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姓名生僻字:當查無此字,會有多少麻煩出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黃杭?”“黃杭la”“黃杭_”“黃杭口”……這些都是黃杭là(?足用)的“曾用名”,多次出現在她的高考準考證、銀行卡、戶口本上。

“là(?足用)”,是潮汕方言裏的一個音節,並沒有對應的普通話發音,目前在輸入法中無法直接用漢語拚音打出。雲南麗江的“nià”姓家族近700人被迫改姓“鴨”,就是由於辦理二代居民身份證時,“nià”字無法在信息係統中輸入和顯示。

4月21日,“#因姓氏太罕見全村集體改姓鴨”這一詞條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1.4億。兩周以後,該話題的閱讀量銳減至1408。到今天,該話題已無人問津。





生僻字又稱冷僻字、僻字、罕用字、奇字,泛指現代漢語中因使用率極低被排除在常用字外、甚至音義均難以考證的漢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我國有超過6000萬人名及大量地名、古籍、方言中包含生僻字,其中多數尚未實現數字化。



“還記得小學老師往我家打電話,第一句是‘是張羽中家嗎?’”,張翀(chōng)在知乎回答中這樣寫道,被叫錯名字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

戶口本、錄取通知書、登機牌上的名字都要手寫並蓋章證明;身份核驗存在困難導致無法開通移動支付;工資比其他人晚發放一到兩天……這些看似離譜的經曆,對於名字在電子係統中無法顯示的人來說,都是最真實不過的體驗。有知乎答主調侃自己,“一直懷疑,工作頭八年的年會抽獎從來沒抽到我,是因為我的名字根本錄不進去”。

如果名字中的生僻字字形奇特,被取外號也是常有的事。馬騳(dú)驫(biāo)坦言,自己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被喊“馬6”“一群馬”而心理不適,甚至不想上學。

既然生僻字姓名在生活中帶來了如此多困擾,是否大家取名都應該避開生僻字呢?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祁雪瑞對此持否定意見,“使用生僻字取名是家長追求個性化的結果,無可厚非”。“明”字因象征“光明前程”,深受為孩子取名的父母喜愛,“小明”逐漸成為爛大街的名字。而“昪(biàn)”字同樣含有“日光明亮”之義,自然成為了家長們追求個性化、獨特化的選擇。

生僻字姓名在社交破冰中容易打開話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因為老師不認識生僻字,在第一次上課時不容易被點名提問等經曆,也給部分姓名中有生僻字的人帶來了新奇體驗。



並且,讓有文化意涵的生僻字通過姓名用字的方式,進入公眾的日常生活中,一定程度上能夠喚起人們對古文化的重視。“如今每個班都會有五六個一下子叫不上名字的學生。每次新學期開學,班主任都會提前從教務處要來學生名單,準備古漢語詞典、大辭海等早下手”,河南鄭州二七區外國語小學輔導員李賀楠說,不然點名時就會出現尷尬,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黃杭là(?足用)選擇與生僻字和解。“?足用”是“(不耐煩)夠了”的意思。黃杭là(?足用)是家裏的幺女,爺爺覺得家裏孩子夠多了,就給她取了這個名字。但她本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字的,“個人理解為沒感情色彩的‘夠了’,意為知足常樂”。



去年黃杭là(?足用)加入了微信“姓名生僻字交流群”,群友們根據自身經驗,傳授她解決辦法。“我自己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通過不同部門的相互配合,才能解決小部分問題”,現在她的銀行賬戶名字終於可以正確顯示,“但是大部分還沒法解決”。

想要在電子係統中打出漢字,就需要將其進行編碼錄入字符集,輸入法係統從中選取一定數量的字符構成輸入法的字庫。用戶可通過拚音、五筆、手寫等方式輸入漢字,但隻有字體庫中存在的漢字才能成功輸出並顯示在電子屏幕上。

GB2312、GBK、GB18030-2005是中國大陸采用過的主要字符集。GB2312於1981年實施,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中文係統和國際化的軟件都支持GB2312,基本滿足了漢字的計算機處理需要。不過,它不支持絕大部分生僻字和繁體字。

我國在1995年對其進行擴展,發布了GBK《漢字內碼擴展規範》。GBK為目前我國大多數應用軟件實際的支持標準。2005年,國家修訂了收字更廣的GB18030-2005超大型中文編碼字符集,包含漢字70000餘個。



