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變性蒙冤50年,她改變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又一位半導體行業先驅與世長辭了。

她是林恩·康威(Lynn Conway),享年86歲。

這個名字或許眼生,但她的發明早已影響我們每個人。

由她發明的集成電路設計方法極大簡化了芯片設計流程,讓工程師無需了解太多工藝細節,就能輕鬆在一塊矽片上集成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個晶體管。這直接推動了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革命,為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奠定基礎,也讓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成為可能。

因為她的影響力,50多年前解雇她的IBM,在幾年前向其發表公開致歉。

1968年,已經為IBM發明了動態指令調度的康威,因想要做變性手術而被開除。

後來IBM承認,康威的發明可大幅提升計算機芯片性能,並給她頒發了IBM終身成就獎。

今年3月,台積電董事長在IEEE Spectrum上發文稱“半導體產業將迎來Mead-Conway時刻”,其中的Conway就來自她的名字。

6月9日,因為心髒病原因,林恩·康威在密歇根州傑克遜市去世。

互聯網上,人們紛紛自發悼念這位計算領域先驅。

有人則將其精彩的一生濃縮成了一幅漫畫。

R.I.P Lynn Conway.

謝謝你所做的一切。

自學芯片設計後編成教科書

林恩·康威的最關鍵人生成就,主要有兩個:

發明動態指令排程

在麻省理工教授VLS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課程

前者讓計算機能更高效地處理任務,後者則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發明動態指令排程是康威在IBM任職期間完成。

她和項目組成員一起,發明了一種名為動態指令排程的硬件協議。

它能讓處理器更高效地調度和執行多個無序指令,可提高性能和資源利用率。

亂序執行能讓處理器在運行時,根據指令的可用性和資源情況,動態決定執行的順序,最大化指令並行執行的機會,提高處理器的吞吐量。

這對於多線程處理、高性能計算等都有明顯幫助。

但是沒過多久,康威就被IBM解雇。後麵幾經輾轉,她來到Xerox PARC(施樂公司阿爾托研究中心)工作。

(該單位的研究人員曾發明了個人電腦的幾個重要元素,比如電腦桌麵、電腦鼠標、桌麵計算等,後麵被蘋果和微軟采用)

當時摩爾定律剛誕生不久,隻有像英特爾這樣的大型半導體公司才知道如何設計芯片。

其他公司(比如Xerox)想要展開相關研究,就要從零自己鑽研,康威就是在這時開始接觸芯片設計。

總結她鑽研的全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兩句話:

1、她之前不懂芯片設計;2、然後她學會了。

康威發明的多項目晶圓(multiproject wafers,MPW),能將不同來源的多個電路設計封裝到一個單一矽晶片中。

這個方法由計算機輔助設計,通過一組設計規則,工程師們就能快速輕鬆設計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哪怕不懂太多工藝細節。

而且這個規則不是建立在特定尺寸上,它能夠根據比例調整,因此當芯片尺寸一再變小時,該規則也依舊適用。

這也是微芯片技術開始民主化的關鍵一步。

本來,康威是將這個方法濃縮成了一份隻有2頁的教程,但是可能大佬寫得太簡單其他人容易看不懂,所以她就萌生了一個想法:

為啥不幹脆寫本書呢?

於是,大名鼎鼎的《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誕生了。

後來,這本書被稱為是芯片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在推出不久後就成為芯片設計的標準教科書。

在IEEE關於林恩·康威的特刊中寫道,蘋果和微軟之所以能夠崛起,有著很重要的前因,而這些前因並不為大多人所熟知。其中康威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但是外界卻難以察覺。

拿著這本書,研究小組決定在麻省理工學院開設一個實踐課,教學生如何設計芯片,內部推選出由康威來教授。

課程結束後,康威嚐試著將學生們的設計進行實際製造。沒想到的是,其中大部分設計都奏效了。

康威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正在領導一場革命。

第二年,隨著這本書越來越受歡迎,各地大學都開設了類似的課程。康威所在Xerox公司還表示要讓半導體公司們為每個學生設計的項目製作原型。

成百上千的大學生都接受過Mead-Conway式培訓,他們把自己的設計做成海報,掛在辦公室的牆上。隨著硬件計算性能爆炸式增長,這些設計從牆上被摘下來,進入到實驗室、工業生產線上。不少學生都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實驗室,湧向矽穀。

