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子醬”配燒鵝 隻是廣東人吃鵝的冰山一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 李榮浩的同名新歌,憑借輕快的旋律,清新的歌詞出圈,以至於讓大家好奇烏梅子醬到底多好吃?在電商平台,它都有了600 多萬的搜索量。

其實,李榮浩是在吃廣式燒鵝蘸梅子醬時,根據酸酸甜甜的感覺寫出來的 ,和衝酸梅湯烏梅子關係不大。正是在酸梅醬清新的酸梅子的芬芳之中,滿口流油的燒鵝變得起來。每年1.7 億隻鵝飛上吃鵝大省廣東的餐桌,酸梅醬功不可沒。

秦漢開始,中原漢人不斷南遷,帶來了 " 膾不厭細,食不厭精 " 的中原飲食風格,結合珠江流域的豐富物產,最終形成了嶺南食俗。南宋末年,烤鴨被帶入並不盛產硯鴨的廣東,廚師就用本地的鵝改良成。而當地青梅做成的烏梅子醬,更成為燒鵝的絕配。

甘香油潤的外表,是燒鵝的致命誘惑。圖 /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 2》

而酸梅醬配燒鵝,其實隻是嶺南三大民係花式吃鵝的冰山一角。" 沒有一隻鵝能活著遊過珠江 "的 " 慘案 " 不能全怪酸梅醬。

廣府,無鵝不成宴

在廣府菜中,一隻鵝最好的歸宿,就是被做成燒鵝

廣府菜是粵菜的重要流派之一,選料精細,講求而不淡、而不俗、而不生、而不膩。燒鵝作為廣府菜的優秀代表,早已遍布在廣州、東莞、江門、順德等地的各式燒味鋪。

選材 " 挑剔 " 的老廣,喜歡用烏鬃鵝製作燒鵝。烏鬃鵝是廣東" 四大名鵝 "之一,自然散養,肉質幼嫩。生長期在 90 天以上、重約 3.5 公斤的鵝,口感最佳。

在廣州,出鏡率最高的是深井燒鵝,幾乎每個燒味檔都掛著它的牌子。深井係的燒鵝皮脆肉嫩,豐腴不膩,是廣式燒鵝中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江門市新會區古井鎮的古井燒鵝同樣頗有名氣。據當地人說,古井燒鵝是用南宋宮廷秘方製作的,皮脆汁濃、肉香甘甜

剛出爐的燒鵝,鵝皮棕紅脆酥。攝影 / 吳學文

古井鎮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雖然當地有很多燒鵝店,但常看到的隻有 "恒益 " 燒鵝" 平香 " 燒鵝兩個招牌。據說古井鎮 90% 的酒樓都是恒益燒鵝供貨,所以在當地有古井人吃 " 恒益 ",外地人吃 " 平香 "的說法。

正宗的古井燒鵝是用荔枝樹做燒料,同樣這麽做的,還有東莞大嶺山的" 荔枝柴燒鵝 "

香氣四溢的大大嶺山荔枝柴燒鵝。攝影 / 陸宇堃

大嶺山屬於典型的丘陵地帶,是莞荔的核心產區,氣候濕熱,河網密布,為荔枝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當地人為了物盡其用,將結實耐燃的荔枝柴用來燒鵝。不同於傳統燒鵝的做法,荔枝柴燒的鵝不需要吹皮,醃製後吊幹直接烤製即可,燒出來的鵝皮脆色亮,香氣獨特

" 無鵝不成宴 "的東莞,喜歡用空間大、受熱更均勻的瓦甕或泥缸製作燒鵝。做法雖傳統,但口味更地道,是嶺南燒鵝的一大特色。

傳統做法的嶺南燒鵝。攝影 / 吳學文

封腔、充氣、風幹、燒製,直到燒鵝表皮呈現出誘人的紅瑪瑙色。剛出爐的燒鵝,腹含鹵汁,甘香油潤,用不同的力度斬下不同的部位,看似行雲流水,方寸之間自有天地。這也練就了當地人吃鵝的超高標準," 鵝不不要,皮不不試,肉不不吃,不入味不嚐,沒鵝汁不碰 "。

