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寺廟快被擠爆:上班和上進之間,年輕人選擇上香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北京雍和宮限流了,杭州靈隱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購了,西安廣仁寺門口排出了一公裏長隊……

△早上七點,拜佛的年輕人準時排在了靈隱寺門口。/小紅書@願力

當最佛係的地方不再佛係,菩薩也得跟著加班加點處理願望

,一切隻因“寺廟遊”逐漸成為了年輕人的心頭好。

據相關平台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後、00後占比近50%。且今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10%。

社交平台上相關話題的發帖量和閱讀數據直線上升,更直接反映出當下年輕人的真情實感。

△你有一份寺廟遊攻略,請查收。/截自小紅書

不禁想問,寺廟怎麽就成為最受這屆年輕人歡迎的景點?

寺廟“卷”起來,真沒景點什麽事

紅牆黃瓦、綠樹蔭翳、煙霧繚繞,在“寺廟遊”徹底走紅之前,寺廟一直算得上是非常出片的小眾旅遊打卡地。

成都文殊院外的紅牆邊總是有穿著漢服、婚紗的年輕人排隊拍照,牆上的“幸福”二字都要被摸禿嚕皮了。

廣州的大佛寺直接在社交網絡上和電影《千與千尋》產生了聯係,被網友親切稱為“現實版《千與千尋》打卡地”。

△湯婆婆知道她的湯屋有廣州分屋嗎?/截自小紅書

而南京的大報恩寺則憑借著最夢幻、最賽博出圈,燈光投影與建築雕塑完美結合 ,比起傳統寺院更像是一個美學空間。‍‍‍‍‍‍‍‍‍‍

△南京報恩寺遺址公園裏的一景,現代感與宗教感並存的設計令人震撼。/視覺中國‍‍‍‍‍

除了像文殊院、大佛寺等這樣依靠外貌優勢出圈的寺廟,也有正暗中使勁,從年輕人感興趣的各個方向展開“圍剿”的寺廟。他們的法寶,包括且不限於茶咖、文創、法物等。

大家在互聯網上看到的“寺廟遊”熱潮,實則是寺廟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

寺廟裏環境清幽且自帶文藝氣息,與創意咖啡店適配度滿分。某書上,自媒體博主們在爭相安利永福寺,他們無比一致的文案不是在說“這裏許願有多靈”,而是“這裏開了杭州首家寺廟咖啡”。

有的人來寺廟為了祈求平安,而有的人則是為了探店。

即使它們的出品往往會被吐槽不夠穩定,服務也不夠專業,但年輕人對寺廟咖啡的熱愛依舊是無法阻擋。

△對於年輕人來說,拜佛探店兩不誤。/截自小紅書

永福寺的慈杯咖啡火了以後,法喜寺有了沐歡喜咖啡,德壽宮有了德壽宮咖啡,一寺一咖

儼然成了新標配。

除了喝咖啡、看展,年輕人還能在一些寺廟接受法律谘詢、心理輔導和五花八門的培訓課程。

寺廟,早已成為了多功能、複合型公共場所。

憑借熱門話題#雞鳴寺到底有多神奇#意外翻紅的南京雞鳴寺,除了供奉菩薩的大殿,還有法律谘詢室、心理谘詢室、圖書館、國學班等。

根據寺院布局,進入寺院的年輕人可以選擇徑直到天王殿拜佛,也可以右轉走入免費法律谘詢室先解決現實問題,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

△南京雞鳴寺,免費法律谘詢室就在天王殿旁。/@璽樂

雞鳴寺的貼心安排既給人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兩大途徑,也從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了菩薩的工作量,人間法律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再交由菩薩處理吧!

除了美貌、知性,寺廟最好還要有趣。

因此不少寺廟試圖通過文創周邊,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

比如法喜寺和文創公司合作推出的帆布包,上麵印著“我佛盡該喜歡你 你這麽棒棒”等字樣。以及年輕人們由慈杯咖啡包裝,引申出了“今天你是中悲、大悲,還是超大悲”的梗。

△法喜寺推出的文創帆布包,Q版的佛像十分可愛。/淘寶商品圖

對於愛集章的年輕人來說,寺廟的印章也不容錯過。不光景點要打卡集章,寺廟也要挨個集章。唐僧見了也要感歎一句,這怕不是新時代取經路上的“通關文牒”



△網友整理的寺廟集章攻略。/截自小紅書

比旅遊紀念品銷售更火爆的,是法物

如果說如帆布包、小香囊這樣的文創周邊還隻是小眾愛好,那麽近年來以手串為代表,銷售火爆的法物,則已經發展成了一門實打實的生意。

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首飾不在商場一樓,也不在買手店,而是在寺廟的法物流通處。

很難相信嘴上說著不為網紅店多排一分鍾的年輕人,會為了請一串法物自願“罰站”數小時,隊伍從山上排到山下。

△雍和宮和靈隱寺法物流通處門前的隊伍,一到周末常常長到看不到盡頭。/圖源網絡

因為太受歡迎,一些高顏值手串常常斷貨,非常難搶,即使專程去好幾次也不一定能買到,很多人為此還專門出了針對不同寺廟的請手串攻略。

美貌、稀缺、美好的寓意再輔以自媒體的宣傳,讓很多年輕人心甘情願為法物流通處裏的手串、項鏈等法物花錢。

△不買2000多元的項鏈,但是可以買2000多元的法物。/圖源網絡

所有寺廟中,最出名、最火爆的當屬老牌“網紅”——北京雍和宮。單由材料特供(雍和宮的香灰瓷、香灰琉璃手串都是由本寺香爐裏的香灰製成)這一點,就俘獲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心。

