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家暴引發的社火,衝上抖音熱榜TOP1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一場由村民和藝術家共同實施的“家暴社火”迅速引發網絡熱議和大量傳播,一度衝上抖音西安熱榜TOP1,並長期保持熱度不降。與此同時,海量網友,不論男女紛紛在評論區訴說自己被家暴經曆,每個案例都像壓在胸口的巨石,讓人心情沉重。

這件引爆網絡的作品,是藝術家桃子根據一句關中諺語而進行的創作。“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麵”這句一直流傳在關中民間的諺語,意為麵團越揉越光滑筋道,媳婦越打越溫順。諺語經年流傳,這似乎也佐證了大量關中農村的婦女一直以來都在遭受來自家庭的,身體或精神上的暴力。

桃子第一次聽到這句諺語,被深深震驚了,她想象不來,這一句簡單的諺語,是多少被家暴的女性以傷痕寫成的“血書”。

由此,桃子來到關中農村,對村裏的婦女進行了調查。村中婦女對這句話都不陌生,她們告訴桃子,自己多少也都曾被家暴,但幾乎無人真正願意將自己的經曆講出來,尤其是有可能麵對公眾。

桃子在揉麵中調研

但盡管如此,於阿姨還是講述了自己的經曆:於阿姨經曆了兩段婚姻,承受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家庭暴力。第一段婚姻中,她在生第二個女兒後,由於結紮失去生育能力,導致這段婚姻在丈夫對她長期精神歧視中而結束。在那個年代,農村離異並帶著孩子回娘家生活的女人往往遭受嚴重的排擠。

1995年,於阿姨又匆匆再婚,盡管對方家庭條件清貧,但她認為彼此知根知底,丈夫也有一身好力氣,或許能過上踏實的生活。“前夫說不想要這個娃了,他就說把娃接來住,他養,當時就覺得挺有男子氣概的。”然而,這段婚姻並未如她所願美滿。於阿姨婚後盡力經營家庭,對待丈夫前妻的兩個孩子視如己出,但丈夫暴戾的脾氣卻逐漸顯露,稍有不滿便動手打罵。而鄰居們關於“前妻被丈夫打死”的傳言更讓她生活在恐懼與不安的陰影中。“要不是有娃在,我真的堅持不住。”於阿姨哽咽道。她堅持了二十多年,直至四個孩子長大成人。

家暴社火巡演場景

2011年,於阿姨的第二段婚姻終於走到了盡頭。“男方有點相信算命,相信他一輩子要娶三個老婆,我是第二個。”說到這裏,於阿姨不禁苦笑:“嗬!就這麽滑稽可笑,他在外麵想和誰好就和誰好,他好像覺得挺無所謂,就為了一些小事跟你鬧矛盾,後來就離婚了”。離婚後,於阿姨隻分得39000元,別無他物。同年,她隻身前往西安打工,以洗碗維持生計。

本以為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結果第二任丈夫通過朋友勸導她重新回“家”。再三考慮後,於阿姨選擇再相信一次丈夫。然而,家暴的情況並沒有好轉。“我做夢,夢見他家後院有個大窟窿,上麵蓋著涼席片子,我把它一揭,裏邊有死人,我就感到很害怕。害怕他遲早把我給打死或者氣死,我想出去,我不管咋樣,死了我都心甘情願的。”2018年,53歲的於阿姨終於鼓起勇氣,再次逃離了這場夢魘。

這樣的案例不僅僅是關中地區,根據第三期中國婦女地位調查數據計算,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約25%的妻子遭遇過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另有數據顯示,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報警,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被丈夫毆打。而在一些農村地區,根深蒂固的性別陳規導致對家暴的 “隱形化”、 “合理化”。家暴的本質是權力關係的控製,而這樣的控製隻有0次和無數次之分。

[sc name="ts" text="“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麵”竟成為麵館宣傳語

世界衛生組織及其夥伴2021年3月的一份報告提供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發生率研究的數據;三分之一的女性(約7.36億人)在其一生中會遭受來自親密伴侶的身體或性暴力或非伴侶的性暴力——這一數字在過去十年中基本保持未變。親密伴侶暴力是迄今為止全球最普遍的暴力侵害婦女形式(影響約6.41億人)。報告認為,預防暴力需要解決係統性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問題,確保獲得教育和安全工作機會,並改變歧視性的性別規範和製度。成功的幹預措施還包括實施各種策略,以確保幸存者能獲得基本服務,支持婦女組織,挑戰不公平的社會規範,改革歧視性法律和加強法律應對措施等。

