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奧斯卡,唯一的意外在這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第96屆奧斯卡落下帷幕,《奧本海默》獲最佳影片,克裏斯托弗·諾蘭獲得最佳導演,這也是他的第一座小金人。基裏安·墨菲、小羅伯特·唐尼分別憑借該片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都毫無懸念。

要說唯一的意外,便是艾瑪·斯通擊敗熱門人選莉莉·格萊斯頓,拿下最佳女主角。這或許也是本屆奧斯卡,在抵抗“政治正確”上,邁出的小小一步。

“超英”電影式微後,演員也開始回歸傳統影片。“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綠巨人”馬克·魯弗洛、“火箭浣熊”布萊德利·庫珀在本屆奧斯卡上都獲得了提名,可謂漫威演員的集體大爆發。

而本屆奧斯卡,也回歸到了中庸的平衡,提名影片既有如《奧本海默》《芭比》這樣的高票房影片,也有如《利益區域》《墜落的審判》這樣的小眾影片,還有在形態或思想上挑動觀眾神經的《可憐的東西》《美國小說》。

在昨晚的“南方周末視頻號”直播中,4位影評人馬家輝、郝建、周黎明、向陽對本屆奧斯卡做過詳盡的分析,我們一一來拆解。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實在是被誇得太多了。思想性、藝術性均在線,娛樂性、技術性也強,商業票房又如此好,這是奧斯卡時隔多年才會出現的一次眾望所歸。

馬家輝:首先,從電影本身的技藝來看,《奧本海默》是非常出色的。從籌備音樂,到處理這個題材,到最終的呈現,各方麵都過關。當然,電影評論就像文學評論,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但如果我們勉強把每個項目打分後再相加,結果就是它了。

其次,從評審的角度,這個人物、這個題材也是能夠擊中奧斯卡評委的。電影中,奧本海默心中最大的糾結是正義,我們如何來看待這個正義以及如何看待他的這種改變,這一點也是符合評審團關注的。

周黎明:《奧本海默》是考慮了各種因素後的一個中庸的結果。中庸在生活當中不是一個褒義詞,但這是符合奧斯卡傳統定位的,奧斯卡不同於歐洲三大影展的最主要特點,是它不一定會選出一部藝術上成就最高的影片,但是它希望選一部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影片。

但不幸的是,過去十幾年,奧斯卡離這個傳統的定位越來越遠,經常劍走偏鋒,選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最佳影片。

向陽:這說明奧斯卡也在演變當中,可能新生代的奧斯卡評委出現了,他們的投票結果也許會發生一些變異。

都是源自真實故事,《奧本海默》贏麻了,另一邊《花月殺手》輸麻了,這兩者是可以做對比的。

向陽:《奧本海默》的完成度比《花月殺手》要高。奧本海默最後是反對氫彈研發的,他觸動了美國官方的立場,所以對他吊銷許可證也好,對他進行聽證會也好,實際上都是在呈現來自官方的壓力,集體的惡。

而《花月殺手》最大的問題,是它沒有把白人對印第安人這個族群的集體的惡,充分地呈現出來。當時,白人把印第安人從堪薩斯州趕到了俄克拉荷馬州,之後又趕到俄克拉荷馬州最荒僻的角落,神奇的是,這個荒僻的角落竟然有石油。而有了石油後,印第安人再度被白人傾軋、驅趕、謀殺,電影這部分詮釋得不夠。

我對《花月殺手》本來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對美國早期的建國之路的惡,是挺厭惡的。它向西部擴張,中間對印第安人毀滅式的殺戮非常可怕。而且,電影的源頭是真實故事,原本以為會非常有力量,但它喚起我的感動不那麽強烈。

最佳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奧本海默》

諾蘭獲得最佳導演,太應該了。如果真要挑點刺,便是“《奧本海默》在感情上缺了一點打動人的東西”。這也是諾蘭常被批評的點,各種水準都高,唯一的短板是情感的呈現。

周黎明:最佳導演必須是諾蘭。在所有獎項裏,其他可能受評委影響,多多少少有點錯位,但最佳導演不會,就是最終的結果。即便《奧本海默》不得最佳影片,諾蘭也應該得最佳導演,這就跟當年《斷背山》《拯救大兵瑞恩》一樣,最佳影片雖然沒拿到,但是他們得了最佳導演,其分量是不亞於最佳影片的。

