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他媽個屁!這簡直是危言聳聽!"
近期的快樂源泉,非英子莫屬。
在互聯網上,走兩步就刷到一個罵罵咧咧的英子,最簡單的嘴臭,最極致的享受。
被安排了電視相親,她氣到口吐芬芳:
" 這他媽誰給我報的名,我還沒慘到沒人要!"
被同事懷疑喜歡女的,她手起刀落:
" 我靠!(扔)"
被男友說穿太女人看著別扭,她連珠炮似的反駁,都不帶喘氣的。
看到朋友居然走入了婚姻,她更是氣到冒煙:
" 我要崩潰了!"
這些片段,都出自那英早期主演的電視劇《好想好想談戀愛》。
那英的角色人設就像照著本人寫的,時常吹胡子瞪眼,主打一個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那貼合程度,仿佛下一秒就會脫口而出那句至理名言。
不過,除了是那英首次觸電出演的電視劇,這部《好想好想談戀愛》的來頭可大了。
播出於 2004 年,陣容豪華,算是和《粉紅女郎》同期的女性劇。
引領話題頗多,爭議也多,播出時一度被痛批抄襲、形式大於內容、女主角過於直白大膽。
然而時過境遷,《好想好想談戀愛》不僅沒有過時,反倒常看常新。
裏麵的金句、女主角們的種種選擇,今天依舊可以給我們啟發。
借由這部劇,我們來回顧一下 20 年前的女性劇,都在拍些什麽?
二十年前的女權啟蒙
2004 年,是《欲望都市》完結的一年。
風靡全球的都市女性愛情熱,也吹到了這裏。
一個中國版欲望都市的故事,在醞釀著。
執筆的編劇是李檣,也就是之後憑借《立春》《孔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等影片躍升至一線的業內紅人。
但那時他還名不見經傳,編寫的《好想好想談戀愛》卻成功拉攏來一批當時有頭有臉的演員坐鎮,連配樂都是竇唯做的。
一如《欲望都市》,《好想好想談戀愛》的核心人物同樣是四位性格迥異的都市女性。
譚艾琳,由還沒有和明道戀愛的蔣雯麗飾演。
譚艾琳的角色設定參考的是 Carrie,優雅知性的女文青,自己運營了一家書吧,偶爾寫書賺稿費。
譚艾琳條件很好,追求者也不乏大亨,但她向往的愛情並不是紅酒香車,名牌皮包,而是讓人全身心投入的意亂情迷。
也如她所願,全片幾乎都在和一個因一麵結緣的男人演繹千帆過盡、藕斷絲連。
黎明朗,有點像《欲望都市》裏的 Miranda,是知名電視欄目製作人,職場精英,雷厲風行。
但因為由那英飾演,人設處理得也更符合傻大姐的感覺。黎明朗有非常多快人快語的名場麵,就好似那英本人似的,嘴比腦子快。
雖然人設有點拒男人於千裏之外,但黎明朗的 CP 線卻是最賞心悅目的。
第一個男友就是年輕時候的鄭鈞,後麵又跟由廖凡飾演的出租車司機談戀愛。
毛納,由梁靜飾演,參考的則是欲望都市裏最具人氣的 Samantha,從事造型設計工作。
她的感情觀是四位中最現代的,熱衷戀愛卻從不戀愛腦,也是本片的金句輸出機。
除此之外,毛納還是本片的時髦擔當,正宗 Y2K,每次出場都仿佛千禧辣妹服裝秀,各種緊身吊帶
而陶春則對應 Charlotte,由羅海瓊飾演,是個軟件設計師。
陶春算是中和另外三位先鋒濃度的 " 保守勢力 ",她對婚姻抱有憧憬,期待純粹又忠貞的愛。
奈何現實中的奇葩男太多,她屢屢被嚇跑。
四位主人公雖然職業性格各異,卻湊成了閨蜜組,經常相約書房或者酒吧,舉著紅酒一飲而盡,然後開始大聊男人與感情。
簡直是個活脫脫的奇葩說開杠現場。
她們談論社會對單身者的歧視。
" 當你和成雙成對的夫妻出現在朋友聚會或者什麽活動中時,你是單身者,他們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 "
" 艾滋病人。"
" 失敗者。"
" 不正經的女人。"
談論成功女性麵對的猜疑。
" 為什麽一個女人辦成一點事,就得讓人往色情方麵聯想?"
