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8日,一條關於“武漢江邊出現鱷魚”的消息逐漸成為網絡熱點。是否真的有鱷魚出沒?如果真的是鱷魚,是否會對人身或環境造成傷害?
6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漁政部門獲悉,從7日晚間至今,在位於中遠海運武漢碼頭上遊1公裏的長江新區窯頭江邊,共發現了兩條鱷魚,目前已抓住一條並送往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
相關水域已經實施“打圍”
同時,武漢市已經成立了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公安部門、長江新區等政府部門,以及鱷魚相關研究的專家、鱷魚養殖業內人士等組成的專班力量,總共70人的隊伍,在相關水域開展24小時抓捕行動,目前已經進行了“打圍”處理,提醒周邊居民盡量不要靠近,以免“打草驚鱷”,影響抓捕行動。
抓捕一條鱷魚送至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
6月6日下午,幾位武漢釣友來到窯頭到海運碼頭一段江邊開展垂釣活動時,意外地在江邊蘆葦叢中先後發現了兩條鱷魚,並通過釣友群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
6月7日上午,武漢漁政、長航公安、長江新區禁捕辦等部門趕到現場展開對鱷魚的搜尋。同時,幾位熱心的釣友也來到窯頭江邊幫忙找尋。最終,大家在江邊及蘆葦叢中發現鱷魚,最大一條長約1.8米。
釣友抓到的一條鱷魚
在抓捕鱷魚的過程中,現場人員通力配合,曆經長時間耐心守候,最後由釣友陶華軍以“套繩”的方式將其中一條鱷魚套獲。根據漁政部門的測量,這條鱷魚長約1.2米,重約15公斤,左後爪缺失。
在捕獲一條鱷魚後,相關部門請來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東湖海洋樂園)專家進行現場鑒定,確認這條鱷魚是一條暹羅鱷,並送往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
相關水域已“打圍”,正實施全方位抓捕
專家介紹,暹羅鱷屬於外來物種,是一種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淡水鱷類,體長可達3米以上,體重可達300公斤,“暹羅鱷不應隨意放生進入長江。長江武漢水域也不是它的適宜生活區域。”
多部門展開24小時抓捕行動
作為外來物種,“在逃”的暹羅鱷是否會對人身安全和生態環境產生威脅和傷害?專家表示,從日常巡查來看,這些鱷魚在武漢水域都隻是極少數個體,即使在野外存活一段時間,也難有繁殖機會,並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種群,暫時不會造成生態環境風險,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因為它們具有潛在攻擊性,恐傷到人。
由此,從6月7日開始,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指導長江新區農發局組織人手,首先緊急在附近水域張貼十餘張警示公告,提醒市民江邊發現鱷魚,勿在江邊逗留;同時,立即成立由武漢漁政、長航公安,以及長江新區禁捕辦、鱷魚相關研究的專家、鱷魚養殖企業等多個部門、專業組成的專班,立即在長江新區相關水域、岸邊等區域開展空中監控、岸邊布控、水上跟蹤的“海陸空”立體式搜捕。截至目前,抓捕行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什麽是暹羅鱷?
目前,暹羅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種(CR),中國《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暹羅鱷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的可以商業性經營馴養繁殖的三種鱷魚品種之一,但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嚴格審批,並辦理養殖手續和運輸手續,否則就屬於非法養殖和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