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情傷,成就了張惠妹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黃綺珊,回春了。

幾天前,55 歲的黃綺珊因顛覆式地變化,再次在網絡上引起關注。

她在微博發了兩張自己的近照,配文 " 喊媽喊姐,你們說了算 "。其實早在《時光音樂會》中,她一襲白色連衣裙,膚色白皙,身材纖細,與以往的形象差別甚大。

那幾句 " 失望過後,擁抱更多希望,夜的盡頭叫做陽光 ",是她這些年經曆的真實寫照。

在今年春晚,黃綺珊搭檔希林娜依 · 高演唱的《是媽媽是女兒》真摯動人,令很多人共情、落淚。

黃綺珊的聲音,有很強的爆發力,有黃昏的落寞,又有無法釋懷的呢喃,讓人無處可藏。

黃綺珊原名叫黃曉霞,出道這麽多年,她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諸如:黃小珊、蘇珊、阿黃、黃琪珊,聽眾喜歡親切地叫她 " 黃媽 "。

可是她心裏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小霞是母親給她起的名字,也是最初的她。

過往所經曆的痛苦,如今她終於可以釋然講出,那是在漫長而無序的人生中,主動與被動而凝結成的性格使然。

曾被稱為 " 最醜歌後 " 的黃綺珊,終於在自己 55 歲這年蛻變了,小霞喜歡現在的自己。

回到熱鬧的人群中,她不再是當年那個淚眼朦朧的女人。





很多人認識黃綺珊,是在 2013 年的春天。

她參加了《我是歌手》第一季,回到大眾視野,黃綺珊異於旁人的聲樂功底與天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首《等待》讓大家記住了她的高音,人送 " 鐵肺巨嗓 ",黃綺珊一夜爆紅。



在《歌手》舞台的黃綺珊

走紅這年,她已經 45 歲。

彼時的黃綺珊已經沉寂多年,她被很多圈內專業音樂人稱為 " 亞洲最完美的聲音 "。

有一場,黃綺珊一身黑衣翻唱《剪愛》,她哽咽到無法繼續,多次靠咬自己的手指控製情緒。



黃綺珊哽咽落淚,不能自已

控製失敗。

最後,她淚流滿麵,直到情緒完全失控,整個人蹲在被聚光燈籠罩的舞台上。

" 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有許多事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越傷得深,越明白愛要放得開。"

對她陌生的觀眾感到不明所以,也有人被她的感性與淚水所觸動。

更多的人開始探尋這首歌對黃綺珊而言,意味著什麽。

黃綺珊唱《剪愛》,胡海泉落淚

《剪愛》的作詞人是黃綺珊的前夫塗惠源,傷她最深的男人。

伴隨著突如其來的走紅與淚水,黃綺珊過往的故事,開始逐漸被人知曉。

作為故事的親曆者,她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

黃綺珊是重慶人。

在那座迷幻錯綜的城市,生猛的景象,把一座現代城市變成一座爬不完的天梯。‍

這裏生長的人身上有一種悍勇江湖氣,黃綺珊便是如此。

她不算幸運,出生在重慶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自幼父母離異,爭吵不斷,黃綺珊沒能從原生家庭感受到溫暖與被疼愛的感覺。

她在十幾歲的年紀,就開始到處打工。走在重慶這座山城,黃綺珊駐足在會仙樓做了一段時間的服務員,她過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不過,有些困苦的少女時期,愛唱歌這件事,成為黃綺珊最大的慰藉。她從小就跟隨外公住在渝中區上清寺一個大雜院裏,學習唱樣板戲。



少女時期的黃綺珊

八十年代,鄧麗君風靡內地,身心皆被捆束已久的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來自心弦的悸動,她實現了 " 哪裏有中國人,哪裏就有鄧麗君歌聲 " 的盛況。

