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爆料:俄烏危機爆發前,德國曾想讓烏克蘭認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麵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合作夥伴CNN葡語頻道的采訪,英國前首相約翰遜爆料了。他爆料的核心內容是西方國家最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不同反應。

據CNN報道,采訪是在當地時間21日進行的。約翰遜在采訪中透露,“這是一個巨大的衝擊……我們當時可以看到俄羅斯的營級戰術群正在集結,但不同的國家對此所持看法大相徑庭”。


“當時德國的看法是,如果它(入侵)發生,那將是一場災難。更好的情況是,一切盡快結束,烏克蘭認輸。”約翰遜還稱,這種看法是出於“經濟原因”。

約翰遜接著說,他無法支持這種看法,“我認為這是一種糟糕的看待它的方式。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麽會有那樣的想法和感受”。

CNN稱,約翰遜還透露法國的心思,稱法國一直拒絕接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他還批評意大利德吉拉政府對“入侵”威脅的最初反應。他稱,意大利政府“有一個階段隻是說無法支持我們的立場”,原因是他們“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

不過,約翰遜稱,入侵發生後,一些歐洲國家的看法很快發生了變化。他聲稱,“德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美國總統)拜登,大家都看到根本沒有選擇。因為你無法與這個人(普京)談判。這是關鍵點”。

約翰遜還誇讚歐盟在反對俄羅斯方麵“做得很好”:“我對歐盟的行動方式表示敬意。他們已經團結一致。製裁很嚴厲。”

CNN稱,對於約翰遜的爆料,他們試圖聯係德國與法國政府,以及聯係意大利前總理德吉拉的辦公室,但對方都拒絕置評。

涼亭 發表評論於
認輸是理性的,所有東西都不屬於惡國,以後都可以要回來。巴黎不設防就是最好的例子。打到今天一片瓦礫。前後69年都毀了
iBear 發表評論於
如果是Trump在位,也一樣讓烏克蘭認輸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如果隻有德國法國,蘇聯早已吞並整個歐洲,不會自己解體。德法不是西方文明的中堅力量,這大概也是很多紅粉仇視美英的原因。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英國始終想禍水東引
tomcat801 發表評論於
作者:不知道怎麽起名
鏈接:******zhihu***/question/275135307/answer/3811108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因為英國在1938年不希望自己對任何一個東歐國家的安全付出保證,他隻對法國有義務,而法國也不希望戰爭爆發,而德國本身需求捷克領土內德意誌人占多數的理由以當時流行的“民族自決”符合。還有一個問題是當時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是一個財政大臣出身的首相,深知一戰後英國國內經濟的脆弱,更是希望對德國妥協以達到一個相對和平的歐陸局麵。在希特勒“這是德國最後的領土要求”的花言巧語下,張伯倫認為,將蘇台德蘭給德國是最後的妥協,以滿足德國的野心。因此,英國並不支持英法聯合捷克同德國開戰的立場。最後慕尼黑會議的結果是德國“解放”了蘇台德蘭被捷克人壓迫的德意誌人。蘇台德蘭德意誌人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而希特勒並不對德國吞並蘇台德蘭而感到滿足,僅僅在慕尼黑會議五個月之後,德國於1939年三月便肢解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此時憤怒的英國和法國堅信希特勒的流氓外交不可信任,為了防止希特勒進一步擴張,英國同波蘭簽訂的條約以保障波蘭獨立。當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時,英國依據同波蘭的條約向德國宣戰,二戰爆發。
tomcat801 發表評論於
想想 二戰時德國要占 捷克的 蘇台德 時 英法 是怎麽做的 ?

