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趴外國企業,打工人就幸福了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01

很多大棋黨都會宣揚這樣一種論調:

隻要現在苦一苦,把外國的企業、產業打趴下,未來就有好日子過了,工人的收入待遇,會像歐美那樣,享受高福利、長假期。

看上去挺有道理,隻有產業升級,方能虎口奪食嘛。

但在實踐中,往往不是那麽一回事。

據多家媒體報道,有網友近日曝出了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奮鬥100天”號召。

其圖片內容顯示,為更好完成任務,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達成,公司號召從6月12日起,施行896工作日,即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奮鬥”100天。

另外,還有兩個補充說明:

一:外籍員工不強製,按照他們的意願。

二:特別說明此信息【不可轉發】

如果圖片內容屬實,那麽寧德時代還就是證明了那句老話:

投胎是門技術活。

當然了,寧德時代的相關人士隨後也是“辟謠”:

“這是內部信息,不方便透露”,又稱“此事為曲解造謠,公司沒有發出這樣的規定”。

這當然不是規定,隻是短信“提倡”而已嘛。

根據後續報道,寧德時代的“奮鬥100天”號召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22年,就有報道稱:

寧德時代“奮鬥100天”已成常態化。

高三的孩子也不過隻經曆一次“奮鬥100天”,寧德時代可能隻是為了幫大家夥找到年輕時的狀態,永遠奮鬥,永遠熱淚盈眶。

而且還有員工對此表示不服氣,怎麽就“896”了,明明是“8106”,少算了一個小時,曲解了!

無風不起浪,寧德究竟有沒有“號召過”,恐怕隻有老板自己摸摸良心,捫心自問了。

02

從寧德時代的業績看,這家公司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奮鬥”。

作為產業升級代表,新能源電池的老大,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占率高達36.8%,全球第一。

可以說是既有市場的定價權,又有產業的主導權,真正的遙遙領先,而且是不怕被卡脖子的那種。

廣汽的董事長,曾經就公開調侃,我現在不過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

寧德時代2023年的財報顯示,寧德時代營收突破4000億元,淨利潤超過400億元。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跟大股東,曾毓群能獲得大約50億的現金分紅。

而此時此刻,寧德時代的賬麵現金也來到了2000多億。

當然了,這些錢和普通基層員工關係並不大。

2022年,寧德時代就被爆出用230億閑錢買理財,當時不少股民指責其 “一邊圈錢,一邊理財,就是不給投資者分紅”。

這白花花銀子用來理財不好嗎?打工人沒有分紅不好嗎?

放下身外之物,沒有目的地加班,不好嗎?

奮鬥是一種境界。

寧德時代打破了大棋黨的幻想,告訴大家:超越歐美後,還要居安思危,繼續“奮鬥”。

同時也傳遞給打工人一個信號:日子過得太好,不利於奮鬥。

盡管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但依然要爭過苦日子,讓歐美發達國家被我們的凝聚力所震驚。

6月初,有多名美國國會議員建議行政機關,將寧德時代和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產品進入美國,理由是這家公司的供應鏈涉嫌“強迫勞動”。

後來寧德時代回應:這是毫無根據和完全錯誤的!

現在看來,哪有什麽“強迫勞動”,分明是苦在身上,甜在心頭。

896你不幹,外麵大把的人搶著幹呢。

03

到這裏,我也似乎理解了這屆名校畢業生,為何要搶著去街道辦了。

朝九晚五不好嗎?假期固定不好嗎?能夠沒有目的地活著,不好嗎?

一昧地追求世界名企、產業升級,那是愚昧的事情。

貪、嗔、癡,是所有煩惱的根源,這些都是浪費生命的毒害。

所以回過頭來,也許生命的意義,是它根本沒意義……

去街道辦才是真正的修行!

