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看見音樂節的另一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年的演出市場呈現出了兩個趨勢。

第一個,就是演出市場呈現爆炸式繁榮,幾乎每個周末都有一個或者多個音樂節火熱舉辦,讓人產生一種樂迷永遠有無限的買票動力之錯覺。據統計,光是今年的國慶期間,就有六十多場音樂節,這幾乎是2019年整個上半年的音樂節場次之和,說是“井噴”也不為過了。

另外一個趨勢,就是“音樂節下鄉”,這種下鄉,不僅是逃離北上廣那麽簡單。二線城市已經不是海量音樂節的主戰場了,如果說國足的對手幫我們認識了世界各地的大小國名,那音樂演出的縣城下沉,則幫樂迷補全了中國地理知識,用特種兵旅遊抵達沒有去過的遠方縣城。



數據來源:TopKlout克勞銳

音樂節的直線下沉,的確豐富了演出市場,主辦方得利、當地打造了口碑,樂迷也有更多選擇,看似實現了多贏的局麵。但仔細審視之下,縣城演出,作為一種現代文化和古老鄉土的直接碰撞,不免摩擦出迷幻的火花。

這種碰撞的終極表現,當然就是老鄉拾取露營區的荒誕現象。但這從綜藝頻道聯動到法製頻道的現象畢竟是個例。

最常見的,還是在每一個縣城音樂節的現場,樂迷們舞蹈、甩頭、嚎叫、開火車、pogo、跳水,揮舞旗幟和冷焰火,然後發布朋友圈紀念又一次感受了現場音樂;而與此同時,在對搖滾樂的理解還停留在隻知道崔健和汪峰的當地民眾眼裏,這些孩子似乎“發了瘋”,甚至還有評論說是不是嗑藥了、是不是被什麽神秘勢力蠱惑、控製了——顯然,這樣的評論在樂迷眼裏也同樣是不可理解且啼笑皆非的。

這種互不兼容,便是縣城演出文化碰撞的終極表現,也是縣城演出之魔幻的核心所在。


魔幻的縣城演出

這種魔幻,首先表現在縣城演出的配置安排上。

這種縣城演出,雖然舉辦地經濟、名氣不如一線城市,但是主辦方往往舍得花錢,再加上想要吸引足夠多的人氣,因此在演出咖位配置上往往很到位。

比如端午在溫州瑞安市高樓鎮舉辦的東海音樂節,雖然離最近的小鎮都要開車二十分鍾,但卻請來了其他音樂節都請不到的寸鐵,以及成為了日本樂隊mono 2023年中國演出的第一站。

還有更多的縣城演出,咖位選擇不會拘泥於搖滾、獨立音樂門類,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氣,總是會有大眾知名度更高的人坐鎮。於是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你在北上廣深定鬧鍾也搶不到的演唱會明星,卻可以在小鎮演唱會輕鬆見到,甚至這些明星除了演出之餘,還要“被迫營業”,那來都來了,那就配合參加一下當地的各種文體或是宣傳活動。


黑龍江網友遇見林俊傑做公益

除了咖位,縣城演出的的舞台搭建也逐漸向大型音樂節看齊,線陣音箱、專業燈光和vj、多角度攝像和多屏幕全景展示幾乎成為標配。

但舞台之下,卻往往不是旗幟和冷焰火的海洋,或是在pogo中塵土飛揚,或是三兩成群坐在野餐墊上看演出,而是一排排塑料板凳。

廣西貴港“港人港夜”演唱會座無虛席

站在一線城市樂迷視角,這種凳子完全破壞現場氛圍,這怎麽蹦躂起來。其實仔細想想也有合理之處,首先客人上座是一種傳統美德待人之道,其次大家都坐著安靜看演出,也相對來說符合秩序;而站在當地市民的角度,看演出天經地義就要坐著,這種天經地義就像你去看電影也默認影院會有凳子提供一樣。


