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去世,一條留言戳中無數人:一個時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想了又想,還是要再寫寫李玟。

不想說她的婚姻八卦。

不想寫她纏綿難愈的疾病。

想寫的主題,隻有一個,關於懷念。

起因是在刷視頻的時候,無意看到了這樣一條評論。

有人說:" 不是她的粉絲,也沒聽過很多她的歌,但卻感覺很悲傷。"

這兩天身邊人的感覺大多雷同。

有人對她的了解,止於那首膾炙人口的《想你的 365 天》。

有人隻知道她是唱跳天後。

最大的印象,還是以前電視上整天播映的好迪洗發水廣告。

但得知噩耗,除了震驚。

心裏的難過,更是像一陣陣泛起的海潮一樣,難以排解,甚至失眠。

這些年,我們多多少少也旁觀了一些逝去。

為何李玟的離開,讓人這樣難以釋懷?

不單單是對生命的惋惜,一個網友的發言也道破真相。

" 感覺我青少年的某個時代,結束了。我們 80、90 青春的又一盞燈,被關上了。"

的確如此。

我們提到李玟,總是會不可避免地聯想到其他事物。

千禧年,《寶蓮燈》、華語樂壇、申奧成功 ……

她不僅僅是一個歌手,對大多數 80、90 後而言,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因為她而曾經鮮活。

我們懷念李玟,又何嚐不是懷念耳機裏曾被她陪伴過的朦朧青春。

流金歲月,繁華易改。

最終讓我們落下眼淚的,不但是斯人已逝。

也是我們不得不麵對的離別,和終將逝去的青春年月。

當熟悉的笑容不見,當熟悉的歌聲不再。

我們才恍惚明白。

那個自己曾生猛活過的 2000 年代,真的不會再回來。

2

李玟去世後,很多明星都發文悼念。

最讓我感懷的,是王力宏的一段話。

他說,初見時,我們都是十八九歲的青少年。

一路走來,陪伴著他成長、成名,音容笑貌還是那麽清晰。

忍不住感慨一句物是人非。

2000 年代索尼唱片的一哥一姐,如今卻隻能隔著生死懷念。

其實,那段歲月,對於 80、90 來說,何曾不是異常寶貴呢?

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麽多五花八門的音樂軟件。

一張磁帶,就能承載一整個夏天。

我們會攢幾個月的零花錢,買一張陶喆、周傑倫。

那時,周傑倫還不會以 " 哥 " 自稱。

他總是靦腆,用劉海遮住半隻眼。

爸媽看了都會來氣,嘰裏咕嚕地唱什麽東西。

你隻當沒聽見。

哪怕聽不清歌詞,也要為喜歡的女孩,在歌詞本上抄下一句 " 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那時,陶喆、王力宏才是你心中的 yyds。

課間嘈雜的教室裏,你和同桌哼的是林俊傑的《江南》。

少男少女的心事,也被孫燕姿、蔡依林,塞進了被你偷偷帶進學校的 mp3。

如果人生有 bgm 的話,響起的是王菲還是陳奕迅?

又或是你怎麽也學不會,還願意輕輕跟唱的蹩腳粵語。

那個時候,沒有對未來的迷茫,沒有成人世界的考量。

你聽著五月天 "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永遠不放。"

以為自己也會像歌裏一樣,活得橫衝直撞。

以為日子會永遠這麽過下去。

但如今,再打開音樂榜單。

你發現再也沒有一首歌,能唱到你心裏。

收藏夾裏,還是 20 年前的古早歌單。

什麽打榜,什麽熱搜,什麽數據。

你越來越搞不懂,為什麽音樂的流行,要靠算法,而不靠走心。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為什麽再也不聽五月天了?

