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村民疑“被精神病”,近八旬母親深夜也被送精神病房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定要相信法律……我們不可以違法,這是我一再強調的。”隔著精神病科送餐窗口的鐵門,李和永囑咐姐姐李和雲,要向有資質機構為其申請司法鑒定,以證明他沒有精神病。



李和永稱,被強製送到精神病院前,從來不知道自己在一年前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一個多月前的4月19日,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楊家山村村民李和永被村委會、鄉派出所、醫院相關負責人等一起,以治療屁股上的坐板瘡為由,送進了當地民營醫院恩施華龍總醫院的精神病房。



他人提供給李和永的訴訟材料

事發前,他正與另6名恩施州村民計劃次日準備去信訪。他們7人均涉田地等民事訴訟。去年4月,李和永開始指導另6人、幫寫材料等。45歲的李和永小學未讀完,二十多歲在外打工時,因遭遇一起勞動糾紛,開始自學法律。

5月20日,澎湃新聞隨家屬探望李和永時,恩施華龍總醫院精神科負責人馬和平稱,收治李和永,依據是當地提供的去年5月恩施市中心醫院對李和永作出的雙相情感障礙診斷證明書,以及當地反映李和永威脅要打村幹部。

在診斷證明書上簽字的恩施市中心醫院醫師李健稱,篩查名單是村裏報的,(醫生)直接去家裏診斷的,篩查時可以下診斷,但還要進一步複核;複核要在醫院,需做相關量表。不過,其未回應為何沒有進一步複核。

李和永堅稱自己無精神病,未接受過篩查,對診斷證明書更是毫不知情。

馬和平表示,他不認為李和永有傷害他人的危險。其強調,如果家屬對把李和永送進精神病房不滿,應該去找村委會。

澎湃新聞注意到,按照我國精神衛生法第三十條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診斷結論、病情評估表明,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其實施住院治療:(一)已經發生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的危險的;(二)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一項情形的,經其監護人同意,醫療機構應當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監護人不同意的,醫療機構不得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監護人應當對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護管理。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情形,患者或者其監護人對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結論有異議,不同意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可以要求再次診斷和鑒定。

22日晚,楊家山村委會一村幹部對此回應稱,4月18日到李和永家,想對李和永母親進行精神障礙篩查,雙方發生了爭執,但並沒有動手。村主任表示,根據當地篩查規定,精神障礙患者如果有過激行為或者揚言威脅,就要出麵介入,要送他去精神病院治療。

計劃信訪前一日,被送進精神病院

5月17日深夜,李和雲睡在武漢市內一河邊廊道的長椅上。她沒錢住酒店,為了省錢,有時一天隻吃一頓飯,甚至翻垃圾。

一個月前,李和永電話李和雲,說要去信訪,讓她從巴東縣回恩施照顧母親幾天。



李和永家

視頻顯示,4月19日下午1點半,多名民警、村幹部,恩施華龍總醫院精神科負責人馬和平等,開著一輛警車、一輛商務車,來到李和永家,提出要帶其去城裏治療屁股上的坐板瘡,李和雲不讓李和永去,“我給你買的有藥,你去弄啥”。然而,李和永同意去治療。他平靜地說,三個小時內要把自己送回來,因為次日他去山東(編者注:實際是去上訪)。

同在這段視頻裏,民警說,之前入戶時,李和永屁股上的瘡就在擦藥,昨天還在擦藥,(瘡)沒好,政府就聯係了城裏的醫院,剛才檢查李和永血壓還有些高。

然而,直到深夜,李和永沒被送回家,撥打李和永電話時提示“空號”。

李和雲報了警。李和雲介紹說,當晚12點,她在屋裏,聽到母親付必香在院子裏和到來的民警、村幹部爭吵。之後,付必香被帶走。

李和雲情急之下從後門跑出,在附近山上過了一夜。

在4月21日與李和雲的通話錄音中,楊家山村村委會主任肖玉軍稱,不清楚李和永被送到哪個醫院了,“檢查了沒事就放回來,有事就診病”。

據李和雲稱,李和永與恩施州另外6名村民,原計劃4月20日去信訪。他們7人,均涉田地等民事糾紛,都是敗訴後一直在申訴。

司法文書顯示,黃某藍所屬施工隊2020年8月因搶修公路橋就近砍伐、購買8棵樹木,並向譚某雲支付850元,後又砍伐1棵並支付費用。李和永主張被砍伐樹木為其所有,栽種樹木的土地係其承包經營,起訴了同村的黃某藍、譚某雲,要求賠償4556元,停止侵權並歸還土地。李和永一審、二審均敗訴。2022年10月,其再審申請被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