深井燒鵝美則美矣,但未免過於肥美,吃不過幾口便香得上頭,難以繼續了。而廣東本地青梅得過於銳利,難以直接入口。經過清洗、醃製、加糖熬煮等步驟之後,青梅蛻變為清新、柔和的酸梅醬。燒鵝沾滿酸梅醬,油脂的香與梅醬的酸變得調和,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塊。

除了燒鵝,還有酸甜可口的酸梅鵝、爽滑清淡的白斬鵝、綿滑清香的香蕉燜鵝...... 老廣的夏日品鵝菜單,一頁紙絕對寫不下。

上圖斬燒鵝,圖 /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 2》;下圖酸梅鵝,圖 / 圖 / 紀錄片《尋味東莞》。

享有世界 " 美食之都 " 稱號的順德,自古就有 "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 ( 順德 ) " 的美譽。廚師廚藝的高低,取決於地方飲食文化的發展或人們的需求。順德人對飲食的要求,一道" 醉鵝 "就能呈現。

醉鵝,鵝如其名,就是把鵝灌醉。喝多了的鵝能有多好吃?不僅好吃,還好看,製作過程充滿驚喜,儀式感滿滿。

作為順德的招牌農家菜,醉鵝的出場方式要比燒鵝" 粗魯 "得多。大塊鵝肉直接下鍋,用土油煎香,鎖住水分和肉香,下麵的操作最為關鍵

上圖倒入整瓶酒將鵝灌醉,下圖 /" 浴火重生 " 的醉鵝。圖 / 紀錄片《尋味順德》。

一整瓶白酒或米酒倒入鍋中,衝入自製醬汁,全程不加一滴水,待醬香和酒香在鵝肉身旁翩翩起舞,熱力作用下酒精揮發,蓋上蓋子,點火!

雙重火焰包裹下的鵝肉,浸滿酒香。用順德話說:" 一定要灑多巔(多吃點)"。火焰正旺,香氣飄開,這道極具嶺南烹飪個性的醉鵝,已成為順德鮮明的名片。

潮汕,鹵鵝 " 食過返尋味 "

東莞往東,潮汕的鹵鵝同樣是老廣的心尖尖," 剁盤鵝肉請呂(你)",是潮汕人待客的口頭禪。各式的鹵味檔遍布街頭巷尾,排隊買鹵味早已成了潮汕人生活的一部分。

魯式鹵味鹹鮮紅亮、川式鹵味香辣濃烈,而潮式鹵味講求味濃香軟。在潮汕人的鹵味食譜中,鹵鵝一定位居榜首。

不同於廣府皮脆肉潤的燒鵝,潮州鹵鵝在鹵湯的浸潤下,幻化出了別樣的魅力。肉多的地方味甜,脂肪多的地方味香。在潮汕人眼裏,鹵鵝從頭到腳,皆是美味。

鹵湯浸潤下的潮州鹵鵝。圖 /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 · 潮汕》

鹵鵝的精髓全在一鍋鹵水,潮汕鹵水講求鮮香濃鬱、回味甘甜。陳年鹵湯是味道的基礎,而南薑,則是潮汕鹵水特有的氣質。

南薑的香氣複雜,味道辣中帶甜,隻有潮汕人用它製作鹵水。搭配不同香料,配比上的細微差別,造就了不同地區的特有風味。潮州偏甜,汕頭、南陽偏鹹香,澄海相對清淡,更注重原汁原味。