向陽:我們每個人看電影可能帶著不同層次的標準,我們每個人可能有成見、有偏見,也有專業的眼光。老實說,《奧本海默》雖然完成度非常高,但他喚起我內在的感動沒那麽強烈,可能也太熟悉這段曆史和這個過程了。

周黎明:這一點我認可,這也是諾蘭被很多人批評的地方。像斯皮爾伯格,他能夠在感情上打動人,但是諾蘭好像不行,諾蘭的技術非常高,娛樂性夠強,票房也夠好,但就是少了一些情感的東西,除了《星際穿越》。

向陽:對,《星際穿越》的結尾的部分是挺打動人心的。

最佳男主:基裏安·墨菲《奧本海默》

基裏安·墨菲拿下最佳男主,也是預料之中。基裏安·墨菲演得好、人物有厚度,唯一一點是角色的層次變化稍微單薄了些。因此,也有人提出布萊德利·庫珀(《音樂大師》)不該被忽視。

馬家輝:有些角色就是一竿到底的,不是演員演不好,是本身這個人設就是這樣下去的,從而對演員的挑戰及要求也就沒有那麽複雜了。如果這個角色本身有很多不同的層次,演員又能在每個層次上麵都表現到位,那他就占便宜了。

周黎明:雖然《音樂大師》這個劇本的取向我不認可,但是布萊德利·庫珀他所塑造這個人物,完全消失在角色裏。實際上,整部影片都是靠他的表演撐起來的。

向陽:沒錯,這個片子的優勢和劣勢都在這,它有點紀錄片式的劇情和表演,起初我都沒認出來這是布萊德利·庫珀。

郝建:我還是覺得基裏安·墨菲遠超布萊德利·庫珀。單是麵對諾蘭的大鏡頭、大特寫,如果不是墨菲,一般人都沒法扛得住。此外,墨菲飾演的奧本海默,能夠讓人感覺到他心髒的跳動,他的內疚感,他對於使用原子彈的內心糾結,電影裏都有反複地呈現。

最佳女主:艾瑪·斯通《可憐的東西》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邪典女性影片,大膽先鋒,艾瑪·斯通在裏麵的尺度也很大,全裸出鏡,瘋狂做愛,毫無保留。而單從表演層次上來說,最佳女主,艾瑪·斯通(《可憐的東西》)勝,還是桑德拉·惠勒(《墜落的審判》)勝,其實爭議不斷。

向陽:最佳女主,我是在桑德拉·惠勒和艾瑪·斯通身上二選一。乍看艾瑪·斯通演的角色很有豐富性,成年人反串幼兒,有很多情感的變化,但我覺得桑德拉·惠勒細膩的情感層次要遠強於艾瑪·斯通。說白了,《可憐的東西》是科幻的、殘酷的、黑暗的,但最終仍然是一個童話。

郝建:《可憐的東西》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童話,它是邪典女性電影,各種元素雜糅在裏麵,惡心和有趣無縫過渡,沒法給它劃分類型。我原本以為《芭比》是今年最大眾化又最先鋒的東西,最反串的東西,最複雜的東西,但看了《可憐的東西》,我發現它比《芭比》要複雜得多。

所以,我把最佳女主給了艾瑪·斯通,如果不是艾瑪·斯通,我要給奧斯卡評委一人一個差評。

周黎明:最佳女主,我選桑德拉·惠勒。我在《墜落的審判》裏看到了非常真實的女性形象。這個女主角很有可能是犯罪者,隻是影片拒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也是影片最了不起的地方,拒絕給觀眾上帝視角。

馬家輝:正如黎明兄所說,觀眾沒有上帝的視角。而片中桑德拉·惠勒這個角色的設計,又讓她演出了這種曖昧灰色的部分。有時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讓人覺得凶手就是她,不然為什麽有些夫妻間的事早不說,老公死之後不對警察說,後來到了某個點才說。這種微妙的表情、掙紮的情緒,她都掌握得很好。

郝建:我對《墜落的審判》這種拿作家、導演、編劇的生活,來編一個非常奇巧的故事,並不感冒。

此外,如果桑德拉·惠勒拿下最佳女主,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她絕不僅僅是因為主演了《墜落的審判》,我認為至少有一半因素是她還主演了《利益區域》。如果叫我在《利益區域》和《墜落的審判》當中挑一部給最佳女主,我會給《利益區域》。