事發當日,7人正商量買火車票。李和永認為,他們的逐級信訪合法合規。

通話錄音顯示,4月20日晚,李和永與朋友通電話,說村裏原本說帶自己到醫院檢查坐板瘡,卻把自己關到精神病院了,讓她幫忙通知自己家屬。

李和雲說,4月22日,她到恩施市公安局詢問,才得知母親付必香也被送到了華龍總醫院精神科。隨後,她多次到醫院要求探望李和永,被告知入院15天後才可以探望。

就在李和永被送入精神病院當晚,他77歲母親付必香也被村委會“作為臨時監護人”送到精神科,診斷為“精神分裂”後收治進女病區。

按照我國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已經發生傷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或他人安全危險的,經其監護人同意,醫療機構應當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隻有對查找不到近親屬的流浪乞討疑似精神障礙患者,才由當地民政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幫助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

當事人否認曾接受過精神障礙篩查

5月6日,李和雲終於獲準探視李和永。

長達15分鍾的視頻顯示,李和永平靜。其稱,自己是拚命才換來跟外界通電話的權利,讓親屬、朋友知道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實際上沒得(精神病),他們就是以一張照片(編輯注:恩施市中心醫院去年5月診斷李和永為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證明書照片)證明我有精神病。”李和永要求李和雲向有資質機構為其申請司法鑒定。

李和永鼓勵李和雲:“一定要相信法律,我們會勝利……他們可以違法,我們不可以違法,這是我一再強調的。”

恩施市中心醫院醫務科提供的湖北省醫療機構門(急)診通用病曆顯示,就診人李和永44歲,就診時間為2023年5月8日,就診醫院為恩施市中心醫院,就診科室為“春際行動”。病曆顯示,主訴:情緒不穩十餘年;現病史:患者於十年前出現情緒不穩,顯興奮,話多,自覺能成功創業;既往無特殊病史;體檢:問話能答,思維奔逸,說話滔滔不絕,語速快,思維轉換快,不易打斷,否認幻覺、妄想,既往二年前有攻擊他人行為;輔助檢查結果“無”。

當日,李和永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建議加強監護和住院治療。

澎湃新聞記者在恩施市中心醫院醫務科看到,日常被密封著的病曆資料有近十公分厚,打開首頁就是當地衛生部門組織精神障礙患者篩查的文件。第一份編號為“2023001”的病曆,正是李和永的。

5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以家屬名義探視了李和永,得知診斷證明書是下鄉篩查作出的,李和永表示,自己根本沒印象接受過精神障礙篩查。

“沒有讓我簽字,也沒有跟我說過診斷結果,什麽都沒有。病曆中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人和我交流過。”李和永強調。

5月21日,在診斷證明書上簽字的恩施市中心醫院醫師李健對澎湃新聞稱,當時劃片篩查,恩施市中心醫院負責屯堡鄉,是直接去村民家診斷的,篩查名單是村裏報的。因為是下鄉篩查,沒有其它資料,隻有一張病曆和一張診斷證明書。

李健原是內科專業醫師,2021年經過轉崗、培訓並通過相關考試後獲得神經衛生專業執業資格的。李健稱,篩查時沒有做心理測量、輔助檢查等,這些需要複核時在醫院做,(到時)就需要做這些量表。“篩查時是可以下診斷的,但還要進一步複核”。對於“為何沒有進一步複核”的疑問,其未予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問及病曆中“二年前有攻擊他人行為”具體指什麽時,李健表示,“好像當時是說(他)要準備弄人啊什麽什麽的,具體記不清楚了。”其稱,病曆不需要詳細記述。

“認為創業能成功”也是精神異常表現?李健對此稱,當時,李和永買了很多縫紉機,“他說自己學過,能把鞋子做了後銷往全世界,這是一種誇大、一種妄想”。

多名村民認為李和永看起來“精神挺正常”

