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繁城之下》有感,全員殺瘋,無路可逃

《繁城之下》有感,全員殺瘋,無路可逃

文章來源: 追劇肥鯉魚 於 2023-11-16 19:16:2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鯉魚君已經三刷了。

一刷的時候,大結局令人震驚,完全是不走尋常路的操作。複仇者竟然與冤案死者沒有血緣關係,完全是為了報恩。

二刷三刷時候發現很多被忽略的細節,天理昭昭沉冤得雪,卻無法令人產生大仇得報後的快感。心情,更沉重了。

劇名:繁城之下

主演: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等

類型:懸疑/犯罪/古裝

評分:8.5

其實看到評分8.5就知道品質差不了,要知道這部劇是沒有一個流量演員加盟的,水的概率很小。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王錚同時身兼編劇,上一個這麽整的叫錢雁秋,代表作叫《神探狄仁傑》係列。

劇情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看過,在此不詳細敘述。隻是看完這部劇後有一個很深的感觸:罪惡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好人與惡人,有時候很難界定。

蠹縣,一個富得流油的江南縣城,取了這麽一個名字。

“蠹”,泛指蛀蟲。

繁城之下,蠹蟲橫生,花團錦簇的背後藏汙納垢,人的表麵與內裏可能是顛覆性的反差。

12集死了6個人,死法各異,姿態離奇,相同點是死亡現場都留有一句取自典籍《論語》裏的話。小捕快曲三更作為第一個死者的徒弟,在調查師傅死因的過程中發現,這一樁樁命案的源頭,都和20年前陸家失火案有關。

再看看死者的身份:衙門捕頭冷無疾、私塾先生王夫子、蠹縣名醫程大夫、陸家家仆陳旺、翠華樓老鴇林媽媽、舉人趙友仁和薛府管家張繼祖。這些人其實在當地也不算默默無聞之輩,凶手竟還如此高調。這便說明,他就是讓所有人知道,被殺死的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惡行。

曲三更在查案的過程中受到的震撼不是一星半點,這一路走來,完全刷新了他原有的三觀。過去師傅曾告訴他“公道是一條繞遠的路”,曾經他是不信的。這個性格耿直心懷正義的小捕快親自下場緝凶時,方才發現師傅嘴裏的路不是一般的曲折與遙遠。

遠,就不去尋找了嗎?

曲三更知道絕不可能,隻是方法得換一換。耍心機、設圈套、苦肉計,這些過往他不屑的手段,不知不覺都派上了用場。到了最後,發現凶手竟然是自己動不了的人,曲三更竟然選擇與歹人合作,用黑吃黑的方法來除掉凶手。事態發展到這裏就已經是走上了歧路。公道的路雖繞遠,但偏離了,就不再是公道了。

這裏頭的受害者,有的確實罪孽深重,有的是施暴者卻也是受害人。

是與非,好與壞,其實很難憑一句話蓋棺定論。

冷捕頭為情為錢害人,為了給傾心相愛的青樓娘子贖身而接受了陸直團夥的賄賂。一旦上了賊船,就由不得自己把控了。更夫曲天明(曲三更親爹)就是死在他刀下的無辜亡魂。接下來作偽證,篡改證詞證物,樁樁件件不過是首惡後的餘波。他獲得了萬兩白銀的饋贈,而陸家十幾口卻整整含冤20個年頭。

王夫子和程大夫本無害人之心,卻因行為不慎受到脅迫。

王夫子古板嚴謹,因學生喬狗兒偷竊了一支筆,他恨鐵不成鋼,不料失手將學生打死。雖然受到良心責備噩夢不斷,卻也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唯有每日讓童子用銅戒尺抽打自己,祈求贖罪。

程大夫乃城中名醫,卻愛小偷小摸,總愛在出診時,順走病人家中的東西。放在現代來說,這是一種稱為“盜竊癖”的心理疾病。自以為足夠小心,不料早被人窺見。

這兩人一開始都罪不至死,到最後卻成為陸案幫凶之一。命運的齒輪總會轉回來的,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這裏編劇仿佛在暗諷,讀聖賢書者不賢,能醫者不能自醫。