今天的寧德時代,乃至很多民族企業,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

但他們並沒有向同等級的外企一樣,嚴格遵守《勞動法》,給到員工該有的福利。

一提發展,就是努力拚搏,艱難前行。

一提成果,就是再接再厲,繼續奮鬥。

這些企業家,總是把奮鬥掛在嘴邊,可以一談到分配,就開始擺手:

你開二手豐田,我開蘭博基尼,都是為了公司奮鬥,工作分工不同嘛。

我還記得紀錄片《美國工廠》裏的一個片段,在通用公司因薪資待遇問題鬧出罷工後後,一些中國人在網上嘲笑美國工人:

“搞笑,都失業了還在爭取權利!”

這種嘲笑讓我感到悲憫——我們真是“習慣”某種不公了。

也許很多人都忘了:我們現在的周六周日,現在的8小時工作製,都是海外工人不斷爭取來的。

多少年來,我們的多少打工人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年隻能勉強回家一兩次……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努力和勤奮,才吸引了外資的紛紛入駐,才有了國家40年的迅速崛起。

如果等到哪天,我們真的超越了美國,我非常希望我們的民族企業,首先能體恤體恤自己的員工。

fancyorange 發表評論於
西方發達國家的工人是真正的工人。中國那些隻能算半奴隸,還要嘲笑人家。
flybird 發表評論於
每個國家人口數量不一樣,不可能都是一種分配模式。中國如果按照美國那樣,中國人一樣會吵翻天,鄧小平早期出國,總結的中國人是,吃肉放下碗就移民。 老外知足常樂得多。
Luck6883 發表評論於
自由市場經濟就是殘酷的競爭,不在餐桌上,就要被放在菜單上。
pandali 發表評論於

繼續打趴,加油!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樓下太謙虛了,托醬缸的福日本早就返貧了。。
醬缸至少有相當美國人口的三億人已經超過日本人均,這個上層四分之一占據了絕大多數國家財富。。
而他們源源不斷的競爭力恰恰是底層四分之三的韭菜們。。
叫啥好不好 發表評論於
作死開始了 豬圈國都是這樣把自己玩死的
點點點點點 發表評論於
樓上就是傳播這種中西對抗論的,其目的就是灌輸中國底層是西方懼怕他們幸福,不給他們幸福。而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內部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

中國人均GDP1.4萬美金,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有多少中國的人感受到了或者得到了1.4萬美金?不足10%。那其它的錢哪去了?這是一個在中國不能討論的問題,這麽明顯的問題,中國無人敢發文。這樣的國家如果能崛起,那豈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笑話?
vincentsjtu 發表評論於
蠶食了外國企業的市場,一部分打工人至少收入可以增加了,最近二十年,中國企業通過提高競爭力,讓一部分人收入大幅度提升,不過中國人太多,沒讓一億人口達到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就很不錯了!5億人達到日本的水平,那對不起,歐洲日本可能就要返貧了
點點點點點 發表評論於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10億還不算幸福的底層人民,這些人是五毛的主力來源。他們也要過幸福的生活,也要享受,那隻有兩條路(1)向中國另外的4億拿錢;(2)向世界拿錢。

中共是不允許(1)的,隻能不斷重複“這都是美帝國主義的錯,是他們不讓你們幸福的”。
balsam_pear_k 發表評論於
小孩天真是成長過程。如果老了還真的天真,其實就是SX的同義詞。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如果被外國企業打趴,打工人就失業了,肯定不幸福。自由市場經濟就是殘酷的競爭,不在餐桌上,就要被放在菜單上。
maina 發表評論於
幸福是相對的,把外企打趴下,逼到他們也必須8106才能生存,逼到他們也必須奮鬥101天,我們不就幸福了嗎?
吃貨2001 發表評論於
號召樓下的傻冒一年隻要奮鬥365天,讓所有批評者都閉嘴,然後你們就幸福了。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優勝劣汰,打扒的是落後的企業,別拿外企來對號入座,中國排汙不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