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離婚,開始找人跟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離婚跟拍實例經過一些媒體報道,並通過社交媒體傳播,進入公眾視野。

在各大社交平台,有人曬出了自己的離婚攝影、離婚Vlog,也有攝影師發布“離婚跟拍”招募。雖不乏有人有營銷炒作、跟風、博眼球之嫌,但一經被推上熱搜,似乎有“壯大”之勢。

對於離婚跟拍的舉動,有人表達了支持和寬容,也有人表示不解,還不乏一些懷疑、批評、指責的聲音。

當下,離婚跟拍這個領域真的火了?人們真的能接受離婚時購買跟拍服務嗎?

圖/圖蟲創意

“隔著屏幕想給你放一掛鞭”

近期某社交媒體的一則離婚主題“爆款”短視頻中,滿麵紅光,喜笑顏開的宋女士身穿黑色吊帶裙,坐在KTV包間的C位。“嘭!”的一聲,身後兩位閨蜜好友用“禮炮筒”噴出五彩紙屑……

如不了解情形,乍一看短視頻中這場景,外界還以為宋女士是在舉行生日派對或者是慶功宴。可令人一驚的是,周圍閨蜜陪著宋女士一起高喊:“這個婚就結到這裏了!”這時,《你要跳舞嗎》的背景音樂響起,宋女士開心地和閨蜜一起唱《分手快樂》,後續還有跨火盆等“儀式環節”……

據短視頻相關信息顯示,宋女士剛剛告別了一段存續4年的婚姻,她選擇用一次離婚跟拍、一場離婚派對來進行“紀念”,告別過往並開啟人生新篇章。

對於這場離婚派對的短視頻,宋女士自己在社交媒體上寫出的文案是:“早知道離婚這麽快樂,早就離了!用30秒給你傳遞我的快樂。”

社交媒體上,圍觀群眾紛紛留言。有人的質疑帶有一絲“尖酸”:“有沒有反省過自己的價值觀導致的選擇錯誤?”“感覺離婚都是對方的錯”……

也有不少支持、鼓勵、略帶“喜慶”的聲音:“這是全網第一人嗎?我居然才發現離婚就值得這麽慶祝!”“怎麽辦,隔著屏幕想給你放一掛鞭!”

宋女士真誠地回複了一些她認為不錯的留言:“讓我們隔空擊掌!”

後續,宋女士公布了自己離婚的理由,她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疑似前夫有不忠行為的“證據截圖”,隨後開啟了新的旅遊生活,目的地是新疆。

綜合視頻中的信息顯示,宋女士今年33歲,是一名網絡博主,主要分享旅遊、寵物、生活方式。

據媒體報道,宋女士幾個月前去民政局提交離婚申請,她發現大廳裏很多登記結婚的人會請攝影師跟拍。宋女士認為:“既然結婚有相應的儀式感,那離婚也需要。”

和朋友吃飯時,宋女士將這個想法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好友攝影師Felix。Felix也同意跟拍宋女士領離婚證的全過程,包括錄製這場離婚主題party的視頻。

截至發稿,這條視頻已獲得23萬點讚,1.7萬收藏和將近1萬條評論。

同時,這也是攝影師Felix第一次嚐試離婚跟拍。他將這個案例曬到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後,又接到了幾場離婚跟拍邀約。Felix自述,會和客戶聊一些過往的經曆,並設計一些“鏡頭語言”。宋女士的這次跟拍,Felix就給出了一些“創意”:領完結婚證後,用剪刀剪斷一個“利是封”(紅包的廣東方言)封麵的“囍”,剪斷一半仍然是“喜”,證明自己仍然是開心的。

Felix還對媒體表示,按現在的社會觀念,離婚已不再是所謂的人生敗筆,是當代年輕人跟過去的自己告別,也具有一定儀式感。“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自我認知,隻要當下的狀態是滿意的,我覺得任何形式都是可以的。”

Felix給宋女士設計的主題拍攝 圖/視頻截圖

“再也不想拍離婚了”

相比於宋女士“爆火”的案例,另一位專注拍攝結婚的攝影師盧冰(化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前不久也接到過一次私信跟拍離婚邀約,但這次體驗讓自己很不適。“從我個人的拍攝實際體驗來看,並不覺得離婚跟拍是值得宣揚的事。”

在接到這一跟拍離婚的訂單時,盧冰糾結了很久,以至於反複詢問女客戶是不是認真的。雙方溝通了很長的時間,盧冰想要弄清楚拍攝離婚的動機和訴求到底是什麽。在盧冰看來,自己是因為自己強大的獵奇心理最終促成了同意接下這個訂單。

女客戶表示,自己希望一人跟拍攝影,一人跟拍紀實短視頻,要求拍出自己神情自然、開心的一麵就行了。

為此,盧冰設想了很多“預案”。“跟拍離婚和跟拍結婚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拍攝主體的配合度。”

