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開年,一部《滿江紅》讓張藝謀上了無數個熱搜。
一方麵,票房是真的好。
上映第二天就獨占鼇頭,每天三、四億票房進賬,讓張藝謀在票房榜上連升了好幾位。
但另一方麵,口碑是真的亂。
五星與一星齊飛,吐槽共褒獎一色,整個評論圈都亂成了一鍋粥。
《滿江紅》的遭遇是創作者的名氣、作品的質量與市場的成績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有人覺得德不配位,有的覺得降維打擊,當然也有人覺得是老謀子在向市場低頭。
沒成想,差不多一年後,他的女兒張末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
名氣大,票房好,但口碑兩極分化。
——《拯救嫌疑人》
《拯救嫌疑人》的導演張末是張藝謀與前妻肖華的女兒,出生於1983年,隻比後媽陳婷小了2歲。
比起其他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弟弟妹妹,張末很早就確定好了職業方向。
她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2009年就在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中擔任剪輯師,2016年就牛刀小試了導演處女作《28歲未成年》。
去年的那部《狙擊手》,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在導演席中不隻有張藝謀的名字,還有女兒張末,足以可見禪讓之心。
到這部《拯救嫌疑人》,就算是張末羽翼豐滿後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了。
事實證明,老爸的東風,真的很順。
《拯救嫌疑人》在10月20日就開始了超前點映,到28、29這兩天突然加大排片,而票房也暴漲到周末2000萬+的水準。
點映期就壓過了朱一龍一頭。
當然了,明明是點映期但排片愣是給到了15%左右,這個操作也惹得很多同行不滿,而片方也知趣緊急提檔。
到如今“上映”3天,已經破億,明天周末數據肯定會更高。
《拯救嫌疑人》最終預測在4.65億左右,約等於3.5個《一秒鍾》,老爸看到這個成績應該滿足了吧。
可票房這邊一路高歌,話分兩頭——
口碑那邊可就慘嘍。
打開電影評論區,還沒加載出界麵就能聞見刺鼻的火藥味。
有人怒打一星說張末拍出了最好的商業片,也有人大發長文說張末翻拍電影還拍成這樣,簡直丟盡了老爸的臉麵。
熱心網友甚至為張末P了表情包,意在諷刺張末就是個享受特權的巨嬰。
一部電影能發展到飯圈程度,也算是打的蠻厲害了。
話說在前頭,我始終認為,電影觀後的情緒取決於觀眾的期待值,如果超過期待就會驚喜,反之亦然。
而觀看這部《拯救嫌疑人》之前,我的期待是非常低的,甚至已經做好了要血噴“資本家的小公主”的準備。
我本以為,這部電影肯定是會像《斷橋》(對,斷橋就是大爛片!)《灰燼重生》《熱帶往事》等等這種充滿了導演對炫技的忘我追求,一味堆砌符號,風格化,巴不得把每個鏡頭都拍成濾鏡廣告,編劇的工資補貼給攝影,結果本末倒置,不知所雲的土嗨片。
我張藝謀的女兒,就算沒穿衣服也有人誇時尚啊。
沒想到,它竟然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商業片,而且濃度超過我想象,說女版陳思誠都不為過。
說實話,我還挺意外的。
而且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本片涉及了援交、吸毒、凶殺、強奸、黑警、誣告、買凶等等情節,堪稱犯罪實錄,尺度再一次突破天花板。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本片又雙叒是一部翻拍電影。
改編自韓國2007年的電影《七天》,3.5萬人打出7.5分的成績,算是一部佳作了。
可很多經典電影,都建立在那個年代的審美基礎上。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再看,《七天》就會浮現出很多問題,諸如反轉生硬,故事線混亂,人物邏輯不清楚等等問題。
而《拯救嫌疑人》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它的方式很簡單——
刪
劇本基底如今看也很精彩:
“陳智琪”(張小斐飾)是圈內有名的華人女律師,30場辯護未嚐敗績,名聲顯赫。
某天,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陳智琪全身心投入在比賽中,回頭一看,女兒竟然不知所蹤。
劫匪打來電話,他知道陳智琪的律師身份,不圖錢財,隻讓陳智琪為一個死刑犯“丹溫”辯護。
贏了就能贖回女兒。
而此時,丹溫一審被判死刑,距離二審還有四天時間。
陳智琪答應了劫匪的要求,並與警察好友“金誌雄”(李鴻其 飾)分兩頭開始調查。
這邊,丹溫的案件死者是一名畫師女孩,死在自家公寓,案發當晚丹溫被目擊者看到從公寓中逃出,但丹溫卻一口咬定屋裏還有第三人,自己並沒有殺人。
陳智琪敏銳地察覺到,一審時連凶器都沒找到就定性,這案子不正常。
而另一頭,丹溫被證實除了一個癱瘓的哥哥之外沒有任何親戚,這是一條被封死的線索。
既然丹溫沒有利益共同體,那到底是誰要救他?
而凶手到底是誰?