前瞻獎項裏的熱門人選莉莉·格萊斯頓落選了,她的演技挺好,隻是這個角色缺乏人性的弧光,從出場高貴到離場,看不到作為人的那一點糾結。但這樣一個雕塑式的角色,在前哨戰中拿了諸多獎項,還有不少人提前預測她要成為“第一個獲得最佳女主角的美洲原住民”。

周黎明:我看了很多西方的報道,沒有幾個評委對《花月殺手》這個題材、對這部影片是真正的熱愛。他們覺得影片拍得很不錯,完成度非常高,但不是說真正打動我。

這一方麵可能是馬丁·斯科塞斯年歲漸長,已經失去了年輕時的衝勁和銳氣。另外一方麵是當下整個西方的創作環境不允許他,或者說令他不敢去做這種挖掘。比如說,每個白人是不一樣的,印第安人整體上是受害者,但具體個體上也是不一樣的。可在《花月殺手》裏,我們看不到這種呈現,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粗略的描繪,而這個描繪是基於政治正確的。

我覺得在這背後,有一個誰都不說的潛台詞,英文叫white skill,白人的犯罪感。那些白人評委、白人電影人,在處理這個題材時,是有強烈的犯罪感的,並帶進了創作裏,這是有點要命的。

今天奧斯卡逆著風向,把最佳女主頒給了艾瑪·斯通,是不是意味著,這些所謂的政治正確,也開始引起逆反了。

最佳男配:小羅伯特·唐尼《奧本海默》

在《奧本海默》裏,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斯特勞斯將軍,表麵與奧本海默交好,背地裏卻充滿嫉妒與惡意。能打破鋼鐵俠這樣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演出了不露聲色的壞,這是小羅伯特·唐尼的功力所在。

周黎明:小羅伯特·唐尼我是認可的,他徹底消失在了斯特勞斯將軍這個角色當中,雖然這個角色本身沒有太大的跨度。

此外,這和他曾經出演的鋼鐵俠,兩者之間的反差是巨大的,這對小羅伯特·唐尼來說也是一個加分項。包括布萊德利·庫珀,成名是靠演無厘頭的喜劇,特別不著調,現在突然去導、去演一些很認真的影片,會讓人覺得,哇,這個人的反差原來那麽大。

向陽:今年漫威出來的明星,都紮堆去做了更有深度的角色扮演。《可憐的東西》裏的馬克·魯弗洛曾是《複仇者聯盟》裏的綠巨人,他此次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甚至要強於羅伯特·德尼羅(《花月殺手》),也強於小羅伯特·唐尼。

最佳女配:達明·喬伊·倫道夫《留校聯盟》

在前期的所有預測中,最佳女配和最佳導演是最無懸念的。但和諾蘭獲得最佳導演又有那麽一點不一樣的是,很多人對《留校聯盟》裏達明·喬伊·倫道夫表演似乎沒有那麽深刻的印象。單從角色上表演上來說,她對其他提名人選,如艾米莉·布朗特(《奧本海默》)、朱迪·福斯特(《奈德》)更談不上碾壓式的勝出,可是她卻一個人囊括了所有的前瞻獎並最終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沒有另外的人選。為什麽呢?

郝建:看《留校聯盟》,總讓我想起《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之類影片。至於女配,我此前對她沒有很注意,電影很順暢地就看過去了。

周黎明:這個導演亞曆山大·佩恩之前還執導過一部《杯酒人生》(2004)。如果你喜歡《杯酒人生》也會喜歡《留校聯盟》,它是一部很老派的電影,幻想能夠回歸到上世紀70年代,老師跟學生之間特別純真、親密的關係,很有味道。

這個女演員,她演得好我不否認,但是(能得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的身材。現在(的好萊塢),你如果是一個大碼演員,你說你不減肥,這是政治正確的。

最佳原創劇本:《墜落的審判》

電影講的是一家三口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山區,突然一天,丈夫被發現墜樓死在屋子外麵,是自殺還是謀殺?警方對妻子開啟墜落的審判。導演拒絕給出上帝視角,直到看完全片,都沒法確定妻子到底有沒有殺夫。

