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洛杉磯 downtown的Cecil Hotel 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這家曆史悠久的酒店從去年12月起被改建為經濟適用房,供該地區的流浪漢和低收入者入住。
圖片截自nbclosangeles.com,版權屬於原作者
酒店內的設施一應俱全,裏麵設有
社區廚房、洗衣設施、娛樂室以及健康服務中心等。對於弱勢群體,這裏算是一個很好的歸宿。
但六個月後,600 個可用單元中隻有 73 個被人使用。
有人甚至說,不管這家酒店再如何廉價,任誰也不敢再輕易踏足了。
2013年震驚全美的華裔女生藍可兒的神秘死亡,給這家酒店,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藍可兒是一名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華裔大學生,父母均是香港移民,家裏在當地經營一家中餐館。
2013年1月31日,她在Cecil Hotel 失蹤。
隨後美國警方公布的錄像顯示,藍可兒在酒店電梯內做了一係列怪異的動作。更詭異的是,2月19日,酒店頂樓的水箱裏出現了她的屍體。
4個月後,警方稱其意外溺亡,草草結案。但該案件留給世人的謎團實在是太多了。
2021年,時隔8年後,網飛發布了探秘藍可兒事件的紀錄片,揭露了更多當年沒有被披露的細節,以及事件後續。
這起全美震驚的悲劇,源於小姑娘一次獨自旅行。
(以下圖片截自Netflix紀錄片Crime Scene: The Vanishing at the Cecil Hotel)
2013年年初,藍可兒計劃獨自去美國遊玩。
她在聖地亞哥呆了幾天後,1月28日來到了洛杉磯。1月31日,她最後一次和加拿大的父母聯係。此後,便斷了音訊。
因為藍可兒有固定跟父母打電話的習慣,所以失聯後父母十分擔心,便立刻報警。
洛杉磯警局的探員Tim Marcia是當時該案的主要負責人:
他接到報案後立刻跟藍可兒的父母溝通確認,小姑娘失蹤前最後出現的地點,是在Cecil Hotel。
很快,警方大隊人馬來到酒店調查取證。
酒店經理 Amy
Price 回憶藍可兒當時要住四天,她應該2月1日退房,但也是那一天,警局接到了失蹤報案。
警方來到藍可兒的房間取證,發現酒店人員已經拿走了她的所有物品。後搜查時發現藍可兒留下了筆記本電腦、處方藥、錢、衣物等。
收房的酒店工作人員稱房間很亂,但沒有強行闖入的痕跡。
酒店晚間值班的員工表示,曾看到藍可兒進入了一個不允許客人進入的區域,所以他要求她離開。
之後,她走向了電梯。
接下來,就是那段流傳甚廣的詭異視頻: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藍可兒邁入電梯時腳步穩健,不像是喝醉了。進入電梯,她把所有按鈕都按了一遍,進進出出,似乎在躲避什麽人。手部動作也非常奇怪,像是要去觸摸一些東西。不斷向門外張望,門外是不是有什麽危險。
最後的時刻,她
從電梯左側離開,突然就不見了。
奇怪的是,藍可兒在的時候,電梯門始終沒關。但藍可兒離開後,電梯門突然一下就關上了。
短短4分鍾的視頻,看的人說不出的詭異。
這是她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而沮喪的是,這也是藍可兒在酒店留下的唯二影像,警方仍然沒有從視頻中確認,藍可兒離開電梯後去了哪兒。
另一個跟藍可兒有關的影像是跟兩名男子有關。
警方發現曾有兩名男子跟隨藍可兒一起進入酒店,給了她一個盒子後就離開了。
後經查證,這兩名男子是當地一家書店的工作人員,盒子裏裝著藍可兒失蹤當天買的書籍。
警方找到了這家書店,店員記得藍可兒,認為她活潑外向,喜歡與人交談。僅此而已。
現在回看書店的名字真是驚心動魄
另一邊,警方對酒店進行了地毯式搜索,仍然沒找到藍可兒。警犬一度在一個走廊盡頭的窗戶旁嗅到了藍可兒的氣息,但氣息在窗戶這裏就消失了。
與此同時洛杉磯發生了一個襲警的案件,因此警局決定辦理藍可兒案件的人手由18人縮減到4人。
毫無頭緒的線索,加上人手縮減,警方辦案陷入了僵局。因此,警局決定,向公眾公布藍可兒電梯視頻,希望借助外部力量加快破案速度。
結果,案件開始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視頻一經發布,瞬間觀看量破百萬。要知道當時是2013年啊,這樣的播放量和傳播量在當時都是相當驚人的。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案件,大量的質疑也撲麵而來。
大家發現這段視頻的疑點很多:
視頻似乎被人為剪輯過
顯示器秒數跳動的節奏不對,似乎被刻意放慢了33%到35%。
時間線明顯被改過,為什麽時間軸被改的讓人難以辨認?
