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真正會顛覆的,是內容創作成本

ChatGPT真正會顛覆的,是內容創作成本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3 月 27 日,一封呼籲暫停訓練比 GPT-4 更強大 AI 係統的公開信,因得到馬斯克、《人工智能:現代方法》作者斯圖爾特 · 羅素、 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 · 沃茲尼亞克等上千名科技人士的聯合署名,把有關 ChatGPT 的討論推到了更大眾的層麵。

馬斯克等人對 AI 在無安全監管狀態下將暴走失控的憂慮,到底是出於人類自禦的責任感,還是另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時很難有定論。但從曆史維度來看,本就不是所有鯉魚都能躍過龍門,生產力迭代的節點,總伴隨著這樣或那樣的反對聲。這也是為什麽公開信發出不久,就有網友放出一張 " 電燈剛開始使用時,人們將其比作不受控製的惡魔,會將所有人電暈致死 " 的漫畫,來諷刺這場大張旗鼓的叫停。

從 OpenAI 宣布向第三方開放插件係統開始,ChatGPT 就注定會顛覆所有人的認知習慣和現有行業模式。

AI 的安全倫理問題固然需要有人去頭疼。但在不可阻擋的進化與變革麵前,作為內容創作者更應該考慮的是:奇點來臨的時刻,如何成為個體命運的掌舵者。

恐慌與興奮並存

自 ChatGPT-3.5 於去年年底推出,AIGC 技術的每一輪更新都在衝刷內容創作行業的認知。甚至這種衝刷的周期也在不斷變短,從幾月一個大新聞,到現在幾乎每天睜眼都是新世界。

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人被卷入其中,英偉達 CEO 黃仁勳提出 "AI 的 iPhone 時刻來臨 ",比爾蓋茨的 "AI 時代開啟 ",都在佐證這個 " 大的已經來了 " 的時刻。

剛剛結束的成都網絡視聽大會主論壇上,國內幾家頭部互聯網內容平台的 CEO 也都不約而同提到了 AIGC 浪潮對內容行業的影響。

B 站 CEO 陳睿在現場直接公布了一個數據:目前 B 站上 ChatGPT 相關內容瀏覽量已經超過 2 億,B 站成為 AIGC 內容質量最高、最豐富的平台。騰訊視頻 CEO 孫忠懷預判 ChatGPT 未來可以應用於電視劇劇本的基礎編輯,從而大量節約人力成本;愛奇藝 CEO 龔宇說團隊最近深入研究了 GPT3.5、GPT4 和國內同類型服務," 我們在從事一個內容主導的行業,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

ChatGPT 迭代速度之快,使人類對 AI 應用的好奇與想象被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後於建國(UP 主 YJango),兩周前上傳至 B 站的視頻《【漸構】萬字科普 GPT4 為何會顛覆現有工作流;為何你要關注微軟 Copilo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播放量超過 200 萬。200 萬播放在 B 站的內容池裏或許算不上一個很炸眼的數字,但需要補充的是:這個視頻長達 50 分鍾,且截止到寫稿,你在任何時間點進這個視頻,都能發現有 1000+ 人同時在看。

B 站 AI 類內容需求爆發式增長的背後,反映出內容創作者們一種恐慌與興奮兼有的顫栗狀態。與前幾年炒過即崩的區塊鏈、元宇宙相比,ChatGPT 向人類遞出的金手指更具象、更通用、參與門檻也更低。

博主木遙在不合時宜的播客節目《AI 狂飆的時代,人還有價值嗎》裏談及:" 通用人工智能,被普遍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聖杯;而 ChatGPT 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震動,就是因為它終於有點‘通用’的意思了。"

真正被顛覆的 是內容創作成本

從根源來說,ChatGPT 突破的是人類獲取、整合信息的極限能力,這意味著曾經內容創作裏 " 工作流 " 的概念可能將不存在了。

還是以視頻為例,畢竟同時精通 選題 + 文本 + 拍攝 + 後期 + 受眾分析 + 粉絲運營 的六邊形戰士是極少數,以往一個在垂類領域有深厚內容儲備的人,想長期通過視頻分享觀點,要麽自己全程單幹但花費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周期,要麽組建一支團隊來分擔擅長板塊以外的部分。

影視颶風的 Tim,在年初采訪收集了 73 位 2022 年百大 UP 主的工作流程。其中接近 3/4 的 UP 主,更新周期都不少於 7 天。很多人表示當自己想要轉型和突破的時候,製作周期就會變得更長,甚至加劇更新壓力。

因此,團隊化就成了過去幾年視頻創作行業的顯著趨勢,在接受 Tim 采訪的百大 UP 主裏,有一半以上都引入了團隊協作,尤其科技區,全部選擇團隊模式,一個單幹的 UP 主都沒有。但團隊人數越多,隨之而來的人力管理成本,相應也就更高。

