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發抗議潮 美澳德等國家反應相當慎重低調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2年11月27日,在上海烏魯木齊路舉行抗議的人群與警察。(法新社)

在中國多地爆發了針對“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的抗議活動之際,拜登政府在表示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的同時,做出了相當慎重的表態,避免發表任何可能被北京視為具有挑釁性的言論。其他西方大國目前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作出了溫和的反應。德國總統表示理解中國的抗議活動,澳大利亞外長則呼籲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在11月24日晚被封控100多天的新疆烏魯木齊市的一座高層住宅樓失火導致10人死亡後,連日來,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武漢到北京,中國多個城市和大學爆發了抗議當局嚴厲封控措施的示威活動,示威者還紛紛舉著抗議嚴厲審查製度的白紙,還有的抗議者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和“共產黨下台”的口號。

拜登政府低調回應中國的抗議活動

拜登政府到目前為止隻是做出了相當低調的回應,避免發表可能被北京視為挑釁或幹涉其內政的言論。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星期二下午在陪同拜登總統前往密西根州的“空軍一號”上回答媒體有關白宮是否向北京方麵傳達了鎮壓抗議者的任何可能後果的問題時重申了拜登政府對和平抗議權利的支持。

“我們一直很明確,人們有權毫無恐懼地進行和平抗議。而且——我們認為這個權利不應受到阻礙或幹涉,”她說。

讓-皮埃爾接著說,美國將繼續表達對這一基本自由的支持。她強調,拜登總統對普世人權和民主的力量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

這位新聞秘書首次針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在報道抗議活動時遭到警方毆打和扣押的事件發表了看法。

“美國也將繼續支持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尊重。任何記者都不應僅僅因為做自己的工作而被逮捕、毆打或騷擾,就像我們在實地聽到的一些報道一樣。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們所預料的那樣,”她說。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星期一上午發表聲明,首次對中國的抗議活動做出反應。聲明間接的批評了中國的“清零”政策,並說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每個人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這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位發言人說。

在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多次被記者問到中國的抗議活動以及美國的反應。

科比說:“我們向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者傳遞的信息是相同的和一貫的:人們應該被允許有集會與和平抗議他們所反對的政策、法律或命令的權利。”

一位記者直白的問他,今天早些時候的聲明沒有明確呼籲中國停止拘留或傷害抗議者。為什麽沒有?

科比回答說:“我們正密切關注此事,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我們繼續站出來,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並看事情如何發展。”

另外一位記者問道,拜登總統在聽到中國的抗議者高喊要“自由”和“習近平下台”的口號時有什麽反應?

科比說:“總統不會代表世界各地的抗議者發言。他們在為自己發聲。 我們正在做的是明確表示我們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一位記者顯然覺得科比的表態不夠有力。他說,支持世界各地的和平抗議並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

科比回應說,“我很高興這不是什麽新穎的立場。這正是我們應該持的立場。”

這位記者追問道,拜登總統在威權與民主之間進行了對比。難道現在不正是比我們現在更有力的維護人民權利、倡導自由和民主的時刻嗎?

科比回答說:“我認為這是重申我們對自由集會與和平抗議的信念的時刻。我們已經做到了,並將繼續這樣做。無論是在伊朗、中國還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的抗議,總統對民主的力量、民主製度及其重要性的堅定信念沒有任何改變。用你的話來說,這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表達意見的時刻。我們在這方麵一直是很明確和一貫的,我認為你在今後也會看到這一點。”

他說,拜登總統非常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在跟蹤事態的發展。

美駐華使團告誡美公民儲存必需品

美國駐華使團星期一發表了一份致美國公民的聲明,敦促他們在封鎖期間儲備藥品、水和食物。

聲明說,由於新冠疫情,中國政府已擴大了新冠疫情防控舉措。“我們鼓勵所有美國公民為您自己和您的各位家庭成員保存 14 天的藥物、瓶裝水和食物供應。”

這份聲明沒有提及中國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分析:低調反應與拜習會後試圖緩和美中關係有關

美國資深媒體人、新媒體公司Semafor的創始總編輯史蒂夫·克萊蒙斯(Steve Clemons)認為,白宮的審慎表態與最近的拜習會有關。

“我猜想,如果拜登和習近平沒有在巴厘島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麵並同意緩和美中關係的緊張局勢並承諾‘相互尊重’,那麽白宮對反對COVID-19封控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會說更多的話,”克萊蒙斯星期二在一則新聞通訊中說。

“我無法想象他們會說一些會被中國人視為具有煽動性的東西,”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拉迪(Nicholas Lardy)對新聞平台Semafor說。他提到,白宮目前正試圖在各種問題上與中國接觸。一些人擔心,過分支持示威者可能會破壞這些努力。

科比:拜習會後,希望雙方重新展開工作層麵的討論

在白宮記者會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也把拜登政府的低調反應與最近舉行的拜習會掛鉤。這位記者問,拜習會後,有一些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的具體步驟。這些步驟是否會對美國如何回應中國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抗議活動的應對產生任何影響?

