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機構(IARC)計劃下月公布一項規定,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的致癌物。
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人工甜味劑之一,主要用途是被添加在無糖可樂、瑪氏 Extra 口香糖和一些 Snapple
飲料等產品中。隨著人們對健康以及控製體重愈發重視,各類無糖飲料也越來越暢銷。
知情人士稱,IARC 將於 7 月 14 日公布這項決定。
需要說明的是,IARC 依據患癌幾率的高低將致癌因素分為五類:
1 類:對人類有確認的致癌性
2A 類: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
2B 類:有可能對人類致癌
3 類:尚不能確定其是否對人體致癌
4 類:對人體基本無致癌作用
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IARC 將把阿斯巴甜列為 "2B 類 ",即有可能對人類致癌。
國際飲料協會:阿斯巴甜致癌結論有誤導,更全麵審查尚在進行
6 月 29 日,針對外媒報道的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分支機構(IARC)計劃將甜味劑阿斯巴甜分類為 " 可能致癌物 "
一事,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在官網發文,其執行主任凱特 ·
洛特曼表示,公共衛生主管當局應警惕這一觀點,因為它與數十年來高質量的科學證據相矛盾,參考低質量的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可能誤導廣大消費者,期待對阿斯巴甜更廣泛、更全麵的食品安全審查。
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在其官網發布的文章。 官網截圖
國際飲料協會對此發問稱,甚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自己也承認,該機構並不是根據阿斯巴甜的實際攝入量進行風險評估的合適權威機構,同時也
" 不提供健康建議 "。鑒於壓倒性的科學證據和全球 90 多個國家的食品安全部門早已得出的 " 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 這一結論,"
我們一如既往地確信,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歡迎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正在進行的對阿斯巴甜更廣泛、更全麵的食品安全審查。
2022 年 4
月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上級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一項係統回顧得出的結論稱,低熱量和無熱量甜味劑(通過飲料消費量計算)的高攝入與癌症死亡率或任何類型的癌症之間
" 沒有顯著關聯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承諾在評估中與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專家組(JECFA)的更全麵評估工作進行 " 密切合作
",並於 7 月 14 日同時發布兩項審查的結果。
國際飲料協會是成立於 1995 年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代表全球無酒精飲料行業。ICBA 的成員包括國家和地區的飲料協會,以及在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經營、生產、分銷和銷售各種無酒精碳酸和非碳酸飲料的國際飲料公司。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也表示,關於阿斯巴甜是否安全(包括致癌性),40
年來已經有上百項高質量研究可以證明。美國、歐盟都多次評估過,沒有問題。" 在正式發布結果前,還不清楚 IARC
是依據什麽樣的研究證據和論證邏輯下的結論,但可以預知的是,充其量是找到了某種‘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相關性方麵,有沒有假相關、有沒有因果倒置、有沒有排除混雜因素等。以我的判斷,IARC
捕風捉影刷存在感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