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匹配的縣城女孩,相親的盡頭是編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單身男女在縣城被物化

選擇相親,是當代年輕人麵對生活的妥協;條件匹配,則成為這場雙向選擇的重中之重。

北上廣深中超半數年輕人選擇單身的背後,是頻繁搬家、占據一半收入的房租、沒攢夠落戶年限的社保、以及與“穩定”持反義的殘酷現實。

即便擁有一段穩定的戀情,想在這裏安家也始終是個奢侈的念頭。

回歸縣城成為很多人的備用選項,房、車踮踮腳總能夠得到,生活在老家似乎要容易得多。較低的安家成本,是重回這個新手村的初始福利。

當北上廣深年輕人忙於求生存擱置感情時,天平另一端,縣城無物質壓力的適齡男女也麵臨成家難。在很多情況下,拿到編製,才擁有入場的初選資格。

“成家”有著相當複雜的社會定義,經過縣城環境和熟人社會的催化,相親局中的男女會很快發現,當物質條件不再成為阻礙時,這裏已經有了自成一派的“相親叢林法則”。

生活在這裏的年輕人,開始陷入縣城的愛情困局。

縣城相親法則:想上牌桌先上岸

林立剛去找人算了一卦,大師說她是晚婚的命數,得兩年後才能動婚。

這話她聽得耳熟,兩年前的另一位算命先生也是這麽跟她說的。如今兩年過去了,林立仍然沒摸到婚姻的殿堂邊邊。

剛滿30歲的她,已經過了縣城老家婚戀市場的最佳年齡。在此之前,她已經在“血淋淋”的相親市場上摸爬滾打了5年,身心俱疲。

夜深人靜時,她也曾一遍遍複盤問題出在哪。在相親這場牌局上,她有身高長相為自己開路,但最重要的,她有編製作為取勝的底牌。

編製是縣城婚戀市場的通行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能夠坐上哪張牌桌,有編製,意味著可選擇麵的大大拓展。

林立很早就見識過其中的殘酷之處,剛畢業的時候她沒考進公務員隊伍,以合同工的身份進了當地縣醫院,家裏給她張羅對象的時候發現,匹配過來的男生條件都很一般。
林立準備考試時的書籍,受訪者供圖

而對於家庭條件好一些的男生來說,林立都不具備“麵試”資格,基本在工作這一關時便卡住。

為了能接觸到優質男性資源,她積極參加縣城組織的相親會。在那裏,縣城男女的婚戀觀袒露的更加徹底,會場上最帥的男生成了全場唯一沒人投票的人。

縣城的相親局中,外貌算不上什麽強勁的附加分,綜合分早被工作欄的“私企”所拉低 ,在縣城人眼中,看起來隻像一個“不穩定的臨時工”。

私企女性想找體製男性,但體製男性也想找體製女性,人人都尋求“向上流動”。

深諳相親法則的家裏人勸林立:趕緊考編,考上了就好找了。

林立意識到自己不能怠慢,發奮努力了一年後如願上岸,近萬的月工資、金光閃閃的編製終於到手,當親戚、朋友、親戚的親戚都跑來把體製內小夥子信息拿給她看時,林立覺得自己終於坐上了新的牌桌。

從邁過編製第一步到今天,始終單身的林立不敢說自己是牌桌贏家,同一桌的單身男女陸續組合配對,而她至今沒有下桌的資格。

她也就在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眼光也隨著編製到手後水漲船高,對男方有了更高的要求。符合要求的男性本就不多,更何況相親本身就是一場雙向選擇。

有了編製的林立選擇“不將就”,時間流逝,林立在相親市場中摸爬滾打,唯一的變量隻有不斷增長的年齡。
林立跟相親對象一起吃火鍋,圖源受訪者

30歲整,林立始終在相親的苦海中浮沉,她想起自己當初拚命考編,隻在於想要突破縣城婚戀市場的體製隔離。

手握編製的男女,在小小的縣城中始終呈現內部消化現象。

林立的朋友身為縣城重點小學的合同工,在被熟人介紹相親對象時,總能體驗到最直觀的“平級交往”。

體製內圈子裏適齡男女相互匹配,臨時工匹配臨時工,林立朋友作為縣城“工作不穩定”的一員,熟人介紹的大多也是搞裝修和賣手機的適齡男性。她知道介紹人們推過來的男生質量,就是外界眼裏,就是她們應該匹配到的水平。

