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保守黨和工黨將展開6周競選活動,工黨民調領先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視覺中國 圖

24日消息,英國首相、保守黨黨首裏希·蘇納克和反對黨工黨黨首基爾·斯塔默23日率各自政黨啟動競選。蘇納克22日宣布提前舉行議會下院選舉,定於7月4日投票。

自蘇納克22日“閃電”宣布7月4日選舉之後,英國政壇主要政黨隨即拉開了為期6周的競選活動。24日,前英國工黨領袖傑裏米·科爾賓在自己的X上宣布,他將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北伊斯靈頓選舉,與工黨對抗。他在X上分享的一段競選視頻中說道, “作為你們的國會議員,我將繼續為平等、民主與和平發出獨立的聲音。”

依據英國法律,新一屆的議會選舉應在2025年1月28日前舉行。蘇納克自2022年10月就任首相以來,其保守黨在民意調查中一直落後工黨15個百分點以上,他宣布在7月4日舉行大選,比預期提前了幾個月,路透社報道稱,這讓黨內許多人感到震驚和憤怒。美國有線新聞網指出,到今年秋天,屆時經濟形勢可能進一步改善,選民也能開始獲得保守黨政府新近減稅政策的好處,或許對保守黨選情更有利。

路透社根據民意調查結果分析道,在保守黨執政的14年裏,英國政治動蕩和所謂的文化戰爭問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選民希望變革,即使他們對斯塔默和他領導的工黨並不十分感冒。

同樣,保守黨黨內也經曆了一係列領導人換屆的動蕩時期。2019年6月7日,特雷莎·梅辭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首相職務。2022年7月7日,鮑裏斯·約翰遜辭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首相職務;緊接著10月20日,伊麗莎白·特拉斯在擔任首相45天後宣布辭職,隨後蘇納克在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的大背景下接任首相。

蘇納克在上台時宣稱:“我上任首先是為了恢複經濟穩定。”在任期內,他推出了一係列經濟政策,試圖穩定英國的經濟。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英國4月的通貨膨脹率降至2.3%,為近3年來最低。而蘇納克剛上任時,該數值高達11%。盡管通貨膨脹率有所下降,但英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嚴峻,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及銀行利率的調整,對許多英國家庭造成了困擾。此外,有分析指出,通脹率在今年下半年還可能反彈。

此外,蘇納克在任期內的一些政策引發了廣泛爭議,尤其是其移民政策。當地時間1月17日,英國下議院正式通過了旨在將非法入境者遣送至盧旺達的“盧旺達計劃”,該計劃由英國前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在位期間提出,得到了蘇納克的大力支持。然而,這一政策不僅在英國國內引發了激烈的法律和道德爭論,也遭到許多國際人權組織的批評。

麵對經濟和社會壓力,蘇納克決定提前舉行大選,盡管提前大選有助於保守黨鞏固現有支持基礎,但這一策略也存在風險。路透社指出,蘇納克在保守黨支持率遠遠落後工黨的形勢下決定提前大選是一項冒險策略。而法新社則直言這是一場“賭博”。但BBC則指出,目前決策可能就在刀刃上——有人曾力勸蘇納克早點下台,副首相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就是其中之一。分析指出,如果繼續推遲,情況可能不會有太大改善,且選民的意願也愈發強烈。

目前,蘇納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斯塔默曾是一名人權律師,曾任皇家檢察院總檢察長。2015年,他成為一名工黨議員,2020年4月在工黨全黨選舉中獲勝,接替傑裏米·科爾賓當選工黨新領袖,並在英國脫歐期間擔任工黨影子內閣“脫歐”事務大臣。

斯塔默聚焦於社會公平和經濟複蘇,提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旨在實現地區平衡發展和社會公平。此外,他還計劃加強工黨的基層組織,動員更多選民支持其改革議程。而蘇納克則計劃在大選前進行一係列公共政策宣講,強調其政府在安全和科技領域的成就,包括在人工智能和癌症治療方麵的突破。

此前,斯塔默曾對蘇納克的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指責其未能有效應對英國麵臨的多重挑戰,並強調蘇納克的個人財富使其與普通民眾脫節,無法真正理解普通英國人的困境。而蘇納克則反擊稱斯塔莫為“恐怖分子的同情者”,並諷刺斯塔莫在擔任人權律師期間的工作經曆。

Politico的總體民意調查顯示,截至5月13日,工黨領先保守黨21個百分點。而2022年5月差距僅為6個百分點。英國民意和數據公司YouGov4月的研究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大選中,工黨將贏得403個席位,保守黨將贏得155個席位。據此,許多人預測斯塔默將成為下一任首相。路透社分析指出,如果工黨獲勝,斯塔默將成為英國八年內的第六位首相,這種現象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頭回見。

英國上一次“7月大選”可追溯至1945年,最終結果是連續執政約40年的保守黨敗選,時任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下野,工黨上台。目前,英國政壇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這場選舉不僅關乎蘇納克和斯塔莫的個人政治命運,更關乎整個英國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