而這時的康威收到密歇根工程公司的邀請,來推進該公司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上的項目。與此同時,沒有博士學位的她被密歇根大學聘為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兼工程院副院長。

1998年,康威正式從密歇根大學榮譽退休。

但這並不意味著康威的傳奇人生就此走向平靜。

恰恰相反,她的人生B麵在這時逐漸走進更多人視野。

因為變性被IBM辭退

退休後,康威上網衝浪時發現了一個跡象,有一些人嚐試將她在IBM的成果歸功到自己頭上。

為了更正記錄,已經隱藏身份數十年的康威,不得不向外界公開了自己的秘密——

其實她做過變性手術。

這個事實,除了康威最親近的人,無人知曉。包括她的許多同事都未曾發現過她有什麽異樣。

實際上,從孩童時期起,康威就察覺到了自己的不同,她更喜歡連衣裙和馬尾辮。在十幾歲的時候,她查尋書籍後逐漸明白,自己是一名同性戀。

但當時的年代,同性戀、變性往往會被認為是患有精神疾病,這種來自社會層麵的壓力,也讓康威的個人生活幾度陷入困境。

比如,當得知康威要做變性手術後,IBM高層果斷解雇了她。

而在完成手術後,康威也不再敢用此前的名字,出生證明也無法使用。她形容那時的自己像一個來自火星的非法外星人。

那可是上世紀60年代,沒有出生證明,很容易被警察懷疑,甚至被當成間諜。

這樣的惶恐大概伴隨了康威一兩年之久,但與此同時,她也在想方設法開始新生活。

她的醫生通過獵頭公司,幫她找到了程序員的工作。個人能力擺在這,康威很快跳槽到了Memorex,隨後又到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工作。

為了隱藏自己的秘密,她一直在學習向外表達自己的女性氣質,下班後就消失在同事的視野裏。

也是在這段時間裏,以女科學家的身份,康威寫出了《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並讓VLSI變得更加普及。

以這一身份,康威生活了三十年之久。直到發現自己的工作成就要被其他人竊取,她才公開了身份。

2000年,康威開始在個人網站上寫下自己的經曆、收集自己的工作證據,並參與到各種平權活動中。

這也是為什麽在離世以後,有不少性少數群體來緬懷康威,她個人的經曆、她的態度都為很多人帶來了鼓勵。

最終在2020年,康威收到了遲來的道歉。IBM就52年前的解雇公開致歉,並肯定了她對計算機行業的重要貢獻。

這件事在當時也引發極大關注。林恩·康威的名字開始被更多圈外人熟知。

而對於這件給自己人生帶來巨大轉折的事件,康威並沒有深陷其中。

她表示,IBM遲來的道歉,為此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發生了那件事,才能讓我成為更強大的人。

4年後的現在,林恩·康威已長眠於地下。

最後,再次感謝她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R.I.P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了不起的人物。
風雲再起888 發表評論於
看標題以為說的是蘇姿豐
弟兄姐妹 發表評論於
同性戀月,得忍受同性戀宣傳。
fisherpa 發表評論於
在她和Caver Mead 之前是沒有VLSI的,是他們創造了VSLI的設計方法,在他們之前更沒有這個課程,所以也不能說什麽“自學”!!!
Wodebiming98 發表評論於
好不容易有個著名女科學家,本來還是男的
貓二 發表評論於
自由的光輝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一個是科技,一個是政治,扯在一起幹什麽?
羅馬軍團 發表評論於
所以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從來不是能規劃出來的,恰恰相反,規劃出來的東西,大多是僵屍,真正引領人類進步的,往往是那些為當時絕大多數人所不容的 “異端”。
羅馬軍團 發表評論於
size0 發表評論於 2024-06-16 01:31:28
有些人大腦異於常人,反映出超於常人的創造力。同時,性取向也不同於常人。這類天才太多了,圖靈,奧特曼。。。時尚以及藝術界就更多了。
=

是的,有關聯的。他(她)們的大腦構造和思維方式有異於大多數人,這也往往是創新的來源,大多數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思路,在這些人看來可能就是非常正常的邏輯。如果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樣,這個社會就步入了僵死狀態。
tata12345 發表評論於
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就是包容,以人類對社會貢獻為基礎。
size0 發表評論於
有些人大腦異於常人,反映出超於常人的創造力。同時,性取向也不同於常人。這類天才太多了,圖靈,奧特曼。。。時尚以及藝術界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