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美國對中國“三條腿板凳”戰略成形 第四條腿形成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國對中國的“三條腿的板凳”競爭戰略成形 能否收效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二5月14日宣布應對中國的新關稅舉措,尤其對中國電動車征收100%關稅,一周後美國媒體如何分析?《華爾街日報》指出,經濟影響有限,但象征意義巨大。



APEC-USA/CHINA via REUTERS - POOL

首先《華爾街日報》題為 The U.S. Finally Has a Strategy to Compete With China. Will It Work? 的文章寫道,新關稅的征稅目標包括電動汽車、鋼鐵和半導體,而美國幾乎不從中國進口這些產品。但是,這些關稅代表著,2018年前總統特朗普所加征的關稅非但沒有撤回,反而變本加厲,從中釋放出中美經濟脫鉤趨向不可逆轉的信號。

更重要的是,這些關稅舉措構成了美國對華競爭經濟戰略的最後一環。

“三條腿的板凳”

據該文指出,對於這一戰略的形象說法是“三條腿的板凳”。第一條腿是提供補貼,以建立一個從清潔能源到半導體的能夠存續的科技製造部門。第二條腿是對威脅這一目標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第三條腿是限製中國獲得可能有助於提升競爭力的資金、技術和知識。還有第四條腿,那就是與盟友建立統一的經濟戰線,但這一步驟仍未實現。

《華爾街日報》表示,在國家經濟戰略方麵,美國還是個新手。中國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規劃謀求經濟主導地位。日本戰後的經濟崛起是由強大的經濟產業省引導的。

美國這個戰略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甚至沒有一個主管部門。這要歸因於美國曆史上對國家扶持特定行業的產業政策的警惕,以及總統與國會、不同屆政府、有時是同一屆政府內部不同派係之間經濟權力的割裂與分歧。

事實上,美國這個戰略是逐步形成的。早在2016年,奧巴馬政府官員,包括拜登目前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就已經開始質疑兩黨對於支持自由貿易和與中國接觸的共識。

戰略大轉向

《華爾街日報》接著寫道,2017年,特朗普帶領著一個決心打破現狀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團隊走馬上任。這一年,他們正式放棄與中國接觸,並將中國確定為一個戰略競爭對手。

不過,特朗普早期的打法毫無章法。他將第一項重大關稅舉措的目標對準盟友而非中國,目的是保護鋼鋁產業而非技術。他支持富士康科技集團在威斯康星州建廠,但這一價值100億美元計劃最終泡湯。自己的政府禁止向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中興通訊出售敏感技術的禁令後來也被他撤銷。

在2019年,時任總統候選人拜登發推文稱,他將扭轉特朗普對中國發起的“不負責任的關稅戰”,暗示他當選後將讓局勢回歸到特朗普上台前的狀態。

但那種情景從未發生。在拜登政府內部,他的高級顧問們意見不一。財政部長耶倫主張降低關稅並與中國接觸。貿易代表戴琪主張維持關稅政策。其他人的優先考慮事項集中在氣候合作和廉價清潔能源設備上。隨著美中緊張關係的加劇,比如間諜氣球事件引發紛爭,阻礙兩國重新接觸的力量也在增強。

《華爾街日報》指出,據現任和前任美國政府官員稱,最終形成的這項對華戰略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沙利文的構建。沙利文把貿易、國內經濟政策和安全問題視為一體。這些官員稱,沙利文比任何人都深得拜登的信任。

但這一關稅戰略也承續了美國兩黨的曆來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特朗普執政時期啟動的舉措。上周宣布的關稅舉措是對特朗普執政時期發起的貿易調查的蓋棺定論,針對中國的最初一輪關稅行動正是始於該調查。

2020年,在特朗普政府官員的推動下,占據主導地位的先進半導體製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宣布,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家芯片製造廠。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參議院兩黨提出了一項補貼這類芯片廠的法案。

在拜登政府官員的推動下,這項法案最終於2022年簽署成法。依照該法律,美國商務部在最近幾個月宣布將向全球領先的芯片製造商提供總計約290億美元的補貼。

據《華爾街日報》提及符合補貼條件的公司包括台積電,該公司現在表示,計劃在2030年前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三座芯片廠,而之前的規劃是隻建一家廠。如果台積電兌現承諾,蘋果公司和英偉達等台積電的客戶有朝一日可能會實現在美國而不是在亞洲設計和製造芯片。

半導體管製的效果

拜登全麵限製對中國出售先進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的一係列舉措效仿了特朗普政府最初對華為實施的禁令。

《華爾街日報》認為,從表麵上看,這些限製措施的目標是應對國家安全威脅,雖然拜登政府官員不喜歡將其與更廣泛的經濟戰略聯係起來,但政經之間的聯係顯然是存在的。

這些限製措施的力度很大,會刺激科技公司投資美國或其盟友,而不是中國。例如,白宮正在對“聯網汽車”的安全風險進行持續調查。這可能成為阻止所有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借口,即使這些汽車是在美國或墨西哥組裝的。

由此,美國終於有了一項經濟競爭戰略。然而,這一戰略是否成功還有待觀察。

為何如此?《華爾街日報》解釋道,首先,它來得太晚了。自2017年以來,中國在關鍵市場的主導地位有增無減。如今,全世界正準備迎接廉價製成品出口壓倒本土生產商的“第二次中國衝擊”。