朋友向林立調侃自己連上牌桌的機會都沒有,林立同樣深知其中的難處,大家都無法從中選出一個。

工作和年齡,是相親市場中永恒的硬通貨,“成家立業”在縣城中終究無法被拆開。

上岸第一站,先找意中人

當年輕人成功上岸編製的時候,會發現岸上的單身者始終還是小部分。

縣城的熟人圈子,造就了一副“你同事現任可能就是你看不上的相親對象”的魔幻現實。

即便作為5年相親老手,林立在出差時收到來自相親對象的“等你回來我們就去領證結婚吧”消息時,還是心頭一驚。

從沒見過麵,對彼此了解隻通過朋友圈,屏幕這邊的林立腦子裏把“先婚後愛”的古早小說過了好幾遍,即便對方再三表示自己不是在開玩笑,她還是實在難以跟現實聯係起來。

“我問他照片都是美顏過的,見麵你覺得有落差怎麽辦?他說沒關係,他也沒有多好看,末了還讓我自信一點。”

林立嗅出了其中的苗頭不對,忙不迭的拒絕了他。

半年後,林立在同事的朋友圈看到了同事和“先婚後愛男”的婚紗照。

小縣城好在熟人社會帶來的便利,也會讓人在其中頻頻社死,如同這位曾和林立求婚過的男士,在她身邊找到了自己的速配對象。

林立發現同事跟前相親對象結婚,圖源受訪者

相似事件反複在小縣城中上演,

林立也曾難得遇到了一個動心的相親對象,鼓起勇氣編了一大段表白發過去,緊張到關機倆小時不敢看回應,最終以對方婉拒她作為這場突如其來心動的句號。

林立不是個主動的人,表白被拒讓她難過又羞恥,但一想到後麵也沒有交集,心裏多少好受了一點。

不久後,表親和她說朋友家有個男孩很不錯,林立的婚介所介紹人告訴她本所就有一個優秀會員,同小區朋友想撮合林立和自己的鄰家哥哥。結果這三個都是同一個人,那個曾經拒絕過林立的心動男孩。

適齡男女始終是縣城中的流通貨幣,隻要還身處此地的相親市場,來來回回大家總會認識。

“大家都在跟我說他很不錯,難道是我不想談嗎?”

林立不是縣城中的個例,身邊不乏互相拒絕,最終“兜兜轉轉還是你”的案例,互相交換相親尷尬往事,也是縣城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

她也曾經聽說在縣城稅務部門工作的女生,由於男方沒編製、收入低和不上進的綜合原因,在相處一個月後選擇婉拒對方,當天晚上就立即在本地相親群看到重新被掛出來的男方信息。

“男方後續又來挽回她,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徒增尷尬。”

林立所在的縣城,認識5個人就能認識所有人  受訪者供圖

騎驢找馬在相親場中不算新鮮事,選擇相親,代表追求效率。

在以“條件”作為相識和結合的基礎,很多情況下,留給男女雙方的隻有尷尬和一句“看破不說破”。

即便今天拒絕的人明天再度被熟人推送到眼前,歸根結底也隻有一句:不好意思,不太合適。

相親法則,平等物化每一個單身男女

總體來看,縣城裏女孩子更不好找對象,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體製內的性別失衡。

很多正常的公務員編製當中,女性多於男性都是常態。如2021上半年成都公務員,擬錄用公示的男女比例為148:249,阿壩州擬錄用男女比例為171:201,而這個比例下沉到縣級以下地區,女性隻多不少。

女性的婚姻選擇往往向上管理,這又大大縮小了選擇範圍,而這些符合所有要求選項的適齡男性,十分清楚自己在相親場中的優勢,搶手,而很自知。

林立曾聽說隔壁醫院有個35歲的男醫生,他單身至此的原因是源於對配偶的全方麵高要求。林立在和他微信聊天時覺得還不錯,但見過一次麵之後,男方委婉跟介紹人表示,希望找個更好看的女生。