最高讚回答是這麽說的:人越長大越明白,青春是青春,生活是生活。

就像北島詩裏寫的:

"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

曾經愛過的歌手,現在不是離開,就是隻剩下了出軌八卦。

我們有了家庭,有了事業,有了成年人不可與他人言說的苦痛,才終於發現。

青春的美好之處,就在於它的美好,不會重新來過。

3

前不久,在熱搜上看到一個話題:

"90 後的腦子,就是看這些電視劇壞掉的。"

一打開評論區,忍不住笑了出來。

滿滿的都是回憶啊。

多少人,曾經為了《流星花園》的 F4 到底誰更帥和朋友吵得麵紅耳赤?

《公主小妹》裏的飛輪海,又是多少少女日記本裏的夢?

如今,卻隻有一地雞毛和數不盡的醜聞。

那些年,美劇、韓劇還不像現在這麽流行。

中央八套裏的《武林外傳》,《家有兒女》,能讓你歡笑一個暑假。

誰不會說幾句裏麵的梗?

小時候隻覺得好笑。

長大了才發現,那笑聲裏,都是不如意的生活。

原來人生的道理,他們早已經教過。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還以為十年前,是 2003 年。

但其實,《還珠格格》已經 25 年了。

連《甄嬛傳》都是 12 年以前的老劇。

國產劇越拍越多。

但吃飯前,你還是習慣性地打開 " 熹妃回宮 "。

不是說現在的電視劇不好。

我們也看了不少《人世間》、《父母愛情》這樣的佳作。

隻是,說不清 2000 年代到底有什麽魔力,我們總是能從那些歲月中看到自己。

看到暑假時,搬著凳子在電視機前守著的午後。

看到周末時,偷偷打開電視,在爸媽回來之前記得散掉餘溫的少年。

看到那個不用考慮車貸房貸,不用煩心於完不成的 kpi 的那個純粹的自己。

無數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為多年後一個恍惚的瞬間埋下伏筆。

那時我們實在太過稚嫩,不知道習以為常的每一個日子,已經是一生中最好的時光。

彈幕裏滿屏飄著的 " 爺青回 ",仔細看去都寫著一個主題。

主題的名字,叫做遺憾。

人為什麽總愛懷念青春。

為什麽害怕失去青春的標記。

大部分時候,我們懷念的都是青春時自己的狀態。

害怕失去的,都是少年時代的狂熱與愛。

4

在成龍懷念李玟的微博下麵,有網友說:

" 成龍這幾年的微博,好像都是在告別逝者。"

真是如此。

陳木勝、廖啟智、曾江、李玟 ……

故人好似風中落葉,搖曳飄零,越走越遠。

從未如此直接地感受到青春的消亡。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了很遠的路。

原來,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已經走到了少年時所夢想的未來。

隻是,你再也不會對哪個歌手愛得狂熱。

也不會再對哪個演員,產生悸動。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刻都要翻騰不休。

一切都在進步,都在往前走。

我們不再用笨拙的翻蓋手機。

上網也不會隻會玩 4399 小遊戲。

你可以在互聯網上得到幾乎你想要的所有。

三天就能倍速追完一部劇。

但尋找美好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往回看。

不久前,央視請金龜子回來做了一期節目。

她還是十幾年前的樣子。

隻是問候的話,從小朋友們好,變成了你們還好嗎?

" 是不是壓力很大?有自己的開心和不如意?"

一句話,讓無數成年人淚如雨下。

那些過去的人,過去的劇,過去的歌。

就像是一個個帶你走向青春的通道。

讓每一個選擇了泥沙俱下的去生活的大人,能找回片刻的自己。

所以怎麽能不遺憾呢?

一代人已經離開。

而一代人終將老去。

如何釋懷時光的逝去,如何接受青春的告別。

似乎是一個人要用畢生去學習的課題。

但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往前走。

我們或許不再年輕。

或許不再擁有天真與熱忱。

但我們能在與生活的爭鬥中生存下來。

我們會有一個小小的家庭,肩上也多了一些責任。

能幫自己去對抗時間的虛無。

等你再回頭看時,哪怕遺憾,也會更加堅定。

未來的每一天,都要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地去活。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能變桑田。

也許,青春不需要我們用什麽隆重的形式去懷念。

我們隻需揮揮手,感恩過它的存在。

就是對生命,亦是對自己,最大的致敬。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