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爆發抗議潮 美澳德等國家反應相當慎重低調

中國爆發抗議潮 美澳德等國家反應相當慎重低調

文章來源: 美國之音 於 2022-11-29 17:07: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2年11月27日,在上海烏魯木齊路舉行抗議的人群與警察。(法新社)

在中國多地爆發了針對“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的抗議活動之際,拜登政府在表示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的同時,做出了相當慎重的表態,避免發表任何可能被北京視為具有挑釁性的言論。其他西方大國目前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作出了溫和的反應。德國總統表示理解中國的抗議活動,澳大利亞外長則呼籲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在11月24日晚被封控100多天的新疆烏魯木齊市的一座高層住宅樓失火導致10人死亡後,連日來,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武漢到北京,中國多個城市和大學爆發了抗議當局嚴厲封控措施的示威活動,示威者還紛紛舉著抗議嚴厲審查製度的白紙,還有的抗議者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和“共產黨下台”的口號。

拜登政府低調回應中國的抗議活動

拜登政府到目前為止隻是做出了相當低調的回應,避免發表可能被北京視為挑釁或幹涉其內政的言論。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星期二下午在陪同拜登總統前往密西根州的“空軍一號”上回答媒體有關白宮是否向北京方麵傳達了鎮壓抗議者的任何可能後果的問題時重申了拜登政府對和平抗議權利的支持。

“我們一直很明確,人們有權毫無恐懼地進行和平抗議。而且——我們認為這個權利不應受到阻礙或幹涉,”她說。

讓-皮埃爾接著說,美國將繼續表達對這一基本自由的支持。她強調,拜登總統對普世人權和民主的力量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

這位新聞秘書首次針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在報道抗議活動時遭到警方毆打和扣押的事件發表了看法。

“美國也將繼續支持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尊重。任何記者都不應僅僅因為做自己的工作而被逮捕、毆打或騷擾,就像我們在實地聽到的一些報道一樣。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們所預料的那樣,”她說。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星期一上午發表聲明,首次對中國的抗議活動做出反應。聲明間接的批評了中國的“清零”政策,並說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這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位發言人說。

在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多次被記者問到中國的抗議活動以及美國的反應。

科比說:“我們向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者傳遞的信息是相同的和一貫的:人們應該被允許有集會與和平抗議他們所反對的政策、法律或命令的權利。”

“人們應該被允許有集會與和平抗議他們所反對的政策、法律或命令的權利,” 美國國安會官員科比周一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到中國的抗議活動時說。他被多次問到拜登政府為何不更加鮮明的支持抗議者並呼籲中國政府停止拘押示威者。科比強調,美方,包括拜登總統,都在密切跟蹤事態發展。https://t.co/sgjprEJm3u pic.twitter.com/GfOW6iHjoO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November 29, 2022
一位記者直白的問他,今天早些時候的聲明沒有明確呼籲中國停止拘留或傷害抗議者。為什麽沒有?

科比回答說:“我們正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我們繼續站出來,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並看事情如何發展。”

另外一位記者問道,拜登總統在聽到中國的抗議者高喊要“自由”和“習近平下台”的口號時有什麽反應?

科比說:“總統不會代表世界各地的抗議者發言。他們在為自己發聲。 我們正在做的是明確表示我們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一位記者顯然覺得科比的表態不夠有力。他說,支持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並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

科比回應說,“我很高興這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這正是我們應該持的立場。”

這位記者追問道,拜登總統在威權與民主之間進行了對比。難道現在不正是比我們現在更有力的維護人民權利、倡導自由和民主的時刻嗎?

科比回答說:“我認為這是重申我們對自由集會與和平抗議的信念的時刻。我們已經做到了,並將繼續這樣做。無論是在伊朗、中國還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的抗議,總統對民主的力量、民主製度及其重要性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用你的話來說,這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表達意見的時刻。我們在這方麵一直是很明確和一貫的,我認為你在今後也會看到這一點。”

他說,拜登總統非常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在跟蹤事態的發展。

美駐華使團告誡美公民儲存必需品

美國駐華使團星期一發表了一份致美國公民的聲明,敦促他們在封鎖期間儲備藥品、水和食物。

聲明說,由於新冠疫情,中國政府已擴大了新冠疫情防控舉措。“我們鼓勵所有美國公民為您自己和您的各位家庭成員保存 14 天的藥物、瓶裝水和食物供應。”