最關鍵的是,有人對秒數進行了重新計算,發現其中有53秒的內容不見了。
網友們質疑:是否是酒店方麵是把剪輯後的視頻發給了警方,而被剪掉的時間中間,正好清掉了出現在鏡頭裏的凶手?
警方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沒有直接回應,而酒店方麵聲稱,已經把全部未剪輯的視頻提供給了警方,沒有任何隱瞞。
最關鍵的是,藍可兒是生是死?她到底在哪裏?
一對英國小情侶這段時間正巧也住在Cecil Hotel 。
不過這幾天,他們發現房內的水壓非常低,打開水龍頭經常放不出水來。即使放出來的水的顏色也不正常,是棕褐色。
小情侶一直用這水刷牙、洗澡、甚至飲用,但感覺味道很怪。他們投訴換房,酒店給他們換高了兩層,水的味道仍然怪怪的。因此酒店方麵表示會讓維修部的人去修理。
修理工來到了樓頂上的主水箱。要上去查看,需要爬上梯子。
水箱頂端有個小門,修理工打開之後往水箱裏一看,裏麵居然躺著一具女屍!她的身體漂在水麵上,通體慘白,像鬼魂一樣恐怖。
2013年2月19日,藍可兒失蹤19天後,她的屍體終於被發現。
四個水箱連接著酒店的飲水係統,數百人都在用這個水箱裏的水,這也意味著,大家又喝又用屍水持續了好幾天......
誰也沒想到,藍可兒居然是以這樣一種戲劇的方式被找到,更沒想到的是,她出現的位置,居然是頂樓的水箱。
擁有34年辦案經驗的 Tim Marcia 回憶說,我們檢查了樓頂啊,我很肯定她不在那兒啊!
警方隨即趕到現場,大家萬臉懵逼中。
據當時上去查看的警員表示,水箱的蓋子是蓋住的(記住這個信息)。打開後發現,藍可兒臉朝上漂浮在水麵上,屍體腐爛的比較嚴重,全身裸體,
衣服在箱底。
案發現場沒有指紋,沒有打鬥跡象,這就更奇怪了。
她在裏麵到底泡了幾天?她是怎麽進去的?更重要的是,她如何從水箱頂部把金屬蓋子關上的?
離奇的發現地點激起了網友更大的好奇。屍檢報告因此成了大家的重點關注。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2013年6月21日,完整的屍檢報告出爐。
屍檢報告顯示,屍體處於中度腐爛,
沒發現任何外傷,沒有強奸痕跡,沒證據表明有內傷或外傷致死。
毒理檢測顯示,藍可兒體內沒有檢測到任何毒品或致幻劑成分。
唯一檢測出來的藥物隻有她服用的處方藥,用來治療雙向情感障礙的。但含量很低。
跟屍檢報告同一天出來的,還有洛杉磯警方的結案報告。
警方定性藍可兒為意外溺水而亡,證實藍可兒有躁鬱症,暗示她的雙向情感障礙是造成悲劇的一個因素。
而藍可兒體內治療躁鬱症的藥物含量很低,遠低於她應該服用的藥物劑量。所以導致她的病情加重,釀成悲劇。
所有關注案情的網友看到這份報告後,集體是大寫加粗的,不相信。
大家認為屍檢報告自相矛盾,把藍可兒的心理狀態作為悲劇主因應該是最安全的借口。
屍檢報告死亡方式也有蹊蹺,最初似乎勾選的是無法確定,然後又勾上了是意外。變更前後隔了三天的時間。
而且還記得水箱蓋子嗎?她不小心失足落水,如果現場不是有其他人,蓋子是怎麽關上的?
