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今年春節檔少了一個人。
在這之前,他已經在春節檔闖了三年。
韓寒。
博客時代頂流。
他的每一句話,都攪動著當時中文互聯網的輿論場。
犀利作家轉行,導了4部片,拿下近40億票房,成為備受矚目的新人導演之一。
2022年新片《四海》遺憾闖完春節檔後,他就消失在了公眾視線中。微博也至少有半年沒發。
巧的是,消失的這一年,他剛好40歲。
韓寒去哪了?
他還能去往何處?
01
聊到韓寒,總無法避開他那篇石破天驚的“水文”。
1999年,千禧年前夕,正值中國時代新浪潮。
《萌芽》出版社也在造“新”,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試圖找到那些能創作出區別於應試教育下作文模式的作者。
17歲的韓寒過了初試,因為住郊區,沒及時收到複賽通知,錯過複賽。但大賽還是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單獨補考,重新出題。
當時的監考老師李其剛,即興出了一道題——
拿來裝了水的杯子,將紙揉成團扔進去。
2小時後,他那篇《杯裏窺人》誕生了,一舉拿下本次大賽的一等獎。
他將人性比作那塊水中逐漸沉落的布,講述其如何被浸染,失去本色,墮入深淵。
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並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
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後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幸虧胡適病死了,否則看到這情景也會氣死。結果不說大話的人被社會接受了。
角度特別,表達犀利,盡顯鋒芒。
他成了那屆唯一一位3篇文章全部入圍的獲獎者。
一年以後,小說《三重門》再次將他推向又一個高峰,成為近20年來銷量最高的文學類作品。
而這時的韓寒,才剛18歲。
天賦乍顯,少年成名,行事自然張揚。
但就此說他對抗主流,對抗權威?
倒也不必。
年少的這種反抗,恰恰來源於,早期名氣、版稅交予他對自我的認可。
拿到《三重門》的版權費之後,他第一時間是想給自己買輛車。還加入上海一個車隊,成了賽車手。
車,一個自我的年輕人不意外的愛好。
我喜歡拉力賽,就是因為少年夢想。看著那些拉力車手在山間樹林裏高速漂移,十多歲的我目瞪口呆。從那一天,我就立誌要和他們一樣。人哪,在青春期總是不承認自己有任何偶像,卻忘記年幼時他們給你的力量。當綁上安全帶,戴上頭盔,我覺得我所崇拜的拉力賽前輩們都附體在我身上。
——來源《外灘畫報》:《車手韓寒的十年》
原本,車隊老板隻拿他當增加曝光和拉讚助的吉祥物,不求他出什麽成績。
結果那一年,他拿了兩個冠軍。
嗯,於是他很高興地向大家介紹了自己。
如果我拿到一個自己終於中意的總冠軍以後
我一定很高興的向大家宣布
其實我是一個作家
在職業賽車第 10 個年頭,他成為中國賽車史上第一位同一賽季登頂房車錦標賽和汽車拉力賽兩項賽事年度冠軍的車手。
有張圖肉叔印象賊深。
拿了冠軍的他站在車頂,插著腰,偏不看鏡頭,仰天嘚瑟。
18歲的韓寒,推開了人生中的第一道門,從學校過早地邁入社會。
少年意氣強不羈,虎脅插翼直待白日飛。
02
不知是不是受同輩年少成名的作家刺激,31歲的韓寒也拿起導筒,成了新人導演。
他交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後會無期》。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韓寒作品。
從劇本到導演,從海報設計到預告,從主題曲填詞到主題曲MV、後期的金句宣發……
所以《後會無期》帶有強烈的韓寒色彩。
東極島要被拆了,島上青年馬浩漢回鄉失敗,決定送他最好的朋友江河開到去三千多公裏外的學校報道。
這一路,他們告別了童年玩伴,愛慕多年的筆友,以及一個神經兮兮的摩托車手。
最終,二人在終點分道揚鑣。
凋零的小鎮,錯過的愛人,短暫的豔遇,死硬又愛炫金句的嘴,迷茫的前路……
焦雄屏在和韓寒對聊的時候也聊過自己的感受,這部片子氣質太特別,幾乎違反了電影的一切規律:換過兩次視角,情節串聯稀碎……
就說一個詭異的點,兄弟倆的公路之旅,全程暢通,甚至沒有過一輛對向車。
為啥?
