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打敗《長津湖》的戰爭大片來了,免費放3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大片,《長津湖》的精彩曆曆在目。

可能是演員陣容的強大,可能是吳京領銜的加持,但說到底,還是電影本身品質過硬,畢竟57.75億的票房足夠亮眼。

最起碼這3年間,再沒有電影能夠望其項背。

從《長津湖》票房趕超《戰狼2》奪冠,大家說能超越吳京電影的隻有吳京自己。

但可能,這個格局要改一改了。

同樣是戰爭大片,《援軍明日到達》卻極有可能突破《長津湖》的票房紀錄,成為新的票房王者。

就因為電影中的那兩句台詞,讓我們有了期待。

“衡陽,就是我們第十軍,一萬八千將士的墳場,就是日寇的墳場。”

“哪裏還有援兵,打到最後一個人就是了。”

01、電影曆史,改編自1944年衡陽保衛戰

《長津湖》的精彩我們耳熟能詳,相較而言,衡陽保衛戰卻知之甚少。

但我要說,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不輸長津湖,而且也是中國抗戰史上,以少勝多震驚世界的史詩級戰役。

在衡陽保衛戰中,我方第十軍兵力18000人,敵軍日軍總兵力11萬人。

兵力懸殊,武器懸殊,但戰果,讓整個世界側目。

這場防禦戰我們守了47天,以傷亡160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48000餘人,重挫了日軍的一號作戰計劃,成為整個二戰史足以和任何戰役媲美的戰例。

雖然那18000人,90%的戰士喋血,但守住了我們中國人的熱血。

經此一役,衡陽城被毀,戰後保存完整的房屋僅剩3座,而衡陽城,也成為抗戰時期唯一一座被完全摧毀的城市。

雖然最後失敗,但衡陽保衛戰守住了中國人的尊嚴。

可惜曾被稱為“小上海”的衡陽城,經過這次戰役,也徹底沒了以往的繁華,哪怕直到現在,都未能重回巔峰。

02、演員陣容給力,全員皆是戲骨

一部好的電影,除了故事足夠動人,演員的硬實力至關重要。

《長津湖》如是,《慶餘年2》也是如此。

所幸,《援軍明日到達》陣容給力,全員戲骨。

第十軍軍長方先覺是該片主腦,該角色由於和偉飾演。

對於這樣的角色,不管誰來演都是挑戰,但於和偉接手,觀眾無疑是放心的。

原因無他,於和偉演技足夠。

預告片中片段不多,但於和偉眼神裏的堅毅我們依稀能見,再參考他主演過的《覺醒年代》和《堅如磐石》《三國》等劇,就能知道他來演方先覺,味兒對了。

萬茜飾演的角色原是美空軍第三司令部駐衡空軍大隊的翻譯,但最後卻站在了衡陽城裏,人設的轉變引人好奇。

但預告片裏望向天空的眼神,卻讓人看到了不甘但又絕望的情緒。

萬茜的演技一如既往,雖然戰爭片中女性角色並不多,但有萬茜在,想必精彩自是不俗。

王勁鬆飾演的角色極具反差,和他以往的人設也大不相同。

但麵對戰爭的反撲,義憤填膺的狀態,就知道他的塑造又是一個讓人潸然淚下的人物。

李光潔飾演的硬漢滿臉是血,疲憊感和殊死搏鬥的反差讓人心疼,一個眼神給人滿滿的演技安全感。

此外,還有尹昉、譚凱這樣的實力派加持,演員陣容這塊,《援軍明日到達》足夠讓人心安。

03、導演劉和平是定心丸,集全衡陽之力拍片

這部片子劇本創作曆時4年,總投資超過5億,從立項之初,就得到衡陽市和湖南省的全力支持。

就連普通老百姓,都能以參演這部電影為榮,在拍攝過程中,衡陽本地地產商更是無償拿出萬畝土地供劇組拍攝。

這份團結,讓人看到了大家對這部電影的期待。

或者,更多的是想讓全國人民,看到屬於衡陽保衛戰的熱血。

而且為了還原曆史,舊衡陽城區的建築基本都被1比1還原,光是修建這些建築就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時間。

而矗立在衡陽保衛戰的絕壁,更是成為劇組重點打造的場景。

曆史上的這處絕壁,高達二十多米,長度綿延幾公裏,絕壁下又是5米深5米寬的戰壕,在衡陽保衛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為了還原這處絕壁和戰壕,衡陽有14萬百姓參與,這樣的認真,讓人不敢低估當年的那場戰役,不敢低估電影成片的精彩。

最重要的,電影的製片人、監製、導演和編劇都是劉和平,這個土生土長的衡陽人。

這無疑是最讓人放心的定心丸。

劉和平的口碑毋庸置疑,評分高達9.8分的《大明王朝1566》,9.4分的《雍正王朝》,9.0分的《北平無戰事》都是他的編劇作品。

是以,對從小聽過衡陽保衛戰的劉和平來說,編寫屬於衡陽城自己的電影,責無旁貸,也必然出彩。

而且他說了:“我是從小就想拍這個電影”。

真實的曆史背景,從小對衡陽保衛戰的崇拜,劉和平的編劇能力,再加上強大給力的演員陣容,足以讓《援軍明日到達》備受矚目。

此外,劉和平也給大家帶來一則福利,衡陽4城區和7個縣,前三天可以觀影免費。

這是對衡陽百姓拍攝期間付出的回報,也是對曆史上做出重大犧牲衡陽人民的緬懷,這份心意,足以讓人動容。

劉和平還說:“拍這部電影,是衡陽八百萬人的共同願望,知道這件事的,比我老的都不在了,我再不拍就沒人知道了”。

結語

衡陽保衛戰的地位不輸任何戰役,但因為最終戰敗被不少人詬病,方先覺將軍晚年也因此時常自責。

但麵對數倍的敵人,死傷90%的戰況,堅守47天的壯舉,方先覺已經足以讓所有中國人引以為傲了。

難道隻有全部死光,才叫無愧於心麽?

僅剩2000人的慘烈戰役,苦等不上的援軍支援,方先覺當時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在不少日本人心中,方先覺是他們認可的戰神,每逢清明總有日本老兵前往祭拜。但方先覺的長子並不歡迎這些侵略者,他本人也終其一生未曾踏足過日本領土。

在日本人書中,更是將衡陽保衛戰稱之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艱苦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

這無疑是對方先覺最大的認可。

用劉和平的話來說:“他(方先覺)守,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援軍明日到達》光這些信息都讓人淚目,預告片更是讓人神往,這樣的電影,票房劍指60億,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