黃綺珊也不例外,她受鄧麗君的影響,開始從唱樣板戲轉為唱流行歌曲,也開始學習舞蹈。

1986 年,18 歲的黃綺珊考入重慶華樺舞蹈團。

原本是要來跳舞的她,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給舞隊的隊長肖健虎唱了一首蘇芮的《明天還要繼續》,驚豔了在場的很多人,隊長當即將她調到了歌唱隊。



在重慶華樺舞蹈團時的黃綺珊

黃綺珊,自此擁有了歌手的身份。

有次在重慶本地音樂人組織的一場聚會上,本來有些局促的黃綺珊,被在場的一位長者逼著唱了張國榮的《Monica》,驚豔四座,之後跟隨前輩們走穴演唱。

年輕時的黃綺珊,歌聲斐然,可是受困於長相平平,每次當她從幕後走到台前,全場一片嘩然。

後來,沒有辦法,黃綺珊就先在幕布後麵唱幾句,讓聽眾們誤認為她是個美女。等待氣氛調動起來後,她再緩緩移步到舞台。

她感到自卑,跑去問自己的母親:" 重慶女孩不都長得很美嗎,你怎麽把我生得這麽醜?"



年輕時,在酒吧駐唱的黃綺珊

曾有人建議她去整整容,黃綺珊有過這個想法,不過後來意識到,臉不能隨便動刀子,會影響唱歌的,這是個痛苦並快樂的事。

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個音響,雖然不好看,但是好用,對於說自己不好看的人,她說:" 你閉著眼睛聽吧。"

在各大酒吧駐唱時間一長,黃綺珊開始有了自信,她雖樣貌平平,可是有了唱功的加持,也俘獲了一批歌迷。

在 20 歲這年,黃綺珊與歌廳裏認識的一位男子戀愛了,很快走入婚姻。

最終的結果,便是閃婚閃離,她還沒來得及傷心,就要奔向人生下一個征程。



年輕時的黃綺珊

在重慶小有名氣的黃綺珊,其實離成為一名職業歌手還有很遠的距離。

想要尋得更為廣闊天地的黃綺珊,決定離開家鄉重慶,去往大城市追求音樂理想。

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是廣州華語樂壇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那裏的音樂土壤培養出了像楊鈺瑩、毛寧這樣的年輕歌者,兩人都是在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成名的。



楊鈺瑩與毛寧

黃綺珊,也坐著綠皮火車,去往了廣州。

她期待著在這片陌生的城市,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1991 年,23 歲的黃綺珊來到廣州,被金牌製作人陳彼得引薦到 " 卜通 100 樂隊 ",與那英成為同事,也正式進入歌壇。

卜通 100 是廣州流行音樂人的聚集地,也是原創音樂的孕育地,堪稱神一樣的存在,有著最好的音響、燈光、樂隊與舞者。



由左到右:那英、黃綺珊、楊坤

黃綺珊在這裏每場 47 元的出場費,遠遠低於她在別的城市駐唱的收入,可是她不在乎。

" 當時掙錢不是我最大的夢想,心裏想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的變紅,這個想法支撐著我走了很久。"