因為韓寒覺得有對向車不可控,顏色、怎麽開、什麽時候出現都得考慮進去。如此一想,那算了,不加了。
在《後會無期》客串的賈樟柯目睹這位後輩的片場表現,他用了一個詞,篤定。
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自己的審美
包括自己對一些東西的決判的控製之下
而不是受他人所綁架
這種獨斷,肉叔其實不意外。
有強烈個人特色的創作者,哪怕換了表達方式,依然能足夠堅定。
《後會無期》意外地成功了。
5000萬成本,最終攬獲6.28億,成為那年國片票房年度第五。
也是因為電影,韓寒再次頻繁地暴露在大眾麵前。
而這時候的韓寒,大家發現,變了。
他不再犀利地抨擊,也鮮有鋒芒的時刻。
他溫和了。
前兩年,他上了一檔對談節目,《2021有一說一》。
節目上有觀眾向他發問:
韓老師你之前是個很狂的人
現在怎麽成這個樣子了
人到中年,韓寒也學會了遮掩。
可能這就是人們所說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隻要不是突破原則
這隻要不是一件壞事
隻要不是一件傷害到別人的事情
會覺得為了別人的高興
我有的時候願意讓我自己不那麽高興一點點
“不那麽高興”,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少年時反叛的思考。
“為了別人高興”,是他站在比少年韓寒更遠的位置去反思。
每一個階段的他,都讓自己比過去多走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他保持了自我,也在不斷突破過去的自己。
其實看他這些年的作品,“過去”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意象。
《後會無期》,車輪駛過之後,不複相見。
《乘風破浪》,穿越過去,和父親和解。
到《飛馳人生》。
韓寒已經能用更成熟眼光,去看待過去。
哪怕是口碑不如人意的《四海》,它另一個名字,《年輕的故事》。
探討的是,當我們不再是年少年華時,那個有夢的少年如何麵對現實的故事。
所以。
有人說他慫了,也有人說他變了。
是的。
韓寒“跌落”了。
但這跌落的背後,是他內心秩序的重建。
這十年,他推開了時間這扇門。
韓寒很崇拜的一位作家,錢鍾書曾經這麽說過:
一個人二十不狂沒誌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
年少輕狂是誌氣。
但見過世麵,有更多閱曆之後還如年少時狂妄,是愚妄。
收斂鋒芒,比年少輕狂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03
回到開頭那個問句,韓寒去哪了?
如今的韓寒,比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要沉默。
早年,你還能看到他減肥成功,重回跑到的勵誌身影;更早一點,還能看到他在微博曬自己可愛的女兒小野。
如今這一年,什麽消息都沒有。
隻在最近,出現在一個和格蘭威特合作的不到4分鍾的短片裏。
麵對鏡頭,複盤自己這四十年。
同時,也篤定了人生方向——
規則是慣性,喜歡才是本能
隻要內心還有一團火,任何規則,都能被打破。
那他去哪兒了?
他還在創作,還在追求“回響”。
他首次監製的作品,《揚名立萬》,成了2021年的票房黑馬。
肉叔拉了下韓寒之後的工作項目。
有犯罪題材,有一直都想做的科幻題材,還解鎖了新身份,當出品人,和岩井俊二合作。
更有大動作——將自己曾經的作品影視化。特別是《三重門》,這部之於他有著重要意義的作品。
對於它,他的目的,也隻有一個:青春沸騰。
身份可以變,你我這一生都相同的功課不會變:尋找“我”。
這也將是一個更完整的韓寒。
而無論是20、30還是40歲的他,人生裏咬死了一個關鍵詞,破。
當意識到自己體力漸差,精力下降時,他重新穿上了跑鞋。
如果“求破”的決心,那痛苦隻能是痛苦,隨歲月漸增,壓垮腰背、心誌。
人一定會退步的,如果沒有努力,那這個世界上能和你一起自然增長的應該隻剩下各種痛苦。
那句“韓寒去哪兒了”裏的主角,也可以回問我們自己。
“我要去哪”從來不必任何人交代,也不用向別人問出。
它的核心,永遠是“我想去哪”。
而那扇擋住你去路的門,別等,別停。
向前半步,退後一步。
它遲早會被你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