甚至,這種樂迷眼中的“不便利”安排,也會成為某些情況下的優勢。比如時代少年團澳門演唱會因為黃牛問題掰了之後,就有內地樂迷喊話:不如來我們縣城演出,交通不便、旅店有限,完全可以避免舉大旗、無票聚眾等粉圈行為。

縣城演出的魔幻,還體現在主辦方與起名方式之上,蜜雪冰城音樂節隻是基操,你看過啤酒龍蝦音樂節嗎?這種命名方式不僅是一種基層的直白,也表明了主辦方迎合當地大眾的目的,就像二十年前每個縣城人民廣場都會搞得“納涼晚會”一樣。

啤酒龍蝦音樂節

如今,越來越多的音樂節主辦方為了吸引更多的群體,往往改名音樂與藝術節,乍看之下還略顯抽象,不知道現場能看到什麽樣的藝術。

而更多的縣城演出命名,則完全背道而馳,放棄雲山霧罩的音樂節命名方式,甚至放棄了音樂節這三個字,而是返璞歸真,直接叫做“群星演唱會”。直接告訴當地受眾,就是來看明星演唱會的,還是一群明星。


網友匯總發現雖然主辦方和地點不同,但是整個浙江都在辦群星演唱會

而且不同城市的群星演唱會陣容,還會被樂迷拿來比較,比如下麵這個帖子裏的銅陵網友,就在渦陽群星演唱會的帖子評論區不滿:為啥我們銅陵請不到鳳凰傳奇

縣城演出的魔幻,還體現在獲得門票和進場方式上。

比如上麵那個請到鳳凰傳奇渦陽群星演唱會,獲得門票的方式是購買白酒獲得門票,仔細一琢磨,這不就是奢侈品商店常搞的配貨套路?

不過,更多時候,門票隻是縣城演出的偽裝,因為縣城演出的盈利大頭往往不是票房,而是讚助商,而且網上放出的票價也是為了宣傳推廣用的,既然是群星演唱會,票價這一塊肯定也不能掉麵兒。


購買原價票往往會成為冤大頭,實際上大量縣城的演出會在現場低價售票,甚至演到一半保安免費放人進去都不罕見。

當然,也不乏直接不收費的縣城演出,這讓市民不禁發問,明星為啥要來縣城的免費演出?

這種魔幻,還體現在主辦方在請明星和宣傳上下足了功夫,但是由於經驗不足等原因,往往在很多細節上操作不專業。

比如主辦方限製太多,場地內根本嗨不起來;還有基建問題,好多音樂節的現場不是飛沙走石就是變為泥潭;而被吐槽最多的,則是交通和物價問題,場地外,縣城的旅館在演出期間從一兩百漲到五六百並不罕見,場地內,連水都不然帶進去,裏麵可樂都賣三四一杯,還當著你麵從大瓶裏倒進小杯子端給你;還有甚至宣傳、明星都請到位了,卻連場地衛生都沒做的:

為什麽縣城都開始辦演出了


為什麽縣城都紛紛辦起演出了?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作為一種商業活動,演出的終極目的是盈利,隻不過這種“利”,不一定種以金錢的方式表現出來。

對音樂人來說,線下依舊是盈利大頭。大部分明星或者樂隊,他們並沒有足夠強大的票房號召力,來消耗一線城市體育場級別的演出,因此這種音樂節或者群星演唱會的拚盤形式就成為了重要的收入來源。

其實這種演出相對於專場來說還更簡單,因為是拚盤,每次演出也就那幾十分鍾,隻要準備幾首歌就過去了,何樂而不為?