還有對女人定義的思辨:為什麽女人總要以男人為坐標呢?
" 女人是感性的?女人是自戀的?女人是善變的?
唯一可靠的線索是與男人做比較女人的概念似乎才明晰一些,難道女人是以男人為基礎才稱之女人嗎?如果世界上沒有男人呢?"
聊男女平等,要讓男人也有噴香水美容的自由。
而女人,也應該擁有尋歡作樂的自由。
這些辯論錄成播客放到網上,怕是能火吧。
彈幕上時不時劃過一句句感歎,沒想到這樣先鋒的電視劇,20 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4 個女人和 70 多個男人
劇中,四位女主角兜兜轉轉,相繼約會了 70
多位男嘉賓,生動演繹了什麽叫做: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做一個異性戀的女權主義者。
因為作為看客,隻有一個感覺:沒有必要。
比如黎明朗邂逅的男人隔了一個腎,她倍感親切,因為她最近查出來身體毛病,有可能要摘除一個乳房。
本想和他交流一些手術心得,這個男人卻勃然大怒:" 沒有乳房,你還是女人嗎?"
雖然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個腎髒,但對方,可是會丟掉乳房的啊!
陶春和一位離異男談戀愛,明明已經離異,前妻卻時常出現在他家中。
陶春跟離異男推心置腹,才得知他們的離婚理由不是不愛,而是前妻不能生育。所以他們還維持著之前的相處,隻不過男人可以找別人談戀愛。
陶春立馬反應過來,反問對方:" 那你是看上了我,還是我的生育能力?"
離異男本想敷衍過去,陶春卻伶牙俐齒反駁:"
愛和傳宗接代是兩回事,如果在舊社會你完全可以納個妾,或者借腹生,什麽都解決了。"
" 你啊,簡直是現代社會的受害者!"
好罵,立馬記在小本本上。
黎明朗還約會過一個男人,特別喜歡聊黃色話題,比如分享和前任女友的性事細節,聊異性的身體部位和性幻想。
黎明朗也學著他一起分享,她說自己喜歡對方的胸大肌,特別強壯有力,這時男人還很是享受讚美。
但口直心快的黎明朗又評價道他的屁股:" 我不喜歡你的屁股,不好看,我真的不喜歡 "。
男人卻臉色一沉開始破防:" 我說你一個女人你怎麽那麽下流啊?"
男人評價女人天經地義,女人評價男人,想造反?
毛納的感情道路裏也不缺奇葩。
她聽聞一個相識的老總瀕臨破產,即便賣車也要給員工發工資,毛納大為感動,立馬沉入愛河。
對了,這個老總還是胡一統演的。
但對員工好的男人並不代表對女人也會好。
他們有次出門,遇到渾不吝的路人為難,老總不知如何是好,是毛納出麵溝通解決。
老總不僅沒感激毛納,反倒陰陽怪氣起來。
" 我算領略你的能耐了,女色是把萬能鑰匙,沒有打不開的大門,你是不是經常向各種男人施展美色呀?"
