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風波下的“催收巨頭”,到底是做什麽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 催收巨頭 " 的一則停業聲明,再度將催收這一行為推上了風口浪尖。5 月 25 日,國內催收行業知名機構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以下簡稱 " 湖南永雄集團 ")淩晨發布《告全體員工書》,宣布從當日起停業。

盡管湖南永雄集團在 5 月 25 日上午刪除了通知,但圍繞湖南永雄集團和催收產生的話題仍舊受到關注。在《告全體員工書》中,湖南永雄集團提到 " 成立以來累計為金融行業挽回損失上百億元 " 的輝煌戰果。而催收帶來回款的另一麵,是被催收用戶對於暴力、不當催收的深惡痛絕。催收的邊界在哪裏?金融機構、用戶以及催收機構之間,又該怎樣實現平衡?

公告發了又刪

湖南永雄集團深夜發文,催收的隱秘生意被推到了台前。5 月 25 日淩晨,湖南永雄集團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告全體員工書》,宣告於 5 月 25 日起停業,相關部門將與員工一起共同商討善後事宜。

對於停業理由,湖南永雄集團在《告全體員工書》中也有所說明,稱遭遇異地警方跨省執法,相繼介入集團衛成公司吉首分公司、集團懷化分公司、湘潭分公司和邵陽分公司調查,共將 179 名員工強製帶走,並分別采取監視居住、取保候審、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強製措施。目前,共有 3 名員工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批捕。

事實上,在湖南永雄集團發布《告全體員工書》前,關於湖南永雄集團展業遭遇警方介入的視頻已經在網絡上傳播開來。網絡流傳視頻顯示,警方 " 突襲 " 湖南永雄集團邵陽分公司,公司辦公室內有警方在與工作人員交涉。同時,永雄湘潭分公司、永雄安徽分公司也被傳出有警方介入。

公開信息顯示,湖南永雄集團成立於 2014 年 4 月,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集團公司。該公司總部位於湖南長沙,分支機構覆蓋全國 20 餘座城市,主要業務則涉及信用卡、消費金融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等領域。

此前,湖南永雄集團在 2019 年 10 月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隨後又進行了撤回。彼時,湖南永雄集團在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湖南永雄集團在催的逾期貸款總額為 446 億元。而自 2020 年後,湖南永雄集團也數次傳出上市消息。

在本次因為停業宣言受到關注前,湖南永雄集團也曾因頻繁調整公司架構引發討論。而在《告全體員工書》中,湖南永雄集團對公司近年來的運營狀況做出了簡要說明," 員工從新冠疫情前的 1.7 萬人,降至疫情結束後的 7000 人,經此事件後又陡降至 2000 人 "" 集團賬戶和流動資金凍結,經營難以為繼 "" 成立以來為金融行業挽回損失上百億元 "。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停業消息持續發酵,湖南永雄集團官網早間已經無法打開。5 月 25 日上午 10 時 30 分許,湖南永雄集團微信公眾號刪除了對應內容。5 月 25 日下午,記者致電湖南永雄集團了解停業相關的具體情況,對方回複稱,公司目前處於停業的狀態,不便接受媒體采訪,後續有新消息會予以同步。

逾期催收分賬齡處理

事實上,在金融貸款領域,貸款機構與借款用戶尤其是逾期用戶之間,一直以來都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當用戶開始逾期,金融機構想要追回欠款,催收機構便開始發揮作用。而逾期用戶在催收機構的追償下,也對其深惡痛絕。作為夾在中間的第三方,催收機構的身份更顯尷尬。

金融科技機構從業人員曹婷(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湖南永雄集團這類催收機構,通常是在委外催收環節發揮作用。但並非普通用戶所想的那樣,一旦借款用戶發生逾期便會有委外催收介入。通常到達委外階段的用戶失聯率都比較高,催收過程和流程會更精、更細。

談及金融機構催收的具體細節,曹婷指出,其所在的機構不論是自營信貸還是助貸業務,采用的是同一套催收流程。"60 天以內我們全部內催,60 天以上才會進入委外階段。針對委外部分,公司也會對催收公司作出要求。其中包括向借款人清楚表達是 ×× 機構的委托方、采用合適的表達方式等。在催收方式上,委外機構通常情況下采用的也是電話、信函的方式,並且委外機構隻能通過公司內部催收係統聯係用戶,所接觸到的用戶信息也是脫敏處理後的。" 曹婷補充道。