縣城中的未婚人士不少,但優質單身總是稀缺資源,獨特的相親叢林法則在此刻生效,例如“35歲的單身醫生”被推上食物鏈頂端,獲得優先挑選的權力,這就是縣城相親場中的殘酷現實。

線上聊天是柏拉圖式交往,即使獲得了心靈和精神上的成功建交,但也難逃被身為視覺動物的人類所挑三揀四。

林立覺得“他們挑得很,算是縣城中的稀缺物種,古代選妃也不過如此吧。”

從著手相親到現在整滿5年,她始終清楚記得家裏人說“考上了就好找了”時,自己篤定信任的眼神,清澈而愚蠢。
景區隨處可見一對對小情侶,圖源受訪者

編製基礎之上,家庭、顏值、性格甚至屬相、生辰八字通通在縣城年輕人的考慮範圍內。

尋找伴侶組建成家,絕大情況下,都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結合,而是背後兩個家庭的綜合考量。

林立細數自己破碎的相親經曆,有因為她重組家庭而覺得不合適、有覺得她身高超過1.7米而覺得不合適、還有一個覺得她媽媽年紀大,以後不能幫忙看小孩,各種綜合因素五花八門,令她目不暇接。

曾經被35歲單身醫生嫌棄“不夠好看”的林立,在向下兼容的圈層中,也在挑挑揀揀。

“不能接受年紀比自己小的、對方父母全都要有退休、身高一定要超過1.8米...”

不願踏足相親圈的年輕人,還停留在“感覺至上”時,相親圈正進行著存粹的理想主義至上。

當相親被看作一個現實由務實的選擇時,其中的年輕人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標對象,條條框框要求下,最終追求的是心目中“完美的人”,縣城的相親圈子中,有更多人信奉並履行“不將就”。

任他被挑揀,任他被外界條件升值貶值,在縣城相親,接受平等物化每一個未婚男女。

紅娘細數現在年輕人的眾多要求,圖源抖音

每一個能擺上相親牌桌的附加條件,都是未婚男女登向金字塔腳下的一層層台階。

編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階,成為縣城相親中的占比最重談判底氣。

沒有編製、長相不出眾、無車無房、家庭條件一半的男女都打赤腳站在第一層,每升級一項屬性,就有向上再邁一步的資格。

房子、車子、相貌和編製都被列入考核條件,在其中一項或兩項上偏科的人,總能靠“資源置換”求得同樣偏科的伴侶。如同有車有房的男方會提出“漂亮”和“不能太胖、不能太矮”的要求,有穩定工作但收入不高女方總希望“有上進心”。他們會在金字塔腰部的台階處相遇,組合抱團取暖。

縣城金字塔的頂端,是所有科目都拿到9.0以上的“高分群體”,絕大多數都被內部消化內部壟斷。

大家看似按部就班的接受安排,依仗編製奮力“向上”,以及所謂通過婚姻實現“突破命運”“打破階層”。

各項條件比對來來去去,親戚朋友反複遊說。未婚身份對縣城年輕人來說,像背後使用不停響的計時器,大家不知道什麽時候計時結束,也不知道計時結束後該將如何,盡快步入婚姻是解決焦慮的最有效訣竅。

“等XX就好了”是林立們的最大生活指望。

林立參加朋友婚禮搶到的捧花,圖源受訪者

實際上,縣城相親場中的年輕人都清楚,條件符合不代表眼前就是合適的人,隻是更多時候不願也不敢細想。時間不等人,人在局中,身不由已。

他們隻好長年累月在縣城之中,奔赴一場又一場相親。

在理想和現實間的搖擺掙紮

縣城的婚姻模式隻有兩種,有編製和沒編製。

對於縣城女孩來說,考編製就是一場劃分縣城階層的資格考試,事關後半生的生活狀態。

但本質上她們要的婚姻,不過是一種基於未來旱澇保收的確定性生活。但考上編製也並非一勞永逸,如同高考讀大學,用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打通求職的門檻,但不是取勝的關鍵。

找工作需要考察的東西,相親市場上依然一個不少,女性麵對年齡的增加、親友的催促,不得不在相親對象中艱難矮子裏拔大個兒。

縣城庇護了她們,也困住了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