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小縣改革細節:縣領導兼任局長,副局長主持日常工作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石樓縣常住人口不足10萬,是山西省6個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縣之一。改革中全縣黨政機構減少了37.1%,事業單位減少了31.1%,行政事業單位科級職數減少11.8 %,初步測算單位運行成本可降低5000餘萬元,人員經費可減少2200餘萬元。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期,石樓縣多個涉改部門“三定”方案陸續出爐,從中可一窺當地改革的細節。

例如,《石樓縣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試行)》顯示,該局為正科級,行政編製12名。設局長1名,由縣領導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1名,正科級;副局長3名,副科級。

目前,石樓縣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由石樓縣副縣長李海燕兼任。該局黨組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王喜平,此前擔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社局局長。

石樓縣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這些內設機構:綜合辦公室、人力資源股、培訓就業股、社會保險股、勞動關係股、社會救助股、基政組織區劃股、社會福利養老股。


改革中新組建的石樓縣發改工信和科技商務局,加掛了5塊牌子,包括縣人民政府國防動員辦公室、縣人民防空辦公室、縣能源局、縣糧食局以及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局。

“三定”方案介紹,石樓縣發改工信和科技商務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發展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工業和信息化、商務、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能源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該局行政編製14名,設局長1名,由縣領導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1名,正科級;副局長3名,副科級。

石樓縣發改工信和科技商務局有這些內設機構:辦公室、投資股、發改經濟股、工業信息股、能源股、商務股、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股(科技股)。

其中,工業信息股不僅負責組織起草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研究起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及規章草案,還負責全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工作。

新組建的石樓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行政編製19名。設局長1名,也由縣領導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1名,正科級;副局長3名,副科級。

該局內設機構有15個,包括辦公室、財務室、農業技術股、產業發展股、鄉村事業促進股、農業基建股、政策法規股、項目資金監管股、水利水保股、河務和水旱災害防禦股、水利監測與安全股、駐村辦、產業就業股、監測站、移民後扶站等。

此外,石樓縣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行政編製12名。設局長1名,由縣領導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1名,正科級;副局長3名,副科級。

該局設綜合辦公室、住房管理股、城鄉建設股、綜合規劃股、公路管理股、運輸管理股、交通戰備股等內設機構。

本輪改革後,石樓縣政府組成部門由26個精簡為16個。《呂梁日報》早前報道提到,石樓縣在改革中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統籌推進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傾斜支持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等重點產業和民生領域,保留了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增強了疾控中心;強化數字政府建設,新設大數據服務中心等新型機構,做到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運行更加高效。

通過職能轉變、機製再造,行政領導職數可精簡18個,事業單位領導職數可精簡9個,事業編製可精簡178名,實現了對黨政機構瘦身、強身的作用。副縣長兼任局長的行政機關,擔任局黨組第一書記,凡涉及“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項,由兼任局長的副縣長直接主持會議研究決策,大經濟、大農業、大建設等寬職能架構初步形成,同步製定了辦公、行文和會議等有關製度,注重強化內部職責和業務整合。

農田建設方麵,改革前由農業、水利、農機部門分別負責事項,改革後,全部由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負責,部門間協調配合更暢通,資源政策得到了更好統籌,通過推行扁平化管理,減少了請示層級,有效解決了分而不管、推諉塞責的問題,簡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另據《瞭望》新聞周刊相關報道,有受訪者說,由於人口小縣編製有限,過於“細致”的機構設置必然導致內部人員結構不合理。一些過去的“四人局”“五人局”中,除了一正兩副三個領導,僅有一兩名普通幹部編製。“改革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三個局並成一個局,9名班子成員轉為一正兩副3個領導職數。”石樓縣委編辦主任邢永紅說,“瘦身”與“健身”並舉、“減法”與“加法”同做,涉改縣最大化精簡了機構、優化了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