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中的俄烏衝突出現了一則大新聞:烏克蘭方麵宣稱在俄羅斯腹地摧毀了俄空天軍一架蘇-57第五代戰鬥機,甚至還拿出衛星照片作證自己的說法,那麽烏克蘭的爆料是否屬實呢?
據環球網報道,日前多家西方媒體援引烏國防部情報總局消息稱,烏軍成功摧毀了一架停放於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圖賓斯克機場的蘇-57戰鬥機,並造成俄軍人員傷亡。
這則消息無疑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原因無他,阿斯特拉罕州的阿赫圖賓斯克機場毗鄰哈薩克斯坦,距離俄烏前線約589公裏,屬於俄羅斯領土腹地。
烏克蘭的衛星證據,實在太模糊了
如果烏國防部的說法屬實,這不僅是烏軍首次向俄領土發動深入襲擊,同時也意味著人類曆史上首架第五代戰鬥機在戰爭中被摧毀。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烏克蘭國防部還發布了一張衛星照片並聲稱,7日這架蘇-57戰機完好無損地停放在機場,但一天後,戰機機體就出現了因爆炸而產生的裂痕,附近還存在由火災造成的起火點。
烏國防部所謂的“裂痕”和“起火點”,其實指的是照片中蘇-57機身上大片白色斑點,以及停機坪周圍疑似彈坑的“黑點”。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向“動力”網站宣稱,烏軍使用無人機實施了此次襲擊,並且還造成第二架蘇-57受損,但他沒有透露無人機是從烏克蘭還是俄羅斯境內起飛的。
8日俄羅斯國防部回應了烏克蘭的說法,表示俄軍在阿斯特拉罕州上空擊落了3架烏軍無人機,襲擊沒有造成飛機損傷和人員傷亡,並駁斥所謂的“蘇-57被摧毀”是烏克蘭編造的謊言。
烏克蘭宣稱摧毀蘇-57的證據,就是那張衛星對比照片,但說實話,這張照片的像素實在太過模糊,那些疑似彈孔或彈片濺射的“斑點”充其量隻能說明當時機場確實遭遇過襲擊,無法證明這些痕跡究竟是烏軍無人機殘骸,還是蘇-57遭到爆炸後的毀傷效果。
10日美國“動力”網站披露的兩張高清衛星照片,同樣能證明上述觀點。
美國媒體稱,烏克蘭所說的“遇襲蘇-57”應該是照片中間那架戰機,其停機坪周圍確實出現了爆炸痕跡,機體尾部和駕駛艙左側有幾處疑似彈片撞擊造成的彈孔,但戰機整體看不到明顯的大麵積損壞。
另外,現在還無法確認機體頂部那道白色條紋是什麽,這道條紋也同樣出現在烏國防部的衛星照片上,“動力”網站推測認為,這道白色條紋要麽是某種防水布,要麽是太陽光反射,因為從機場內其他幾架戰機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效果。
所以就目前而言,“蘇-57被摧毀”還是一場“羅生門”。如果烏軍確實使用無人機發動襲擊,那麽蘇-57大概率沒有被無人機直接命中,而是被散落的碎片砸中,造成機體蒙皮或塗層損壞。
俄式防爆掩體牆
此外,俄羅斯方麵還有消息稱,這架遇襲的蘇-57是一架用於測試的原型機,根本沒有在實戰中投入使用,美媒發布的那張衛星照片上另一架“手繪”的蘇-57也能證明該機場隻是一處測試場地。
不過,也不能說這起襲擊事件沒有暴露出俄空天軍的問題,這不是烏克蘭第一次對俄軍機場發動襲擊,但讓人費解的是,俄空天軍寧願將戰鬥機、轟炸機和預警機等高價值軍事資產露天停放,也不願意多修建幾處加固式機堡或機庫,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看到非常簡易的防爆掩體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