周黎明:在這10部提名影片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墜落的審判》。它用了一個商業類型片的套路,即懸疑法庭審判,但是實際上,它是在進行深刻的性別思考,嚴肅地探討婚姻關係。而且這個過程中,導演隻呈現不站隊,也不給任何上帝視角,這一點非常難得。

前兩年有很多的女性題材或者女性主義的影片,都喜歡做成爽片,但這部片卻拒絕成為爽片。電影中那段夫妻吵架的錄音,精彩程度堪比斯嘉麗·約翰遜和亞當·德賴弗主演的《婚姻故事》(2019)。

最佳改編劇本:《美國小說》

《美國小說》在思想上非常先鋒,男主角是位黑人小說家,拒絕賣慘寫作時無人問津,一怒之下寫了篇全是迎合大眾刻板印象的膚淺的黑人小說,結果又是得獎又是大賣,還要被改編成電影。整部影片對白人主導的偽善辛辣嘲諷,毫不手軟。這樣的片子能夠挺進奧斯卡,還蠻讓人意外的。

向陽:《美國小說》是一部爽片,看得挺爽的。

郝建:它用幽默來解構了很多政治正確的壓力。

周黎明:我對西方某些圈子裏的所謂的政治正確,有一點逆反,所以看這部電影時,我覺得非常爽。而且電影裏男主角的經曆,我在美國也碰到過,它能夠引發我很強的共鳴。但如果是批判的對象,像片中那個小說的女評委,那可能會看得非常不爽。但是這樣的人看了不爽,這部影片的目的也達到了,它實際上就是一部反潮流的影片。

最佳國際影片:《利益區域》

以往此類題材,多從苦難一方出發,但《利益區域》以一種牆外的視角,來呈現人性的漠視:牆的這邊是一個軍官家庭平靜安逸的田園生活,女主人熱愛園藝,院子裏花紅柳綠,好不愜意;牆的另一邊是慘無人道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爐火熊熊燃燒,隱隱傳來各種聲音。女主人知道另一邊在幹什麽嗎?

周黎明:也許她潛意識裏是知道的,但她在抗拒這些真相。能夠體驗到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就體驗到了邪惡的平庸性(the banality of evil),這指的是有很多人不會親手去作惡,但是他看到身邊發生的惡,假裝看不見。

此外,男主人魯道夫·霍斯明明是大屠殺的主導者之一,卻在最後走下樓梯時,突然來了一聲響亮的幹嘔,這聲幹嘔是全片的點睛之筆。

郝建:非要做類比,這聲幹嘔有點像《竊聽風暴》裏的那個密探,把交上去的竊聽報告又扣下來了。在我看來,導演想表達的是魯道夫·霍斯知道自己在作惡,你說他恐懼也好,你說他有精神壓力也好,總之導演給他上了這一筆。

周黎明:這個下樓梯在很多電影裏麵就是進地獄,他在道德上往地獄裏走,但在他內心深處,可能還有那麽一絲絲人性的東西存在。他是個魔鬼,但不是一個臉譜,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把自己做的惡、目擊的惡,當作是正常,但他不是從頭到尾千篇一律的。

除了對“惡”的深度呈現,電影的音效設計也很出彩,開著聲音看和關掉聲音看幾乎是兩部片子。

馬家輝:《利益區域》如果不聽聲音,可以快進看完。但你隻能知道這個故事,卻感受不到。電影感受的部分不是用對白和故事來完成的,是用聲音跟畫麵來完成的。

以下是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

最佳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奧本海默》

最佳男主角:基裏安·墨菲《奧本海默》

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可憐的東西》

最佳男配角:小羅伯特·唐尼《奧本海默》

最佳女配角:達明·喬伊·倫道夫《留校聯盟》

最佳原創劇本:《墜落的審判》

最佳改編劇本:《美國小說》

最佳國際影片:《利益區域》

最佳動畫長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最佳紀錄長片:《馬裏烏波爾20天》

最佳剪輯:《奧本海默》

最佳攝影:《奧本海默》

最佳視覺效果:《哥斯拉-1.0》

最佳音響:《利益區域》

最佳藝術指導:《可憐的東西》

最佳服裝設計:《可憐的東西》

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可憐的東西》

最佳原創配樂:《奧本海默》

最佳原創歌曲:What Was I Made For?《芭比》

最佳動畫短片:《戰爭結束了!受列儂和洋子音樂的啟發》

最佳真人短片:《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最佳紀錄短片:《最後的修理店》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