科比的答複顯示,二者之間的確有關聯。

他說:“我認為,我們將繼續關注此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希望繼續看到這些溝通渠道保持暢通的願望沒有改變。在20國集團峰會後,我們對兩位領導人能夠就重新展開一些工作層麵的討論達成一致感到欣慰。所以我們仍然處於這種模式。我們希望繼續讓這些討論重新開始。”

有觀察人士注意到,拜登政府的表態與它一再譴責德黑蘭數月來鎮壓反政府抗議活動形成鮮明對照。不過目前為止,北京還沒有對抗議者采取嚴厲的鎮壓,而是在北京、上海等發生反封控抗議示威的地方加強了警力部署,同時表示要“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以及“對群眾的合理訴求要及時回應和解決。”大專院校也安排學生提前放假回家,避免他們聚集在一起繼續進行抗議示威。

科比在記者會上似乎暗示,美國的反應還要看事情的後續發展,為今後立場的變化留有餘地。

“至於這是否對示威者有影響,我們將關注此事並看它會走向何方,”他說。

這次的抗議活動是在拜登與習近平在巴厘島舉行麵對麵會晤後的幾個星期後爆發的。這次首腦會晤使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得以穩定下來。

共和黨人批拜登政府對中國軟弱

盡管白宮官員科比認為拜登政府目前在抗議活動上的表態是應該所持的立場,但共和黨人把這種低調的反應稱為對中國軟弱。

“中國共產黨的封控違背人們的意願將他們監禁——許多人已經死亡。當中國公民勇敢地抗議時,喬·拜登和企業階層隻是聳聳肩,”預計將成為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人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一則推文中說。

 

“我們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將做拜登拒絕做的事——最終與受到唾棄的中共算賬。”

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說:“拜登行政當局的回應比預期的要糟糕。中共應該要知道,無論如何,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裏,美國將追究每一個針對這些抗議者使用暴行的中共官員的責任。”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資深共和黨成員馬克·魯比奧(Marco Rubio)參議員和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眾議員在星期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批評拜登政府不願意挺身反對中共和堅定支持中國人民。

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說:“就在巴厘島與習近平握手幾周後,拜登總統和他的政府再次展現他們不願意對抗中共,不願意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這兩位長期關心中國人權事務的共和黨議員還在聲明中批評美國企業界精英保持沉默。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一篇報道援引一位熟悉此事的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拜登政府在決定如何回應時必須考慮一係列的因素。比如,美方發表強硬的聲明有可能導致中國政府把注意焦點轉向美國,並指稱有“外國勢力幹涉”,而不是解決中國抗議者的不滿。

在中國,一些親政府的人已經開始指責“境外勢力”挑動和參與抗議。

澳大利亞敦促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幾個西方國家也對中國的抗議活動發表了溫和的看法。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外事記者斯蒂芬·齊季奇(Stephen Dziedzic)星期一在推特上說,澳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時通過她的發言人發表聲明,向在烏魯木齊發生的悲劇性火災中失去親人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

 

“澳大利亞堅決支持言論自由與和平抗議而不必擔心遭到報複的權利,”聲明說。“我們敦促中國當局與抗議者進行建設性的接觸,解決他們提出的關切。”

德政府發言人:注意到抗議活動,德總統敦促當局尊重言論和失望自由

德國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星期一說,注意到中國幾個城市爆發抗議疫情封控政策的活動,以及有報道說保安力量使用暴力對付抗議者。他說,德國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周一在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采訪時,對中國發生的示威活動表示理解。

“我們都記得我們自己抗擊冠狀病毒、這個大流行病的鬥爭,我們仍然記得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這是多麽沉重的負擔,”他在其官邸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隻能想,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多麽沉重的負擔。即使在今天,中國的措施要嚴格得多,觸及的範圍也要遠得多。所以我理解為什麽人們要在街頭表達他們的不耐煩和不滿。”

他敦促中國當局尊重言論和示威的自由。

“作為一名民主人士,我隻能說,自由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很重要,我隻希望中國當局尊重言論自由和示威自由的權利。當然,我希望示威活動保持和平,”他說。

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11月28日在接受英國廣播采訪時敦促中國政府傾聽民眾抗議清零政策和嚴苛封控措施的訴求。

 