在卜通 100,黃綺珊有了藝名 " 蘇珊 ",她人氣很旺,擁有一顆鐵肺,在音域上超越了很多人。隻要開口唱歌,就頻獲掌聲。

在廣州這片開放的土地上,黃綺珊實現了從一位走穴藝人到職業歌手的蛻變。

周圍的人,能清晰看到黃綺珊音樂前路的一片光明。



年輕時的黃綺珊

很不幸,愛情來了。

那是 1991 年,23 歲的黃綺珊遇到了 25 歲的塗惠源。

在廣州,從中國台灣來到內地的音樂製作人塗惠源,他被黃綺珊的歌聲所吸引。

時間一久,兩人互相欣賞,萌生愛意,進而走到了一起。

原生家庭愛的缺失,讓黃綺珊無比迫切地渴望一段穩定的感情與婚姻。



黃綺珊與塗惠源

那個說著要 " 唱死在舞台上 " 的女人,頭也不回地闖入到了婚姻這座圍城裏,之後跟隨丈夫塗惠源舉家搬到了中國台灣。

不久後,塗惠源為妻子黃綺珊推出專輯《躲在音樂背後的人》。

如同專輯的名字那般,婚後的黃綺珊躲在音樂背後,放棄了在內地不俗的音樂事業,親手阻斷了大好前程。



《躲在音樂背後的人》專輯封麵

她的起點很高,可是被 " 戀愛腦 " 毀了。

走進婚姻後,黃綺珊幾乎暫停了自己的音樂事業,隱匿在塗惠源身後,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

日子越久,黃綺珊越意識到這段婚姻關係的失衡。‍‍‍‍‍‍‍‍

眼看著塗惠源在華語樂壇混得風生水起,自己的音樂事業近乎停滯,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她感到萬分委屈,兩人爭吵不斷,感情日漸消磨。

人心難知,婚姻中的變心來得猝不及防。

婚後第 5 年,塗惠源提出離婚,黃綺珊無法接受,她哭著不想放手,苦苦挽留,卑微的姿態愈發加深了對方想要抽身的決心。

黃綺珊太渴望被愛了,童年家庭愛的缺失、父母的離異,讓她太想維持好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越是用力,越事與願違。

挽留無果的黃綺珊,想到了最極端的方式——自殺。

她吃了一整瓶的安眠藥,感覺人在空中飄著,非常危險,好在被朋友救下,將她送到了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在吞下藥的瞬間,她坦言後悔了。



醒來後,黃綺珊哭著對朋友說:" 我隻是想引起塗老師的注意 ……"

朋友當即給塗惠源打去電話,告知了黃綺珊吞安眠藥自殺的事情,對方異常冷靜:" 她那麽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做那種傻事的,沒事。"

那一刻,黃綺珊心如死灰。

‍‍

這段 5 年的婚姻結束得並不體麵。

1996 年,正式離婚後,身心皆是傷痕的黃綺珊,回到了廣州。

曾經的華語樂壇,早已沒有她的一席之地。



經曆了生死,黃綺珊陷入到一段人生停滯的狀態。婚姻與事業接連受阻,她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離婚幾個月後,塗惠源根據自己與黃綺珊的感情經曆創作了《剪愛》與《聽海》兩首歌,那是這兩人從相愛到分離的真實故事。

塗惠源將這兩首歌送給了張惠妹,那是 1996 年,24 歲的張惠妹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姐妹》,短短一周就賣出 30 萬張,累計銷量破百萬。



張惠妹《姐妹》專輯封麵

張惠妹出道即巔峰,其中這首《剪愛》原本並不屬於她。

" 人變了心,言而無信;人斷了情,無謂傷心

滿天流星,無窮無盡;我的眼淚,擦不幹淨

所以絕口不提,所以暗自反省,終於我掙脫了愛情 "

黃綺珊坐在沙發上,聽到了這首前夫寫的歌,淚如雨下,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這首歌的其中寓意,因為她是親曆者。

連續幾年的時間,她都不敢再聽這首《剪愛》,也聽不得塗惠源的名字。

" 我怎麽知道自己是錯過還是沒錯過,我這種為愛而活的人,當愛來臨時就不顧一切了。"

這段失敗的婚姻,帶給黃綺珊無盡的痛苦,可她不後悔。

走過那段悲傷的婚姻,重重低穀後,黃綺珊沒有放棄過唱歌。

黃綺珊演唱《離不開你》

1998 年,黃綺珊離開廣州,去往北京。

高曉鬆做過她的音樂製作人,他感慨在錄音棚給黃綺珊錄音,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自己不用操心,她對音樂的把控幾乎完美。

那時的黃綺珊在為 2004 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演唱中國代表團主題曲《驕傲》做準備。

高曉鬆感到安心,自己什麽也不用做:

" 她早就是圈內公認的第一唱將,我聽過她唱的這首奧運會背景歌,澎湃,激昂,非常好。我並不意外,這就是她的真實水平,這樣高難度的歌不是一般的歌手能唱的。"

圈內人幾乎都對黃綺珊的 " 完美唱功 " 欣賞不已,韓紅曾在一次廣播中表示自己做夢都想唱得像黃綺珊那麽好。



黃綺珊與韓紅

可是,黃綺珊在樂壇始終火不起來,她被大眾拋棄了,成為了不起眼的落寞歌者。

後來,她也在幾個重要場合唱過歌,可是很多人對黃綺珊,仍然是陌生的。

漸漸地,她淡出了歌壇。

黃綺珊開始打網球,每天運動到大汗淋漓,她的球友、央視網球評論員許暘曾在博客中寫道:

" 黃綺珊在球場上總是一個人默默地來,兩個小時後扛著大大的球包又默默地走了。除了贏球時的歡笑,她沒有太多的光彩,我們有時一起打球,有時聊聊網球,但就是不談音樂,那是她的最愛也是她的傷 ……"

那是一個孤單的身影,網球讓黃綺珊找回自信,她拿過多個網球業餘賽製的冠軍。



打網球時的黃綺珊

2009 年,41 歲的黃綺珊去到了新加坡神學院進修神學,並學習關於音樂方麵的知識。

在異國他鄉,黃綺珊與兩個女孩合租,平日裏她自己煮飯吃,穿著舒適的運動裝,每天往返於學校與公寓,日子過得平淡而充實。

她似乎找到了讓自己安定下來的東西。

‍‍

2012 年末,《我是歌手》導演洪濤聯係到黃綺珊的時候,她還在新加坡神學院讀書。

那年冬天,黃綺珊回到家鄉重慶,洪濤飛到了山城見她。

" 她穿一件棉襖,戴個黑框眼鏡,就是普通中年女人的樣子。"

那是洪濤對黃綺珊的第一印象,內心有些猶豫,他表示想聽黃綺珊唱一首歌。

在重慶解放碑一家 KTV,黃綺珊唱了惠特妮 · 休斯頓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

黃綺珊演唱《I will always love you》,震撼全場

一曲終了,洪濤眼裏的熱淚直打晃,不再猶豫,認準了黃綺珊作為 " 歌手 " 之一。

2013 年在,45 歲的黃綺珊在《我是歌手》第一季中,一首《剪愛》讓所有人記住了她的獨特嗓音,唱得人聲淚俱下。

她本人多次失控,哽咽落淚到不能繼續。因為這首歌,唱得就是她的故事。



十七年後,她終於鼓起勇氣麵對這首歌,主動揭開傷疤,不過眼淚還是不受控製。

這一場演唱播出後,塵封多年的往事再次被提及,黃綺珊不願多提。

《我是歌手》讓黃綺珊一戰成名,她用歌聲征服了聽眾。

李健直言:" 黃綺珊不拿冠軍,天理難容。"



黃綺珊與李健

如果要追尋聲樂唱功,很多人不可避免地會去聽黃綺珊的歌曲。

因為在中國的流行音樂市場,聲樂的最高峰就是黃綺珊,即便是高音代表者之一的韓紅,也對黃綺珊的聲韌帶欽佩不已。

音樂教父劉家昌稱讚:" 走遍世界各地,隻有黃綺珊才是華人中最棒的女歌手!"