而生僻字電子化困境的源頭就在於,雖然很多字已經被收錄進了標準字符集(如GB18030-2005),但是產品對該標準的支持並不充分。大多數應用、輸入法、軟件產品支持的漢字量為2萬-3萬個,與前者相比缺失甚多。

“姓名生僻字交流群”的群友們告訴黃杭là(?足用),微信和身份證係統的字使用不同的編碼方式,即使微信中能正確顯示“?足用”,一旦使用身份證進行認證,還是會出現亂碼問題。



姓名是生僻字在現實生活中影響最大的方麵,但不是唯一方麵。地名生僻字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黃杭là(?足用)的家鄉在汕頭市礐(què)石街道,“礐”的原字在輸入法中無法輸入,“當地人都是手寫路牌”。

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全國共有3108個地名用字未被收錄進《通用規範漢字表》,這意味著它們的顯示和使用都可能存在困難。



漢字的使用遵循省力原則,有些字形複雜、發音困難的字,就會被替換為同音字或形近字,逐漸邊緣化,成為生僻字。生僻字呈現出簡化、被替代的趨勢,然而,這些字背後蘊含的曆史與文化意義是否能被取代,還有待考證。

與地名相比,我國對於文物中使用的生僻字的保護更加深入。即便使用頻率低,文物古籍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價值,還是讓許多生僻字得以保留和傳承。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大部分網民越來越少手寫漢字,而是逐漸習慣使用各大輸入法預設的通用漢字。如果不是有特別需求,生僻字幾乎不會出現在日常網絡語境中。



從今年2月15日到5月15日,在人數最多的三個豆瓣小組的所有發帖中,如果以通用規範漢字表作為生僻字的量表,生僻字的使用頻次幾乎為0,僅有一個可以被納入生僻字範圍的“嬢”,是雲貴、川渝等地的方言中對父母親的姐妹或者與父母同輩婦女的稱呼。

無論是擁有生僻字姓名的群體的迫切需求,還是地名、文物生僻字所具有的重要文化內涵,都表明部分生僻字需要被保護、生僻字數字化難題亟待解決。



雖然網絡社區裏有博主和用戶進行生僻字科普,但是關注度明顯不高、影響很小。即使偶爾有數據較好的筆記,也多是因為與某一熱點事件或是流行文化相契合。

想要真正讓生僻字問題受到大眾關注,僅靠民間力量顯然不夠。官方與各商業機構也在尋找生僻字數字化困境的破解之法。“電腦是為人服務的,不能因電腦打不出來就建議大家改名,有關部門應該想辦法擴容字庫”,祁雪瑞說。

新版《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強製性國家標準(GB18030-2022)已於去年發布,將於2023年8月1日正式實施。GB18030-2022共收錄了87887個漢字,在GB18030-2005的基礎上增加了 17000多個生僻字,基本滿足了人名、地名、古籍和科技用字的數字化需求。新版要求,所有用於政務服務及公共服務的信息技術產品與係統均須包含本標準內的全部漢字。

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璐對該政策進行了解讀。“就標準本身而言,它隻針對部分行業強製實施。真正的落實進度,還要看各行業的推進程度”,主要是直接關係到大家的證件、金融業務辦理等問題的公共服務行業字庫的更新進度。而開放使用的購物網站、支付平台等應用是否支持顯示,要看其自身推進程度及業務辦理流程的優化度。“目前可能還是打補丁式的解決多一些,比如金融業的內部係統已經研討並製定了行業標準”。



2022年11月11日,工信部和搜狗輸入法聯合多方共同發起“漢字守護計劃”公益行動。此外,今年4月20日,全國首個“生僻字征集”微信小程序上線。用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和搜狗輸入法App拍照上傳無法輸入的生僻字。審核通過的生僻字將被賦碼並錄入國標字庫,最終實現在電腦、手機等設備及信息係統中無障礙輸入與顯示。

文字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不該因字庫儲備不足而棄用生僻字,我期盼著有一天,能夠讓生僻字不再是生僻字。”黃杭là(?足用)說。

總是糊塗 發表評論於
姓沒辦法,但起個別人不認識的字做名字就是父母的問題了。
rdsman 發表評論於
用生僻字起名的會對日後的工作生活中有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