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程序員翻牆工作被罰上百萬元 引發寒蟬效應
自由亞洲
2023-09-25 14:14:42
正在網上編程的一名中國程序員 法新社資料圖
據微博網友爆料,一名居住在河北承德的程序員因為翻牆遠程工作,被警方處以罰金並沒收"違法所得"。該事件迅速引發社會輿論關注。有評論認為,當局此舉性質惡劣,會進一步對想要通過翻牆獲得真實信息的網民群體起到嚇阻作用。
9月24日,一名微博網友(用戶2406409341)在中國社交平台上發文披露,自己因使用翻牆工具遠程工作,而被承德市公安部門罰沒所得上百萬元。
"翻牆"被處最重經濟懲罰 輿論翻車
這起被網民稱為迄今當局對“翻牆”行為處以最重經濟懲罰的事件,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在荷蘭的異議人士林生亮告訴本台,該處罰之重是為了對翻牆獲取真實信息的中國網民群體起到嚇阻作用。
他說:“這種處罰會引起寒蟬效應,讓更多的人是因為害怕當局的懲罰、打壓而選擇不敢翻牆,而且類似情況肯定會更多地出現。”
據被處罰者發布的答辯狀顯示,2019年至2022年,該男子翻牆在github平台領取公司任務並編寫代碼,使用Zoom遠程辦公。河北承德市雙橋公安分局認定,其行為是“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進行國際聯網”,對該程序員作出行政處罰,罰款200元,並沒收“違法所得”105萬元人民幣。
本台記者周一致電承德市公安局及雙橋分局問詢上述事件,但電話均無人接聽。
在微博上,有中國網友諷刺說,“這就好比我住在a地,上班在b地。我每天開車去上班,但我的車沒過年檢。然後有一天被發現了,處罰我說我的上班所得是違法所得,得沒收?”還有網友回應說,“是有點搞笑,但是你要服從。”
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網友湧入“承德公安”的官方抖音帳號下嘲諷,評論區一片“翻車”。目前,“承德公安”迫於輿論壓力已將帳號設置為私密。
這名程序員後續發文披露,2022年9月,當地安全部門找到他,認為一個“發布大量xxxx言論的推特號”屬於他。但該程序員告訴當局,他隻是為境外某公司工作,個人推特偶爾用於為公司的推文點讚轉發,並不擁有或運營該帳號。他寫道,“他們當天扣押了我的手機、筆記本和幾塊電腦硬盤,大概一個月左右歸還了這些設備。”
據這位程序員描述,今年4月和7月,他又與警方做了幾次筆錄,詳細介紹工作情況並提供了收款的銀行卡信息、公司所在國注冊信息、雇傭合同等。經查明,推特事件與他無關,但翻牆行為要接受處罰,同時沒收收入。今年8月,處罰決定正式下達。
一名微博網友(用戶2406409341)在中國社交平台上發文披露,自己因使用翻牆工具遠程工作,而被承德市公安部門罰沒所得上百萬元。
(微博截圖)
因"翻牆"被沒收所得 是否有法可依?
根據這位網民公布的信息,處罰決定書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第六條和第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第七條和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根據規定,公安機關有權給予警告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這個案例貌似是有法可依,但實際上我認為違反了其他的上位法。”林生亮分析說:“比如說,這隻是個管理規定,97年出台的暫行管理條例,到現在過去這麽長時間也不對這個管理條例進行更新,成為法律。今天拿這個進行懲罰,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考量。”
這位程序員還在微博上透露:“今年9月5號,我申請了行政複議,經過和複議部門的溝通,他們基本認同公安機關的意見,後續我需到法院進行行政訴訟……,接下來我會委托律師積極準備行政訴訟。”
旅美人權律師吳紹平在接受本台采訪時也表示,雖然該處罰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但提請行政訴訟的勝算不大。
他說:“在當前社會形勢下,(中國政府)非常懼怕人們翻牆。這個行政處罰一旦被推翻,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VPN去翻牆。中共如果硬判的話一定會將錯就錯,把翻牆認定為違法行為。”
針對上述事件,官方《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點評說:“如果被處罰者去外網僅僅是編寫軟件,不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問題,那麽這個處罰就頗值得商榷。它開的這個‘先例’增加了社會的疑惑,不利於中國擴大開放。”但目前,這一貼文已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