 

 

mudanxianzi 發表評論於
廣州都解封了,去哪裏都不要綠碼了,要不是大家反抗,還要繼續封城呢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哈哈,一看下了這麽大力氣,沒啥動靜,自己就唾麵自幹唄!
早就說了,別白費心思,清零是中國政府給自己壓擔子,主流是擁護的!
14億裏,有幾個不爽的,防疫工作過度的,發現問題糾正就是了。這麽大國家,挺正常的。
但讓國內人自己把握。
海外的民運港獨,年底了,要申請經費,搞點作亂的成績好邀功請賞。
文學城不應該成為垃圾場!
不允許的筆名 發表評論於
當然了,這幾年各國左派政府做法和中國如出一轍,隻是程度區別。
一顆鴻心 發表評論於
西方的反應很合理,這次反封控運動目前整體是和平抗議,沒有明顯流血。但是人民的情緒已經表達出來,全世界也看到了中國人對於習大糞的胡作非為並不是毫無反應。下次爆發就沒這麽簡單了。
whn 發表評論於
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
何西2017 發表評論於
這事是個雙刃劍,西方國家支持抗議解封而後一旦由此大規模爆發疫情和死亡人數飆升的話,會非常頭痛,對中國對世界包括西方國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pirate88 發表評論於
應該高調介入,並且徹查武漢病毒來源!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就小貓幾隻演一演,拍個照,就想問洋主子要錢,洋人可不是那麽好騙的!
wisfan 發表評論於
美國說的很清楚,支持和平抗議。但訴求要中國人自己說,自己去爭取。這也是這些年來西方社會的態度。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樓下那個,中共疫情死亡,外加封成造成的憂鬱自殺,跳樓,其它疾病無法及時治療,等次生災難總和已經不隻500萬。隻是政府不統計,裝糊塗。
gameon 發表評論於
不能再發生流血事件了。上次六四換來的是中國政改,碌碌無為的三十年,結果雖然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貪腐猖獗,貧困懸殊,社會被金錢至上,娛樂至死控製。對外有種不切實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得罪人不少。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西方當然希望中國民主,但要通過和平演變,時間不是問題。 而不是突然通過暴力推翻中共,造成14億人口大國混亂。那將是世界災難,誰也逃不過。 就眼前世界經濟已經因為供應鏈影響危機重重,西方絕對不希望鬧大,來日方長。
中共歸咎西方煽動純扯淡。 中國動亂世界遭殃,西方經濟坍塌,不符合西方利益。
gameon 發表評論於
其實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議潮,對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很重要,很有益處。比如反腐倡廉。不知中國政府是否有這個"海量"麵對。現在是個契機,有識之士應該把此次抗議潮向正確的方向引導。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 自己作死 我們就拿個小板凳吃瓜就好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如果習胖敢開槍殺人,美歐毫無懸念將全麵製裁中國,規模將超過六四。
海川 發表評論於
馬年生自報是台灣人、卻一直以中共代言人出沒,要提防這個騙子。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The US and its allies are closely watching Chinese government’s move. If Xi’s regime escalates the situation, Biden will for sure act accordingly.
老寓公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人民有權示威,抗議; 在中國大陸人民的這個權利被剝奪了。

威爾 發表評論於
土耳其發話了……!
病毒起源武漢卻甩鍋外國,任何狀況都是外國始作俑!馬列主義就不是國外勢力嗎?
gameon 發表評論於
老美很清楚此刻的利害關係,所以對待抗議潮很低調。而本城卻像打了雞血一樣高調,中國抗議新聞幾乎占了版麵的八成,感覺CNN都要來本城"買"新聞了。是不是想掩蓋蔡大娘在台灣施政全麵失敗的事實。嗬嗬
river2020 發表評論於
美國之音眼看著造謠都沒辦法造了,索性躺平了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大陸這點抗議示威 比 美國的抗議示威 算是小巫見大巫。
河西海龜 發表評論於
美國偷著樂
supernova13 發表評論於
他們知道事件升級的可能性很小,太高調了自己下不來台。
山龍 發表評論於
中共無賴好歹先往民主國家潑髒水,把中國人民起來抗爭說成是敵對勢力滲入所致。文明國家如果有過激反應那就正中中共下懷。中國人民很清楚跟外部勢力無關,轉移矛盾是中共的拿手戲,試圖把人民對中共的不滿轉移到對歐美國家去,老美不要上這個卡當
玉器晚成 發表評論於
無關低調高調 ,“ 外來勢力”是永恒不變的甩鍋方式。
tryhard3 發表評論於
這次抗議讓人們看到中國還有明白人,也讓這些明白人知道自己並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