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網絡熱議:飛中國的航班空乘一定要會講中文嗎?

網絡熱議:飛中國的航班空乘一定要會講中文嗎?

文章來源: 停機坪 於 2023-03-18 08:46: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刷到這麽個視頻:

說是在吉隆坡飛往廣州的亞航航班上,一位大爺因聽不懂空乘講的英語,要求其講中文,另一位旅客為空姐說話,卻被大爺凶了一頓。

在這個視頻下麵的留言被頂到首位的是這麽一條:

“連中文都不會你飛中國幹嘛”——乍一聽真的挺有道理的,但我轉念又一想,按照這個邏輯,那我們中國民航的很多國際航班,是不是也不能飛了。

比如,從上海飛迪拜,那我們乘務員得講阿拉伯語;從北京飛羅馬,我們乘務員要會講意大利語;從廣州飛巴黎,我們還得講法語。

如若不然,保不齊哪天tiktok上就會有這麽一個視頻,說一阿拉伯老人從迪拜飛上海,怒斥中國空乘不會講阿拉伯語。留言裏還一水的評論:لا يمكنك حتى التحدث بالعربية ، ماذا تفعل في دبي؟(“連阿拉伯語都不會你飛迪拜幹什麽”——翻譯軟件複製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也有人認為:

可我們——包括全世界所有航空公司的乘務員,似乎都不具備掌握多個語言的能力。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會講那麽多語言,誰還苦哈哈的飛航班啊。

有人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普及程度很高,她空姐肯定會,但她就是不說,明顯就是瞧不起中國大爺。

也有人說,一般這種情況,大概率都是作為旅客的大爺沒有禮貌在先,沒有在亞航那得到中國航司般的驅寒溫暖,就開始生氣咆哮。

我覺得,這些可能性都有,但這樣想多少有些“疑罪從有”的意思。我們看不到前因後果,就不應該做主觀的判斷。

但既然“講中文”不是亞航空姐的必備要求,那她全程講英文就是符合其工作規範的。她如果有中文表達能力且願意主動提供,可以理解為“幫你是人情”,無法強求。

其實就此事而言,在國際航班上,通行的標準是要有航空公司所屬國的語言和英語,有條件的航空公司增加目的地國家語言屬於是錦上添花,讓自家航空產品更具有競爭力的方式。

而跟安全有關的廣播,一般航空公司都會通過“預錄”——也就是預先錄好,再在航班上播放的方式來進行。

拿東航舉個例子,當年我們公司裏是有意大利籍、印度籍、德國籍、法國籍、日本籍、韓國籍乘務員的,怕的就是在飛往這些國家的航班上,有旅客需要幫助,卻由於語言不通講不清楚釀成不好的後果,這就是上文提到的“錦上添花”。

而強製要求航空公司在航班上配備講屬地國、目的地國、再加上英語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就語言這事也是永遠不可能盡善盡美的。

你比如,一個從巴黎飛往柏林的航班上,可能有法國人、德國人、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美國人、韓國人等等,每個人都試圖通過講自己母語來解決問題?目前來看不現實。

有人在評論區吵架,爭執世界語言的形成與近代殖民主義的關係,沒啥意義。中文毫無疑問也是世界語言之一,但在國際航班上最能被廣泛使用的,確實還是英語。

其實對於語言能力相對比較弱的人們來說,出國旅行探親盡量還是選擇中國航空公司,最起碼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能聽得懂你在講什麽。但大爺們跟團旅行,又選擇不了航空公司,這又是另一話題了。

國際市場恢複了,出國的旅遊團也多了起來,強烈建議嗷,不論男女老少,倘若出門在外語言不通,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不管這個“其他人”是服務提供者,還是路人,都應當有禮有節,不卑不亢。

假設得到的回答沒達到預期,也不能遷怒於人,特別是在外航的航班上,回國還好說,若是出境,有極大概率導致自己的行程泡湯,若情節嚴重,說不定還會麵臨高額罰款和牢獄之災。

而對於乘務員來說,其實過去我們在航班上經常遇到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麽的外國旅客,如果有時間,我們願意拿紙筆寫寫畫畫,或者用手勢比劃比劃,總會有辦法。

不管對待來自任何國家的旅客,我們也應該同樣有禮有節,不卑不亢。但我相信,在不久後的將來,我們一定有能力通過Ai解決這個問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峰會忘關麥克風 對話流出 全場都聽見了…
水果姐默認與特魯多戀情 前第一夫人也發聲了
川普再登《時代》封麵 半夜發文怒飆:照片醜爆了
中國最帥武僧去年車禍亡 疑遭製成標本現蹤“798”
"你的預約已重新安排":政府停擺導致美國公民入籍儀式取消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學者:若十年內未收回台灣,恐“永遠收不回”
真要來了!美國福利新規:一個月須工作80小時?
反擊不買美國大豆 川普:考慮停止購買中國食用油
歐盟或效法中國 要求在歐中國企業必須技術轉讓
兩分鍾路人生死搶救:起火的車,拉不開的門…
哈瑪斯重掌加薩 街頭行刑式處決異己
魯比奧讚揚特朗普卻遭其當場質疑 迅速改口遭嘲諷
中國宣布免除美國擁有中國造船舶港口稅,運價回跌
又一“無名氏”卡車司機被抓!官員怒:如何通過背景審查?
現場:波特蘭數百人裸騎單車 抗議川普派兵進駐
中國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債台高築 15年基建狂潮終結
在報複與和解之間"拉鋸":特朗普對中國的矛盾心態
美中貿易形勢陡變 虛張聲勢還是殊死鬥爭
地球正在變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強極端氣候來了
胡錫進: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貿易往末日裏帶
紐時觀點: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網絡熱議:飛中國的航班空乘一定要會講中文嗎?

