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人意料地出現消費熱潮,經濟麵臨過熱風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係列經濟製裁,但俄羅斯經濟不僅沒有因此崩潰,反而出現過熱跡象。英國《金融時報》7 月 26 日發文稱,在俄羅斯國防工業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下,俄羅斯出人意料地出現了消費熱潮,經濟正麵臨過熱風險。

報道稱,在 2022 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 " 特別軍事行動 " 後,俄羅斯的外國遊客迅速減少,外界曾普遍預計西方製裁將導致俄羅斯經濟崩潰。但在過去兩年裏,俄羅斯的實際情況與西方的預期完全相反,俄羅斯人手頭有了更多現金,而且他們迫切需要消費。

隨著衝突持續,俄羅斯戰時國防工業迅猛發展,工資不斷提高。民營企業不得不效仿這一舉措,以便在勞動力短缺之際吸引工人。" 爆炸性的工資增長 " 影響了整個俄羅斯的社會經濟,意外地引發了一股消費支出熱潮。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俄羅斯人的實際工資已經增長約 14%,商品和服務消費增長了約 25%。俄羅斯宏觀經濟分析和短期預測中心稱,預計今年俄羅斯實際工資將最多增長 3.5%,實際可支配收入預計將增長 3%。俄羅斯失業率也從 2022 年的 7% 到 8% 下降至 2.6%,降至蘇聯解體後的最低水平。

今年 3 月,俄羅斯莫斯科,民眾在市中心漫步 視覺中國

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的俄羅斯經濟專家詹尼斯 · 克魯格(Janis Kluge)表示:" 俄羅斯人的實際工資正在增長 …… 有些人在衝突開始前幾乎賺不到錢,突然之間他們就有了不少錢。"

消費增長在俄羅斯國內創造了大量需求。《金融時報》舉例稱,俄羅斯快餐連鎖店 Rostic ’ s 計劃今年新開 100 家門店,外帶咖啡在俄羅斯的消費量達到創紀錄水平。一家旅遊公司的人士還透露,盡管西方製裁限製了俄羅斯航空公司擴大服務的能力,但俄羅斯國內航班的需求卻在飆升,機票價格持續上漲。

資本從俄羅斯流出的速度也有所放緩,俄羅斯央行已將 " 資本外逃 " 從威脅金融穩定的風險清單中刪除。

經濟學家稱,俄羅斯政府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 " 經濟繁榮 ",這其中包括俄政府對國防工業的直接投資,以及對農業、基礎設施、房地產市場等領域的支持。

芬蘭央行新興經濟體研究所所長伊卡 · 科霍寧(Iikka Korhonen)指出,自 2022 年秋季以來,俄羅斯政府大幅增加軍事開支,這為俄羅斯經濟提供了動力。如今,俄羅斯政府在經濟中的占比已達到 50% 至 70%。俄央行 6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也認為,政府支出是俄羅斯 GDP 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俄羅斯政府出台的補貼抵押貸款政策被視為消費熱潮的主要推手之一,該項目為新房屋提供遠低於關鍵利率的廉價貸款。報道稱,這一項目推動了俄羅斯房地產市場創紀錄的銷售額。盡管在俄央行的要求下,該項目已於今年 7 月 1 日起逐步取消,但其造成的影響仍在持續。

俄羅斯房地產市場專家謝爾蓋 · 斯卡托夫(Sergei Skatov)表示:" 大型開發商的財務部門現在足以與投資銀行相提並論。開發商可以一整年什麽都不賣,卻依然保持盈利和償付能力,因為他們已經賣掉了未來三年能蓋的所有房子。"

但消費熱潮也使得俄羅斯麵臨經濟過熱的風險,俄羅斯 7 月的通貨膨脹率已從 6 月的 8.6% 上升到 9.0%。科霍寧表示," 巨大的消費熱潮對其他領域產生了溢出效應。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還未能真正降低通貨膨脹,這一直是他們的政府和央行擔心的問題。"

維也納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俄羅斯專家瓦西裏 · 阿斯特洛夫(Vasily Astrov)表示:" 俄羅斯央行非常保守,他們采用了教科書般的宏觀經濟政策,一直在努力收緊貨幣政策。但即使采取了嚴厲的措施,他們也沒能讓經濟降溫。"

俄羅斯央行總部 視覺中國

分析人士預測,俄羅斯實際工資和消費增長的勢頭將逐漸放緩。科霍寧稱:" 我不認為俄羅斯的實際收入還能繼續增長下去 …… 今年產量的增長率將開始下降,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勞動力。"

聖彼得堡一家餐館的老板安東(Anton)對《金融時報》表示,俄羅斯服務行業麵臨員工短缺的問題," 沒有足夠的廚師、服務員或調酒師 "。他擔心,隨著時間推移,俄羅斯可能出現 " 資金被困在國內,房地產價格過高,股票市場價值膨脹,生活質量降低 " 的問題。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的研究員亞曆珊德拉 · 普羅科彭科(Alexandra Prokopenko)稱,當前俄羅斯經濟麵臨的一大問題在於,等式中最大的未知變量是軍事衝突," 整個經濟形勢都取決於前線發生了什麽。"

俄羅斯政府正采取措施,應對經濟過熱風險。當地時間 7 月 26 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提高 200 個基點至 18%。俄央行表示,俄羅斯國內通脹壓力加劇,內需增長幅度繼續遠超擴大商品和服務供應規模。為促使通脹再次回落,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並實行比預期更嚴格的貨幣條件。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