例如,中國在用於汽車、家電和其他基本應用中的“傳統”芯片的全球產量份額已從2015年的17%增長到2023年的31%。根據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2027年這一比例有望達到39%。

拜登14日宣布,對此類芯片征收的關稅將從25%增加一倍至50%,理論上應會分流中國的生產。但是,這些芯片通常是以嵌入其他產品的形式進入美國的,不受關稅影響。

Rand Corporation 戰略技術分析高級顧問Jimmy Goodrich說,中國的產能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關稅影響,原因是其驅動力是自給自足,而非利潤。

缺失的一環

美國的經濟戰略也被政治因素分散了火力。與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樣,拜登癡迷於鋼鐵及其對搖擺州的重要性。他上調了鋼鐵關稅,盡管美國已經有大量來自國內和盟友的產品可以替代中國鋼鐵。然而,他沒有提高對無人機的關稅,無人機在國家安全方麵的作用越來越大,美國在這方麵確實依賴中國。

《華爾街日報》總結稱,最後,盡管一談再談,但美國及其盟友一直難以形成與中國展開競爭的統一戰線。雖然拜登政府暫停了特朗普對歐盟征收的鋼鋁關稅,但一項完全取消關稅的協議卻以失敗告終,部分原因在於歐盟不願與美國協調配合,共同對付中國鋼鐵。由於擔心在電動汽車領域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歐盟正忙於製定自己的補貼和關稅政策。

如果特朗普於今次大選重新上台並將這一威脅付諸實施,以關稅為利器打擊包括盟友在內的所有進口產品,這種分歧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中國最終麵臨西方國家堅決的經濟反擊,但讓中國寬慰的是,他們並未統一戰線。

《外交家》:美國須重新思考與北京競爭策略

除此之外,有關中國電動汽車的部份,美國期刊《外交家》(The Diplomat)認為,美國必須重新思考在電動車市場與中國競爭的策略,應該借鏡中國的產業政策,利用自身獨特優勢讓美國在全球電動車市場處於領先地位。該期刊表示,拜登總統決定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課征100%的關稅,標誌著中美貿易關係的關鍵時刻。拜登的立場在今年的大選年引起美國選民的強烈共鳴。然而,這些關稅的直接經濟影響可能有限。

《外交家》指出,僅依靠關稅的策略並不夠。為了真正與中國競爭,美國必須停止使用中國傾銷廉價產品或出口過剩產能違反貿易規則的藉口。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培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新興技術的長期產業政策提供寶貴的經驗。借由審視中國的做法,美國可以效法中國成功經驗,同時避免失誤,而且憑藉自身的技術及金融優勢,美國不僅可以追趕甚至能超越中國的成功。

《外交家》分析說,中國電動車的價格優勢源自於真正的競爭力,這是精心製定的產業戰略成果,該戰略融合了保護主義、政府對研發的大量投資、強大的供應鏈。此外,中國當局促進省級地方政府及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並極為重視理工教育,培養產業升級所需的人才。

此外,中國電動車產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前瞻性的連貫產業政策,美國近數十年忽視了這一點。中國政府對電動車市場的供需雙方提供巨額補貼,讓購買電動車具有經濟吸引力,同時支持製造商擴大生產。這些補貼獲得有利於國內生產的嚴格法規支持,確保國內製造商從減少與外國公司的競爭獲益,這個全麵的政策框架推動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成長。

分析續稱,或許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之間形成激烈的內部競爭,這些公司受到激勵,努力創新並超越其他製造商,從而導致電動車技術的快速進步及成本的顯著降低。此外,中國政府關注生產體係,而不僅關注最終的電動車產品,導致強大的國內供應鏈策略發展,這確保電池及電子係統等關鍵零件在中國本地生產,減少依賴外國供應商,並降低成本。這種內部競爭加上政府的全麵支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領導者。

然而,中國利用降價進行的激烈競爭導致利潤率微薄,形成了競爭激烈但資金緊繃的產業。與此同時,中國國內消費疲軟及由此導致的中國電動車出口激增引發貿易摩擦及政治脆弱性,沒有明確退場策略的慷慨長期補貼扭曲了市場激勵,導致效率低下,而且依賴政府的資金支持。

《外交家》因而建言,為了效法中國的成功例子同時避免其陷阱,美國必須采取超越關稅的全麵戰略,該戰略應該包括政府為電池技術、電動動力係統、輕質材料等關鍵領域的研發提供大量資金,通過促進這些關鍵領域的創新,美國可以獲得全球競爭力所需的技術優勢。然而,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的補貼應謹慎調整,並逐步取消防止市場扭曲及過度依賴政府支持,以明智的激勵措施建立自我維持的市場將確保長期的生存能力。

另外,基礎設施投資也是另一個重要支柱,美國必須致力於建立全麵的電動車充電站網絡,將這個基礎設施標準化,確保不同電動車車型之間的兼容性將進一步促進人們使用電動車,並支持產業成長。

《外交家》最後指出,除這些基本策略外,與國際公司建立合資企業可以加速技術轉移及創新,讓美國公司能利用先進專業知識並整合全球最佳實踐。還有更新移民計劃以吸引頂尖理工人才將確保新想法及技能穩定湧入美國,從而加強電動車產業及更廣泛的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