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鐵達尼躺在3800米深大西洋底 “全貌圖”終於曝光

鐵達尼躺在3800米深大西洋底 “全貌圖”終於曝光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於 2023-05-18 15:26: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深海測繪技術製成的全船3D圖像終於問世,料將有助釐清鐵達尼號1912年的重大船難事發經過。 美聯社

全球最知名沉船“鐵達尼號”靜靜躺在3800公尺深的大西洋底,迄今已有111年。如今利用深海測繪技術製成的全船3D圖像終於問世,料將有助釐清1912年的重大船難事發經過。

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首航的鐵達尼號(Titanic)原定開往美國紐約,途中卻疑似撞上冰山,造成逾1500人罹難。

鐵達尼號專家史蒂芬生(Parks Stephenson)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目前仍有諸多跟這艘船相關的問題、一些基本問題,仍待解答。”

他表示,3D影像是“將鐵達尼號故事導向實證基礎研究、而非推測的重要第一步”。

Deep-sea researchers have completed the first full-size digital scan of the Titanic, showing the entire wreck in unprecedented detail and clarity, the companies behind a new documentary on the wreck said. https://t.co/bk53uAzgx6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May 18, 2023


最新的掃瞄影像補捉到完整殘骸,揭露鐵達尼號全貌。殘骸可分成兩個部分,船頭和船尾相隔約800公尺。破損船身周圍遍布許多碎片與雜物。

深海測繪公司麥哲倫公司(Magellan Ltd.)於2022年夏季開始進行這項掃瞄工作,並由大西洋製作(Atlantic Productions)將相關計劃拍攝成紀錄片。

搭乘專門船隻的一個團隊遙控潛水艇,耗費逾200小時測量殘骸的長度和寬度,並從各個角度拍攝70多萬張照片,以重建鐵達尼號的完整3D影像。

An ambitious digital imaging project has produced what researchers describe as a “digital twin” of the RMS Titanic, showing the wreckage of the doomed ocean liner with a level of detail that has never been captured before. https://t.co/y02zfyjWVs pic.twitter.com/dBKkmp13VX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May 18, 2023


麥哲倫公司的塞佛特(Gerhard Seiffert)負責領導這項計劃。他說,這是他參與過最大的水下掃描計劃。

他解釋:“鐵達尼號的深度接近4000公尺,意味這將構成重大挑戰,現場會有海流,而且我們不可以碰觸任何殘骸,以免造成破壞。”

“另一項挑戰是,每一平方公分都要測繪,包括平淡無奇的部分,例如碎片區的泥土,但我們需要這些,來填補所有值得關注部分之間的空白。”

這項掃瞄工作不僅呈現出船身規模,也讓人發現微小細節,例如其中一個螺旋槳上的序號。

shots from first ever 3d scan of the titanic
fascinating (and eerie as heck) pic.twitter.com/dO1tji6M2k

— ian bremmer (@ianbremmer) May 17, 2023


嚴重鏽蝕的船頭,即使沉入海底逾百年,仍可立即辨識出來。甲板上有個大洞,讓人得以瞥見郵輪原有的主樓梯已不複存在。

至於船尾,已變成一堆淩亂的金屬,這個部分在船沉入海底時坍塌。

周圍的碎片區則物品四散,包括來自船上的華麗金屬製品、雕像,還沒開過的香檳酒瓶,以及諸如數十雙鞋子等個人物品。

研究鐵達尼號多年的史蒂芬生表示,第一次看到3D影像時,讓他又驚又喜。

“這呈現出絕對無法從潛水艇上看到的沉船景像,而且可以看到整艘船,既有細節也有遠景。沉船的真實狀態現在就呈現在你眼前。”

他表示,針對3D影像的研究,或許可為1912年決定鐵達尼號命運的那個夜晚提供新觀點。

“我們真的不了解撞擊冰山的實際情況,甚至不知道鐵達尼號是否像所有電影演的那樣,在右舷發生碰撞,它也可能是在冰山上擱淺。”

A new view of the Titanic! New scans reveal the world's most famous wreck as never seen before. They show the wreck in its entirety - it's as if the water has been drained away… Check it out here #Titanic
(Footage: @AtlanticProds/ Magellan) pic.twitter.com/1nOdfc7mWb

— Rebecca Morelle (@BBCMorelle) May 17, 2023

The first full-sized digital scan of the Titanic, which lies nearly 4,000 metres down in the Atlantic, has been created using deep-sea mapping.

Historian Parks Stephenson spoke to #BBCBreakfasthttps://t.co/DZyzkoTp2F pic.twitter.com/XnGBrM8Zpr

— BBC Breakfast (@BBCBreakfast) May 17, 2023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倫敦飛機墜毀爆炸4死!機師笑著揮手 下秒成火球
格陵蘭居民懵了:一覺醒來冰山漂到家門口
創造860億美元驚人業績 它是Costco最強印鈔機
陳奕迅北京突發意外!踩空慘摔 觀眾:撞擊聲嚇人
26歲河北小夥考上加拿大公務員:領導非常客氣