“結婚,大家都歡天喜地,攝影師要求擺出什麽姿勢對方幾乎都會配合,但是離婚,大概率是無法配合的,尤其是離婚雙方的意誌不統一的時候,還會涉及侵犯隱私等問題。”盧冰說。

拍攝之前,盧冰甚至還想到了自己可能會挨揍,在女客戶的反複保證,並全款預付的情況下,自己最終還是答應了。

拍攝當天,盧冰也很緊張,他選擇了戴上帽子、墨鏡、口罩,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和雙方盡量保持距離,盡量不去交流。可即便如此,在跟拍的過程中,周圍人和民政局工作人員仍然對盧冰投來了異樣的眼光。

離婚當日,雙方幾乎是例行公事,非必要不交流的狀態。全部流程結束後,男方快速離開,雖然過程中女方有過嘴角帶笑的一些瞬間,但盧冰還是感覺她在強裝鎮定。

為避免尷尬,拍攝結束後,盧冰悄悄給女客戶發了個信息,表示後續將會把片子通過網盤方式發送給她。

但女客戶後麵回複盧冰,視頻不想要了,隻需要幾張照片就可以了。“對於我們攝影師來說,或許這就是一次獵奇的經曆,但這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另一種痛苦。”

在盧冰看來,相比起宋女士的“單身派對”來說,離婚跟拍更像一種生活紀錄,由於參與者身份的不同,注定帶來的體驗也不一樣。如果跟拍本身無法帶來滿足和快樂,這個訂單給所有的參與者都帶來了障礙,那這樣的形式注定無法走遠。

經曆了這次跟拍後,盧冰決定不會再拍攝離婚了。

產業壯大?沒有邏輯

對於離婚跟拍的現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將其定義為“慶祝離婚”相關行為之一。於嘉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當前該行為雖然仍然很小眾,但是背後反映更多的還是社會對離婚態度的持續變化,更加寬容。

“據相關研究顯示,目前更高比例的離婚是由女性主動提起。離婚者,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在過往常常會被汙名化,被歧視。但是隨著離婚越來越普遍,整個社會對於離婚的接納程度更高了。”於嘉表示,“如果離婚這件事情本身正變得‘中性化’,那作為一個生命曆程中的重要事件,有人希望能夠通過影像形式記錄下來,也是合理、合乎邏輯的。”

“另一方麵,以往社會普遍的觀點會更多認同結婚比離婚強,認為離婚會為當事人帶來多方麵的負麵影響和後果。但是現在看來,離婚的影響也是因人而異的,尤其是隨著離婚越來越普遍,也有不少個案能夠顯示,影響的異質性正在逐步變大。” 於嘉說。

現實中,以部分愛情、婚姻感情生活頗受關注的女演員、女明星為例,也有人在結束一段婚姻之後更專注發展事業,產出市場反饋良好的影視作品便是例證。於嘉認為,“現實中確實也有一部分群體,離婚或許並沒有對其產生負麵衝擊,反而是對生活、工作等多個方麵有正向的影響,所以更加印證了相關‘慶祝離婚’的舉動有其合乎邏輯的一麵。”

既然離婚和“慶祝離婚”有了社會認同的基礎和行為邏輯,那離婚跟拍會有相關的“產業邏輯”嗎?

婚禮攝影師Uncle Fisher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隻有少量攝影師是在社交平台接到極少數離婚跟拍的私信邀約,但這段時間經過媒體報道,似乎離婚跟拍被一些人放大了。”

中國新聞周刊在某平台上進行搜索,發現還有些攝影師提供相關增值服務,例如:除跟拍服務外,100元彈吉他唱歌,200元/小時的陪酒心理疏導,甚至還有複婚跟拍5折,拍攝後2年內帶新配偶拍攝打折……

Uncle Fisher認為,“離婚現在雖說不丟人了,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理解,但我不認為這個領域有什麽很大的市場。離婚畢竟意味著兩個人的感情走到了盡頭和終點,又有多少人會有閑情逸致,專門請個離婚攝影師呢?誰出錢呢?AA製嗎?一個人願意跟拍,另一個人就願意跟拍嗎?拍完了擺放在哪裏?分享到朋友圈?目前,離婚跟拍我認為仍是噱頭更大,網上是能搜出一些信息不假,但是也基本都是廣告,幾乎沒有案例展示。”

“相比之下,我個人認為,恢複單身的個人主題拍攝,以及相關的廣告創意,還是可以理解的。”Uncle Fisher表示,“但如果是攝影師專門開辟一個這樣的跟拍服務項目、業務線,聲稱專業拍攝離婚,冠以專業離婚攝影師的名頭,那我真是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