很多人要求警方公布完整報告,沒人收到過。
這個曲折離奇的案件以這樣一種看似草率的方式結案,激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在這些年來,不斷有網友來到Cecil Hotel
,試圖找到蛛絲馬跡。
而當熱度過去人們逐漸冷靜下來後,當年很多的謎團慢慢都被解開了。
首先是詭異的電梯事件。
通過試驗發現,藍可兒電梯視頻的出處,是第14層,即樓頂下麵的一層。
有人複盤了藍可兒當時點按鈕的順序,發現電梯底下有一個按鍵,如果你按了後,電梯會自動打開2分鍾。
視頻中,藍可兒走出電梯左轉後朝走廊走去,盡頭打開窗戶可以通過逃生梯走向樓頂。這跟警方探案時,警犬在窗邊發現了藍可兒的氣息,但卻中斷了的線索是對上的。
藍可兒電梯中詭異的動作很可能與她沒有按時服用藥物有關。
酒店經理Amy Price 在紀錄片中坦言,有一些信息她一直不太想說,其實藍可兒在酒店逗留期間,行為一直很不正常。
藍可兒同房的還有兩個女生。她住在酒店期間,曾被她們投訴過,因為她在其他人床上放紙條,讓她們“滾出去”、“快回家”。別的室友想進入房間時,她總是不肯開門。
因為室友的投訴,所以酒店在最後一天給藍可兒換了個單人間。
Amy Price 還曾看到藍可兒在酒店的大堂裏張開雙手說:“我瘋了,但是,洛杉磯也瘋了。”
但Cecil Hotel 裏經常會出現這種怪人,所以當時藍可兒這樣的舉動,並沒有人注意或者覺得奇怪。
記錄片裏警方表示,在洛杉磯期間,藍可兒作為現場觀眾去參加了電視台的一檔錄製。當時她極力想把一封信交到主持人的手裏,但最終被保安趕了出去。
藍可兒家人後透露給警方,藍可兒有拒絕服藥的曆史。有幾次導致了她精神崩潰,甚至會出現妄想症。有一次嚴重到不得不住院治療。
其中一次犯病,她認為有人跟蹤她。
這也和網友們的發現對上了。
藍可兒生前有喜歡在tumblr上發帖的習慣,上麵有透露她一直在吃抗抑鬱的藥物,一直在跟心理疾病抗爭。
截止到目前,我們可以稍微總結一下。
藍可兒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但是沒有按時服藥。因此導致舊病複發,並產生幻覺。她出了電梯後順著走廊,走到了盡頭的窗戶,順著窗戶從消防梯爬到頂樓的水箱,為了躲避幻覺中的危險,她跳進了水箱。在溺水後,為了求生,她開始脫衣服減輕重量,不幸溺水身亡。
麵部朝上像是謀殺,但是也有可能是水箱裏的水是流動的,流動過程中把屍體翻了個個兒。
故事到這裏似乎說圓了,但仍然有兩個疑點無法說的通:
麵向公眾的視頻,為什麽動過手腳,以及,水箱的蓋子是怎麽關上的?
問題的關鍵就出在:
豬隊友洛杉磯警方!
在案件還沒這麽清晰之前,公眾一致認為這個含糊其辭的結果是洛杉磯警局、驗屍官、酒店等多方勾結的後果,這樣的揣測實在是情有可原。因為洛杉磯警方在這次案件中,犯的錯誤又多,又致命,又低級。
首先,記錄片裏,警方終於承認,視頻確實是動過手腳的。
辦案警官 Tim Marcia 稱警方已看過全部原版視頻,確定沒有任何可疑情節,完整版已經被警局保存了起來。
視頻的確放慢了速度,是因為希望有人能認出她。時間軸的修改警方的說法是,“這種案件有時會向公眾隱瞞某些細節,比如她在電梯裏的具體時間。”
但應該沒有啥陰謀論,隻是警方認為不便透露過多信息。
另外,
Tim Marcia
還疑似間接回應了網友們“少了53秒”的質疑,他回應的很模糊,但他的潛台詞應該是:警方在編輯後發給了媒體發通稿,但媒體們不知何故又編輯了一次,就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版本。
其次,警方承認了自己的疏忽,檢查了樓頂是不假,但沒有檢查水箱。Tim
Marcia 自己也非常後悔,8年後接受采訪時都情緒激動無法釋懷。
至於屍檢報告上修改的日期,當時的法醫承認,犯了個無關痛癢的錯誤而已,沒啥陰謀,就是日期寫錯了所以又修改了,無需過分解讀。
最後,水箱的蓋子是怎麽關上的?
2013年9月19日,藍可兒父母起訴了酒店,他們似乎認同這是一起意外溺水,但是酒店疏忽引起的。法官最終裁定酒店勝訴,過失致死的訴訟被駁回。
在這次開庭,當時的案宗被公開。公眾這才得知,警方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水箱蓋子是關上的,但發現屍體的清潔工說蓋子是打開的!
紀錄片裏警方給出的解釋,警方本來的意思就是打開的,但采訪時不小心說成了是關上的,這隻是個小錯誤而已。
............
很多追蹤藍可兒案件的網友承認,在得知蓋子是打開的時,才終於有點相信這個案子不是謀殺。
而因為洛杉磯警局的這一係列低級錯誤,讓全世界無數人日日夜夜跟著牽腸掛肚進行各種分析和猜測。
也許當年警方在發現錯誤後,曾在角落裏進行過說明,但很快被迅速淹沒在了網友們風風火火的網絡衝浪中。
直到8年後熱情褪去,真相才姍姍來遲。
對於真正關心和愛護藍可兒的家人和朋友,這是不可言說的痛苦。
對於網絡偵探,這是一次並不理想的獵奇,很多人期待的“凶手”“幕後黑手”並沒有如期出現。
而對於洛杉磯警方,這是對其業務能力上的無情碾壓,搜查再仔細些,聲明時再謹慎些,驗屍報告標注再認真些,都不至於給公眾造成這麽大誤會。
塵埃落定,願逝者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