24小時討論排行

快訊:川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
黃奇帆真敢說:中國18家上市車企利潤不如一家豐田
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沒完沒了",馬斯克:趕緊公布吧
大連工大,你應該保護受害女生,而不是開除
白宮“重大宣布”終於曝光:特朗普政策“務實”一麵
牆內媒體:不能因烏克蘭渣男陷入激烈內訌
當一個女生被安上“有損國格”的罪名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6億輛
“未來幾天,美國武器或將大量湧入烏克蘭”
如果是本國選手睡了外國女孩呢?有損國格?揚我國威?
川普承諾驅逐“最壞中的最壞”?數據揭“71%無罪”
我必須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參與世俱杯決賽尷尬一幕
將華裔妻子分屍 邪惡丈夫在獄中離奇死亡 案情回顧
詐騙1000萬!中國留學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DeepSeek流量下滑,這半年梁文鋒都幹了啥?
東莞力挺夜經濟:酒吧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應批盡批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鐵達尼躺在3800米深大西洋底 “全貌圖”終於曝光

中央社 2023-05-18 15:26:41


深海測繪技術製成的全船3D圖像終於問世,料將有助釐清鐵達尼號1912年的重大船難事發經過。 美聯社

全球最知名沉船“鐵達尼號”靜靜躺在3800公尺深的大西洋底,迄今已有111年。如今利用深海測繪技術製成的全船3D圖像終於問世,料將有助釐清1912年的重大船難事發經過。

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首航的鐵達尼號(Titanic)原定開往美國紐約,途中卻疑似撞上冰山,造成逾1500人罹難。

鐵達尼號專家史蒂芬生(Parks Stephenson)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目前仍有諸多跟這艘船相關的問題、一些基本問題,仍待解答。”

他表示,3D影像是“將鐵達尼號故事導向實證基礎研究、而非推測的重要第一步”。

Deep-sea researchers have completed the first full-size digital scan of the Titanic, showing the entire wreck in unprecedented detail and clarity, the companies behind a new documentary on the wreck said. https://t.co/bk53uAzgx6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May 18, 2023


最新的掃瞄影像補捉到完整殘骸,揭露鐵達尼號全貌。殘骸可分成兩個部分,船頭和船尾相隔約800公尺。破損船身周圍遍布許多碎片與雜物。

深海測繪公司麥哲倫公司(Magellan Ltd.)於2022年夏季開始進行這項掃瞄工作,並由大西洋製作(Atlantic Productions)將相關計劃拍攝成紀錄片。

搭乘專門船隻的一個團隊遙控潛水艇,耗費逾200小時測量殘骸的長度和寬度,並從各個角度拍攝70多萬張照片,以重建鐵達尼號的完整3D影像。

An ambitious digital imaging project has produced what researchers describe as a “digital twin” of the RMS Titanic, showing the wreckage of the doomed ocean liner with a level of detail that has never been captured before. https://t.co/y02zfyjWVs pic.twitter.com/dBKkmp13VX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May 18, 2023


麥哲倫公司的塞佛特(Gerhard Seiffert)負責領導這項計劃。他說,這是他參與過最大的水下掃描計劃。

他解釋:“鐵達尼號的深度接近4000公尺,意味這將構成重大挑戰,現場會有海流,而且我們不可以碰觸任何殘骸,以免造成破壞。”

“另一項挑戰是,每一平方公分都要測繪,包括平淡無奇的部分,例如碎片區的泥土,但我們需要這些,來填補所有值得關注部分之間的空白。”

這項掃瞄工作不僅呈現出船身規模,也讓人發現微小細節,例如其中一個螺旋槳上的序號。

shots from first ever 3d scan of the titanic
fascinating (and eerie as heck) pic.twitter.com/dO1tji6M2k

— ian bremmer (@ianbremmer) May 17, 2023


嚴重鏽蝕的船頭,即使沉入海底逾百年,仍可立即辨識出來。甲板上有個大洞,讓人得以瞥見郵輪原有的主樓梯已不複存在。

至於船尾,已變成一堆淩亂的金屬,這個部分在船沉入海底時坍塌。

周圍的碎片區則物品四散,包括來自船上的華麗金屬製品、雕像,還沒開過的香檳酒瓶,以及諸如數十雙鞋子等個人物品。

研究鐵達尼號多年的史蒂芬生表示,第一次看到3D影像時,讓他又驚又喜。

“這呈現出絕對無法從潛水艇上看到的沉船景像,而且可以看到整艘船,既有細節也有遠景。沉船的真實狀態現在就呈現在你眼前。”

他表示,針對3D影像的研究,或許可為1912年決定鐵達尼號命運的那個夜晚提供新觀點。

“我們真的不了解撞擊冰山的實際情況,甚至不知道鐵達尼號是否像所有電影演的那樣,在右舷發生碰撞,它也可能是在冰山上擱淺。”

A new view of the Titanic! New scans reveal the world's most famous wreck as never seen before. They show the wreck in its entirety - it's as if the water has been drained away… Check it out here #Titanic
(Footage: @AtlanticProds/ Magellan) pic.twitter.com/1nOdfc7mWb

— Rebecca Morelle (@BBCMorelle) May 17, 2023

The first full-sized digital scan of the Titanic, which lies nearly 4,000 metres down in the Atlantic, has been created using deep-sea mapping.

Historian Parks Stephenson spoke to #BBCBreakfasthttps://t.co/DZyzkoTp2F pic.twitter.com/XnGBrM8Zpr

— BBC Breakfast (@BBCBreakfast) May 1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