毛納當機立斷分手,管他什麽好心腸的老總,碰到男女問題都是一路貨色。
這 70
多段戀愛好似一道大型驗證題,證明了原來那些男性的致命魅力,大多存在於女性的想象中。
一旦相處久一點,總歸要露出馬腳。
隻可惜,雖然高喊了幾十集的獨立女性口號,依舊在最後一集,回歸到 " 女人需要有個男人作為歸宿 " 的陳腐落點。
最放蕩不羈的不婚主義者毛納去了大理,跟一個餐廳老板結了婚;
陶春也得償所願找到伴侶;
至於譚艾琳,跟男友全程分分合合,最後也因為對方不願意結婚而分手;
隻有黎明朗,依舊我行我素,等待新的愛情。
如果不介意結尾,也算一種去尾可食吧。
為什麽我們總愛看老劇?
回顧這部二十年前的劇,不僅毫無老舊的年代感,反倒讓人感慨,那時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在創作著多麽有價值的內容啊。
你會發現,同為寫愛情寫女性,但那個年代的劇,特別勇於討論「難」的問題。
比如兩個好朋友愛上同一個男人怎麽辦?
這樣的設定放在偶像劇裏,難免有一個女生會淪為觀眾的靶子。但這部劇裏譚艾琳和毛納愛上了同一個男人伍嶽峰,就處理得很精妙。
毛納感受到另外兩個悶葫蘆的情愫流轉暗度陳倉,她決定主動退出這段三角關係。可脾氣直率的毛納又咽不下這口氣,直接將兩人約在一起,把所有尷尬挑明,狠狠數落了兩人一頓:
"
伍嶽峰我告訴你,我不是被你淘汰出局的,還有你譚艾琳,你別以為是你滅了我,我是寧願委屈自己我也不願意傷害你了,傷害我們之間的感情,這要換了別人我早他媽跟她急了。"
哭完笑完,所有不甘和愧疚都煙消雲散。
劇中還拍到敏感的社會現象,比如文化行業裏盛行的 " 潛規則 "。
譚艾琳寫完書要出版,但出版社的老板卻字裏行間都在暗示要她私下單獨來請教自己。
單單是出版社的老板,都可以憑一己之力把無名小卒扶植成暢銷作家,隻要你答應讓他 " 手把手教學 "。
這些話題如果放在今天的電視劇裏,恐怕都會變成熱搜常客。
如何看待嫉妒心?如何麵對出軌?談戀愛要算計金錢嗎?戀人分手可以做朋友嗎?
《好想好想談戀愛》借助這四位女主的戀愛故事,將這些難題拆解、辯論。雖然有時也會有時代局限性,但它最起碼不怕爭議,迎難而上。
反觀如今的劇,似乎越來越不願意處理「難」的問題了。
有多久沒在國產劇中看到這樣活生生的、有欲望的、有缺點的女性角色了?
女主角永遠善良無私,永遠有金手指,永遠不可能所托非人。現在的女性劇更甚,為了避免被說 " 厭女 "
直接取消女性的反派角色。
可這樣懸浮又扁平的書寫又有什麽意義呢?
對待性就更甚了,《好想好想談戀愛》雖然不及《欲望都市》那樣直白開放,但也不會刻意避諱。
但現在的劇,別說大膽聊性,連月經都不能說。
雖然未成年人和大人的曖昧可以拍;
但 30+ 的成年人感情卻要雙潔。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國產劇,是真的在倒退。
同為女性劇,二十年前的劇已經在質問愛情的必要性。
我特別喜歡譚艾琳在結尾時振聾發聵地質問:
"
一個男人或者女人一輩子,憤怒的是愛情、謾罵的是愛情、得意的是愛情、沮喪的還是愛情,一輩子就忙活愛情嗎?"
就像對自己沉迷愛情的人生的全盤否定。
可如今熱門的劇裏,女主卻依然奉行著愛最大的原則,帶著不諳世事的天真。
確實,生活夠苦了,誰都想吃點甜的。但隻有甜的,這就夠了嗎?
我還是期待,能夠在女性劇中看到女性真實的搖擺、不安、塵埃落定後的勇敢。
我也明白,對於好的作品來說,誠實的創作和開明的社會風氣缺一不可。
什麽時候才能再出現這樣的女性劇?
我還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