黃綺珊大器晚成,是公認的第一唱將,但也不乏 " 找茬 " 的人,有一些人對她的長相進行了抨擊,她本人回應:

" 接下來的日子,無論遇到怎樣的攻擊、陷阱、非議、辱罵,我都會堅持走下去,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 ……"



在《歌手》舞台的黃綺珊

從實力唱將到被人嘲諷為 " 最醜歌後 ",在《歌手》舞台上的黃綺珊,沒能掙脫爭議,不太順遂,如同她的感情經曆。

很快,她又結識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音樂總監張鷹,黃綺珊以為自己在 45 歲這年,終於要遇到真愛,自此塵埃落定。

遺憾的是,這段婚姻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結束的命運。



黃綺珊與張鷹

三段婚姻,三次離婚,站在千百萬的人群中,她每次的選擇都以悲情劇終。

黃綺珊為情所傷,嚐遍了其中的種種味道,終於頓悟愛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謂的安全感隻能來自於自己。

她終於掙脫了愛情。

黃綺珊演唱《我的美麗》

‍‍

2015 年聖誕節,47 歲的黃綺珊發行個人音樂專輯《小霞》,這是一張反高潮的專輯,沒有標誌性的 " 大嗓門 ",嗓音平緩。

她抹去自己光鮮的所有,回到本名小霞。

專輯的簡介裏寫有這樣一句話:

這不是全新的她,這隻是最初的小霞。



黃綺珊專輯 《小霞》封麵

出道這麽多年,黃綺珊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諸如:黃小珊、蘇珊、阿黃、黃琪珊,聽眾喜歡親切地叫她 " 黃媽 "。

可是她心裏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黃綺珊自己寫的毛筆字:小霞

小霞是母親給她起的名字,黃綺珊長大後,一直認為 " 小霞 " 才是最初的她。

從出生、青年時代到未知的未來,小霞用這張專輯回溯自己過往幾十年的漫長故事。在回憶時,她時而微笑,時而落淚。

6 年後,她推出《小霞 2.0》,未來也許還會有《小霞 3.0》。



黃綺珊專輯 《小霞 2.0》封麵

天生的寬廣音域曾讓黃綺珊感覺陌生無比,在這兩張專輯裏,她不再執著於高音、唱腔與技術,隻是淺吟低唱。

曾經在新加坡讀書的日子,黃綺珊參透音樂的本質與真相。音樂是為撫慰、為讚美、也為傷口療傷。

不唱歌的日子,黃綺珊就打網球、健身、騎車、旅行 ……





上圖為騎摩托車的黃綺珊

下圖為在國外旅行時的黃綺珊 ‍‍‍‍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吉普賽人,認為人生就是遊走,就要東飄西蕩。

當然,音樂是她終極的支撐。

黃綺珊去年年底開始了自己的 " 綺望三十 " 巡回演唱會,在全國各地歌唱。

如今 55 歲的她脫胎換骨,堪稱逆生長。





黃綺珊近照

聽眾們給出的反應最為真實,他們表示喜歡小霞勝過黃綺珊," 黃綺珊在天上,小霞在地上 "。

小霞是平淡的日子,是每天都能看見的鄰家女孩。

‍‍‍‍

重慶的傍晚,人潮洶湧。

黃綺珊偶爾回到家鄉,她走過山城步道的層層樓梯,長江、嘉陵江上遊船的霓虹燈昭示著山城的繁華與熱鬧。

她想到二十歲時,自己在重慶各個酒吧穿梭駐唱的日子。

黃綺珊演唱《生活總該迎著光亮》

大多數時間,黃綺珊住在北京的家中。

1998 年的冬天,30 歲的黃綺珊拖著行李從重慶來到北京,住進了一個居民小區的三樓。

那年北京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黃綺珊興奮不已,穿著睡衣跑到了樓下,開始撒歡兒,整個人在雪地裏打滾,翻來覆去,還伴隨著陣陣笑聲。



年輕時的黃綺珊

這一幕,讓小區裏路過的大爺大媽們誤以為這個丫頭精神不正常。

" 快樂,就是很快樂!"

在這之前,南方姑娘小霞沒見過這麽大的雪,與北京的這次照麵,成為她珍貴的回憶。

春天很快就要到來,黃綺珊要把悲傷讓寒風帶走,她的美麗留給自己。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嗓子很好,就是有點用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