另有一家消費金融行業從業人員同樣提到,分賬齡處理是金融行業對待逾期客戶的通常做法,短期公司通過短信、智能客服通知其欠款信息,並提示上報征信通知。隨後會用模型分流,判斷逾期是否具有惡意主觀性,直到 90 天後才會進入委外環節。所有催收都會在攝像頭下作業,催收人員不可以帶手機、無法獲取用戶信息,並且催收記錄、錄音要至少保存 3 年,監管隨時會進行檢查。

在采訪中,另有消費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表示,當前正規金融機構對於逾期用戶的催收,在監管引導下已經處於較為規範的水平。畢竟金融機構的目的是收回資金,並不是要讓借款用戶走投無路,並且催收機構也要承擔風險。不過,對於具體的催收回報率,受訪金融機構均未給出明確回複。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亞指出,對於一些難以還款的逾期用戶,金融機構委托催收公司可以提高收款的效率、減少公司損失,但是用戶對催收的抵觸還是來源於催收公司的催收手段。當下許多催收公司會采取給本人或者親屬打電話騷擾、恐嚇、直接上門或者去本人的工作單位進行催收等各種手段,這些行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用戶的抵觸。

需建立健全催收管理製度

催收被借款用戶所抵製,市場上就發展了令金融機構頭疼的 " 反催收聯盟 "。反催收、債務重組等惡意逃廢債行為開始產業化,憑借良莠不齊的資質誘導用戶惡意逾期,並從中收取高額費用,將市場攪成了一團渾水。

" 我們也曾遇到過,用戶逾期超過了一個月,在接到智能客服電話提醒後情緒激動,最後投訴平台說暴力催收,這顯然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金融機構收不回款,用戶逾期背上沉重債務,生活受到影響,隻有黑產從中賺得盆滿缽滿。金融機構要在貸款、催收環節做到合規,用戶按照約定還款,金融產業才能良性循環。" 曹婷評價稱。

而傳統催收產業也正在被改變,一邊是監管持續打擊暴力催收,一邊是人工智能等新方式的 " 入侵 "。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麵對借款用戶早期逾期,使用機器人、智能客服提醒幾乎成為金融機構的主要催收方式。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谘詢顧問蘇筱芮直言,從近兩年監管動作來看,催收行業的監管日漸趨嚴,而傳統催收行業的人工介入程度比較大,機構難以全麵掌控個體催收人員的催收舉措。而以 AI 為代表的新技術正逐步進入催收行業,對傳統催收業態產生巨大影響。例如,一些 AI 公司可以根據金融機構的催收需求來部署催收機器人,針對不同類型的逾期客戶分別建立相應的催收措施,且它更有助於被監測和被標準化,相對傳統催收來說更透明、更易複盤,也受到了一些機構的青睞。

回歸到催收這一動作本身,在李亞看來,金融貸款與逾期用戶兩者之間主要是貨幣資金的借貸或投融資的信用關係。對於用戶逾期不歸還貸款,許多貸款機構會選擇合作一些催收機構,針對逾期客戶,通過適當的催收手段,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達到還款的目的,但此行為有較大法律風險。

" 對於用戶而言,貸款要依照自身能力,符合貸款用途使用貸款,不過度消費,按期履行還款的義務,若不當的催收手段侵犯自身合法權益,也要注意收集證據,拿出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李亞補充道。

蘇筱芮指出,一方麵,建議催收行業積極擁抱數字科技,通過技術手段去實現催收流程合規化;另一方麵,可以參照支付領域的收單機構外包管理當中的備案製,定期對機構進行評級並對外公布,從而對催收行業形成合規支持。

蘇筱芮認為,對於催收機構來說,一方麵需要建立健全催收的基本管理製度,強化對催收人員的合規培訓;另一方麵也需要思考在綠色催收、AI 催收的大背景下如何擁抱新趨勢、新變化,可以考慮參照支付領域的收單機構外包管理當中的備案製,定期對機構進行評級並對外公布。對於持牌機構來說,則需要做好催收外包機構的事前審核與事中監測管理,重視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不牽扯到無關第三人。個人用戶則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貸款渠道,貸款時充分了解貸款利率、期限、放款機構等核心部分,遇到不當催收及時向監管方反饋。

轉帖司令 發表評論於
就是美國的第三方催債公司,不過這種服務到了中國就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