除了對人性陰暗麵的刻畫到位之外,另外對封建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壓迫也展露得赤果果的。

昔日家奴陸直,今日薛舉人,陸家慘案的主謀、策劃者、實施者,要知道當年他不過是個十幾歲而已。一個小少年,竟有如此深沉的心機與謀略,手段極其殘忍,令人發指。陸直死前曾說出作案動機“我不過是想改改命”,要從奴仆翻身作主人。

這種逆天而行的改命方式,他的前主人陸遠暴就是這樣操作的。一個綠林悍匪通過殺戮搶得財富,搖身一變成為蠹縣首富。從此錦衣玉食使奴喚婢,好不威風。陸直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當成為“幹兒子”的夢想破滅後,殺心漸起。邪念滋生後,就很難收回去,最終釀成了惡奴殺主奪產這樁惡行。

主人與奴仆之間存在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前者對後者是碾壓式的存在。奴仆可罵、可打、可賣甚至可殺,他們隻是主人的私有財產罷了。陸遠暴送陸直去讀書識字,不過是養了一個可對外炫耀的小東西,陸直卻以為,改變人生的機會來了。當二爺陸近信一家的出現,他才明白自己永遠都是個賤奴而已。

劇情進行到7集之後,兩條故事線其實已經基本清晰,唯有凶手才是全劇最大的懸念。編劇在這方麵,是下了功夫的。

最讓人懷疑的人物,當數衙門典史宋辰。

他的過往是這樣的:曾是名滿江南的才子,學富五車精於書畫,卻因朝廷黨爭含冤致殘。雖已翻案,卻前途盡毀,從此窩在縣衙裏當一名掌管刑法的典史。

他的現狀是這樣的:性格陰沉,生人勿近,擅長酷刑逼供,背後還紋有一隻睚眥。睚眥是龍子,有仇必報的象征。

作為一個生理與心理雙重受創之人,是最具備報複社會作案動機的。

至少在陸不優這個人物出現之前,宋典史被作為最重要的懷疑對象。

然而,事情的真相卻達到了反轉再反轉。受盡命運不公的宋典史才是一直堅守公義之人,至死無悔。宋典史受過冤屈,才深深懂得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捉到陸案真凶,還陸家十幾口一個公道才算是破案的真正意義。

開場時那個膽小怕事的魏知縣,才是大家要尋找的凶手。一方父母官,竟肆無忌憚地謀殺當地百姓,何等諷刺。但當陸不優這個名字出現,幸存者歸來手刃仇人,大家是不是又覺得合情合理了?

不,反轉再次出現。

魏知縣並非陸不優,他竟然是當年翠華樓裏的小龜奴小寶子,陸不優少爺早就死在20年前的大火中。小寶子出身卑賤,比陸直更甚。這兩個同樣處於社會底層的少年,最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一個殺身成仁,一個成了惡鬼。

大結局真的是殺瘋了,魏知縣與薛舉人同歸於盡,衙門的人也幾乎折了一半。橫跨20年的陸案終於水落石出,卻沒有人笑到最後。

這裏很關鍵的一點,曲三更始終不知生父是死於師傅之手,但整個案件的意義在這裏得到了升華。宋典史用自己的命教會他,真正的公道是不應夾雜私仇的。不偏不倚為受害者發聲,才是正道。

唯有這樣,正義才不會變成空話。

路雖遠,然必達。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嚇壞!華為問界掃描出“水泥柱藏屍” 真相令人傻眼
汽車上的這個“反人類”設計,終於要被“禁”了!
被丈夫推下懸崖六年後,當事人終於等來離婚案開庭
半年賺不到5個億,昔日首富現身直播間跳團舞
就任不滿十個月 小米總經理王騰被辭退 曾被點名批評




