不必擔心回來時這些東西會被拿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和其他地方一樣,詐騙和欺詐也時有發生。)

“假如說你和我是朋友,”申恩哲說。“我們在一個小鎮上一起長大,認識了很長時間。我們對彼此了如指掌。如果我借錢不還,你就會說,‘嘿,各位,恩哲從我這裏借了一筆錢,一直都沒還我。’”申恩哲說,由於社會群體的集體性,他會受到社區成員的排斥。

組團儲蓄在韓國非常普遍,一家銀行正在適應這一習俗。Kakao銀行是韓國最受歡迎的通訊應用Kakao Talk的子公司,現在提供一種起會群組賬戶產品,朋友們可以共享一個由指定賬戶持有人管理的銀行賬戶。

李英勳和吉娜·金的起會在有Kakao銀行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他們是把資金委托給儲蓄團體中的一位成員。一些團體,像李英勳他們,仍然更喜歡這種“老式”的籌款方式。李英勳說,他的一個團體以多數票方式決定將錢委托給誰來管理。

吉娜·金的兩個起會團體現在都使用Kakao銀行的工具,因為它讓所有成員都能查看自己賬戶中的資金流動情況,並可獲得最高達2%的利息。賬戶管理人是唯一控製資金使用的人,但每個人都要付錢。用戶可以設置提醒,將每月的會費發送到該賬戶,還可以通過應用程序的聊天功能進行交流。

這樣的起會團體不會永遠延續下去。環境會發生變化,朋友可能會鬧翻,有人可能不再想參加,或者有新人可能想加入。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會由集體決定如何處理。

“團體的運行沒有特定的規則,盡管有些團體製定了自己的規則,”吉娜·金說。“但我的團體從來沒有真正的規則。”

吉娜·金的另一個朋友曾經也參加了去釜山的那個起會,但在幾年前,她因為經濟原因決定退出。

“我們問她想怎麽處理她那部分錢。她決定收回自己那部分前,而不是用掉它,”她說。

雖然在吉娜·金的起會裏大家是和平分手,但是鬧翻的例子也並非聞所未聞。吉娜·金說,她有一個朋友的起會在成員無法就旅行計劃達成一致意見的時候解散了。她還說,一個團體要想成功,成員們要有共同的興趣和價值觀。

這樣的起會團體在美國能夠行得通嗎?

沒有一家美國銀行能提供像Kakao銀行為起會提供的那種產品。為確保對團隊所有成員保持透明,最接近的選擇是開一個聯合支票或儲蓄賬戶,這樣所有成員都可以平等地使用。

這可能比較困難,具體取決於團隊規模和彼此之間的親疏關係。沒有傳統實體網點的銀行最有可能提供最佳選擇。例如,在線運營的Ally銀行的一名代表說,該銀行最多允許四個共同所有者使用一個消費賬戶。

如果你們在一家銀行開立的賬戶是收費的,則應將該費用計入每個人的分攤額。

開設聯合賬戶也有缺點,比如說,如果一個朋友想要離開這個群,可能會發生問題。根據銀行的不同,在不關閉聯名賬戶的情況下,將某人從聯名賬戶中除名可能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此外,與個人賬戶不同的是,聯名賬戶賦予每個人對其中資金的平等法律所有權,無論此人是否貢獻了全部資金。盡管大家共享所有權,但不能強迫任何人向賬戶支付會費。

盡管如此,如果你想成立一個起會,你可以用傳統的方式,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來管理個人儲蓄賬戶中的集體資金。

讓起會在韓國社會順利運作的文化傳統在西方文化中沒那麽普遍,所以,如果你不太了解你的成員,集體籌資可能有點冒險。

李英勳建議,在組建一個團體的時候,至少要包括“一兩個值得信賴的人”。他還建議團體對吸納新成員保持開放態度,因為情況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而新朋友可以為一個已經變得陳舊的團體注入活力。

李英勳還建議圍繞一個特定的目標組建團體,比如為了一項愛好定期聚會。像吉娜·金和她的朋友們這樣相識已久的團體可能很容易會在沒有具體目的的情況下存錢。但如果大家擁有共同的興趣,新朋友或熟人就會很快發展起來。

“作為一個重視社區意識的韓國人,我認為社區文化是好的,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追求一種大家相處融洽的文化,”李英勳說。

gameon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人有錢沒錢,都崇尚獨立人格,就是夫妻之間,AA製並不少見,所以抱團存錢這事在美根本行不通。
牛頭5 發表評論於
美國一個三哥=一群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