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佩洛西訪問台灣:西方媒體出現的反對意見和觀點

佩洛西訪問台灣:西方媒體出現的反對意見和觀點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2-08-05 08:36:2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裴洛西)訪問台灣引發的震蕩波漣漪未盡。西方媒體上,多數評論認為此次佩洛西訪台無可厚非,但也開始有一些評論從不同角度反思此行利弊和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https://t.co/BpEnIWAJM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5, 2022
美國國會眾院議長佩洛西(裴洛西)高調訪問台灣之後所引發的震蕩波漣漪未斷。北京方麵大舉軍演,台北方麵表示願意對話,美國官方則希望為事件降溫,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並且表示中國不應“過度反應”。

在西方媒體上,多數評論仍然認為此次佩洛西訪問台灣無可厚非,但也開始有一些評論從不同角度反思此行利弊和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

現狀更難維持?

BBC駐北京記者麥笛文點評認為,當下危機最危險的就是讓雙方都“騎虎難下”,而台海“荒謬”現狀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他在題為“皮球踢到習近平一邊”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假裝台灣現在就已經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盡管台灣自己收稅,擁有自己的民選政府,擁有自己的護照和軍隊。美國則假裝自己沒把台灣當作獨立國家,盡管在向台灣出售高科技武器,偶爾還會有高級別政客到訪,而且看起來也很像是一次官方訪問。”

他說,“顯然,這種旨在維持現狀的脆弱表演經不起絲毫風雨便會瓦解。而世界麵臨的危險在於,北京有些人希望看到上述現狀瓦解。”

美國有線新聞CNN有評論認為,這次訪問開始讓華盛頓擔心北京會藉此機會“製造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升級”,並最終可能“對台灣不利”。

評論還指出,盡管目前氣氛緊張,但是真正的軍事衝突並不符合美國或中國的利益。不過,訪問“幾乎肯定將帶來更多的不穩定,並加大未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美國《洛杉磯時報》有分析文章認為,盡管美國和台灣的關係“在短短24小時有了長足的改善”,但是台海和印太地區的穩定則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政治和經濟後果

英國《衛報》先後發表數篇相關評論文章,分析與評論這次訪問所可能造成的政治與經濟後果。

其中,埃裏耶特(Larry Elliot)在經濟版觀點欄目的文章認為,訪問可能加速催化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經濟脫鉤,而全球主要經濟體似乎並沒有在這方麵做好準備。

另一篇由著名經濟學人詹肯斯(Simon Jenkins)執筆的意見欄目評論文章則更是直接指責華盛頓象對待烏克蘭事務一樣輕率地對待台海問題很可能會再度導致“災難”。他認為,佩洛西的這次“明顯有挑釁性的”訪問,與其說是支持台灣,看上去更像是為美國中期選舉加分。

“不負責任”?

美國《紐約時報》也發表評論員弗裏德曼(Thomas Friedman)的文章,將台海局勢與烏克蘭戰爭做對比,認為佩洛西訪問台灣“不負責任”。

弗裏德曼指出,“不要誤以為我是在搞和平主義。我相信,一旦中國無故入侵台灣,捍衛台灣的民主是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但如果我們要與北京發生衝突,至少讓它按照我們的日程和關切進行。”

他認為,目前是中國領導人換屆或連任敏感時期,(佩洛西)此時訪問不合時宜。

《紐約時報》還有報導指出,在這次台灣訪問問題上,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采取了坐山觀虎的態度,除了立陶宛之外,幾乎所有歐洲政府迄今都保持緘默。

查看評論(36)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學者:寄望“二次西安事變”統一台灣
33名科技精英起訴川普:“非法中斷”綠卡申請
這是美國現在最火熱的話題,沒有之一
電競Zeus回應女學生被開除:我沒結婚,她未提有男友
中華田園犬,為何被這些城市拒之門外?