對樂迷來說,遍地開花的演出雖然良莠不齊,但是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雖然拚盤不過癮,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呀。

對主辦方來說,去三四線城市、縣城裏辦音樂節也是賺的。在大城市裏,大型音樂節的審批往往更加複雜和困難,而三四線城市,則會把音樂節當做一個大型的招商引資項目來看待,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持。


山東把辦音樂節寫進省文旅發展規劃;海南政府設置了1.1億元的專項資金以支持文藝展演;泡泡島音樂節的場地是天津和貴陽當地免費提供的;山東煙台給迷笛樂迷則免費領取景區門票;江蘇常州給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開出了最高百萬的政策獎勵;而這次鬧出熱搜的南陽迷笛,市領導還曾親自到車站迎接樂迷,南陽成為迷笛音樂節的長期舉辦地,明年還會再來辦。

一場音樂節少則幾千,多則數萬樂迷所帶動的交通食宿,都是對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持。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光是今年五一假期的音樂節和演唱會所帶動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規模就超過了12億元。

我們再來看兩個具體的案例:

據官媒“衢州發布”給出的數據,今年3月,薛之謙演唱會在衢州連開兩場,光入場歌迷就有5.6萬人,為當地直接帶來1.24億元旅遊收入,拉動6.9億元規模的消費。歌迷中有85%來自外地,數量超過旅遊黃金周最旺的一天。

同樣是官方的數據,6月29日至7月2日,周傑倫的4天演出,給當地直接帶來了9.76億元旅遊消費收入,吸引觀眾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外地遊客超過9萬人,占比超6成。


三四線城市辦演出根本不愁沒人看,且不說當地人消費,一些陣容強大或者主辦方專業的演出,往往外地跨城而來的觀眾比例能達到6成以上,最極端的則是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所公布的數據,購票用戶中跨城觀演比例達到了94%。

不要小看小地方人對音樂演出消費的需求,拉長周期來看,這些縣城音樂節、群星演唱會,就是千禧年代《同一首歌》的翻版。

《同一首歌》主打深入基層,每周去一個地級市,也是明星大雜燴,而且咖位比現在高多了,劉歡、韓紅、孫楠,甚至周傑倫、林俊傑、陶喆,都能算是常駐嘉賓了,時常還有周華健、李宗盛、成龍,甚至劉德華、王菲這樣的天王天後級配置,這應該是現在任何一場音樂節都無法複刻的陣容。

請明星辦演出,當然是有成本的,所以當時的模式一般也是,地方出錢出地,央視請明星,引進廣告讚助商。這和如今地方出錢出地,主辦方搞定陣容然後讚助商cover成本的模式,不說十分相似,也是一模一樣了。

縣城演出還能繁榮多久?


縣城演出辦了這麽多,演出商怎麽看呢?我們找了幾家下半年較為活躍的聊了聊。

從整體態度上來看,到三四線城市辦演出這件事本身,大家都是比較積極的,大城市太卷、審批太難,樂迷在陣容和票價上挑剔度也會更高,而下沉這是個新機會,新市場,通過下沉拓展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但資深演出經理老金(化名)表示,雖然麵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小地方畢竟消費能力有限,因此票房本身的收入並不客觀,因此他們也在努力拓展形式,疊加更多業態。比如開發文創、搞聯名,比如舉辦後搖、朋克等等垂直門類的音樂節演出等。也算是對演出市場的一種探索和補充。

也有人持觀望態度,比如年輕一些的廠牌主理人蘇蘇(化名)表示,因為一些魔幻現象的發生,部分中小演出商仍舊在觀望市場變化,暫時還沒有入局下沉市場,但他們也坦言,這確實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一試的機會。

雖然業內人士多預測今年演出市場火爆重要原因之一是壓抑需求的釋放,後續肯定是要降溫的。但綜合來看,縣城辦演出這套模式是已經被跑通了,證明是切實可行,且可以複製的了。


不過,縣城演出的繁榮依舊說明了當前音樂產業依舊存在問題,比如大部分明星還是要通過各種活動走穴來生活,其實這個行業現象還是說明市場發展不夠充分,隻能拿這些拚盤來補充收入。而且,雖然下沉市場繁榮,仍舊需要考慮文化活動的長期性核融合問題,解決諸如主辦方不專業、外地人和本地人發生文化衝突等多重問題。

但綜合來看,這些問題解決起來並不會特別複雜,因此隻要各方意願不變,市場是能夠繼續繁榮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