這份聲明沒有提及中國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分析:低調反應與拜習會後試圖緩和美中關係有關

美國資深媒體人、新媒體公司Semafor的創始總編輯史蒂夫·克萊蒙斯(Steve Clemons)認為,白宮的審慎表態與最近的拜習會有關。

“我猜想,如果拜登和習近平沒有在巴厘島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麵並同意緩和美中關係的緊張局勢並承諾‘相互尊重’,那麽白宮對反對COVID-19封控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會說更多的話,”克萊蒙斯星期二在一則新聞通訊中說。

“我無法想象他們會說一些會被中國人視為具有煽動性的東西,”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拉迪(Nicholas Lardy)對新聞平台Semafor說。他提到,白宮目前正試圖在各種問題上與中國接觸。一些人擔心,過分支持示威者可能會破壞這些努力。

科比:拜習會後,希望雙方重新展開工作層麵的討論

在白宮記者會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也把拜登政府的低調反應與最近舉行的拜習會掛鉤。這位記者問,拜習會後,有一些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的具體步驟。這些步驟是否會對美國如何回應中國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抗議活動的應對產生任何影響?

科比的答複顯示,二者之間的確有關聯。

他說:“我認為,我們將繼續關注此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希望繼續看到這些溝通渠道保持暢通的願望沒有改變。在20國集團峰會後,我們對兩位領導人能夠就重新展開一些工作層麵的討論達成一致感到欣慰。所以我們仍然處於這種模式。我們希望繼續讓這些討論重新開始。”

有觀察人士注意到,拜登政府的表態與它一再譴責德黑蘭數月來鎮壓反政府抗議活動形成鮮明對照。不過目前為止,北京還沒有對抗議者采取嚴厲的鎮壓,而是在北京、上海等發生反封控抗議示威的地方加強了警力部署,同時表示要“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以及“對群眾的合理訴求要及時回應和解決。”大專院校也安排學生提前放假回家,避免他們聚集在一起繼續進行抗議示威。

科比在記者會上似乎暗示,美國的反應還要看事情的後續發展,為今後立場的變化留有餘地。

“至於這是否對示威者有影響,我們將關注此事並看它會走向何方,”他說。

這次的抗議活動是在拜登與習近平在巴厘島舉行麵對麵會晤後的幾個星期後爆發的。這次首腦會晤使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得以穩定下來。

共和黨人批拜登政府對中國軟弱

盡管白宮官員科比認為拜登政府目前在抗議活動上的表態是應該所持的立場,但共和黨人把這種低調的反應稱為對中國軟弱。

“中國共產黨的封控違背人們的意願將他們監禁——許多人已經死亡。當中國公民勇敢地抗議時,喬·拜登和企業階層隻是聳聳肩,”預計將成為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人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一則推文中說。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lockdowns have imprisoned people against their will—many have died. As Chinese citizens bravely protest, Joe Biden & the corporate class shrug.

Our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 will do what Biden refuses—finally reckon with the pariah that is the CCP.

— Kevin McCarthy (@GOPLeader) November 28, 2022
“我們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將做拜登拒絕做的事——最終與受到唾棄的中共算賬。”

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說:“拜登行政當局的回應比預期的要糟糕。中共應該要知道,無論如何,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裏,美國將追究每一個針對這些抗議者使用暴行的中共官員的責任。”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資深共和黨成員馬克·魯比奧(Marco Rubio)參議員和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眾議員在星期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批評拜登政府不願意挺身反對中共和堅定支持中國人民。

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說:“就在巴厘島與習近平握手幾周後,拜登總統和他的政府再次展現他們不願意對抗中共,不願意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這兩位長期關心中國人權事務的共和黨議員還在聲明中批評美國企業界精英保持沉默。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一篇報道援引一位熟悉此事的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拜登政府在決定如何回應時必須考慮一係列的因素。比如,美方發表強硬的聲明有可能導致中國政府把注意焦點轉向美國,並指稱有“外國勢力幹涉”,而不是解決中國抗議者的不滿。

在中國,一些親政府的人已經開始指責“境外勢力”挑動和參與抗議。

澳大利亞敦促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幾個西方國家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發表了溫和的看法。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外事記者斯蒂芬·齊季奇(Stephen Dziedzic)星期一在推特上說,澳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時通過她的發言人發表聲明,向在烏魯木齊發生的悲劇性火災中失去親人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Statement on protests in China from a spox for Foreign Minister Penny Wong. Australia urges China to “engage constructively” with protesters and address their concerns. (Worth noting briefly: this statement is in response to a media query) pic.twitter.com/ehemm4g6wG