電影節奏很快,在17分鍾就搭建好了基礎,接著第一個矛盾點被拋出,配合著轟鳴的音樂,沉浸感十足。
後來,陳智琪通過女孩的欽慕者找到了和女孩私交密切的“絲巾男”,發現案發當晚他駕車疾馳而去。
得知絲巾男患有精神病,陳智琪和金誌雄跑到醫院對峙絲巾男,怎料對方早已神誌不清,嘴裏念念有詞,說著——
“他們總會比你快一步。”
陳智琪不解。
終於,兩個人重返凶殺案現場找到了凶器,凶手的指紋清晰可見,終於可以真相大白了。
可在回程的路上,又被一夥人劫持——
絲巾男原來是當地大檢察官的私生子,而丹溫之所以一審被判死刑,都是檢察官和警務處長的聯合誣陷。
丹溫是絲巾男的替罪羊!
可是,既然檢察官想要丹溫死,到底誰想要丹溫活呢?
綁架陳智琪女兒的又是誰呢?
隨著一個坑被填上,就有更多的坑被挖出來,越來越多的人物,越來越多的反轉,陳智琪和金誌雄就像打橫版遊戲一樣過關斬將,直到最後BOSS露出真麵目....
前文說到,本片改編自韓國電影《七天》。
兩部電影的故事大綱一樣,但在呈現上,張末請來了六個編劇,刪減了細枝末節,並提取出劇情的矛盾點進一步加強。
比如,《七天》中死者的前男友被簡化,死刑犯的身份從小偷刻板成了人畜無害的寵物店員工,其女友的支線幹脆被刪除,女主和受害者母親的對話也被精簡。
所以如此,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空間為觀眾提供“腎上腺素”。
女主剛出場,女兒就被綁架→綁架案剛發生,丹溫立馬出場→接著男女主剛開始找線索,絲巾男就浮出水麵。
3分鍾一小嗨,5分鍾一大爆。
節奏開倍速,BGM開到最大,角色像打卡上班一樣完成工具任務,時不時還給你一個“下節更精彩”的急停。
尤其是第二幕庭審戲結尾,編劇上來就給了一套“證據被燒毀、車爆炸主角死、主角認輸”的三連絕望套餐。
到這裏,我能精準預期到編劇的“預期違背”,但還是想看看他到底能作什麽妖。
完全可以這麽說,《拯救嫌疑人》就是短視頻版本的《七天》,更符合當下多巴胺混亂的寶寶食用,陳思成連夜點讚收藏。
你喜歡喝可樂?
那好,我把糖量加到最大,喝嘴裏都硌牙。
張末與他的編劇團隊摒棄了藝術追求,義無反顧的奔向了市場,但這樣的處理卻禁不起一點推敲。
當觀眾從快感中抽離出來,就會發現電影根本無法消化,胃功能幹脆罷工反湧出一陣幹嘔。
原版中,女兒綁架後女主報警,但經過一係列的意外事件,她發現自己被掌控,這才放棄了與警方合作。
但《拯救嫌疑人》為了提高效率,開場就默認了女主不報警。
一個律師竟然不相信法律,這人設還立得住嗎?
再者,原版中,兩個主角到醫院後想找線索被拒,這才引爆消防係統。
但《拯救嫌疑人》上來就是引發暴亂,警察破壞力也太強了些。
同樣的bug數不勝數,為了讓觀眾保持刺激感,張末與編劇讓每個情節點強行鏈接,不管邏輯合理性、人設慣性,甚至不給你半點喘息的機會。
等你回過神來時,電影早就演完了。
而更離譜的是,電影中還有一趴“網暴”的情節。
這個元素與整個劇情格格不入,空喊口號,完全懸浮在台詞上,像是小學生寫作文臨時加進去的幾句名人名言。
這就不得不再請出我們的大導演陳思誠先生。
或許是看《消失的她》太強了,張末也行複製這一套成功學:
懸疑主軸、東南亞背景、警匪沆瀣一氣、反轉反轉再反轉。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女性力量。
但作為創始人,陳思誠早有心得融會貫通,可張末顯然既不會抄作業,也不會套公式,隻知道把元素堆疊在一起。
把一部7.5分的電影,拍成了6.7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最後說下表演方麵,張小斐真的不行。
雖然我對張小斐飾演的母親形象是有感觸的,但這部電影中無論是律師的鋒芒還是母親的急切,張小斐的力度都隔著十萬八千裏,甚至感覺像個局外人那般波瀾不驚。
典型的沒入戲。
反觀紅姐,爆發力驚人。
凶狠時,一個鏡頭讓人汗毛直立,最後的發瘋爽到離譜,柔情時,與女兒那場戲即使沒有台詞卻勝過千言萬語。
張小斐啊,再這樣就毀了!
結語
總之,《拯救嫌疑人》注定會是一部兩極分化的電影。
如果中國有爛番茄,那它的評分肯定是爛番茄新鮮度撲街,但爆米花程度拉滿。
如果你想以“張藝謀女兒”的期待,想觀賞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你肯定會大失所望,甚至忍不住破口大罵。
但如果你看夠了那些“新銳導演”的無病呻吟,拿著經典文學擦屁股的操作,再看這部電影。
其實也挺爽的。
尤其是知道她是張藝謀的女兒,就更爽了。
但關鍵是別帶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