24小時討論排行

烏女子在美遭刺喉案 特朗普:她的血沾滿民主黨人手
中方製裁日參議員石平:數典忘祖,賣祖求榮…
美掃蕩現代車廠逮475移民!南韓明派包機接回300勞工
長安,其實從未有你我想象中那般繁華
以色列襲擊卡塔爾首都打擊哈馬斯 稱特朗普批準
300名南韓工人被捕後,川普提2要求
中國自助餐館遭ICE突襲 兩華人窩藏無證客被控重罪
紐約時報:報告稱中國是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推動引擎"
上訴法院維持原判 川普需向女作家支付$8330萬賠償
澤連斯基提出解決衝突新建議:參照“韓國模式”
中國對非洲出口飆升,對美貿易大幅下滑
特朗普是愛潑斯坦案“FBI線人”?美眾議長改口了
大河報的"大河",為何與大和民族的"大和"同音?
"開保時捷華人必有錢!" 她慘遭兩難民綁架淩辱…
習夢碎!人類預期壽命已過高峰 這年齡層活不過百歲
張雪峰的5千萬:畫餅式愛國,扯淡式翻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繁城之下》有感,全員殺瘋,無路可逃

追劇肥鯉魚 2023-11-16 19:16:26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鯉魚君已經三刷了。

一刷的時候,大結局令人震驚,完全是不走尋常路的操作。複仇者竟然與冤案死者沒有血緣關係,完全是為了報恩。

二刷三刷時候發現很多被忽略的細節,天理昭昭沉冤得雪,卻無法令人產生大仇得報後的快感。心情,更沉重了。

劇名:繁城之下

主演: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等

類型:懸疑/犯罪/古裝

評分:8.5

其實看到評分8.5就知道品質差不了,要知道這部劇是沒有一個流量演員加盟的,水的概率很小。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王錚同時身兼編劇,上一個這麽整的叫錢雁秋,代表作叫《神探狄仁傑》係列。

劇情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看過,在此不詳細敘述。隻是看完這部劇後有一個很深的感觸:罪惡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好人與惡人,有時候很難界定。

蠹縣,一個富得流油的江南縣城,取了這麽一個名字。

“蠹”,泛指蛀蟲。

繁城之下,蠹蟲橫生,花團錦簇的背後藏汙納垢,人的表麵與內裏可能是顛覆性的反差。

12集死了6個人,死法各異,姿態離奇,相同點是死亡現場都留有一句取自典籍《論語》裏的話。小捕快曲三更作為第一個死者的徒弟,在調查師傅死因的過程中發現,這一樁樁命案的源頭,都和20年前陸家失火案有關。

再看看死者的身份:衙門捕頭冷無疾、私塾先生王夫子、蠹縣名醫程大夫、陸家家仆陳旺、翠華樓老鴇林媽媽、舉人趙友仁和薛府管家張繼祖。這些人其實在當地也不算默默無聞之輩,凶手竟還如此高調。這便說明,他就是讓所有人知道,被殺死的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惡行。

曲三更在查案的過程中受到的震撼不是一星半點,這一路走來,完全刷新了他原有的三觀。過去師傅曾告訴他“公道是一條繞遠的路”,曾經他是不信的。這個性格耿直心懷正義的小捕快親自下場緝凶時,方才發現師傅嘴裏的路不是一般的曲折與遙遠。

遠,就不去尋找了嗎?

曲三更知道絕不可能,隻是方法得換一換。耍心機、設圈套、苦肉計,這些過往他不屑的手段,不知不覺都派上了用場。到了最後,發現凶手竟然是自己動不了的人,曲三更竟然選擇與歹人合作,用黑吃黑的方法來除掉凶手。事態發展到這裏就已經是走上了歧路。公道的路雖繞遠,但偏離了,就不再是公道了。

這裏頭的受害者,有的確實罪孽深重,有的是施暴者卻也是受害人。

是與非,好與壞,其實很難憑一句話蓋棺定論。

冷捕頭為情為錢害人,為了給傾心相愛的青樓娘子贖身而接受了陸直團夥的賄賂。一旦上了賊船,就由不得自己把控了。更夫曲天明(曲三更親爹)就是死在他刀下的無辜亡魂。接下來作偽證,篡改證詞證物,樁樁件件不過是首惡後的餘波。他獲得了萬兩白銀的饋贈,而陸家十幾口卻整整含冤20個年頭。

