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中的七位大哥:名門之後、實力雄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京圈”最初的成立是由幾位“老炮兒”為核心的文學創作團體。

這些“文化人”的身份都不一般,很多都是建國後的一些機關幹部子弟,更有甚者是開國將軍的後代

因為他們自小生活在部隊大院中,他們被稱之為“大院子弟”

雄厚的背景、優越的地理位置,讓他們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中獨占鼇頭,甚至還掌握著娛樂圈的“生殺”大權

白百何、王珞丹、吳某人、王子文等等,都是經由“京圈之手”捧紅的。

而這所謂的“京圈”,其實主要指的是這七個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京圈”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這七位才是真正的大哥,馮小剛並不在其中。

第一位:海岩

這個人究竟有多厲害呢?就連王朔、馬未都看見他都要畢恭畢敬的叫上一聲“大哥”

海岩的原名是侶海岩,他從一出生就站在終點線上。

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侶朋,曾在文化部身居高位,其代表作有《白毛女》、《紀念十月革命》等。

因為編導的歌劇《紀念十月革命》過於優秀,侶朋還受到過毛偉人的接見。

相對於父親的成就,海岩的奶奶才是真正厲害。

奶奶名為廖苓頑,是當時很有名的“高級紅色女特工”,還是徐特立先生的學生。

侶朋也曾經跟著母親從事地下工作,並在當時傳出很多重要情報。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在此背景下長大的海岩也很優秀。

15歲時他就已經參軍,退伍後就在北京市公安係統就職,並在幾年後,成為當時局裏最年輕的處級幹部

可海岩並不滿足現狀,或許是出於遺傳,也可能是興趣使然,海岩喜歡上了寫小說

他僅用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一部47萬字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就是《便衣警察》

不久後,《便衣警察》就被改編成12集同名電視劇,並一舉斬獲當年的飛天獎三等獎、金鷹獎等眾多知名獎項。

作為原著的海岩,也通過這部電視劇榮獲“金盾文學獎”,也是從這時開始,海岩正式跨入編劇的行業。

1994年是海岩的鼎盛之年。

在此之前,他同王朔、馬未都、莫言、蘇童、史鐵生等十幾名作家成立“海馬影視創作中心”

《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海馬歌舞廳》等影視作品,均是“海馬影視創作中心”的作品,可見這個工作室當時的影響力。

而在這期間,海岩的第二篇長篇小說《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中篇小說《綁票》、《墮落人間》接連出版。

隨著這些同名影視劇的播出,海岩也成為國內影視圈的“香餑餑”,“海岩劇”就是爆紅的代名詞

佟大為、陸毅、孫儷等人,都是通過海岩劇而爆紅。

如今的海岩也開始進入半隱退狀態,鮮少有作品問世,但他曾經創下的成績,讓後輩難以望其項背

第二位:王朔

對於他的名號,想必大家早已有所耳聞。

王朔的父親曾經參加過解放戰爭,還是一名團級的幹部。

母親也是一位革命人士,曾在朝鮮戰爭中擔任隨行軍醫一職

王朔雖然現在是京圈大佬,不過他的出生地是1958年的南京,在他年幼時才舉家搬到北京生活。

雖然王朔屬於“外來人”,但他終歸是紅二代,也理所應當的居住在北京軍區大院裏。

1976年,王朔因為一腔豪情犯下錯誤,父親為給兒子洗白,便送他去青島做海軍。

之後又趕上海軍整編,他被分到倉庫當衛生員,在這裏的工作很清閑,他有充分的時間去搞創作。

王朔的第一個作品名為《等待》,這是以他軍旅生活為背景的小說,當時投稿給《解放軍文藝》,並獲得25塊錢的稿費。

1980年,王朔複員回京,不甘寂寞的他做起“倒爺”的買賣,也嚐試過創業,但最後的結果都不理想。

處處碰壁的王朔如同無頭蒼蠅,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本當時特別有名的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

看完之後,他在心裏暗暗說道:

“老子身邊的故事比這幫丫挺的精彩多了。”

從這之後,王朔開始閉門深耕。

一年之後,《空中小姐》問世,並在《當代》月刊發表,順帶拿下當時的文學新人獎

這部作品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也讓王朔成功躋身作家行列

之後,王朔陸續發布中篇小說《浮出海麵》、《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頑主》等,這些作品一舉讓他打入中國頂尖作家行列。

1988年,王朔的《頑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輪回》和《大喘氣》被改編成影視劇。