— Stephen Dziedzic (@stephendziedzic) November 28, 2022
“澳大利亞堅決支持言論自由與和平抗議而不必擔心遭到報複的權利,”聲明說。“我們敦促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解決他們提出的關切。”

德政府發言人:注意到抗議活動,德總統敦促當局尊重言論和失望自由

德國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星期一說,注意到中國幾個城市爆發抗議疫情封控政策的活動,以及有報道說保安力量使用暴力對付抗議者。他說,德國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德國28日表示注意到中國幾個城市爆發抗議疫情封控政策的活動,以及有報道說保安力量使用暴力對付抗議者。德國政府發言人說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他說德國使用mRNA疫苗有很好的經驗,但這種疫苗在中國還未被批準廣泛使用。他說朔爾茨總理最近訪問中國時提到了這個問題。 https://t.co/zZPNfFdeJ9 pic.twitter.com/5qicoc4kGj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November 28, 2022
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周一在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采訪時,對中國發生的示威活動表示理解。

“我們都記得我們自己抗擊冠狀病毒、這個大流行病的鬥爭,我們仍然記得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這是多麽沉重的負擔,”他在其官邸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隻能想,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多麽沉重的負擔。即使在今天,中國的措施要嚴格得多,觸及的範圍也要遠得多。所以我理解為什麽人們要在街頭表達他們的不耐煩和不滿。”

他敦促中國當局尊重言論和示威的自由。

“作為一名民主人士,我隻能說,自由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很重要,我隻希望中國當局尊重言論自由和示威自由的權利。當然,我希望示威活動保持和平,”他說。

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11月28日在接受英國廣播采訪時敦促中國政府傾聽民眾抗議清零政策和嚴苛封控措施的訴求。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炮轟"沒有補貼你早就回南非了",馬斯克:全部削減
“最討厭的功能終於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有新變動
4大學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殘忍震驚全美 博士生認罪逃死
脫離西方軌道後,俄羅斯掀起中國熱
急墜8000米 乘客"魂沒了 腿在抖" 中國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伊朗12天內兵敗如山倒 原來是印度反水 為以立奇功?
是否驅逐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們得研究看看
川普民調直直落!美國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顯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鱷魚惡魔島”移民監啟用 20萬鱷魚看守 川普將出席開幕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川馬互罵 川普威脅砍特斯拉補助 馬斯克怒回 股價重挫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紐約時報:美國是時候放棄尋求朝鮮無核化了
央視前主持人水均益,亮出身份證辟謠“移民國外”
馬斯克舊友警告川普 “他會盡全力傷害總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爆發抗議潮 美澳德等國家反應相當慎重低調

美國之音 2022-11-29 17:07:02


2022年11月27日,在上海烏魯木齊路舉行抗議的人群與警察。(法新社)

在中國多地爆發了針對“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的抗議活動之際,拜登政府在表示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的同時,做出了相當慎重的表態,避免發表任何可能被北京視為具有挑釁性的言論。其他西方大國目前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作出了溫和的反應。德國總統表示理解中國的抗議活動,澳大利亞外長則呼籲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在11月24日晚被封控100多天的新疆烏魯木齊市的一座高層住宅樓失火導致10人死亡後,連日來,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武漢到北京,中國多個城市和大學爆發了抗議當局嚴厲封控措施的示威活動,示威者還紛紛舉著抗議嚴厲審查製度的白紙,還有的抗議者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和“共產黨下台”的口號。

拜登政府低調回應中國的抗議活動

拜登政府到目前為止隻是做出了相當低調的回應,避免發表可能被北京視為挑釁或幹涉其內政的言論。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星期二下午在陪同拜登總統前往密西根州的“空軍一號”上回答媒體有關白宮是否向北京方麵傳達了鎮壓抗議者的任何可能後果的問題時重申了拜登政府對和平抗議權利的支持。

“我們一直很明確,人們有權毫無恐懼地進行和平抗議。而且——我們認為這個權利不應受到阻礙或幹涉,”她說。

讓-皮埃爾接著說,美國將繼續表達對這一基本自由的支持。她強調,拜登總統對普世人權和民主的力量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

這位新聞秘書首次針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在報道抗議活動時遭到警方毆打和扣押的事件發表了看法。