停機坪 2023-03-18 08:46:34

刷到這麽個視頻:

說是在吉隆坡飛往廣州的亞航航班上,一位大爺因聽不懂空乘講的英語,要求其講中文,另一位旅客為空姐說話,卻被大爺凶了一頓。

在這個視頻下麵的留言被頂到首位的是這麽一條:

“連中文都不會你飛中國幹嘛”——乍一聽真的挺有道理的,但我轉念又一想,按照這個邏輯,那我們中國民航的很多國際航班,是不是也不能飛了。

比如,從上海飛迪拜,那我們乘務員得講阿拉伯語;從北京飛羅馬,我們乘務員要會講意大利語;從廣州飛巴黎,我們還得講法語。

如若不然,保不齊哪天tiktok上就會有這麽一個視頻,說一阿拉伯老人從迪拜飛上海,怒斥中國空乘不會講阿拉伯語。留言裏還一水的評論:لا يمكنك حتى التحدث بالعربية ، ماذا تفعل في دبي؟(“連阿拉伯語都不會你飛迪拜幹什麽”——翻譯軟件複製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也有人認為:

可我們——包括全世界所有航空公司的乘務員,似乎都不具備掌握多個語言的能力。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會講那麽多語言,誰還苦哈哈的飛航班啊。

有人說,漢語在馬來西亞普及程度很高,她空姐肯定會,但她就是不說,明顯就是瞧不起中國大爺。

也有人說,一般這種情況,大概率都是作為旅客的大爺沒有禮貌在先,沒有在亞航那得到中國航司般的驅寒溫暖,就開始生氣咆哮。

我覺得,這些可能性都有,但這樣想多少有些“疑罪從有”的意思。我們看不到前因後果,就不應該做主觀的判斷。

但既然“講中文”不是亞航空姐的必備要求,那她全程講英文就是符合其工作規範的。她如果有中文表達能力且願意主動提供,可以理解為“幫你是人情”,無法強求。

其實就此事而言,在國際航班上,通行的標準是要有航空公司所屬國的語言和英語,有條件的航空公司增加目的地國家語言屬於是錦上添花,讓自家航空產品更具有競爭力的方式。

而跟安全有關的廣播,一般航空公司都會通過“預錄”——也就是預先錄好,再在航班上播放的方式來進行。

拿東航舉個例子,當年我們公司裏是有意大利籍、印度籍、德國籍、法國籍、日本籍、韓國籍乘務員的,怕的就是在飛往這些國家的航班上,有旅客需要幫助,卻由於語言不通講不清楚釀成不好的後果,這就是上文提到的“錦上添花”。

而強製要求航空公司在航班上配備講屬地國、目的地國、再加上英語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就語言這事也是永遠不可能盡善盡美的。

你比如,一個從巴黎飛往柏林的航班上,可能有法國人、德國人、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美國人、韓國人等等,每個人都試圖通過講自己母語來解決問題?目前來看不現實。

有人在評論區吵架,爭執世界語言的形成與近代殖民主義的關係,沒啥意義。中文毫無疑問也是世界語言之一,但在國際航班上最能被廣泛使用的,確實還是英語。

其實對於語言能力相對比較弱的人們來說,出國旅行探親盡量還是選擇中國航空公司,最起碼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能聽得懂你在講什麽。但大爺們跟團旅行,又選擇不了航空公司,這又是另一話題了。

國際市場恢複了,出國的旅遊團也多了起來,強烈建議嗷,不論男女老少,倘若出門在外語言不通,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不管這個“其他人”是服務提供者,還是路人,都應當有禮有節,不卑不亢。

假設得到的回答沒達到預期,也不能遷怒於人,特別是在外航的航班上,回國還好說,若是出境,有極大概率導致自己的行程泡湯,若情節嚴重,說不定還會麵臨高額罰款和牢獄之災。

而對於乘務員來說,其實過去我們在航班上經常遇到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麽的外國旅客,如果有時間,我們願意拿紙筆寫寫畫畫,或者用手勢比劃比劃,總會有辦法。

不管對待來自任何國家的旅客,我們也應該同樣有禮有節,不卑不亢。但我相信,在不久後的將來,我們一定有能力通過Ai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