因此,家暴不是“家醜”,而是公共健康問題,更是平等權利的問題。但社會傳統道德輿論以及出於對孩子的考慮,往往導致女性朋友在遇到家暴時不得不選擇隱忍。即便是有人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受害者的人身權利在法律上也很難得到保障,施暴者往往難以受到相應的懲罰。這一方麵是因為在法律層麵認定家暴很複雜,需要符合一係列條件,並需要足夠證據支撐其嚴重性、持續性等才能成立。另一方麵,施暴者所受懲罰又不足以令其悔改,更有甚者變本加厲。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年來審結婚姻家庭案件896.1萬件,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1.3萬份……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潛力遠未充分發揮。法律有義務保障每一位公民的人身安全,而人身保護令應該真正成為阻隔家暴的一道牆。

人身保護令內容包括(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四)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於阿姨的事件以及家暴的社會現狀,讓桃子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家,社會的知識分子,必須做點什麽。

在陝西,“社火”和“花饃”,都有著祭祀的作用,也都是他們所熟悉的民間表達的形式。其中,“血社火”扮演者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遊展,其角色形象血腥可怖,表演內容多為故事場景,為的是伸張正義、懲惡揚善。

於是,桃子決定用“花饃”和“社火”,來還原家暴場景,以此告慰曾為家暴所困的婦女、伸張婦女權益,同時祈禱她們得到實質性的保障,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施暴者看到他們的暴力傷害,喚起施暴者的反思和悔悟,“封印”暴力。

7位陝西關中地區的農村婦女和藝術家桃子合作,她們采用自己較為擅長的“巧媳婦”技能——揉麵,將家暴場景用“花饃”這一傳統民間形式呈現出來。她們都曾目擊或親曆家暴:“那家老漢一拳把他老婆四顆門牙都打掉咧!”“隔壁那誰家兒子,把他媽踩在地上打!”“哎!就因為生了個女娃,俺婆婆說把俺女娃丟在關中環線上都沒人撿。”

與此同時,桃子還邀請了14位村民,7男7女,以社火形式,分飾7組不同的家暴場景。叔叔姨們出乎意料地支持:“娃們做好事呢!”隨後,一支鑼鼓自樂班也自發加入了他們。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終於,秦嶺北麓,村民和藝術家們一起創作了這場“家暴社火”,進行了一場發自民間的公共表達。此次表演途經兩個村莊,現場即引發數百人觀看、討論…

在揭開家庭暴力的麵紗的時候,我們看到,要斬斷暴力的傳遞鏈條,不能僅僅是要求女性如何如何自尊自信、勇敢發聲,而是需要實現以下轉變:

1,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的理念和工作方法,采取以受害者為本的服務方式;村幹部、公司管理層、公安警察,不能以家務事為理由對家庭暴力袖手旁觀。

2,必須要從孩子的教育開始,讓孩子認識到,無論男女,沒有天經地義的特權;尤其作為更易獲取權力的男性,更需要平等對待女性,尊重女性的意見和意願,任何情況下使用行為或語言的暴力都是極不可取的。

3,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是家庭暴力的知情人。我們首先不能有任何再度加害的行為,如責備受害者,或者任意泄露她們的個人信息,以及繼續做沉默的旁觀者。然後,我們可以用各種有智有謀的方法及時中斷暴力、督促任何責任機構有效地介入、幫助受害人躲開暴力並維護自己的權利、讓行為人意識到施暴其實是怯懦、可恥、損人害己的行為,並鼓勵其學習和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我們希望,每一位看到這個藝術、看到此文的人,可以從自己開始,反思和停止自己對家人的暴力語言和行為,同時呼籲社會給予家庭暴力話題更多的關注,對婦女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不責備受害者、讓她們能勇敢站出來發聲。任何形式的暴力我們都應堅決抵製!個人和單位都有權利幹預家暴、阻止更多悲劇的發生。在呼籲社會輿論環境以及提高權利和幹預意識的同時,也希望相關政府機構可以真正落實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下麵是網友分享的一些案例:

Biao9919 發表評論於
看這些,都覺得中國離現代文明很遠。難怪現在國內女孩都不結婚不要孩子,新生兒出生率才0.6。女孩子如果經濟獨立,或者父母給留了足夠傍身的財產,真沒必要結婚。
拾麥客 發表評論於
每個地區人都不一樣。總的感覺,北方人更歧視婦女。家暴想象較多
不遠的地方 發表評論於
厲害呀我的(家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