王夫子和程大夫本無害人之心,卻因行為不慎受到脅迫。

王夫子古板嚴謹,因學生喬狗兒偷竊了一支筆,他恨鐵不成鋼,不料失手將學生打死。雖然受到良心責備噩夢不斷,卻也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唯有每日讓童子用銅戒尺抽打自己,祈求贖罪。

程大夫乃城中名醫,卻愛小偷小摸,總愛在出診時,順走病人家中的東西。放在現代來說,這是一種稱為“盜竊癖”的心理疾病。自以為足夠小心,不料早被人窺見。

這兩人一開始都罪不至死,到最後卻成為陸案幫凶之一。命運的齒輪總會轉回來的,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這裏編劇仿佛在暗諷,讀聖賢書者不賢,能醫者不能自醫。

除了對人性陰暗麵的刻畫到位之外,另外對封建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壓迫也展露得赤果果的。

昔日家奴陸直,今日薛舉人,陸家慘案的主謀、策劃者、實施者,要知道當年他不過是個十幾歲而已。一個小少年,竟有如此深沉的心機與謀略,手段極其殘忍,令人發指。陸直死前曾說出作案動機“我不過是想改改命”,要從奴仆翻身作主人。

這種逆天而行的改命方式,他的前主人陸遠暴就是這樣操作的。一個綠林悍匪通過殺戮搶得財富,搖身一變成為蠹縣首富。從此錦衣玉食使奴喚婢,好不威風。陸直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當成為“幹兒子”的夢想破滅後,殺心漸起。邪念滋生後,就很難收回去,最終釀成了惡奴殺主奪產這樁惡行。

主人與奴仆之間存在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前者對後者是碾壓式的存在。奴仆可罵、可打、可賣甚至可殺,他們隻是主人的私有財產罷了。陸遠暴送陸直去讀書識字,不過是養了一個可對外炫耀的小東西,陸直卻以為,改變人生的機會來了。當二爺陸近信一家的出現,他才明白自己永遠都是個賤奴而已。

劇情進行到7集之後,兩條故事線其實已經基本清晰,唯有凶手才是全劇最大的懸念。編劇在這方麵,是下了功夫的。

最讓人懷疑的人物,當數衙門典史宋辰。

他的過往是這樣的:曾是名滿江南的才子,學富五車精於書畫,卻因朝廷黨爭含冤致殘。雖已翻案,卻前途盡毀,從此窩在縣衙裏當一名掌管刑法的典史。

他的現狀是這樣的:性格陰沉,生人勿近,擅長酷刑逼供,背後還紋有一隻睚眥。睚眥是龍子,有仇必報的象征。

作為一個生理與心理雙重受創之人,是最具備報複社會作案動機的。

至少在陸不優這個人物出現之前,宋典史被作為最重要的懷疑對象。

然而,事情的真相卻達到了反轉再反轉。受盡命運不公的宋典史才是一直堅守公義之人,至死無悔。宋典史受過冤屈,才深深懂得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捉到陸案真凶,還陸家十幾口一個公道才算是破案的真正意義。

開場時那個膽小怕事的魏知縣,才是大家要尋找的凶手。一方父母官,竟肆無忌憚地謀殺當地百姓,何等諷刺。但當陸不優這個名字出現,幸存者歸來手刃仇人,大家是不是又覺得合情合理了?

不,反轉再次出現。

魏知縣並非陸不優,他竟然是當年翠華樓裏的小龜奴小寶子,陸不優少爺早就死在20年前的大火中。小寶子出身卑賤,比陸直更甚。這兩個同樣處於社會底層的少年,最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一個殺身成仁,一個成了惡鬼。

大結局真的是殺瘋了,魏知縣與薛舉人同歸於盡,衙門的人也幾乎折了一半。橫跨20年的陸案終於水落石出,卻沒有人笑到最後。

這裏很關鍵的一點,曲三更始終不知生父是死於師傅之手,但整個案件的意義在這裏得到了升華。宋典史用自己的命教會他,真正的公道是不應夾雜私仇的。不偏不倚為受害者發聲,才是正道。

唯有這樣,正義才不會變成空話。

路雖遠,然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