國家衛健委製定的精神障礙診療規範(2020年版)顯示,雙相情感障礙典型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旺盛和活動增加與心境低落、興趣減少、精力降低和活動減少(抑鬱)反複或交替發作,可伴有幻覺、 妄想或緊張症等精神病性症狀及強迫、焦慮症狀,也可與代謝綜合征、 甲狀腺功能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以及物質使用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和人格障礙等共病。雙相障礙具有高患病率、高複發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高共病率、低齡化和慢性化等特點。

相關的診療規範明確,判斷患者是否罹患雙相情感障礙需綜合評估,其中涉及實驗室檢查,評估躁狂、輕躁狂、抑鬱等量表。



李和永購買的部分縫紉機設備

李和雲介紹,李和永隻讀到小學四五年級,長大後就到廣東打工。因發生過勞動糾紛,二十多歲開始接觸、自學法律。2020年疫情時返鄉,買了些縫紉機等設備,想辦鞋廠,但因資金等原因,一直未開張。



李和永家的房間,有些地方結了蛛網。

李和永家的主屋,是三間簡易瓦房。因為近一個月沒人回來,敞開的屋內都已經結上蛛網。堂屋裏,擺著六七台二手縫紉機,雜物淩亂地堆著。

剛返鄉時,李和永的二娘勸他,“我說你莫忙開廠,先把房子修了,媳婦說了,兩個人來打拚。他不聽,說我把廠開起來,媳婦愁什麽”。

“他想把這個廠做成,但沒聽他說要把鞋銷往全世界。”李和永的二娘說,廠沒辦起來,李和永有壓力,但並無精神問題。

對李和永被送精神病院的情況,近鄰A不願評價,稱“誰都不想得罪”。

近鄰B說,李和永同多數村民玩不到一起,主要是性格問題,“說簡單點,就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啥都懂”;不過,李和永精神挺正常。

鄰居C說,李和永愛講道理,找他聊天容易生氣。不過,精神沒啥問題。李和永想把廠辦成功,不讓別人小看他。李和永非常節儉,曾把別人扔的病豬仔撿回來,養了三四年。這段時間,村委會買了玉米麵送到李和永堂姐家,堂姐每天幫李和永喂豬。

鄰居D說,李和永說話“蠻懂道理”,沒感覺李和永脾氣狂躁。 “他說幫別人打官司,我們信都不信。都覺得他沒什麽學曆,不太可能。”

醫院方:不認為李和永有傷害他人的危險

和近鄰不同,受李和永指導打官司的村民,對李和永則很信服。

相比他們,李和永確實更熟悉法律。2023年4月,李和永開始指導他人打官司、寫材料,甚至和他人一起與訴訟方、相關部門交涉。那個月,李和永曾和某單位接訪領導發生不愉快,而他保持了冷靜,這一幕讓很多人佩服。

截至事發,李和永幫助的村民有十人左右。多人稱,其從未開口要過錢。

“這一年多,我們經常見麵,但我隻請他吃過一頓飯。在一個小飯館,他隻讓點兩個素菜,我堅持加了一個葷菜,總共花了三四十元。”村民王某某表示,自己有個心願,就是將來官司打贏,會向李和永表達一點心意。

62歲的村民劉明翠說,讓她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多次申請調取民事訴訟案卷卻未果。後來,她拿著李和永找來的相關法條,終於調取出來。

劉明翠說,因上門幫自己取證,李和永問自己要過200元誤工費。李和永並非什麽案件都幫,都是先要材料,研究後,看是否占理或有轉機。不占法理的案件,他會推掉。他還推掉過一起家庭內部的瑣碎民事訴訟,覺得“一家人打官司,沒必要”。

接受過李和永幫助的幾位村民強調,李和永無精神病,思維很清晰。“他相信法律,總和我們說,不要做違法的事。”

華龍總醫院精神科負責人馬和平明確表示,自己不認為李和永有傷害他人的危險。其一直強調,如果家屬對把李和永送進精神科不滿,應該去找村委會。



涉事的華龍總醫院

村委會作為臨時監護人將李和永母親送進精神科

村委會5月20日蓋章的證明顯示:茲有村民付必香,77歲,因家中無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村委會作為臨時監護人,自願將付必香送往恩施華龍總醫院治療。