AIGC 真正會顛覆的,首先就是這一技術層麵的成本。

大多數 UP 主的現有工作流,一般覆蓋寫稿、拍攝和剪輯三大階段。其中寫稿和剪輯階段,不論是資料收集、信息整理這類前期籌備,還是數表化呈現、影像細節處理等後期領域,都已經借助 GPT-4 湧現出了五花八門的流程優化插件。而拍攝階段的 AI 輔助、甚至整個視頻生產的 AI 化,也完全有可能被即將發布的 GPT-5 攻破。

一個視頻生產全過程的成本,將在 AIGC 時代無限降低。其中每一項工作流程的減負,最終,都能大幅提升視頻創作者的產能。

或許有人會問,不需要工作流也不需要團隊,那不就是原本由其他人承擔的職能,都被 AI 取代了嗎。沒錯,但是誰規定所謂的 " 其他人 " 就沒有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如果所有人都獨立提出想法," 被 AI 取代 " 就是一個自我束縛的偽命題。

這就延伸到了 AIGC 顛覆內容創作成本的另一層:知識本身,也將被重新定義。

過去幾年,泛知識品類確實成為了互聯網內容消費的主流。在成都網絡視聽大會上,B 站 COO 李旎展示了 B 站累計播放時長最高的 10 條視頻,其中有 7 條是知識和課程視頻。S 賽、原神和艾爾登法環等大熱遊戲電競內容,都排在高數課之後,坐實了坊間對 "B 站其實是個學習網站 " 的評價。她還提到一組值得注意的數據:近三年裏,B 站知識品類的創作者同比增長了 86%,知識類的內容投稿同比增長了近 200%。

火熱的知識賽道催生出了一批細分領域的頭部創作者,因為知識儲備上的優勢,讓他們在過去幾年裏獲得了實打實的收益和美譽,這一點,在中文互聯網知識內容聚合度最高的 B 站,已經體現得很徹底。

AIGC 的進化,其實是削弱了 " 知識儲備類 UP 主 " 的先發優勢,這就給了更多之前沒機會進入知識賽道上遊的人,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好比雲儲存普及後,人類原本需要儲存在手機電腦硬盤的空間就被釋放了," 知識儲備 " 所麵對的新世界也是如此。AIGC 時代,人類儲存知識的習慣一定會發生變化。當內容創作者可以把原本侵占腦容量的積累性信息和工具性事務都交由 AI 來完成,隨之被解放出來的,就是作為人最獨一無二的思想力。

讓我們暫時回到 ChatGPT 技術進入大眾視野前的世界,當時那些能用 AI 實現個人創意的人,都因為這份技能的稀缺性獲得大量關注。比如曾有 UP 主爬遍中文互聯網全年實事新聞數據,建立 AI 模型預測高考作文題,押中後引發輿論轟動;還有 UP 主為了解 " 華語音樂是怎麽變成現在這樣的?",耗時一年把 1500 首華語流行音樂代表歌曲投喂到自建模型中,讓它做出一首 " 平均歌 ",視頻播放超 500 萬。

這些選題並不是從未被人想到過,但即使看完那些 UP 主的視頻,往往也會覺得遠超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範圍,背後高昂的學習成本就讓人望而卻步。

而 AIGC 時代,像 B 站這樣的內容平台一定會迎來視頻創作者的又一輪爆發,因為一個人借助 AI 成為新內容的供給者這件事,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過去隻能看著別人用 AI 把創意和洞察變為可視影像,而現在任何一個不懂代碼、甚至不會做視頻的人,都可能自主完成。

其實陳睿在上個月的 B 站 Q4 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上,就回答過投資人有關 AIGC 的問題,他說 AIGC 能讓更多的創作者去創作," 尤其過去隻有專業人士才能做的一些內容體驗,現在可能普通的用戶就能做得出來。"

全新的遊戲規則已經出現,或許,我們都應該考慮去成為它的玩家。

恰巧就在這周,開放世界遊戲《塞爾達》係列推出了新作《王國之心》宣傳 PV,在前作《曠野之息》高自由度玩法的基礎上,增加了 " 餘料建造 "" 究極手 " 等 DIY 組裝設計武器和道具的新功能。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AIGC 就是一種類似武器 DIY 的、能啟發人類創造力的插件。隻不過,一個是有限的遊戲世界,而另一個,是廣闊的現實世界。

回顧兩年前比特幣引發的狂潮,究其根本,無非因為這是當時人們覺得最有機會突破階級固化、實現自我躍遷的一根吊索。

而現有 AIGC 技術讓人類所能展望到的技術重構、知識定義、價值洗牌、乃至文明形態的迭代……或許是一種更真實可及的希望。

不允許的筆名 發表評論於
囫圇 發表評論於 2023-04-01 05:30:00
人類隻要永遠把開關控製在自己手裏,就不用擔心被AI取代
-------
誰是人類?誰自己的手?別說是你,就是習近平、拜登想拔OpenAI的電源,人家同意嗎?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科技進步會提高效率、節約成本,200多年以來已經證明了。

現在的問題是,節約下來的人怎麽辦?嗬嗬
囫圇 發表評論於
人類隻要永遠把開關控製在自己手裏,就不用擔心被AI取代
飿崆 發表評論於
這種事現在下結論有點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