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昀新劇甩出一副王炸,可他本人卻成了最大的“敗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張若昀的新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播出了,一播出就獲得了不小的熱度。

這部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顯微鏡下的大明》,小說評分高達8.7分,可以說評價相當高了同時還擁有不少的書粉,傳出劇化的消息後,大家也都很期待。

電視劇則截取了本書的第一個故事,著重講的是“絲絹事件”,從平民的視角,引出了大明的基層政治事件,角度相當新穎。

電視劇裏則采用了輕喜劇的模式,再加上製作精良,電影質感+詼諧輕鬆的氛圍,讓不少觀眾一開頭就沉浸在劇情裏。

演員陣容也可圈可點,有高亞麟、王陽這樣的實力派,還有觀眾熟悉的戚薇加盟,男主張若昀更是給大夥兒帶來過不少的驚喜。

前腳在《狂飆》裏,因為臉僵+一家三口齊上陣被觀眾吐槽“晚節不保”的吳剛,在這部劇裏也給了小8一個小驚喜,臉不腫了,演技穩定了,服裝一穿上,頗有幾分古風。

(《狂飆》裏這段戲被群嘲演技浮誇)

很多觀眾也有差不多的感受,脫離了浮誇的表演,一穩下來,吳剛的演技就又回來了。

然而與之前的好口碑不同的是,在這部劇裏,身為男主的張若昀卻“露餡”了,他在這部劇裏飾演了一個“算呆子”帥家默,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懂人情世故,頗有幾分“癡”意。

他有算術的才能,又滿懷赤忱,在旁人眼裏,顯得有那麽幾分“不合群”,也正是由於他的“癡”,他才會在發現稅收的問題後,不計後果地和朝堂勢力對上,想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給百姓一個公道。

其實在影視劇裏出現過不少“癡人”,《霸王別姬》裏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就是這類“癡人”最好的一個代表。

然而在這部劇裏,張若昀卻將這種“不懂世事”的癡演成了很刻意的傻,反倒因為這種誇張的表演方式被吐槽了,圍繞在他身上的評價,也相當的兩極化。

可以說,張若昀在這部劇裏成了爭議最大的存在,不管是誇他的,還是貶低他、質疑演技的都有很多人,張若昀成了“炮火集中口”,有人甚至說張若昀是裏麵最大的“敗筆”。

事情真的這樣嗎?其實張若昀這次的口碑翻車,其實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首先,本來這種“癡人”的塑造就比其他角色更難塑造,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用力過猛,顯得浮誇,張若昀這次被攻擊的重點也正是在這裏。

尤其是這種鏡頭想要刻意表現他“癡”的時候,這種用力就更加明顯了,眼神沒有聚焦地釘在某處,和人群形成很大的反差,就差沒有明晃晃地告訴觀眾:我是個“癡人”,而觀眾反而會覺得他在刻意扮傻,有時甚至感覺“瘋瘋癲癲”。

反觀當初在塑造“程蝶衣”的時候,其實張國榮是收著來的,他沒有刻意向大家表演自己的“癡”,他平時就是個正常人的模樣,隻是在偶爾才“泄露”出幾分自己的執著和癡意,反而讓觀眾心疼。

角色的難度讓張若昀的演技略顯得“捉襟見肘”,但要上升到他“演技一個樣兒”、“資源與演技不匹配”這樣的地步,又有些誇張了。

回看張若昀這些年的作品,從大爆的《慶餘年》到大製作的《雪中悍刀行》,再到好口碑的《警察榮耀》,這些作品其實已經在無形中說明了張若昀的口碑。

張若昀很少參加綜藝,私生活也不作妖,作品也能帶動收視率,其實算得上80後男演員裏比較“扛把子”的了。

但這次的翻車也說明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張若昀雖然有演技,但演技還稱不上“精湛”,在難度稍高的角色麵前,還是不能服眾。

要想在演員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匹配自己的資源,張若昀還需要加把勁兒,不管是鼓勵還是批評,都應該虛心地反思自己的不足,隻有這樣,作為演員的張若昀,才能更上一層樓。

查看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