馬和平照著念道:入院記錄顯示,村裏麵的一些人和村幹部反映,付必香在村裏表現精神異常,主要是與周圍鄰居關係不和,再就是找鄰居沒有原因的吵架,在村裏大喊大叫,對所有人都破口大罵,經常晚上跑出去到處逛,清醒後自己回家。說村委會針對他們家,對他們家的政策沒有落實到位,常跑到村委會辦公室裏鬧,說要去告狀。期間,患者未行正規治療。兩天前,村幹部帶醫生到患者家中進行精神鑒定,患者兒子情緒不穩定,出現衝動報複行為。村幹部將患者兒子送入華龍總醫院精神科進行專科治療,患者覺得村幹部要害她兒子,半夜12點左右拿著砍刀到村委會辦公室門口,要求村幹部將其兒子接回來,並瘋狂用刀砍砸門、指示牌,說辦公室有人不給她開門,後村委會聯係警方將其控製,後於今日淩晨1點將患者送入我科,經我科以精神分裂收治。

李和雲表示,事發當天下午自己和母親一直在一起,直到母親被帶走,母親根本沒拿刀砍砸村委會辦公室門。此外,母親走路要柱拐棍,到村委會有一兩公裏,還是山路,走過去要很久。

多名村民向澎湃新聞表示,沒有聽聞付必香砍砸村委會辦公室的門這件事。



楊家山村委會

5月22日,澎湃新聞詢問恩施市警方,是否接到事發當晚打砸村委會辦公室門的警情,是否有相關監控視頻?

22日晚,楊家山村委會一村幹部對此回應稱,4月18日到李和永家,想對李和永母親進行精神障礙篩查,後來雙方發生了爭執,李和永“說要扇我”,但實際並沒有動手。村主任肖玉軍表示,根據當地篩查規定,精神障礙患者如果有過激行為或者揚言什麽,就要出麵要介入,要他去精神病院治療。

針對“事發當晚付必香用刀砍砸村委會”,肖玉軍表示村委會外麵有監控。不過,前述村幹部提醒說“(當時)天黑了”,另有一女村幹部說,監控“維修了”。

李和雲表示,即便母親真有砍砸,按照精神衛生法規,對其母親進行收治,也要經過她這個監護人同意。而村委會在證明中稱母親無有監護能力的親屬,這明顯不屬實。對此,馬和平稱,因為送人過來的是村委會,監護人已經換成村委會,所以無法滿足李和雲複印病曆和了解治療方案的要求。

當事人稱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對治療費用問題,馬和平表示,自然是誰送過來誰解決。

恩施華龍總醫院收費窗口工作人員介紹,截至5月22日,付必香和李和永的費用各自都是七八千元,預結算顯示,?醫保報銷後還需要個人支付三四千元。

恩施市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介紹,村委會送精神障礙患者到醫院,必須通過鄉綜治辦才能送走,否則後勤保障費用問題無法解決。

“我了解的政策是,恩施市去年發生了兩起突發的造成家屬死亡的情況,所以這塊管得比較緊,這種有危險行為、過激行為的(人員),送到兩個定點機構,一個是恩施華龍總醫院,一個是恩施福達精神病醫院。”該工作人員說,資金來自民政、醫保、保險公司三個方麵。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這兩家醫院均為民辦醫院。

5月20日,澎湃新聞以家屬名義探視時,李和永稱,他被送進華龍總醫院後,沒經過任何檢查,進來就打針、吃藥。不聽話就被摁、打。“打的什麽針不清楚,是馬和平親自摁的。吃藥一天兩次,每次吃六顆藥,一種小藥四顆,大藥品兩顆,吃了渾身發抖,頭暈腦脹的。”

“李和永說我們打他,我可以讓你們看是打,還是約束、保護。”馬和平否認曾毆打李和永,他稱付必香從進來開始不吃不喝,醫院找護工護理,找心理醫生慢慢勸說,現在自己能在走廊散散步,在活動時看看電視,和其它病友聊聊天。

然而,李和雲提出能否將付必香接出院,馬和平表示,付必香的情緒沒有穩定,所以不適合出院。

在澎湃新聞探視時,李和永稱自己身體越來越差,主動提出讓家屬送一些雞蛋、麵包補一下。李和雲稱,相比14天前第一次家屬探視,李和永的聲音明顯發顫,還能看到手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