楓城俠客 發表評論於
歐洲人在二戰時已經吃了一次虧,如果還不長記性,再與俄羅斯簽署一個現代版“慕尼黑協定“,那隻能怪自己了。
彼采荇兮 發表評論於
北約攪合歐盟,軍隊攪合政治經濟,對權力再分配有奇效。
弟兄 發表評論於
拜登宣布俄羅斯入侵的時候,全世界不相信
dakinglaile 發表評論於
約翰遜的回憶錄肯定得大賣了
abraham007 發表評論於
老歐洲卷入這場戰爭的半推半就的。半推是指沒剝皮控製的美國拿槍逼著,不幹也得幹。半就是指沒剝皮媒體忽悠歐洲群眾,大弟很快就會垮,然後去俄羅斯分錢分地分女人。加入後老歐洲,特別是德法,已經蒙受了天量的經濟損失,相比而言軍事援助倒是些小錢。美國也著急,拿不下大弟,老歐洲反水遲早的事,而真要到了那一天,大弟與演員都活蹦亂跳,北約先被幹挺了,嗬嗬
東方明月- 發表評論於
比喻太貼切了,++++++

---------------------------------
AllisaQ 發表評論於 2022-11-23 08:16:38
你老婆反抗外麵男人強奸,原來是你在拱火?
--------------------------------------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2-11-23 07:30:54 看來就是美國和英國在拱火
5mslj 發表評論於
不管哪個國家,麵對巨大威脅,總有想割地求和的聲音,畢竟選擇戰爭的代價極大。去看看二戰時期的曆史,丘吉爾如何力排眾議誓死抵抗德國,在當時的英國,求和的勢力很大。

德國是二戰中的納粹,是紅色惡魔共產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現在對專製綏靖的領頭羊,嗬嗬,真沒法評價它。但是,不論怎樣,最終,價值觀一致的國家,在關鍵時刻,一定會站在一起,這個不是中共和五毛們能挑撥的。
量子糾結 發表評論於
約翰遜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支持烏克蘭決不放棄決不投降的北約國家元首,俄羅斯入侵之後,拜登也建議澤連斯家放棄基輔逃跑。
牛羊滿倉 發表評論於
先說說北溪怎麽賠好嘛,別浪費時間。
遠山_2022 發表評論於
陰國存在的目的就是歐洲不要安寧。歐洲越亂陰國才能安居小島上過安穩日子。這是大陰的長期國策。
balsam_pear_k 發表評論於
看長看短了,妥協之後永遠受俄羅斯脅迫。至少幾十年吧。

onflow 發表評論於 2022-11-23 07:57:00是認輸還是妥協,回頭來看對烏克蘭不見得是一個壞的選擇
onflow 發表評論於
是認輸還是妥協,回頭來看對烏克蘭不見得是一個壞的選擇
seewhatisee 發表評論於
德法是個很值得關注的國家,尤其和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
abraham007 發表評論於
德法就是想賣了烏克蘭跟大弟媾和,到現在他們還這麽想。無奈歐洲輿論已經被沒剝皮滲透,跟大弟幹到底成了政治正確,他們想媾和就會被罵死,所以老歐洲最多隻能出工不出力。但是事情都有兩麵性,這種政治正確使得美國必須跟大弟你死我活,大弟不倒,美國乃至北約就會名譽掃地。於是美國隻能硬著頭皮提供更多的援助,支持演員跟大弟剛下去,美國雖然有錢,但是大弟也算皮糙肉厚,兩方決出生死估計要等到猴年馬月。我隻能說,其實雙方都被沒剝皮耍了,世界人民吃瓜看熱鬧,嗬嗬
eachnet88 發表評論於
讓歐洲火拚衰弱,從來符合英美利益。否則長臂管轄不了啊。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俄羅斯曾經對烏克蘭進行了種族滅絕。當年所謂的俄羅斯大饑荒,死大大部分是烏克蘭東部,也就是今天搞獨立的那些地區。烏東是最早烏克蘭發源地,最早的烏克蘭國家就是成立於此。由於當時餓死了太多的烏克蘭人,蘇聯移民的大批俄羅斯人到這裏。這些人就是今天搞獨立的主力。

令人奇怪的是,烏克蘭雖然弱小,但還知道反抗。而自稱厲害無比的中共政權卻忘了當年俄羅斯對中國的傷害,支持他們對另一個國家侵占,這樣的垃圾政權還配代表中國嗎?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看來就是美國和英國在拱火。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