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張小花的邵雨軒,又犯了大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以前總有網友說瘋產姐妹拍攝的內容很尷尬,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是很讚同。

至少,在鏡頭中,邵雨軒無論是真實的反應,還是刻意表演出的神情都很流暢且自然。

再配上張小花的笑聲,像極了閨蜜犯傻在一旁看笑話的感覺,既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又增添了喜劇效果。

總得來說,瘋產姐妹的視頻:看得下去,笑得出來。

但,自從瘋產姐妹解散,張小花神隱,邵雨軒獨自做賬號以來,一切都變味了。

如今,單打獨鬥的邵雨軒,粉絲近五百萬了,也接廣告了,還被明星邀請做節目了,仿佛一切都回歸到了沒解散時的狀態。

可不知為何,她的視頻就是不搞笑了,甚至可以用尷尬來形容。

首先,是廣告。

以前,廣告會穿插在閨蜜倆的打打鬧鬧中,劇情連貫通順且笑點足。

如今,視頻冗雜重點不明確,一個身體乳的廣告,又是加入校園元素,又是加入打工經曆,不夠明朗與搞笑且表演生硬。

其次,是見明星。

以前,與張小花在一起時多次被明星邀請觀影,同時為電影做宣傳,這對邵雨軒來說已並不陌生,在張小花的陪伴下嘻嘻哈哈中就把任務圓滿完成了。

如今,邵雨軒肉眼可見的緊張,劇本無比生硬,視頻實打實的尷尬。

比如,見艾倫時,刻意營造出的陌生與尷尬感,不僅沒有笑點還特別幹巴。

還有,見《消失的她》劇組時,認真吹捧的彩虹屁略顯俗套,對明星的提問與對電影的觀後感沒有一絲包袱,緊張到嘴瓢的狀態大大降低視頻效果。

總而言之,邵雨軒的視頻隻剩下一種強撐著的尷尬。

那麽,同樣是邵雨軒這個人,同樣是打廣告、見明星,為什麽做出來的效果會與以前相差這麽多呢?

翻看她的視頻,離不開這三點原因。

第一,缺少潤滑劑。

瘋產姐妹時期,張小花雖然不出鏡,但她每次恰到好處的笑聲就是視頻最好的潤滑劑,讓邵雨軒誇張外放的表演變得合理有趣。

這笑聲有時候是嘲笑,有時候是冷笑,有時候是開心大笑,每一次都會跟著邵雨軒的反應給出不同的笑。

她們的配合就像是看一場電影,出鏡的邵雨軒是畫麵,那麽鏡頭外的張小花就是音效,當畫麵離開了音效,也就失去了靈魂。

設想一下,如果看槍戰片,子彈出膛時若不配上音效,還會覺得刺激嗎?

如果看恐怖片,劇情關鍵處若沒有音效,還會感到害怕與緊張嗎?

邵雨軒表演的固然好,但沒有張小花的 " 音效 ",呈現出的效果就像關掉聲音的電影,味道少了一半。

張小花在時,邵雨軒的尷尬透露著幽默,張小花不在時,邵雨軒的尷尬就隻剩下尷尬。

當然,除了離開張小花這個 " 潤滑劑 " 外,邵雨軒本人又犯了大忌。

第二,自身的矛盾。

邵雨軒看似活潑開朗豁得出去,實際上內心很是矛盾,而矛盾與內耗是成功路上最大的敵人。

在做瘋產姐妹這個賬號之前,邵雨軒還隻是婚禮督導,張小花是婚禮攝像,兩個人一拍即合拍攝諸多視頻,從閨蜜投喂到閨蜜護食再到慢慢解鎖更多生活趣事,粉絲也慢慢積累了起來。

起初,看著粉絲的飛快增長,閨蜜倆是開心的,但隨著粉絲的爆發式增長且一發不可收拾時壓力也就來了。

這其中有被關注的壓力、成名後的壓力以及創作上的壓力,直到最後兩人不願再被壓力所掌控而選擇解散。

解散雖可惜,但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作為一個沒有體麵學曆與工作,沒有任何一技之長的普通人,突然靠著自己在鏡頭前的 " 裝瘋賣傻 " 獲得大量關注,短短時間內達到了人生頂峰,來不及思考,來不及沉澱,來不及反應,放在誰身上都會感到害怕。

尤其是接觸更多優秀的達人,更多優秀的內容,見過更多比自己完美的網紅後,內心是極度恐懼與不安的,就像沒有根的樹,找不到能夠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的依靠。

普通人快速到達頂峰,是老天爺賞飯吃,但前提是你能否捧得起這個碗。

顯然,張小花與邵雨軒沒有捧住。

心中沒底,鏡頭中表現出的自信都不過是在強撐,所以,集體陷入內耗的瘋產姐妹解散了。

隻是,不能理解的是,邵雨軒剛從內耗中走出,又掉入另一個內耗中。

嘴上說著想過自己的生活,與張小花分開並不是因為利益,但身體卻非常誠實地繼續做賬號,反而張小花一直神隱不願再露麵。

這樣一來,邵雨軒就顯得很矛盾,更矛盾的是,她的興趣愛好並不是做視頻,而是當模特。

但是,嘴上說著想做模特,身體卻不想付出行動,連自己的舒適圈都不願意離開,而是希望模特事業找到自己身上。

一邊要自由,一邊又單幹,一邊要當模特,一邊又不行動,漸漸地,邵雨軒這個人設也就變得模糊起來,從原來搞笑貝勒爺,變成了矛盾集合體。

陷入內耗,又自身矛盾,都映照出邵雨軒的尷尬。

一麵是人設上的尷尬,一麵是處境上的尷尬,致使她既沒有自由的靈魂,又不像認真搞賬號的達人。

所以,才有了更加尷尬的內容。

第三,內容的潦草。

翻看邵雨軒的賬號,隻有一個字:亂。

首先是人設不清,其次是賬號定位不清,既有搞笑內容,又有時尚內容,還有生活瑣事,沒有在某一個領域做到深耕。

而做賬號最大的禁忌就是左一榔頭,右一錘子,顯得內容很是潦草沒有重點。

當然,賬號定位的不清,內容的潦草都是離不開邵雨軒的矛盾心理。

與張小花解散後,她希望自己能慢下來享受生活,於是選擇在成都開啟自己的生活日常記錄。

做了一段時間後,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又開始走以前的搞笑路子接廣告。

但搞笑路線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模特事業才是,於是又開始琢磨走秀。

想要擺脫過往做最真實的自己,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卻又不得不為兩鬥米折腰,既做不到完全自由,又做不到完全折腰,很是擰巴。

在如此擰巴的狀態下,做出的內容也沒有看點,這也是為什麽總有網友吐槽她離開張小花之後沒有了靈魂的原因。

以前是純純的損友互坑,如今表演成分更多。

真誠才是必殺技,唯有真誠才能打動觀眾,硬著頭皮表演出來的內容永遠不會得到青睞。

對於自己內容上的尷尬,邵雨軒也很清楚,麵對網友們的吐槽,她是心痛的。

因為離開了 " 貝勒爺 " 的這張麵具後,她所有呈現出的一切都是不加修飾的真實自己,那些吐槽言論就像一個個拳頭結結實實地打到自己的臉上,而不是那張麵具上。

那麽,離開張小花的邵雨軒該如何擺脫尷尬?

自然是停止內耗,拒絕矛盾,同時調整與提升自己,想要把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就不要硬著頭皮尬演,既然選擇尬演,就少一些追求自由的不必要展現。

純粹,才能走得更遠。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