“美國也將繼續支持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尊重。任何記者都不應僅僅因為做自己的工作而被逮捕、毆打或騷擾,就像我們在實地聽到的一些報道一樣。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們所預料的那樣,”她說。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星期一上午發表聲明,首次對中國的抗議活動做出反應。聲明間接的批評了中國的“清零”政策,並說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這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位發言人說。

在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多次被記者問到中國的抗議活動以及美國的反應。

科比說:“我們向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者傳遞的信息是相同的和一貫的:人們應該被允許有集會與和平抗議他們所反對的政策、法律或命令的權利。”

“人們應該被允許有集會與和平抗議他們所反對的政策、法律或命令的權利,” 美國國安會官員科比周一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到中國的抗議活動時說。他被多次問到拜登政府為何不更加鮮明的支持抗議者並呼籲中國政府停止拘押示威者。科比強調,美方,包括拜登總統,都在密切跟蹤事態發展。https://t.co/sgjprEJm3u pic.twitter.com/GfOW6iHjoO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November 29, 2022
一位記者直白的問他,今天早些時候的聲明沒有明確呼籲中國停止拘留或傷害抗議者。為什麽沒有?

科比回答說:“我們正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我們繼續站出來,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並看事情如何發展。”

另外一位記者問道,拜登總統在聽到中國的抗議者高喊要“自由”和“習近平下台”的口號時有什麽反應?

科比說:“總統不會代表世界各地的抗議者發言。他們在為自己發聲。 我們正在做的是明確表示我們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一位記者顯然覺得科比的表態不夠有力。他說,支持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並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

科比回應說,“我很高興這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這正是我們應該持的立場。”

這位記者追問道,拜登總統在威權與民主之間進行了對比。難道現在不正是比我們現在更有力的維護人民權利、倡導自由和民主的時刻嗎?

科比回答說:“我認為這是重申我們對自由集會與和平抗議的信念的時刻。我們已經做到了,並將繼續這樣做。無論是在伊朗、中國還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的抗議,總統對民主的力量、民主製度及其重要性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用你的話來說,這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表達意見的時刻。我們在這方麵一直是很明確和一貫的,我認為你在今後也會看到這一點。”

他說,拜登總統非常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在跟蹤事態的發展。

美駐華使團告誡美公民儲存必需品

美國駐華使團星期一發表了一份致美國公民的聲明,敦促他們在封鎖期間儲備藥品、水和食物。

聲明說,由於新冠疫情,中國政府已擴大了新冠疫情防控舉措。“我們鼓勵所有美國公民為您自己和您的各位家庭成員保存 14 天的藥物、瓶裝水和食物供應。”

這份聲明沒有提及中國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分析:低調反應與拜習會後試圖緩和美中關係有關

美國資深媒體人、新媒體公司Semafor的創始總編輯史蒂夫·克萊蒙斯(Steve Clemons)認為,白宮的審慎表態與最近的拜習會有關。

“我猜想,如果拜登和習近平沒有在巴厘島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麵並同意緩和美中關係的緊張局勢並承諾‘相互尊重’,那麽白宮對反對COVID-19封控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會說更多的話,”克萊蒙斯星期二在一則新聞通訊中說。

“我無法想象他們會說一些會被中國人視為具有煽動性的東西,”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拉迪(Nicholas Lardy)對新聞平台Semafor說。他提到,白宮目前正試圖在各種問題上與中國接觸。一些人擔心,過分支持示威者可能會破壞這些努力。

科比:拜習會後,希望雙方重新展開工作層麵的討論

在白宮記者會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也把拜登政府的低調反應與最近舉行的拜習會掛鉤。這位記者問,拜習會後,有一些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的具體步驟。這些步驟是否會對美國如何回應中國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抗議活動的應對產生任何影響?

科比的答複顯示,二者之間的確有關聯。

他說:“我認為,我們將繼續關注此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希望繼續看到這些溝通渠道保持暢通的願望沒有改變。在20國集團峰會後,我們對兩位領導人能夠就重新展開一些工作層麵的討論達成一致感到欣慰。所以我們仍然處於這種模式。我們希望繼續讓這些討論重新開始。”

有觀察人士注意到,拜登政府的表態與它一再譴責德黑蘭數月來鎮壓反政府抗議活動形成鮮明對照。不過目前為止,北京還沒有對抗議者采取嚴厲的鎮壓,而是在北京、上海等發生反封控抗議示威的地方加強了警力部署,同時表示要“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以及“對群眾的合理訴求要及時回應和解決。”大專院校也安排學生提前放假回家,避免他們聚集在一起繼續進行抗議示威。

