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肥胖的罪魁禍首,原來不是碳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減肥界,碳水化合物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角色。

俗話說,減肥八分靠吃,兩分靠動。而在吃上,“少吃碳水”被奉為圭臬,堪稱減肥修煉手冊的“abandon”。米飯、饅頭、麵條……這些傳統主食,早已成了減肥人士眼中的洪水猛獸。

但中國人“變胖”,真是主食的鍋嗎?

01

肥胖,

一種蔓延已久的“流行性疾病”

肥胖已經是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性疾病,中國也不例外。《柳葉刀》的最新論文表明,截止到2022年,全世界肥胖人群已經超過10億。

在2016年的全球肥胖版圖上,中國的肥胖率排名為141,位於全球倒數。但從增長速度上來看,中國已經與西方國家“旗鼓相當”。

雖然肥胖率並不高,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中國患有肥胖的絕對人數已經“名列前茅”。

根據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的數據,在中國標準下,中國成年人超重比例在2011年達到了38.8%,肥胖比例達到了13.99%。在1989-2011這22年時間裏,中國的成年人肥胖比例翻了6倍多。肥胖的紅色警報,被觸發得愈加頻繁。

在身材這件事兒上,有差異的還有地域。

《糖尿病肥胖與代謝雜誌》一項針對1580萬中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中國肥胖人口比例最多的5個地區(研究數據不包括港澳台)是河北、內蒙古、山東、天津、遼寧,肥胖人口比例最少的5個地區則是海南、廣東、江西、福建、四川。從超重或肥胖整體人群比例上來看,“南瘦北胖”並非空談。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王京鍾認為,北方超重率多於南方與地域氣候、飲食習慣等多種客觀因素相關。南方天氣炎熱,有利於加速代謝,而在天寒地凍的北方,人們更習慣於靠囤積熱量來抵禦寒冬,且戶外運動的時間也大幅減少。

“北麵南米”的飲食習慣也普遍被認為是導致這種肥胖差異的重要原因。2022年,《營養素》雜誌的一項研究分析,以小麥為主的北方飲食模式會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導致肥胖和高血壓。

但事實上,狂炫碳水的不隻有北方人。就拿早餐來說,在北方朋友為麵條和煎餅果子折腰的時候,南方小夥伴也在為生煎米粉而瘋狂。

論起肥胖原因,碳水化合物逃不開幹係,但如果隻把主食定性為“罪魁禍首”,多少有失偏頗。

02

愛碳水的中國人,其實一直在控碳

中國傳統飲食模式一直是高碳水、低脂肪,以至於人們形成慣性,認為中國人的主食攝入量一直在紅線之上。

這其實是一個“認知誤區”,從數據來看,中國人吃的碳水化合物已經越來越少。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國居民攝入的總能量和碳水量一直在下降。在1982年,中國居民每人每日攝入的總能量是2491.3千卡,碳水化合物為444.0克。到2015年,人均每日能量攝入下降到了2007.4千卡,碳水攝入量也降至266.7g,比起33年前幾乎減半。

飛馳的科技讓勞動量日益下降,人們所需要的卡路裏也隨之減少。而豐富的食物選擇,則讓蒸土豆煮地瓜等碳水從三餐主咖的位置撤下。與此同時,脂肪在飲食中的存在感逐漸增強。相比於九零年代,2015年中國居民每天吃下去脂肪增長了64.4%。

與肥胖人數一樣,中國居民脂肪攝入的增長速度也排在全球前列。《柳葉刀》子刊一項1980年至2013年195個國家的營養素供應情況研究揭示,中國是全球脂肪貢獻增幅最大的國家。

顯然,中國居民的飲食正在朝著低碳水、高脂肪的方向趨近。在這場改變裏,隻有蛋白質稍顯“可憐”,隻維持在12%左右,與理想狀態仍然隔著非常遙遠的距離。這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與偏好直接相關,根據《後疫情時代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報告2020》顯示,半數中國居民平均每天奶和奶製品攝入量僅為推薦量的5%,蛋類和水產品攝入量也不及推薦量的2/3。

另外要明確的一點是,碳水並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2018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碳水攝入量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線性,而是U型關聯。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在50-55%時,死亡風險降至最低。從目前中國居民的飲食結構來看,在碳水攝入這一塊,可以算是穩穩的幸福。

另一項《柳葉刀》子刊的研究表明,對於非肥胖的中國人來說,低脂肪、高碳水的飲食與中國的傳統飲食模式相似,不太可能促進體重迅速增加,同時也會有較低的心髒代謝風險。也就是說,隻要控製在合適範圍內,碳水攝入相對較高並不會導致肥胖。研究人員也表示,限製碳水攝入的好處可能並不適用於中國人。

這麽想來,中國居民的碳水攝入現狀,或許已經達到相當不錯的標準。

03

吃與動的甜蜜陷阱

除了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中國人肥胖的原因還有哪些?

從個體層麵而言,仍然還是“吃和動”兩大關。

在營養轉型之外,外出就餐也加速了肥胖的發生,或者說,二者相輔相成。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一項涉及近5.4萬名參試者的調查,中青年男士每周在外就餐一旦超過14次,其肥胖風險會驟增80%。不過在女性群體中這一關聯並不明顯,或許和男士就餐時更愛喝酒也有一定關係。

而隨著城市化水平提高,據中疾控調查顯示,社區擁有快餐店等室內餐館、超市、自由市場的比率越來越高,相應的,居民對快餐、加工食品、脂肪的攝入也就越多。

另外常被人們忽視的一點,是加工食品的泛濫。如今加工食品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重要能量來源,占每日能量攝入的28.8%。在2-18歲的青少年人群中,加工食品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三成。

比起原生態的粗糧,人們似乎更習慣於選擇精製碳水,比如大米、白麵製品。而在一日三餐之外,我們還有琳琅滿目的零食可以消遣。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加工食品和飲料變得觸手可得,當味蕾在美味中漫遊時,我們很難去思考,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包裝裏,實際藏著爆炸的能量。

中國人吃得越來越多,但動得越來越少。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顯示,1991年成人職業和家庭體力活動平均水平為每周427.8 代謝當量-小時(MET-h),2011年這一數字降至246.0MET-h,幾乎腰斬,而女性比男性下降更為明顯。

一邊是職業體力活動時間大幅減少,另一邊則是休息時間越來越“癱”。與2002年相比,2012年閑暇時能夠經常或偶爾鍛煉的中國居民比例沒有任何上升,習慣久坐少活動的人群卻仍然在增加——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尤為明顯。

活動量的減少也與交通方式的轉變有關。近幾十年來,中國的主要交通方式由自行車交通向機動化交通轉變,私家車總數從1985年的30萬輛增加到2019年的2.251億輛,日常出行中留給人們能“動”的機會不多了。

此外,社會文化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身材。

2021年,《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發布的一篇綜述,就從社會和環境層麵分析了中國肥胖症流行的原因。比如在一些傳統審美中,胖被視為富貴的象征。老一輩掛在嘴邊的“胖點有福”,在生活中也作用於他們所照顧的後輩,體型較大的兒童經常就會被誤解為健康成長。

當加工食品替代天然食物,當車子解放雙腳,我們得到了便利與快樂,卻也漸漸失去對身體的掌控權。

或許,我們不該讓吃與動的自由,成為健康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