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踏破了美國一直堅守的“一個中國”政策底線。美國的“一中政策”向來清晰,因此對於佩洛西訪台,總統拜登表示反對,從拜登總統,到布林肯國務卿、到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一再向北京保證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
但佩洛西訪台,全過程受到北京無以複加的飽和攻擊,這使得對北京溫和的美國行政當局,不得不奮起反擊,態度由反對佩洛西訪台轉變為支持佩洛西訪台,於是清晰的“一中政策”便模糊起來。雖然布林肯表示,美國依然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但實際上,美國的任何官員,都可以仿效佩洛西,訪問台灣。如今佩洛西去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國務卿、國防部長、副總統都會飛到台北,與蔡英文總統握握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事務專家克羅寧(Patrick Cronin)指出:佩洛西訪問台灣,虛化了美國的“一中政策”,讓北京擔憂如何控製對所謂“一中”的敘述和政策方向。
在佩洛西訪台之前,沙利文特意跑到阿斯彭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表示美國的對台政策“模糊必須是戰略的特征”。不過美國官員從來沒有說明對台灣的模糊政策是什麽內容,按照人們的理解,應該是支持台灣,卻不說支持。佩洛西訪台,使美國對台灣的模糊政策,清晰起來,美國朝野,幾乎沒有人在支持台灣問題上模棱兩可;佩洛西作為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訪問台灣,獲得26位共和黨籍參議員的聯名支持。一些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的議會,紛紛表示將組團訪問台灣。德國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齊默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表示,台灣擁有堅強的民主,值得德國與台灣站在一起。七國集團外長與歐盟外交代表發表聲明,對台灣鮮明的表達支持,惹得中國外長王毅暴跳如雷。隨著美國對台政策由模糊變清晰,世界各國對台灣的支持也越來越清晰了。
佩洛西雖然不是第一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訪問台灣,但她這次訪台,使得美中台三邊關係發生了變化。促成這種變化的不是美國,也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其中不可忽略中國“口炮黨”所起的作用。北京對佩洛西訪台,極盡武力恫嚇,聲言要將台灣宣布為禁飛區,要派飛機伴飛佩洛西的飛機,要擊落佩洛西的座機,解放軍不會坐視不管,等等,窮凶極惡的恫嚇,都是通過“口炮黨”發出,震驚了全世界。但就像佩洛西訪台後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軍演,11發導彈5發射到日本專屬經濟區,“口炮黨”向佩洛西訪台發射的炮彈,也都彈彈虛發。法廣有評論稱前中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是“口炮黨”炮兵司令,其實胡司令上頭還有個習司令,習近平7月28日在佩洛西訪台前與拜登總統通話,威脅美國“玩火必自焚”,就是習司令對佩洛西訪台發射的一發口炮炮彈。正是中國“口炮黨”飽和的口炮攻擊,驚醒了美國,使得清晰的“一中政策”模糊了,使得“模糊”的台灣政策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