科比在記者會上似乎暗示,美國的反應還要看事情的後續發展,為今後立場的變化留有餘地。

“至於這是否對示威者有影響,我們將關注此事並看它會走向何方,”他說。

這次的抗議活動是在拜登與習近平在巴厘島舉行麵對麵會晤後的幾個星期後爆發的。這次首腦會晤使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得以穩定下來。

共和黨人批拜登政府對中國軟弱

盡管白宮官員科比認為拜登政府目前在抗議活動上的表態是應該所持的立場,但共和黨人把這種低調的反應稱為對中國軟弱。

“中國共產黨的封控違背人們的意願將他們監禁——許多人已經死亡。當中國公民勇敢地抗議時,喬·拜登和企業階層隻是聳聳肩,”預計將成為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人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一則推文中說。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lockdowns have imprisoned people against their will—many have died. As Chinese citizens bravely protest, Joe Biden & the corporate class shrug.

Our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 will do what Biden refuses—finally reckon with the pariah that is the CCP.

— Kevin McCarthy (@GOPLeader) November 28, 2022
“我們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將做拜登拒絕做的事——最終與受到唾棄的中共算賬。”

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說:“拜登行政當局的回應比預期的要糟糕。中共應該要知道,無論如何,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裏,美國將追究每一個針對這些抗議者使用暴行的中共官員的責任。”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資深共和黨成員馬克·魯比奧(Marco Rubio)參議員和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眾議員在星期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批評拜登政府不願意挺身反對中共和堅定支持中國人民。

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說:“就在巴厘島與習近平握手幾周後,拜登總統和他的政府再次展現他們不願意對抗中共,不願意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這兩位長期關心中國人權事務的共和黨議員還在聲明中批評美國企業界精英保持沉默。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一篇報道援引一位熟悉此事的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拜登政府在決定如何回應時必須考慮一係列的因素。比如,美方發表強硬的聲明有可能導致中國政府把注意焦點轉向美國,並指稱有“外國勢力幹涉”,而不是解決中國抗議者的不滿。

在中國,一些親政府的人已經開始指責“境外勢力”挑動和參與抗議。

澳大利亞敦促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幾個西方國家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發表了溫和的看法。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外事記者斯蒂芬·齊季奇(Stephen Dziedzic)星期一在推特上說,澳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時通過她的發言人發表聲明,向在烏魯木齊發生的悲劇性火災中失去親人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Statement on protests in China from a spox for Foreign Minister Penny Wong. Australia urges China to “engage constructively” with protesters and address their concerns. (Worth noting briefly: this statement is in response to a media query) pic.twitter.com/ehemm4g6wG

— Stephen Dziedzic (@stephendziedzic) November 28, 2022
“澳大利亞堅決支持言論自由與和平抗議而不必擔心遭到報複的權利,”聲明說。“我們敦促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解決他們提出的關切。”

德政府發言人:注意到抗議活動,德總統敦促當局尊重言論和失望自由

德國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星期一說,注意到中國幾個城市爆發抗議疫情封控政策的活動,以及有報道說保安力量使用暴力對付抗議者。他說,德國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德國28日表示注意到中國幾個城市爆發抗議疫情封控政策的活動,以及有報道說保安力量使用暴力對付抗議者。德國政府發言人說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他說德國使用mRNA疫苗有很好的經驗,但這種疫苗在中國還未被批準廣泛使用。他說朔爾茨總理最近訪問中國時提到了這個問題。 https://t.co/zZPNfFdeJ9 pic.twitter.com/5qicoc4kGj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November 28, 2022
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周一在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采訪時,對中國發生的示威活動表示理解。

“我們都記得我們自己抗擊冠狀病毒、這個大流行病的鬥爭,我們仍然記得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這是多麽沉重的負擔,”他在其官邸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隻能想,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多麽沉重的負擔。即使在今天,中國的措施要嚴格得多,觸及的範圍也要遠得多。所以我理解為什麽人們要在街頭表達他們的不耐煩和不滿。”

他敦促中國當局尊重言論和示威的自由。

“作為一名民主人士,我隻能說,自由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很重要,我隻希望中國當局尊重言論自由和示威自由的權利。當然,我希望示威活動保持和平,”他說。

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11月28日在接受英國廣播采訪時敦促中國政府傾聽民眾抗議清零政策和嚴苛封控措施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