從香灰瓷、香灰琉璃基礎款到馬卡龍色係列、半糖琉璃係列,似乎雍和宮法物流通處的每一次上新,都能引領一波全國法物的潮流。

△琳琅滿目的雍和宮手串,為男女老少提供多種選擇。/淘寶商品圖

即使其他品類的法物滯銷,但價格從兩三百到上千元不等、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手串永遠在限購、斷貨。

一位去過雍和宮的朋友描述了買手串的艱難過程:“人多的時候不一定能擠到玻璃櫃前,和店員的交流全靠吼,選完款先開票,拿著票付完錢再找店員取手串。買完手串從法物流通處擠出來,我已經不知道被踩了多少腳。”

即便如此,大多數年輕人依然堅定地認為——在雍和宮許完願,買了雍和宮殿前香灰做的香灰瓷/琉璃手串,再等師傅現場為手串開光才是一整套完整的拜佛流程。

△北京特產怎麽能少了雍和宮手串?/截自小紅書

雍和宮手串的爆火,也成功解決了年輕人最頭疼的伴手禮問題。不知道選購什麽旅遊紀念品?去法物流通處看看就對了。畢竟那裏擺滿了朋友圈名副其實的社交硬通貨。

因為雍和宮隻此一家,別無分寺,一些對手串的渴望達到頂峰的年輕人隻能選擇網購,這也催生了各個社交平台上蓬勃的雍和宮法物代請生意。

△在某書搜索某座寺廟,最先出來的關聯詞幾乎全是手串。/截自小紅書

手串、手鏈、小指撚,一般人靠運氣碰不上的稀有款,雍和宮代購處常年有貨。在某書、某音上搜索“雍和宮”,就能輕易找到許多代請手串的直播間。有的主播幹脆常駐法物流通處,成為了編外銷售人員。

當然,去不了雍和宮又不願找人代請的年輕人也不必喪氣,似乎在雍和宮的帶動下,全國各大寺廟的法物流通處也都卷了起來。

許多本地寺廟的手串,雖然款式和材質都不如雍和宮講究,但也都銷售火爆。

△許多寺廟都有的十八籽手串。/@呆君茹

而完成一趟寺廟遊的青年,腕上必然多了點東西。以法物替代尋常首飾完成OOTD,儼然成為廣大佛係青年的新時尚。

在上班和上進之間,年輕人選擇了上香

“在上班和上進之間,90後選擇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己之間,00後選擇了求佛。”

“在作為和作用之間,你選擇了作法。”

“在關係和體係之間,我選擇了佛係。”

有人說香爐裏燃燒成堆的是當代年輕人的焦慮。想知道年輕群體當下最需要什麽,去寺廟轉一轉就都明白了。

法物流通處裏,保佑事業財運或是平安健康的手串供不應求,而姻緣方麵的法物常常隻能靠美麗的外表成為“爆款”。

有的寺廟更出現了“財神殿外千裏排隊,姻緣廟前無人問津

”的奇觀,對於為學業進步或是升職加薪苦惱的年輕人來說,愛情反而成了“別來沾邊”的存在。

△武漢一寺廟,財神殿前年輕人紮堆。/截自微博

對於年輕人來說,寺廟也像是一個烏托邦

般的存在。坐落在山上的廟宇清幽寧靜、坐落在繁華地段的廟宇有著大隱隱於市的意味,廟裏的僧人作息簡單、規律,步伐都從容不迫。

邁進寺廟的大門,仿佛是闖入了一道結界。結界外是KPI和加班,結界內是慈悲與平等。

△很多網友都表示,寺廟的環境讓人能夠靜下心來。/截自小紅書

寺廟所強調的是場景與體驗感,而當下跟寺廟遊一樣火爆的盤念珠、敲電子木魚、抄經等玄學活動,則為年輕人提供了洗滌心靈的渠道。

深諳“求人求己不如求佛,騙人騙己不騙菩薩”的年輕信徒們嚐試在內心開辟出一塊淨土,好讓廟裏的菩薩成為他們可以大膽吐露心聲的對象。

△焦慮的時候不妨去寺廟裏走一走。/視覺中國

短期內無論效果如何,去過寺廟的年輕人都獲得了新的精神支撐,遇事也能安慰自己“你的福氣在後頭”。

那些每去一個城市都會查當地寺廟攻略,開啟全國巡回拜佛的年輕人就如找工作海投簡曆一樣,抱著廣撒網的心態。東邊不靈西邊靈,不是菩薩的問題,而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寺廟。

甚至發帖分享去完雞鳴寺就分手、受傷、被偷手機的倒黴蛋兒,底下總有一眾評論安慰他“小災化解了大禍”“會分手的都不是正緣”。

△去過寺廟的人,福氣值+1。/圖源網絡

也許某一天,在不同寺廟念過一百遍的身份證號就恰好漏進了菩薩耳朵裏。許過一百次的願望,總有一次會靈。

是寺廟,給他們這樣的希望。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文革後的大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