這一年也被稱之為“王朔年”。

次年,王朔攜一眾作家朋友成立“海馬影視創作中心”,之後便推出電視劇《渴望》。

這部作品也讓王朔的名氣徹底打響。

34歲他已經火遍全國文學界,出版社還為他推出《王朔文集》,此行為開創了在世作家出文集的先河

直到1994年,全國掀起“批判王朔”的風潮,越來越多的矛盾指向他。

王朔也在這時開始收起矛頭,以前看誰不爽都要罵兩句,而在這之後,他看誰不爽也不再發聲,行蹤愈發低調。

直到1997年,屬於王朔的時代宣告結束。

第三位:葉大鷹

在一眾大院子弟中,要說出身最硬的一位,估計也就是葉大鷹了。

他的爺爺是葉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之一、新四軍的首任軍長,他的父親是葉正明,也是一位優秀的將領。

葉大鷹爺爺

葉大鷹父親

母親安琪是八一電影廠製片廠的演員,市麵上的軍教片基本上都是八一廠的作品。

在經過動蕩時期之後,1974年,16歲的葉大鷹進工廠做工人,兩年之後被分配到上海某技校中學習,專業是鉗工。

在恢複高考之後,葉大鷹因為擔心自己的前途,轉身去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一方麵是出於母親的影響,另一方麵是這裏不考外語、不考數理化。

然而,他並沒有考上,在複試中被淘汰下來。

雖然報考失敗,但他覺得,既然自己能進入到複試,證明自己還是有一些天賦的,

他轉身報考西安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培訓班,在這次的考試中,葉大鷹表演的作品是爺爺的詩—《囚歌》

可在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後,他發現自己根本幹不了這行,一站到台上就緊張的打哆嗦。

於是,葉大鷹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進修班,也是在這段時間裏,葉大鷹經人介紹與王朔結識

1989年,王朔正式邀請葉大鷹參與創作劇本《頑主》。

同年電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編劇行列,也有他的身影。

1996年上映的電影《紅櫻桃》,直接拿下了4500萬票房的好成績。

這部影片直接讓葉大鷹獲得第五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兩年後他執導的電影《紅色戀人》,票房排名年度第三

該片還成功奪得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中的“金字塔獎”銀獎。

之後,由於西影廠領導班子的變動,葉大鷹本來定好的《永失我愛》也沒能拍成,這部電影是他自己經曆改編而成的。

在電影黃了之後,葉大鷹下海經商,與王朔合作搞起了文化公司和網站,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現在的葉大鷹鮮少拋頭露麵,但是他往昔的輝煌不可否認。

第四位:葉京

雖然他與葉大鷹的姓氏一樣,但是他們並沒有什麽血緣關係,隻是好朋友而已,大家切莫誤會。

葉京的父親名為葉北,是一位老軍人,先後參與過西安事變“捉蔣”、挺進大西南等事件。

並在解放後,擔任重慶公安部隊參謀長,於1955年受命擔任人民解放軍四總部之一的訓練總監部要職,正式調任於北京。

兩年之後,葉京出生在“訓練總監部大院”之中,與王朔是上下樓鄰居

此後,他們倆人相伴著共同度過孩童、少年、青年時期。

1972年,葉京一家人經過三年的“下放”終於回到北京,葉京也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坦克師當兵

在這裏,他拿下過三等功、軍事標兵等榮譽稱號,憑借這些成績,葉京在退伍之後被推薦到海澱當政府幹部。

可年輕氣盛的葉京無法忍受這種“打官腔”的生活,轉身辭職。

因為辭職這個事情,葉京的父親還給他下跪求他回去,可結果顯而易見。

從政府離開的葉京,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路南下,從廣州倒騰一批電子表去到北京,拉著王朔,幹起了“二道販子”的買賣。

進價五塊錢的手表,他們兩個人就敢賣人家八十五塊錢,結果就是海澱分局拘留所的半年審查

創業失敗的葉京並沒有氣餒,拿著僅剩的錢與王朔在五棵鬆卷土重來,名為“天府酒家”的飯館正式成立。

收入出乎意料的好,拿著飯館掙來的錢,葉京又去幹別的生意,這一來二去,經他手的錢竟然有半億之多

可他並不拿錢當然,他拿錢當紙,很快就花完了。

這並非他醒悟之時,讓他醒悟的是父親的離世

1987年,葉京父親去世,他有感而發創作出人生第一個劇本《夢開始的地方》,憑此一舉闖進影視圈子。

之後,他憑借王朔的作品在影視圈站穩腳跟,這就有了他的那句名言:

“王朔的作品,誰拍都拍不過我,因為我們倆有共同的生活。”

2004年,葉京將王朔小說《玩的就是心跳》改編成《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部作品火的演員就有白百何。

也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葉京也才成為京圈的大哥之一,才能將王朔與馮小剛的矛盾化幹戈為玉帛。

第五位:鄭曉龍

一部電視劇隻要出現他的名字,這部作品基本上就是大爆款。

鄭曉龍的父親是總後勤部的宣傳部長,他也在大院中大,王朔小時候經常去鄭曉龍家中看電影

當時,在經過動蕩年代之後,18歲的鄭曉龍靠著父親以前的人脈,去河南某地當兵。

自幼就開始讀書的鄭曉龍在這裏“大展拳腳”,機關上但凡有需要動筆的工作,首先考慮的就是鄭曉龍。

在恢複高考之後,鄭曉龍考入北大分校,在畢業的時候,他已經是而立之年。

之後,他進入北京電視製片廠工作,憑借文學素養,他被破格提拔,成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副主任

急於幹出成績的鄭曉龍,叫來已經聲名鵲起的王朔與一眾文青,這幫人的作品名為《渴望》

當時,這部劇創下曆史最高收視率,鄭曉龍也憑借這部電視劇在北視站穩腳跟,王朔也因此認準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之後,鄭曉龍又推出《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

這部劇爆火之後,鄭曉龍成為北視的“風暴眼”,無論是任何人還是任何事,都要優先考慮鄭曉龍。

進入千禧年之後,他先後拿出《金婚》、《甄嬛傳》等影視劇。

這一部部的作品,讓他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導演”,也是這些作品,京圈大哥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第六位:趙寶剛

和其他不一樣的是,趙寶剛不是大院子弟,他的父輩隻是一名普通工人。

1971年,16歲趙寶剛進入首鋼幹翻砂的工作,直到26歲時,他一直都是一名翻砂工。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麽區別!

趙寶剛就有很偉大的夢想,為實現夢想,他積極參與廠裏的文藝活動,閑暇時間就投身至書海。

1980年,北電開設業餘訓練班,在經過四個月的學習之後,他進入《四世同堂》劇組。

在這裏,他真正感受到什麽是藝術,也知道了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是什麽。

1983年,趙寶剛成為北視的一名劇務。

1989年,電視劇《渴望》開拍之後,劇本突然出現問題。

趙寶剛得知後,主動站出來找到導演:

“導演,你如果能信得過我,剩下的我來帶,我不要錢也不掛名。”

《渴望》後30集就是趙寶剛的作品,他的實力與能力也終被認同。

之後,改編王朔三篇小說的電視劇《過把癮》,讓他獲得45周年佳作獎。

趙寶剛也奪得第一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十佳導演獎,成為京圈導演中的佼佼者

第七位:馬未都

馬未都的爸爸馬丹林是建國後第一批授銜的空軍少將

從小在軍人家庭長大的馬未都,小學都沒畢業就輟學了

並不富裕的家庭給他帶來了並不算差的成長環境。

然而年代的影響令他根本沒有辦法留在大院,年輕的馬未都選擇下鄉插隊。

回城後他還當上了機床銑工。

小時候沒有完成學業,給他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所以在工作期間他漸漸迷上了看書,書裏的世界讓他著迷。

在天賦的驅使下,他決定參與文學創作。

1981年,馬未都完成了作品《今夜月兒圓》,“瘦馬”就是他當時的筆名

小說整版刊登在了《中國青年報》上,並且很快就達到了驚人的銷量。

那個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很多讀者因此給他寄信,這都讓他信心大增。

作品的成功,使他被順利邀請到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部工作。

此後發布了很多著名的作品。

期間與王朔等人組建的“海馬影視創作室”,創作了很多頗有影響的電視劇,最出名的就是《編輯部的故事》。

這部喜劇直接捧紅了葛優、呂麗萍、侯耀華等人。

2008年央視的《百家講壇》,更是讓他徹底家喻戶曉。

後來的他越發覺得搞影視沒意思,轉身進入收藏的海洋,這一去就不複返。

最後:

縱觀這七位大哥的成名史,有一位很關鍵的人物,這個人就是“王朔”。

幾乎每個人的成名都與他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可以說,我們所描繪的京圈,基本上都是以王朔為核心的。

但是不能說王朔是絕對的大哥,因為他們之間都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有書、有劇本、有好導演,才能創作出好的電視劇。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