潮汕當地有" 稚雞碩鵝 "的說法,意思是雞要挑小的,鵝要挑大的。用" 世界鵝王 " 獅頭鵝來製作鹵鵝,是潮汕獨有的特色。

獅頭鵝多分布於澄海、潮安、汕頭市郊,皮厚肉緊,吃著有嚼勁。醃製好的鵝直接放入鹵水中,不斷翻滾吸收鹵汁。散發著香氣的琥珀色鹵鵝,讓人寸步難移。要想達到最佳口感,撈出後還要懸掛一會,待鵝肉收緊,更加柔韌爽口

上圖澄海獅頭鵝, 圖 /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 2》;下圖 Q 彈爽脆的鹵鵝腸, 圖 /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 · 潮汕》

鹵過鵝的鹵水油脂豐盈,最適合鹵製其他食材。肥美的鵝肝、緊實的鵝頸、脆香的鵝腸、彈潤的鵝血...... 雖源自一鍋鹵水,每個部位也能 " 獨領風騷 "。

" 拜老爺 "是潮汕當地的傳統民俗,而 " 拜老爺 " 一定要用養殖兩年以上的獅頭老鵝。鹵好的獅頭老鵝色澤光亮、香溢滿庭,是祭祖必備的祭品。

養殖三年以上的老鵝頭可單獨鹵製,膠質豐厚彈性十足,品相好的能賣到 800 元以上,連脖子能賣到 1500 元。雖價格不菲,但也隻有在潮汕能品嚐到這獨有的風味。

鹵鵝,和米飯也是絕配。斬刀和砧板不停碰撞,喚醒著食客的味蕾。將鵝肉、鵝肝、鵝胗切厚片,鵝蛋切半,蓋在剛出鍋的米飯上,淋鹵汁、放香菜,再配一小碟蒜泥醋(潮汕人吃鹵水的解膩神器),出餐隻需幾秒的鹵鵝肉飯,一天最多能賣掉 100 多隻鵝。

誰說鹵水隻能當配角?潮汕人推陳出新的鹵水火鍋,讓鹵水重回 C 位。

將製作鹵水的老鹵替換為清水,用鵝油慢慢煎香所有香料。經過 6 小時的熬煮,香料的香氣完全沉入鹵水中,擁有獨特鵝油香氣的鹵水,無論涮煮什麽食材,味道都更加醇厚持久

鹵水,這種慢火熬出的獨特調味,在傳統與創新之間," 醞釀 " 得恰到好處,讓人" 食過返尋味 "

客家,無鵝不鮮 鄉土味濃

不同於廣府菜和潮汕菜,客家菜更加重油重鹽、鄉土味兒濃,常被稱為" 土菜 "。廣東的客家菜主要分為梅州代表的 " 山係 ",惠州、河源代表的 " 水係 "(東江菜)。

山區氣溫低,體力消耗大,客家人多靠大口吃肉來補充身體的熱量,所以客家人在選材上更偏向肉類,做法也更接地氣

客家不止釀得一手好豆腐,同樣做得一手好鵝肉。" 碌鵝 "的做法不像燒鵝、鹵鵝那樣複雜,將鵝洗淨,用醬油塗滿鵝身,小火煎成金黃色,再燜 1 小時即可。最地道的做法是在調味中加入陽江豆豉,收濃的湯汁點綴在鵝塊上,有一種畫 " 鵝 " 點睛的天然美感。

鄉下豆豉鵝的做法和碌鵝十分相似,將豆豉改為自製豆醬,再加入自釀的客家米酒提味,吃起來又是另一番風味。

鹵汁在鹵鵝的皮肉之間蔓延。圖 /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 · 潮汕》

廣府的燒鵝、潮汕的鹵鵝、客家的碌鵝 ...... 從選料到製作,看似苛刻的老廣們,一直在堅守著那份傳承,把燒鵝浸入酸梅醬,感受油脂與果香混合的酸與甜。曾幾何時,成都酒吧街的居民們,聽出《成都》PTSD

如今,無鵝不成宴的老廣們堅守傳統買燒鵝的時候,恐怕也要承受《烏梅子醬》的反複轟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