24小時討論排行

快訊:川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
當一個女生被安上“有損國格”的罪名
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沒完沒了",馬斯克:趕緊公布吧
黃奇帆真敢說:中國18家上市車企利潤不如一家豐田
DeepSeek流量下滑,這半年梁文鋒都幹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6億輛
“未來幾天,美國武器或將大量湧入烏克蘭”
川普開嗆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烏愛國者飛彈
時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報告出爐 多項驚人內幕曝光
詐騙1000萬!中國留學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生理鹽水替代疫苗 醫生被譽“美國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如果是本國選手睡了外國女孩呢?有損國格?揚我國威?
我必須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參與世俱杯決賽尷尬一幕
26歲河北小夥考上加拿大公務員:領導非常客氣
東莞力挺夜經濟:酒吧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應批盡批
牆內媒體:不能因烏克蘭渣男陷入激烈內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佩洛西訪問台灣:西方媒體出現的反對意見和觀點

BBC中文 2022-08-05 08:36:21

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裴洛西)訪問台灣引發的震蕩波漣漪未盡。西方媒體上,多數評論認為此次佩洛西訪台無可厚非,但也開始有一些評論從不同角度反思此行利弊和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https://t.co/BpEnIWAJM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5, 2022
美國國會眾院議長佩洛西(裴洛西)高調訪問台灣之後所引發的震蕩波漣漪未斷。北京方麵大舉軍演,台北方麵表示願意對話,美國官方則希望為事件降溫,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並且表示中國不應“過度反應”。

在西方媒體上,多數評論仍然認為此次佩洛西訪問台灣無可厚非,但也開始有一些評論從不同角度反思此行利弊和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

現狀更難維持?

BBC駐北京記者麥笛文點評認為,當下危機最危險的就是讓雙方都“騎虎難下”,而台海“荒謬”現狀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他在題為“皮球踢到習近平一邊”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假裝台灣現在就已經是自己領土的一部分,盡管台灣自己收稅,擁有自己的民選政府,擁有自己的護照和軍隊。美國則假裝自己沒把台灣當作獨立國家,盡管在向台灣出售高科技武器,偶爾還會有高級別政客到訪,而且看起來也很像是一次官方訪問。”

他說,“顯然,這種旨在維持現狀的脆弱表演經不起絲毫風雨便會瓦解。而世界麵臨的危險在於,北京有些人希望看到上述現狀瓦解。”

美國有線新聞CNN有評論認為,這次訪問開始讓華盛頓擔心北京會藉此機會“製造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升級”,並最終可能“對台灣不利”。

評論還指出,盡管目前氣氛緊張,但是真正的軍事衝突並不符合美國或中國的利益。不過,訪問“幾乎肯定將帶來更多的不穩定,並加大未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美國《洛杉磯時報》有分析文章認為,盡管美國和台灣的關係“在短短24小時有了長足的改善”,但是台海和印太地區的穩定則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政治和經濟後果

英國《衛報》先後發表數篇相關評論文章,分析與評論這次訪問所可能造成的政治與經濟後果。

其中,埃裏耶特(Larry Elliot)在經濟版觀點欄目的文章認為,訪問可能加速催化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經濟脫鉤,而全球主要經濟體似乎並沒有在這方麵做好準備。

另一篇由著名經濟學人詹肯斯(Simon Jenkins)執筆的意見欄目評論文章則更是直接指責華盛頓象對待烏克蘭事務一樣輕率地對待台海問題很可能會再度導致“災難”。他認為,佩洛西的這次“明顯有挑釁性的”訪問,與其說是支持台灣,看上去更像是為美國中期選舉加分。

“不負責任”?

美國《紐約時報》也發表評論員弗裏德曼(Thomas Friedman)的文章,將台海局勢與烏克蘭戰爭做對比,認為佩洛西訪問台灣“不負責任”。

弗裏德曼指出,“不要誤以為我是在搞和平主義。我相信,一旦中國無故入侵台灣,捍衛台灣的民主是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但如果我們要與北京發生衝突,至少讓它按照我們的日程和關切進行。”

他認為,目前是中國領導人換屆或連任敏感時期,(佩洛西)此時訪問不合時宜。

《紐約時報》還有報導指出,在這次台灣訪問問題上,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采取了坐山觀虎的態度,除了立陶宛之外,幾乎所有歐洲政府迄今都保持緘默。